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8年7月20~25日湖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庆丽 郑永光 +2 位作者 李亚萍 高慧琳 李万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7,共7页
利用对低纬度地区的对流性降水有较好监测能力的热带测雨卫星 (TRMM)微波成像仪的85 5GHz资料 ,和GMS逐时红外卫星云图资料 ,分析了 1998 0 7 2 0~ 2 5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附近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 ,并对其发生的环境条件进行了... 利用对低纬度地区的对流性降水有较好监测能力的热带测雨卫星 (TRMM)微波成像仪的85 5GHz资料 ,和GMS逐时红外卫星云图资料 ,分析了 1998 0 7 2 0~ 2 5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附近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 ,并对其发生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客观分析诊断 ,还考察了GMS卫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温度 (TBB)分布与湖北 0 7 2 0~ 2 2日暴雨落区及雨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 ,暴雨落区及雨峰与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的初期有较好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年7月20-25日 湖北 中尺度对流系统 暴雨 卫星云图 暴雨落区 雨峰
下载PDF
一次北京暴雨的环流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葛国庆 钱婷婷 陶祖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7,共5页
对 2 0 0 1年 8月 1 9日发生在北京的暴雨通过诊断分析解释了其环流成因。结果表明 ,这是一次典型的由中纬度斜压系统引起的大尺度暴雨过程 。
关键词 暴雨 准地转 诊断分析 云图 发生机制 雨量图
下载PDF
黄海及周边地区α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的环境条件 被引量:27
3
作者 郑永光 陶祖钰 +3 位作者 王洪庆 Lee Dong-Kyou Wee Tae-Kwon OH Jae-Ho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3-619,共7页
使用日本GMS - 5静止卫星红外云图普查了 1993年 7、8月份黄海及周边地区α中尺度对流系统 (MαCS)的发生情况 ,并用合成和客观分析诊断的方法考察MαCS两个活跃期和两个静寂期的大尺度环境场的热力和动力条件。结果表明 ,MαCS活跃期... 使用日本GMS - 5静止卫星红外云图普查了 1993年 7、8月份黄海及周边地区α中尺度对流系统 (MαCS)的发生情况 ,并用合成和客观分析诊断的方法考察MαCS两个活跃期和两个静寂期的大尺度环境场的热力和动力条件。结果表明 ,MαCS活跃期和静寂期的合成诊断场有显著的不同 ,从而揭示了黄海地区发生MαCS的环境条件主要为 :①低层为高相当位温的暖湿空气 ;②中低层的条件性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及暖平流 ;③强而稳定的西南低空急流 ;④低层的辐合及中层不太强的上升运动 ;⑤副热带西风急流出口区右侧的高层辐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中尺度对流系统 环境条件 黄海 卫星云图 大气层结 热力条件 动力条件
下载PDF
上海热带低压特大暴雨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引明 郑永光 陶祖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3-421,共9页
对红外卫星云图和高低空天气形势的分析表明,2001年8月5日发生在上海的特大暴雨是副热带高压南侧的热带云团发展而成,与之相伴的环流系统是形成于东风带中的热带低压。对其进一步的诊断分析发现:(1)热带低压具有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结构... 对红外卫星云图和高低空天气形势的分析表明,2001年8月5日发生在上海的特大暴雨是副热带高压南侧的热带云团发展而成,与之相伴的环流系统是形成于东风带中的热带低压。对其进一步的诊断分析发现:(1)热带低压具有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结构特征,自形成后,对流层中低层为正涡度区,其上为负涡度区,散度场高空存在强辐散层;(2)暴雨发生前,流场上存在有利于对流发展的垂直环流结构;(3)副高减弱断裂导致热带低压转向经过上海,海上高压的阻挡作用有利于低压在上海维持较长的时间并发展;(4)在暴雨发生前一天就有明显的水汽通量中心,并伴有较好的能量和稳定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热带低压 诊断分析
下载PDF
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和2008夏季奥运会 被引量:55
5
作者 王迎春 葛国庆 陶祖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3-27,33,共6页
