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皮肤影像的人工智能研究新进展
1
作者 王洁仪 林昭萍 +3 位作者 高静 赵伦 于波 沈长兵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5期575-580,共6页
近年来,基于皮肤影像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已有许多研究通过使用皮肤病影像数据建立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模型,实现了自动诊断和鉴别皮肤疾病的功能。除了常见的皮肤病和皮肤肿瘤,AI还能分析... 近年来,基于皮肤影像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已有许多研究通过使用皮肤病影像数据建立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模型,实现了自动诊断和鉴别皮肤疾病的功能。除了常见的皮肤病和皮肤肿瘤,AI还能分析皮肤美容相关特征,为个性化皮肤美容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尽管AI辅助皮肤影像学诊断的性能仍有待提升,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其应用前景将更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影像 人工智能 皮肤疾病 皮肤美容 进展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IgE检测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邵勇 程滨珠 +4 位作者 钟绮丽 李建军 马刚 于波 叶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13-214,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特异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荧光酶标法(MAST法)检测了987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水平。结果sIgE阳性率为73.4%(724/987),总IgE阳性率为86.6%(8... 目的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特异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荧光酶标法(MAST法)检测了987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水平。结果sIgE阳性率为73.4%(724/987),总IgE阳性率为86.6%(855/987)。其中粉尘螨、屋尘螨、霉菌类、狗毛占多数,食物类过敏以虾、蟹为主。结论MASTCLA-1测定仪应用荧光酶标法的原理检测过敏原操作简单,特异性高,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血清过敏原 患者 总IGE 酶标法 阳性率 检测分析 结论 指导作用 水平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
3
作者 钟伟龙 窦侠 +1 位作者 叶庭路 于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1-344,共4页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CMZL)。患者男,26岁。右大腿伸侧、左肩部及左前臂各一红色或紫红色浸润性斑块,大小不等,界限清楚,表面可见米粒大丘疹,无鳞屑、破溃及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层可见淋巴样细胞弥漫或结节状浸...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CMZL)。患者男,26岁。右大腿伸侧、左肩部及左前臂各一红色或紫红色浸润性斑块,大小不等,界限清楚,表面可见米粒大丘疹,无鳞屑、破溃及压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层可见淋巴样细胞弥漫或结节状浸润,少量累及表皮,浸润细胞中大量小至中等大小的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胞质透亮,可见轻度核异形;表皮下、浸润细胞周围偶见浆细胞。免疫组化:可见大量反应性的CD3+T细胞,其周围环绕的小淋巴细胞CD20、CD79a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因子(Bcl)-2均(+);肿瘤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40%+);浆细胞限制性表达轻链-λ,不表达轻链-κ;散在肿瘤细胞CD30、CD21、CD10、Bcl-6及D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均(+)。诊断:PCMZL。治疗:予手术切除右大腿伸侧及左肩部皮损,术后随访至今,皮损未复发及未见新发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胜皮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皮肤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E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4
作者 陈办成 于波 +3 位作者 吴波 姚思敏 熊维 朱亦男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9期7-7,共1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标本中cyclin E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对照组皮肤细胞核内未见阳性表达;在观察组鳞癌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核...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标本中cyclin E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对照组皮肤细胞核内未见阳性表达;在观察组鳞癌组织中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阳性染色细胞散在分布于表皮组织中。Cyclin E在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较正常人对照组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Cyclin E在各级鳞癌组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clin E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上调,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各分级间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显示Cyclin E表达可能是判断皮肤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E 表达
下载PDF
85株皮肤癣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标准化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洁 刘晓云 +1 位作者 于波 胡小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351-356,共6页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教学医院门诊皮肤癣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测定7种抗真菌药物对85株皮肤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收集疑诊为皮肤癣菌感染的患者的皮屑(或甲板刮屑、毛发)进行KOH直接镜检和培养。并通过测定皮肤癣菌临床分离菌株的核糖...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教学医院门诊皮肤癣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测定7种抗真菌药物对85株皮肤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收集疑诊为皮肤癣菌感染的患者的皮屑(或甲板刮屑、毛发)进行KOH直接镜检和培养。并通过测定皮肤癣菌临床分离菌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区序列鉴定菌种。参考CLSI M38-A2方案,测定7种抗真菌药物对85株鉴定为皮肤癣菌的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161例疑诊为皮肤癣菌感染的患者中KOH直接镜检皮肤癣菌的阳性率为67.7%,真菌培养皮肤癣菌的阳性率为52.8%。菌种鉴定结果为红色毛癣菌68例、犬小孢子菌7例、石膏样小孢子菌3例、趾间毛癣菌5例、紫色毛癣菌1例、断发毛癣菌1例。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特比萘芬(GM MIC,0.032μg·mL^-1, MIC范围, 0.001~0.125μg·mL^-1)对6种皮肤癣菌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而伏立康唑(GM MIC, 0.041μg·mL^-1, MIC范围, 0.032~0.125μg·mL^-1)在唑类药物中的体外MIC值相对较低。结论本研究中皮肤癣菌感染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标准化药敏试验证实特比萘芬和伏立康唑对分离的皮肤癣菌具有较强体外抗菌活力,适用于本地区皮肤癣菌感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菌 病原菌特点 体外药敏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巨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娟 叶庭路 +1 位作者 于波 邵勇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2期91-93,共3页
