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例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
作者 丰硕 陈晓 +7 位作者 窦伟冬 郑航 张继新 史阳阳 胡君 贾芃 张峻岭 汪欣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分析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22年4月病理确诊的14例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发现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中位年龄43.5(35.0,46.0)岁,小于30岁占7.1%(1例),30~40岁占28.6... 目的:分析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22年4月病理确诊的14例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发现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中位年龄43.5(35.0,46.0)岁,小于30岁占7.1%(1例),30~40岁占28.6%(4例),40~50岁占50.0%(7例),大于50岁占14.3%(2例)。9例(64.3%)患者术前存在痛经症状,术后痛经症状均缓解。12例(85.7%)患者病理证实阑尾存在急慢性炎症,4例(28.6%)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不孕症。患者术前检查均未提示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均为术后病理诊断。1例(7.1%)患者术前主要诊断为阑尾肿物,1例(7.1%)主要诊断为卵巢肿物,术前主要诊断为卵巢囊肿、急慢性阑尾炎、卵巢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各3例(21.4%)。4例(28.6%)因阑尾急慢性炎症或阑尾肿物切除阑尾,6例(42.9%)因术中见阑尾形态异常而切除阑尾,3例(21.4%)因卵巢恶性肿瘤常规切除阑尾,1例(7.1%)为右侧附件切除术中见阑尾与卵巢粘连紧密而切除阑尾。3例合并剥除卵巢囊肿、1例合并切除右侧卵巢,病理证实均存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例同时切除子宫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其中3例同时存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子宫腺肌病,1例存在子宫腺肌病。阑尾子宫内膜异位位置:肌层7例(50%),外膜3例(21.4%),浆膜1例(7.1%),3例(21.4%)位于肌层及外膜;1例合并阑尾黏液腺瘤,1例合并阑尾黏液腺瘤及阑尾类癌。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切除阑尾。结论:对于临床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孕龄期妇女,尤其存在反复右下腹疼痛的患者,妇科与外科医师需仔细鉴别排查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如果阑尾存在子宫内膜异位,会引起阑尾急、慢性炎症,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需引起妇科及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熊焰 李鑫 +5 位作者 梁丽 李东 鄢丽敏 李雪迎 邸吉廷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的病理诊断规范以及生物标记物在辅助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甲状腺结节CNB的恶性确诊效率和临床价值。方法:从2015—2020年以甲状腺结节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的病理诊断规范以及生物标记物在辅助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甲状腺结节CNB的恶性确诊效率和临床价值。方法:从2015—2020年以甲状腺结节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病例中筛选出既有术前CNB又有匹配的手术标本的病例,共598例。CNB样本的诊断,遵循韩国内分泌病理学甲状腺粗针穿刺工作组推荐的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病理分类标准:Ⅰ级,不具有诊断价值;Ⅱ级,良性;Ⅲ级,不确定;Ⅳ级,滤泡肿瘤;Ⅴ级,可疑恶性;Ⅵ级,恶性。本组中共有40例CNBⅢ级的病例,进一步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IHC采用抗体CK19、Galectin-3、HBME-1和CD56。NGS采用OncoAim甲状腺癌多基因检测试剂盒,共检测26个基因,覆盖甲状腺癌常见的基因突变。以术后诊断为金标准,分析CNB术前确诊恶性的效率,以及生物标记物辅助CNBⅢ级病例良恶性鉴别的效率。结果:598例患者中,Ⅰ级0例,Ⅱ级40例,Ⅲ级40例,Ⅳ级32例,Ⅴ级35例,Ⅵ级451例。CNBⅣ级的病例术前确诊滤泡性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0%;CNBⅤ~Ⅵ级的病例术前确诊恶性的灵敏度为94.55%,特异度为100.00%;CNBⅡ级的病例术前确诊良性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99.80%。生物标记物辅助CNBⅢ级病例确诊恶性的效率为:将检测到“致病性”和“可疑致病性”突变定义为NGS阳性,可获得96.30%的灵敏度和92.31%的特异度;将CD56阴性或CD56阳性的同时其他三个标记物均阳性定义为IHC阳性,可获得81.48%的灵敏度和92.30%的特异度。结论:韩国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病理分类标准兼顾了CNB样本的组织学特殊性和临床医生的习惯,具有可操作性强、术前确诊率高、临床参考价值大的优点,值得推广。遵循该分类标准,Ⅳ级的病例均应进一步手术切除,鉴别良恶性;Ⅴ~Ⅵ级的病例推荐遵循恶性肿瘤的处理原则;Ⅱ级的病例绝大部分可安心随访,极个别B超检查高度怀疑恶性者可考虑再次活检;Ⅲ级的病例应用生物标记物可高效辅助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粗针穿刺活检 病理诊断
下载PDF
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的病理诊断与联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熊焰 张波 +4 位作者 聂立功 吴世凯 赵虎 李东 邸吉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1-356,共6页