利用 1 951~ 2 0 0 0年北京 6、7、8月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温度资料 ,统计分析了北京夏季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的逐月、旬、候的分布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 ,北京夏季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发生概率分别为 1 /1 0和 1 /2 0 ,是一个适宜举办奥运... 利用 1 951~ 2 0 0 0年北京 6、7、8月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温度资料 ,统计分析了北京夏季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的逐月、旬、候的分布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 ,北京夏季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发生概率分别为 1 /1 0和 1 /2 0 ,是一个适宜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 6月下旬和 7月份 ,逐候分布呈双峰型 ,分别在 6月第 6候和 7月第 5候。闷热天气主要集中在 7月中旬到 8月上旬 ,逐候分布也呈双峰型 ,分别在7月第 6候和 8月第 2候。 6月份高温天气较多 ,但闷热天气很少。 8月份高温日数非常稀少 ,但闷热天气日数还有一定数量。每年至少出现一次持续 2天的高温天气 ,另外还非常有可能出现一次持续 3天或 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 (0 84次 /年 )以及一次2天及 2天以上的持续闷热天气 (0 88次 /年 )。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的平均持续日数均约为 3天。 8月中、下旬 ,高温天气和闷热天气出现的概率都非常小 ,是最适宜举办夏季奥运会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夏季 气候特征 2008夏季奥运会
下载PDF
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台风变性加强过程分析 被引量:53
6
作者 朱佩君 郑永光 陶祖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通过对登陆台风Winnie(1997)的演变过程分析,发现登陆后的台风经历三个阶段:衰减阶段、变性阶段、重新加强阶段。其变性过程类似于Sekioka等人提出的复合型,变性后逐渐演变为Shapiro-Keyser气旋模型。通过对物理量的诊断分析发现,对流... 通过对登陆台风Winnie(1997)的演变过程分析,发现登陆后的台风经历三个阶段:衰减阶段、变性阶段、重新加强阶段。其变性过程类似于Sekioka等人提出的复合型,变性后逐渐演变为Shapiro-Keyser气旋模型。通过对物理量的诊断分析发现,对流层中高层冷空气的下沉入侵以及对流层低层的暖平流是热带气旋变性的原因。冷空气的入侵使具有暖心结构的热带气旋演变为斜压结构的温带气旋。变性后气旋得到了重新发展,低层维持的较明显暖平流以及与高空急流相对应的散度区和高空涡度平流是导致气旋重新发展的重要物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台风 温带转变 诊断分析 登陆 变性
下载PDF
东亚夏季对流云顶黑体辐射温度的频率分布及其日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贺新强 陈受钧 郑永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60,共8页
应用逐时GMS-5卫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辐射温度TBB资料,对1998~2000年夏季(6、7、8月)东亚地区各网格点的TBB按TBB≤-32 癈及TBB≤-52 癈这两个对流云顶阈值范围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 对流云顶TBB阈值出现的频率分布可以客观... 应用逐时GMS-5卫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辐射温度TBB资料,对1998~2000年夏季(6、7、8月)东亚地区各网格点的TBB按TBB≤-32 癈及TBB≤-52 癈这两个对流云顶阈值范围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 对流云顶TBB阈值出现的频率分布可以客观地揭示对流的地理分布和日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红外云图 云顶黑体辐射温度 东亚地区 TBB阈值 地理分布 日变化
下载PDF
暴雨雨团中β尺度流场结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8
作者 吴庆丽 陈敏 +1 位作者 王洪庆 陶祖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1437-1440,T006,共5页
用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模式对1998华南暴雨试验期间的一次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雨团的中β尺度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团中,高、中、低空都存在明显的中β尺度环流系统,而且高空的高度场和风场... 用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模式对1998华南暴雨试验期间的一次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雨团的中β尺度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团中,高、中、低空都存在明显的中β尺度环流系统,而且高空的高度场和风场之间具有非常强烈的非地转性.54 km粗网格和18 km细网格剖面图都显示出中尺度垂直环流,并存在上升的低空前方入流和下沉的中空后方入流.在细网格的模拟结果中还进一步发现,由于降雨伴随的拖曳下沉气流产生了位于 900 hPa以下行星边界层中的浅薄的垂直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团 中β尺度流场结构 暴雨 数值模拟 中尺度模式 灾害性天气 高度场 风场 垂直环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