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梅 樊恩源 +1 位作者 沈体雁 沈城 《中国渔业经济》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是发现保护区管理问题,分析成因,寻求解决方案和提升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广东省两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半结构访谈,研究分析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是发现保护区管理问题,分析成因,寻求解决方案和提升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以广东省两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半结构访谈,研究分析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类、事业单位类、企业类、非政府组织类和居民类等,通过管理有效性评价发现案例保护区存在执法权缺失、人员编制不足、规划协调不够以及保护与渔民生产生活相冲突等问题,需保护区管理者与各利益相关者协同解决。建议完善保护区管理者评价与奖惩机制;将保护区管理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考评体系;完善科研机构与保护区科技合作和数据共享机制;促进社区公众等利益主体与保护区形成海洋保护利益共同体。通过推动多种利益主体相互协作,共同提升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自然保护区 渔业资源养护 管理有效性 评价指标
下载PDF
盖房先烧砖:文明政治学和文明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体系
2
作者 杨立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共20页
概念不仅是人类思维、思想活动及交流沟通的基础,而且是研究者构建和发展理论和思想的基石,甚至是学术思想精华的最集中体现和反映;概念分析则是和规范、实证分析相并列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因此,在提出文明政治学和文明公共管理学后,... 概念不仅是人类思维、思想活动及交流沟通的基础,而且是研究者构建和发展理论和思想的基石,甚至是学术思想精华的最集中体现和反映;概念分析则是和规范、实证分析相并列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因此,在提出文明政治学和文明公共管理学后,需对其概念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在讨论提出概念体系必要性、讨论概念定义基础上,依照文明“从哪里来”“是什么”“到哪里去”的基本逻辑,发展了包含“文明本源”“文明本身”“文明发展”为核心的文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文明概念体系分析最基本框架。之后,在对概念体系具体阐释基础上,发展了文明政治学和文明公共管理学的核心概念体系,并讨论了概念体系发展的关键任务。研究不仅为文明政治学和文明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提供简明扼要的路线图,也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新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政治学 文明公共管理学 概念 研究方法 文明发展
下载PDF
找回传统: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路径初探
3
作者 句华 杨腾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2,214,215,共13页
传统是重要的。把“找回传统”视作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一种路径,就是主张继续重视传统治国理政智慧以及前辈学人在其教研思路中体现的“重视传统”的学术传统。当下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对“传统”的观照不足,存在“缺口”,按照“缺什... 传统是重要的。把“找回传统”视作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一种路径,就是主张继续重视传统治国理政智慧以及前辈学人在其教研思路中体现的“重视传统”的学术传统。当下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对“传统”的观照不足,存在“缺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需要找回传统以补齐缺口。找回传统,在操作层面需要做到找回主流、找回现场、找回课程、找回老师;在组织层面必须重视大学以及与大学有着联系的其他组织所能提供的组织条件;在观念层面已经具备了由国家自觉、文化自觉和学科自觉提供的观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传统 公共管理 学科建设 学科自觉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治理:基于需求—回应的中国社会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燕继荣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9,F0002,157,共18页
一般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难免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然而,中国的经验显示,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可以并行不悖,互相促进。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基本事实和长期趋势为背景,以中国政府所倡导和推动的“社会治理”为... 一般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难免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然而,中国的经验显示,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可以并行不悖,互相促进。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基本事实和长期趋势为背景,以中国政府所倡导和推动的“社会治理”为研究视角,解析中国社会长期稳定何以可能。文章认为,中国政府不断推进的“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治理”改革对于保持社会基本稳定具有重要贡献:一方面化解了社会矛盾,消减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倒逼政府改革,提升政府回应性。中国的实践表明,一种基于需求-回应框架的社会稳定性分析模型是富有解释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社会治理 社会建设 社会自治
下载PDF