探讨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MARCA4-UT)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SMARCA4-UT是2021版《世界卫生组织胸部肿瘤分类》中的新类型,各科医生对其诊断、治疗、预后等问题均较为陌生。本... 探讨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SMARCA4-UT)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SMARCA4-UT是2021版《世界卫生组织胸部肿瘤分类》中的新类型,各科医生对其诊断、治疗、预后等问题均较为陌生。本次多学科研讨会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胸部SMARCA4-UT为例,集中研讨了该类肿瘤的病理诊断、分子检测、治疗相关分子靶点、免疫检验点抑制剂治疗以及新辅助治疗反应的病理学评估等问题。患者为老年男性,有长期吸烟史,以右肺下叶实性肿瘤快速进展入院。病理学检测,肿瘤细胞上皮样,组织结构上无任何分化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34弥漫阳性,SALL4部分细胞阳性,SMARCA4基因编码的蛋白BRG1表达缺失;二代测序证实,肿瘤存在SMARCA4基因突变(c.2196T>G,p.Y732Ter)。综上,病理诊断符合胸部SMARCA4-UT。术前TNM分期为T1N2M0(ⅢA)。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 1,PD-L1,克隆号SP26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阳性肿瘤细胞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为2%。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检测结果为16.3/Mb,微卫星检测结果为微卫星稳定型(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经化疗联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新辅助治疗两周后,行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新辅助治疗反应的病理学评估结果为病理学完全缓解(complete pathologic response,CPR),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分期为ypT0N0M0。术后完成了5周期化疗联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辅助治疗。随访截止2022年10月,肿瘤无复发、转移,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检测阴性。目前认为,只要BRG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无论是否检测到SMARCA4基因突变,均可归入SMARCA4缺失性肿瘤,SMARCA4缺失性肿瘤包括多种癌和肉瘤。SMARCA4-UT的诊断,除了BRG1表达缺失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组织形态,并排除其他伴有BRG1表达缺失的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胸部常见恶性肿瘤。SMARCA4-UT恶性度高、总体预后差,几乎没有靶向治疗驱动基因突变,化疗效果差,而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是目前唯一显示疗效的药物。本病例是SMARCA4-UT病理诊断、分子检测和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的一个成功案例,对于所有SMARCA4缺失性肿瘤的诊治都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 肿瘤突变负荷 免疫检验点抑制剂 新辅助治疗 病理学评估
下载PDF
母细胞性浆样树突细胞肿瘤13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农琳 王微 +3 位作者 梁丽 李东 李鑫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8-314,共7页
目的:分析母细胞性浆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BPDCN患者的病历资料共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 目的:分析母细胞性浆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BPDCN患者的病历资料共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其预后。结果:13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62岁(5~78岁)。13例中单器官受累5例,均为皮肤受累;多器官受累8例(皮肤/脑/乳腺+骨髓受累3例,皮肤+骨髓+淋巴结受累3例,皮肤+骨髓+淋巴结+脾受累2例)。组织病理学分析以中等至大型幼稚母细胞一致性增生浸润为特征,浸润皮肤真皮全层,骨髓病变以弥漫性浸润为主,淋巴结受累时淋巴结结构完全破坏,脾累及者主要侵犯脾红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3例均不同程度阳性表达CD4、CD56、CD123(13/13),9例均表达TCL1(9/9);部分表达CD68(KP1)(8/13)、TdT(7/12),CD117(2/6),显示高Ki-67增殖指数(40%~80%);不表达CD20、CD3、CD34、MPO、CD30;EBER原位杂交阴性(0/9)。明确诊断后6例接受化疗,其中1例辅以放疗,2例接受后续骨髓移植;另有2例仅维持治疗;随访中位时间14个月(6~36个月),5例死于疾病进展(6~18个月),3例存活(7~36个月),5例失访。结论:BPDCN是罕见的恶性淋巴造血系肿瘤类型,侵袭性强,临床预后较差。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注意与其他母细胞形态或CD4+CD56+淋巴造血系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样树突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CD56 CD123 TCL1
下载PDF
建设当代临床病理学科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经典而古老的学科,起源于早期尸体解剖器官形态观察,随着显微镜发明和细胞学说建立,逐渐从宏观走向组织细胞的微观形态。近一个多世纪来,病理学因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及病变机制的核心内容,而成为医学教育基础与临床的... 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经典而古老的学科,起源于早期尸体解剖器官形态观察,随着显微镜发明和细胞学说建立,逐渐从宏观走向组织细胞的微观形态。近一个多世纪来,病理学因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及病变机制的核心内容,而成为医学教育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也因病理改变是疾病诊断“金标准”而进入临床实践。近数十年来由于生物学技术和生命科学快速进步、个体化医学和靶向治疗时代开启、生物医学与工程门类渗透融合,促进病理学朝向器官系统亚专科方向、细胞大分子分析的分子病理,以及数字和人工智慧化方向发展,成为精准医学的重要支撑学科[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 数字病理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晓娟 张虹 +4 位作者 张爽 李东 李鑫 徐玲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目的:新型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抗体偶联药物临床试验的成功,使HER2低表达乳腺癌是否将成为新的乳腺癌类型而受到关注。本研究分析比较HER2低表达与HER2零表达两组乳腺癌患者间的临床... 目的:新型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抗体偶联药物临床试验的成功,使HER2低表达乳腺癌是否将成为新的乳腺癌类型而受到关注。