报告1例右上臂软组织巨细胞瘤青年患者。患者男,25岁,因"右上臂结节3年"于我科就诊。皮肤专科检查:患者右上臂见一直径1 cm大小褐色结节,质韧,边界尚清,表面光滑,无破溃、糜烂。病理检查示:表皮正常。真皮内见一肿瘤组织,肿... 报告1例右上臂软组织巨细胞瘤青年患者。患者男,25岁,因"右上臂结节3年"于我科就诊。皮肤专科检查:患者右上臂见一直径1 cm大小褐色结节,质韧,边界尚清,表面光滑,无破溃、糜烂。病理检查示:表皮正常。真皮内见一肿瘤组织,肿瘤周边见纤维组织形成的假包膜,内为增生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单核细胞及破骨巨细胞样的多核巨细胞,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局灶可见含铁血黄素。免疫组化:CD68(+),肌间线蛋白Desm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合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可排除其他良恶性肿瘤,诊断为软组织巨细胞瘤。手术全切除,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巨细胞瘤 病理
下载PDF
光疗对人体皮肤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郭阳 黄霞 +2 位作者 刘小明 郑英杰 于波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25-27,共3页
人体皮肤定植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与人体相互依存和影响共同构成了皮肤微生态。皮肤微生态可作为外部物理屏障,防止外来病原体入侵,对人体皮肤起到保护作用。光疗法是皮肤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常用于治疗炎症性皮... 人体皮肤定植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与人体相互依存和影响共同构成了皮肤微生态。皮肤微生态可作为外部物理屏障,防止外来病原体入侵,对人体皮肤起到保护作用。光疗法是皮肤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常用于治疗炎症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和皮肤肿瘤。该文主要就紫外线治疗、光动力治疗、激光治疗对人体皮肤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微生态 光疗
下载PDF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与银屑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8
作者 林昭萍 王洁仪 +3 位作者 高静 黄聪 于波 沈长兵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3期163-167,共5页
银屑病是一种由环境诱因刺激、多基因遗传控制和免疫因素调节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系统性疾病,炎症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鉴定出黑色素瘤缺乏因... 银屑病是一种由环境诱因刺激、多基因遗传控制和免疫因素调节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系统性疾病,炎症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鉴定出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基因为银屑病的易感基因。AIM2基因编码的AIM2蛋白可识别双链DNA,诱导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的胱天蛋白酶募集结构域(caspase activation and recruitment domain,CARD)招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requiring aspartate protease-1,caspase-1),组成高分子量蛋白复合体——AIM2炎症小体。国内外研究者聚焦于AIM2基因及AIM2炎症小体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本文对近五年来有关AIM2基因及AIM2炎症小体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 AIM2炎症小体 银屑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肉毒毒素注射在面部轮廓及躯体塑型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卓萱 王洁仪 于波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4期385-390,共6页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源自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通过抑制神经元末梢递质的释放,阻断信号传递,从而减少肌肉活动。肉毒毒素注射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非手术美容治疗,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轮廓塑型。关于肉毒毒素注射对肌肉和骨...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源自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通过抑制神经元末梢递质的释放,阻断信号传递,从而减少肌肉活动。肉毒毒素注射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非手术美容治疗,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轮廓塑型。关于肉毒毒素注射对肌肉和骨骼运动功能的长远影响,已有数据证实了其潜在的不良影响,但也存在相反观点,本文将对此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体上,BTX应用于肌肉塑型的安全性被认可,但应谨慎排除禁忌证,避免过量及频繁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 轮廓 塑型 肌肉 骨骼
下载PDF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161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刚 程滨珠 +2 位作者 何咪咪 李玉红 江智茂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1259-1260,共2页
颧颞部褐青色痣(nevus fuscoceruleus zygomaticus NFZ)亦称Hori痣、获得性双侧太田痣样斑(acquired bilateral nevusof Ota-Likemacules),是一种波及到真皮的色素增生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影响面部美观。2003年5月~2006年... 颧颞部褐青色痣(nevus fuscoceruleus zygomaticus NFZ)亦称Hori痣、获得性双侧太田痣样斑(acquired bilateral nevusof Ota-Likemacules),是一种波及到真皮的色素增生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影响面部美观。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们采用Q开关Nd:YAG激光倍频532nm治疗颧部褐青色痣患者16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 颧部褐青色痣 增生性疾病 中青年女性 获得性
下载PDF