公共利益:多重面相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段德敏 张旭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任何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对公共利益的认定,但在任何给定的政治共同体中,“什么是公共利益”却又是最困难的问题,这一问题既涉及认识论的问题,又关乎政治生活本身。早期政治哲学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在精英主义的哲学思辨和对话两种模... 任何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对公共利益的认定,但在任何给定的政治共同体中,“什么是公共利益”却又是最困难的问题,这一问题既涉及认识论的问题,又关乎政治生活本身。早期政治哲学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在精英主义的哲学思辨和对话两种模式之间分野,但又都共同地对单纯数量聚合的原则进行了批评和否定。现代大众民主时代的到来使得多数决成为无法完全绕过的方法,更广义的聚合理论也构成了现代社会理解公共利益的主流范式之一。协商理论对聚合理论的批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等人对多数原则的批评和对理性对话的强调,但它同时也具有现时代的独特性,如对社会阶层关系的关注和对开放性的要求等。后结构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建构主义理论则更倾向于批判性地反思“公共利益”之“公共性”本身,特别是强调其中的支配甚至暴力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利益政治学 聚合理论 协商理论 建构主义
下载PDF
论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以社会治理智能化提升为视角 被引量:20
6
作者 杜专家 王爱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37,共7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如何借助社会治理智能化来促进和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为重要议题。社会治理智能化提升所带来的技术、管理、制度、思想等...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如何借助社会治理智能化来促进和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为重要议题。社会治理智能化提升所带来的技术、管理、制度、思想等方面的进步,有助于从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设、统一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这五个方面助力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社会治理 公共卫生 智能化 应急管理
下载PDF
聊天机器人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姚清晨 黄璜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156,共13页
[目的/意义]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聊天机器人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公共部门采用,应用于各种治理场景,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新兴技术应用趋势,并为进一步探索提供研究借鉴。[研究设计/方法]首先进行文献调查,从Web o... [目的/意义]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聊天机器人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公共部门采用,应用于各种治理场景,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新兴技术应用趋势,并为进一步探索提供研究借鉴。[研究设计/方法]首先进行文献调查,从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以及未名学术等网站中,收集与聊天机器人在公共部门应用相关的文章;然后用归纳法将当前公共部门应用聊天机器人相关研究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定义与分类、价值与限度、主要应用场景、影响因素与用户信任及其评估。[结论/发现]对于公共部门,聊天机器人具有一般性和特别性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同时存在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的限度,相关应用场景主要围绕公共信息服务与政民互动、政府数据开放与数据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等展开。聊天机器人的应用以及用户对聊天机器人的信任受到环境、组织、技术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应的评估框架与测评指标也涉及效率、有效性和满意度等诸多方面。[创新/价值]多维度阐述公共部门应用聊天机器人研究进展,分析研究要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天机器人 智能问答机器人 公共部门 数字政府 智能化
下载PDF
如何防止转型期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基于四种类型划分的案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杜专家 杨立华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9-140,199,共23页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推进和利益的日趋多元化,如何防止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为全面探究转型期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发生原因,论文使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现象进行了类型划分,从“流失...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推进和利益的日趋多元化,如何防止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为全面探究转型期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发生原因,论文使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现象进行了类型划分,从“流失阶段”和“动力来源”两个维度,将其划分为“源头自利型”“源头捕获型”“下游自利型”“下游捕获型”四个类型,并根据每个类型的特点,选取了对应的典型性案例。通过比较上述类型及案例,发现防止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要做到:通过有效制衡制约公权力自利性;保障民众和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政策议程;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必要束缚;完善腐败治理体系以防止公权力被捕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利益公共政策 公共性流失
下载PDF
评估悖论的表现形式及其根源
9
作者 杨立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评估是管理的重要形式。从评估中性理论来看,在管理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评估的积极方面,也要认识到其消极方面,尤其要关注评估悖论问题。评估悖论是由诸多原因导致的、在评估中出现的妨碍评估本来目标或目的的实现,并使评估出现相反和矛... 评估是管理的重要形式。从评估中性理论来看,在管理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评估的积极方面,也要认识到其消极方面,尤其要关注评估悖论问题。评估悖论是由诸多原因导致的、在评估中出现的妨碍评估本来目标或目的的实现,并使评估出现相反和矛盾情况的现象。评估悖论的主要表现有九种:评估促退、评估降效、评估自伤、评估保旧、评估逆选、评估错控、评估集权、评估卸责、评估异化。导致悖论的主要根源也有九种:评估认识误区,领域泛化,主体错位,对象或客体误区,用途误区,价值取向偏差,体系、机制、方法和工具局限,环境不适,形成评估利益集团。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评估重塑,尤其需要重新系统性地认识和重构评估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 评估悖论 评估边界 评估重塑 绩效评估
下载PDF
中国公共政策的调适——兼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 被引量:21
10
作者 燕继荣 朱春昊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40,共12页
价值取向对于公共政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前“以人民为中心”取向是对党和政府长期以来所坚持“人民性”宗旨的继承与发展、自觉与明确,并逐渐成为中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治实践进程... 价值取向对于公共政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前“以人民为中心”取向是对党和政府长期以来所坚持“人民性”宗旨的继承与发展、自觉与明确,并逐渐成为中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治实践进程中,中国公共政策的调适先后历经了让人民“富起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人民(人民性)最终实现对效率公平二分、多元价值调和的超越。新时代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引领党和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思想与原则,既具有学理上的优势,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党的人民性宗旨,还有助于解决现实政治社会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对公共政策的服务对象与内容、供给方式和途径、结果评估与追踪、政策目标与方向等环节都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要求,公平优待、需求导向、共治共享、人民满意与引导大众等原则应该是此次政策调适实现政策目标与价值目标相统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政策调适 价值取向 人民性 以人民为中心 政策实践原则
下载PDF
中国健康社区构建政策的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
11
作者 王玥 陈鹤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79,444,共7页
目的:作为“健康中国”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社区对全面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及社区健康促进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健康社区构建政策进行评估,为后续政策优化改进提供支持。方法:收集2015~2021年健康社区构建领域共21份国家级政策,运用... 目的:作为“健康中国”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社区对全面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及社区健康促进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健康社区构建政策进行评估,为后续政策优化改进提供支持。方法:收集2015~2021年健康社区构建领域共21份国家级政策,运用文本挖掘和PMC指数模型,设计两级变量指标量化评价我国健康社区构建政策。结果:我国健康社区构建政策整体表现较好,在政策性质、政策内容、政策领域、政策视角、政策评价、政策工具方面具有优势,而在政策时效、发布机构、政策激励方面有待提升。结论:政府部门应以发展性思维合理规划政策的目标和进度体系,围绕健康社区建设形成跨部门联动机制,并进一步丰富政策激励约束方式,鼓励多主体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社区 政策量化 政策评价 文本挖掘 PMC指数模型
下载PDF
应急预算制度构建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苗庆红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12,共10页
应急预算作为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公共收支资金安排是应急财政的核心内容,构建规范的应急预算制度对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应急预算与常规预算都具有公共预算的基本特性,但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决定了... 应急预算作为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公共收支资金安排是应急财政的核心内容,构建规范的应急预算制度对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应急预算与常规预算都具有公共预算的基本特性,但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决定了应急预算不同于常规预算。笔者以对突发公共事件特点的分析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常规预算制度作为参照系,通过对应急管理目标的分析,来确定应急预算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应急预算制度是实现应急预算目标和贯彻应急预算原则的制度保障,是由应急预算决策制度、应急预算执行制度、应急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以及应急预算监督制度组成的应急预算制度体系。笔者依据应急预算原则,针对应急预算的特点以及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提出构建应急预算制度的系统思路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管理 应急预算制度
下载PDF