射频点阵治疗面部浅表性瘢痕68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晓蕾 李惠 +4 位作者 邹彦芬 李玉红 熊维 钟绮丽 于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4-866,874,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点阵治疗面部浅表性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使用射频点阵治疗68例面部浅表性瘢痕患者(46例痤疮瘢痕,22例外伤瘢痕),治疗4次,治疗间隔30d。治疗结束后4周、12周评价疗效。结果痤疮患者的瘢痕评分治疗前后相比显著下降(P<... 目的探讨射频点阵治疗面部浅表性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使用射频点阵治疗68例面部浅表性瘢痕患者(46例痤疮瘢痕,22例外伤瘢痕),治疗4次,治疗间隔30d。治疗结束后4周、12周评价疗效。结果痤疮患者的瘢痕评分治疗前后相比显著下降(P<0.05),81.82%(18/22)外伤瘢痕患者的瘢痕等级下降。80.43%(37/46)痤疮瘢痕患者、40.91%(9/22)外伤瘢痕患者改善率在50%以上。59例(86.76%)患者达到很满意及非常满意。不良反应表现为一过性红斑、疼痛,未见色素改变及瘢痕等不良反应。结论射频点阵治疗各种面部瘢痕安全有效,具有误工期短、不良反应轻,适合亚洲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点阵 射频
下载PDF
白色萎缩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庭路 陆春 +3 位作者 钟绮丽 于波 顾有守 潘慧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临床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白色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以青年女性居多,病情夏重冬轻。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尤其双踝关节及足背部对称性红色或紫红色斑疹、斑...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临床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例白色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以青年女性居多,病情夏重冬轻。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尤其双踝关节及足背部对称性红色或紫红色斑疹、斑片、丘疹及水疱,逐渐出现溃疡、渗出物及结痂,愈后遗留象牙白色萎缩性瘢痕,周围有毛细血管扩张和(或)形成小血管球瘤样外观。部分患者双下肢还有网状青斑样改变。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组织病理检查均符合青斑血管炎改变。口服达那唑、双嘧达莫(潘生丁)、小剂量阿司匹林、丹参滴丸,外用肝素钠乳膏或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可获良好效果,但容易反复发作。结论:白色萎缩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药物治疗虽易控制症状,但容易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萎缩 血管炎 透明性 节段性
下载PDF
四味清热中药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建军 涂裕英 +3 位作者 佟菊贞 程滨珠 钟绮丽 马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58-159,共2页
目的了解白头翁、大青叶、玄参、知母四味清热中药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活性。方法应用微量McCoy细胞培养法检测了4味清热中药体外抗衣原体活性。结果白头翁等四味中药体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泌尿生殖沙眼衣原体的活性,其MIC值从8... 目的了解白头翁、大青叶、玄参、知母四味清热中药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活性。方法应用微量McCoy细胞培养法检测了4味清热中药体外抗衣原体活性。结果白头翁等四味中药体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泌尿生殖沙眼衣原体的活性,其MIC值从8.2988~40.9375mg/mL。结论白头翁等四味中药体外均有一定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作用,但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沙眼衣原体 泌尿生殖道 清热 中药 白头翁 活性
下载PDF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小腿顽固性银屑病2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庭路 钟绮丽 +5 位作者 于波 陈办成 邵勇 张杰 胡小平 黄国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6-988,共3页
目的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双小腿顽固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45例双小腿顽固性银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外搽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1次/d;对照组(22例)外搽卡泊三醇软膏,2次/d。两组均共治疗4... 目的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双小腿顽固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45例双小腿顽固性银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外搽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1次/d;对照组(22例)外搽卡泊三醇软膏,2次/d。两组均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第1,2和4周末时评估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1,2和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34.78%,60.87%和78.26%,而对照组分别为13.63%,27.27%和45.4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周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第2和4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双小腿顽固性银屑病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顽固性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卡泊三醇软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光动力治疗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彦芬 叶庭路 +1 位作者 王燕 朱亦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5期28-29,共2页
目的总结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4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给予5-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同时配合对患者的关怀护理,包括治疗前环境、体位准备,治疗中对患者的心理抚慰及疼痛干预,治疗后创面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总结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4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给予5-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同时配合对患者的关怀护理,包括治疗前环境、体位准备,治疗中对患者的心理抚慰及疼痛干预,治疗后创面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患者均完成3次光动力治疗。73例患者疣体完全脱落,疣体完全清除率为86.90%。结论重视尖锐湿疣光动力治疗患者的心理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5-盐酸氨酮戊酸 疼痛 关怀护理
下载PDF