新气象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构建的新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立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公共管理学,首先要弄清特色、风格、气派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性联系。在结合中国古今文论,辨析特色、风格、气派、境界、精神和气象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发展了评价作品、研究... 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公共管理学,首先要弄清特色、风格、气派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性联系。在结合中国古今文论,辨析特色、风格、气派、境界、精神和气象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发展了评价作品、研究和构建学科、学术的新气象论,指出气象是综合了特色、风格、气派、境界、精神等诸要素的更为整合性的概念,意为作品、研究、学科、学术等在整体上所形成的内外合一的总体性景象,而精神则是其核心要素、支柱和灵魂。之后,基于大视域俯瞰法,通过与中国历史、特别久远的未来以及其他国家的大时空的比较分析,本文指出“共和气象、人民精神”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公共管理学构建的整体和核心目标,并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公共管理 气象 共和气象 人民精神
下载PDF
开放治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的最宝贵经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立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11,共11页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篇章。总结40年的经验,不仅是对辉煌过去的最好纪念,也可为未来提供更好参考。研究发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心是开放,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的最宝贵经验也是开放治理。开放治理是中国人民自...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篇章。总结40年的经验,不仅是对辉煌过去的最好纪念,也可为未来提供更好参考。研究发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心是开放,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的最宝贵经验也是开放治理。开放治理是中国人民自己主导的开放,是为中国人民的开放,是对内和对外的双重开放,是对一切领域的全面开放。实行开放治理不仅因为开放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方向,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最基本特征,而且也是解决传统中国落后局面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是实现中国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开放治理的基本路径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试点推广、渐进有序、统筹互促,同时,也要处理好国内和国外、集权和分权、城市和农村、经济和政治等十大关系。衡量开放治理的基本标准是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但最高标准始终是人民利益。总之,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深化开放治理,努力建设全面开放中国和全面开放社会,是当前我国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开放治理 国家治理 社会治理 开放中国 开放社会
下载PDF
人工智能如何驱动政府循证决策创新?——一个从知识视角出发的探讨
15
作者 史方晨 刘伦 《数字治理评论》 2024年第1期1-17,200-201,共19页
循证决策是政府提高公共决策质量、应对时代变革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循证决策的底层逻辑——知识视角出发,梳理并探讨了循证决策由传统上基于经验知识进行决策到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决策知识生成特点以及循证决策创新机制。研究发现:循证决... 循证决策是政府提高公共决策质量、应对时代变革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循证决策的底层逻辑——知识视角出发,梳理并探讨了循证决策由传统上基于经验知识进行决策到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决策知识生成特点以及循证决策创新机制。研究发现:循证决策的核心基础是各方行动者所拥有的知识,主要包括基于逻辑分析的“理性知识”和基于经验的“直觉知识”,同时科学研究知识亦作为循证决策的重要参考。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循证决策体现出人机不断“迭代”互动的协同决策特征,这一过程的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政府决策理念的回应性与前瞻性提升、决策权力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运行、决策范式的实时性与灵活性改善以及决策过程的民主性与公共价值性彰显。同时,应注重循证决策中人工智能应用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如技术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决策者的认知与接受程度、政府组织的制度与政策环境、数据的隐私安全与利用的责任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决策 知识视角 人工智能(AI) 人机协同
下载PDF
竞逐安全:后冲突社会安全供给与公众信任
16
作者 刘颜俊 周礼为 王超晨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115,共36页
国家对暴力的合法垄断需要依靠其强制力量得到公众的信任与支持。然而,在经历内战的后冲突社会中,国家安全部门受到严重冲击,战争中兴起的非政府武装可能持续产生影响,国家被迫与其他非国家行为体竞争向公众提供安全,重建国家安全部门... 国家对暴力的合法垄断需要依靠其强制力量得到公众的信任与支持。然而,在经历内战的后冲突社会中,国家安全部门受到严重冲击,战争中兴起的非政府武装可能持续产生影响,国家被迫与其他非国家行为体竞争向公众提供安全,重建国家安全部门合法性的努力因此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本文利用13个国家在2000—2019年的17场内战后展开的23项社会调查、共35035个个体样本数据,基于有序logistic分层线性模型,探讨了后冲突背景下,非国家行为体作为公共安全替代供给者对公众的国家安全部门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反政府武装、亲政府武装、传统社会组织等安全服务替代供给者都显著削弱了公众对警察部门的信任。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亲政府武装对军队信任的削弱作用在个体安全感较低的公众中更强,而传统社会组织对公众的警察信任的削弱在其组织成员当中更明显。在后冲突社会中考察各政治行为体对安全供给的竞逐以及公众对国家信任的重建,对于理解内战后安全秩序动态、发展国际安全援助与合作的在地化实践、实现可持续的和平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部门信任 安全供给 后冲突社会 非政府武装 国家安全
下载PDF
在田野中丰富意义:以府际政策博弈研究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啸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22年第3期198-204,共7页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建构力求发现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抽象、简洁的一般性规律。然而构建理论所必需的假设往往基于现实世界的经验。过分依赖已知假设建构理论会使得理论叙事脱离现实并失去生命力。进入田野,接受经验世界的信息冲击,思...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建构力求发现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抽象、简洁的一般性规律。然而构建理论所必需的假设往往基于现实世界的经验。过分依赖已知假设建构理论会使得理论叙事脱离现实并失去生命力。进入田野,接受经验世界的信息冲击,思考现实与理论假设之间的张力,能够为理论建构注入新的洞见和活力。本文以一项关于府际政策博弈的研究为例,展示了田野调查对笔者构建理论解释的影响。经典的府际关系文献关注政府内的不同部门、层级间的行动者的互动。田野调查的经历让笔者注意到了政府外的社会力量与政府内的行动者可能产生的共振,进而为理论建构引入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建构 田野 府际政策博弈 社会力量 行动者
下载PDF
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腐败治理效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专家 《唯实》 2020年第9期17-21,共5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13个显著优势,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全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13个显著优势,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制度优势之一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政治保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优势,并将其更好地转化为腐败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效能 全面从严治党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领导制度 重大命题 腐败
下载PDF
国家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创新——基于孟子三层次范式的分析
19
作者 杨立华 张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8,共12页
话语体系是承载文明的语言表达系统。国家治理话语体系是对国家治理思维意识、价值观念、行动工具和策略等的综合性话语表达。一方面,话语体系直接反映国家治理实践及政策工具创新;另一方面,国家治理实践及其政策工具创新也需要通过话... 话语体系是承载文明的语言表达系统。国家治理话语体系是对国家治理思维意识、价值观念、行动工具和策略等的综合性话语表达。一方面,话语体系直接反映国家治理实践及政策工具创新;另一方面,国家治理实践及其政策工具创新也需要通过话语体系更好地展开和推动。研究基于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三层次范式,依次从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和政策工具话语三个层次讨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主要创新,并指出,其在思维层面,形成以人民、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国家思维话语及以人类和世界为中心的国际思维话语;在价值层面,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对内价值话语及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核心的对外价值话语;在工具层面,形成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治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民主制度体系设计、体系—能力结构的现代化机制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性工具话语及以改革开放、试验、协商、专项、举国体制工具为主要内容的具体行动工具话语。研究同时讨论了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创新的新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话语体系 思维话语 价值话语 政策工具话语
原文传递
数字治理学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
20
作者 黄璜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9,F0002,共10页
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聚焦“数字化”新方向、推动数字治理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国家需求、专业建设和知识生产等方面,数字治理学科建设均已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以数字治理为学科命名可以在“治理”层面囊括更多的主... 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聚焦“数字化”新方向、推动数字治理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国家需求、专业建设和知识生产等方面,数字治理学科建设均已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以数字治理为学科命名可以在“治理”层面囊括更多的主体,在“数字”层面涵盖更多元的议题,与其他概念相比具备更强的适用性和更广的覆盖面。数字治理的基本维度可归纳为应用与理论、工具与对象、发展与安全、体系与能力、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复杂性等六个维度,共同致力于回答数字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研究认为,应从知识创新、价值导向、人才培养和合作机制等四个方面推动数字治理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数字政府 数字公共治理 数字化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