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与二氧化碳激光及液氮冷冻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邹彦芬 叶庭路 +6 位作者 秦晓蕾 李玉红 朱亦男 熊维 王燕 钟绮丽 于波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评价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及液氮冷冻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7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A组)、二氧化碳激光(B组)及液氮冷冻(C组)治疗,评估治疗后6个... 目的评价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及液氮冷冻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7例化脓性肉芽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A组)、二氧化碳激光(B组)及液氮冷冻(C组)治疗,评估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二氧化碳激光及液氮冷冻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1次治愈率分别为86.9%、78.3%和57.8%,总治愈率分别为100%、86.9%和97.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15.2%和13.3%。3种方法治疗化脓性肉芽肿安全有效,其中1次治愈率及总治愈率以Nd:YAG激光组最好,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肉芽肿 治疗 Nd YAG激光 CO2激光 液氮冷冻
下载PDF
麻风7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办成 叶庭路 +5 位作者 于波 钟绮丽 邵勇 张杰 胡小平 潘慧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4-946,共3页
目的提高对易误诊麻风病例的认识,减少临床对麻风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曾被误诊的麻风病例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分析误诊原因。结果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不典型,曾分别被误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结节性红斑、湿疹、皮肤假性淋巴瘤、离... 目的提高对易误诊麻风病例的认识,减少临床对麻风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曾被误诊的麻风病例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分析误诊原因。结果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不典型,曾分别被误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结节性红斑、湿疹、皮肤假性淋巴瘤、离心性环状红斑、平滑肌瘤和肿胀性红斑狼疮。误诊时间2个月~6年。结论麻风病例临床表现复杂,易于误诊,提高对麻风的认识及警惕性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消痤方治疗寻常痤疮3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绮丽 程滨珠 李建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消痤方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44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5例)采用自拟消痤方(主要由银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花、黄芩、桑白皮、丹参、生地、桃仁、赤芍、皂刺等中...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消痤方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44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5例)采用自拟消痤方(主要由银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花、黄芩、桑白皮、丹参、生地、桃仁、赤芍、皂刺等中药组成)内服配合痤疮水(含3%甲硝唑、2%红霉素)外搽治疗,对照组(121例)采用异维A酸口服配合痤疮水外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部各种皮损的数目及药物副作用。[结果]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204 6,P<0.05);消痤方有改善面部皮损的作用(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出现不同程度皮肤干燥、恶心、头晕等症状。[结论]消痤方是临床治疗痤疮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痤方 治疗 寻常痤疮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肝素钠皮损内注射治疗睑黄瘤10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庭路 陈办成 +4 位作者 黄国新 于波 王燕 朱亦男 熊维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肝素钠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单一疗法治疗睑黄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睑黄瘤患者共259处皮损接受肝素钠皮损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根据治疗反应共治疗4~10次,每次治疗完成1周后进行疗效评估,治疗全部完成后随访3月。结... 目的:观察肝素钠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单一疗法治疗睑黄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睑黄瘤患者共259处皮损接受肝素钠皮损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根据治疗反应共治疗4~10次,每次治疗完成1周后进行疗效评估,治疗全部完成后随访3月。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其中139处(53.67%)皮损基本治愈,平均治疗6.67次;其余120处皮损均完成10次的治疗,其中75处(28.96%)皮损显著改善,33处(12.74%)皮损中度改善,12处(4.63%)皮损仅轻度改善,总有效率82.63%。23例(21.23%)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下出血,32例(29.63%)患者注射后1周均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有38例患者曾进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8处皮损在3个月的随访中有轻度复发。所有患者均无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肝素钠皮损内注射治疗睑黄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钠 睑黄瘤 皮损内注射 治疗
下载PDF
NB-UVB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周期蛋白D1和E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波 钟绮丽 +2 位作者 张杰 邵勇 廖康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8期649-651,共3页
目的:观察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周期蛋白D1、E(cyclinD1、E)的表达。方法:以Cosmedico皮肤检测仪检测25例患者的最小红斑量(MED),以PASI评价疗效,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部位cyclinD... 目的:观察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周期蛋白D1、E(cyclinD1、E)的表达。方法:以Cosmedico皮肤检测仪检测25例患者的最小红斑量(MED),以PASI评价疗效,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部位cyclinD1、E的表达。结果:NB-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有效率为92%;光疗前绝大多数皮损可检测到两种蛋白,但分布于不同的表皮细胞层,光疗后皮损中cyclin D1、E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cyclin D1、E表达情况与PASI值呈正相关。结论:NB-UVB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下调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cyclin D1、E的表达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细胞周期蛋白 窄谱中波紫外线 最小红斑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