本研究分析比较HER2低表达与HER2零表达两组乳腺癌患者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数据,探讨其临床生物学上的差异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收治的1250例女性原发性非转移性乳腺癌中,969例HER2阴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为0、1+、2+,且荧光原位杂交未扩增),分析其中HER2低表达(1+或2+且荧光原位杂交未扩增)和HER2零表达(0分)两组患者间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预后评价,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69例HER2阴性乳腺癌中,HER2低表达者606例(62.54%)、HER2零表达者363例(37.46%)。与HER2零表达组相比,HER2低表达组的N分期(P=0.001)和TNM分期更高(P=0.044),非特殊型组织学类型占比(82.7%vs.79.1%,P=0.009)和组织学分级更高(P=0.048),激素受体阳性率偏高(83.2%vs.75.2%,P=0.003),Ki-67增殖指数>30%者的比例偏低(30.4%vs.36.6%,P=0.044)。两组间D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9例患者中,激素受体阳性777例,激素受体阴性(即三阴性乳腺癌)192例。激素受体阳性的777例中,HER2低表达504例(64.9%),HER2零表达273例(35.1%),两组比较,HER2低表达组的发病年龄小(P=0.016),未绝经者占比高(P=0.029),淋巴结受累更多(P=0.002),TNM分期更高(P=0.031),小叶癌和黏液癌组织学类型较少见(3.6%vs.7.3%,4.8%vs.10.6%,P<0.001),D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2例激素受体阴性(三阴性乳腺癌)中,HER2低表达102例(53.1%),HER2零表达90例(46.9%),两组比较,HER2低表达组的发病年龄大(P=0.001),未绝经所占比例低(P=0.029),组织学分级更低(P<0.001),Ki-67增殖指数更低(P<0.001),雄激素受体阳性率高(58.8%vs.34.4%,P<0.001),DFS比较好(P=0.038),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低表达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约一半的比例,发病远高于HER2阳性乳腺癌,其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异质性,激素受体表达状态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生物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低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411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的病理学评估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菊梅 梁丽 +5 位作者 张继新 戎龙 张梓怡 吴悠 赵旭东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9-307,共9页
目的:评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标本的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疗及病理学分析积累经验。方法:按日本早期胃癌ESD治疗指南和日本胃癌分类和处理指南,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1年12月... 目的:评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标本的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疗及病理学分析积累经验。方法:按日本早期胃癌ESD治疗指南和日本胃癌分类和处理指南,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ESD治疗的411例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临床病理资料、病理诊断评估、术前胃镜活检(400例)与ESD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情况,以及非治愈切除危险因素等。结果:411例中,96例(23.4%)为腺瘤(WHO低级别异型增生),315例(76.6%)为早期胃癌,后者包括115例(28.0%)非浸润性癌(WHO高级别异型增生)和200例(48.7%)浸润性癌。术前活检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为66.0%(264/400)。ESD前后诊断符合率与组织学类型及病变部位相关(P<0.01)。ESD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升级119例(29.8%)、降级17例(4.2%)。315例早期胃癌中,组织学分类的分化型癌277例(87.9%),未分化型癌38例(12.1%);绝对适应证262例(83.2%),相对适应证53例(16.8%);整块切除率98.1%,治愈性切除率82.9%。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病变最大径>20 mm(OR=3.631,95%CI:1.170~11.270,P=0.026)、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OR=69.761,95%CI:21.033~231.376,P<0.001),以及组织学分类为未分化型癌(OR=16.950,95%CI:4.585~62.664,P<0.001)。结论:活检标本局限性、病变特点和分布、病理认识、内镜观察取材等主客观因素可导致术前活检与ESD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存在差异,尤其术后升级诊断更显著,应引起内镜中心与病理科医生的重视。ESD手术早期胃癌治愈率高,非治愈性切除与病变最大径、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相关。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符合适应证标准也可实施ESD。ESD手术标本的全面及规范化病理学分析对ESD手术疗效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异型增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病理学评估
下载PDF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新辅助化疗的病理评估
8
作者 王跃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期88-91,96,共5页
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在晚期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术后规范化病理评估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准确规范的病理评估在卵巢癌的诊治过程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可判断NACT的治疗效果,又能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患... 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在晚期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术后规范化病理评估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准确规范的病理评估在卵巢癌的诊治过程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可判断NACT的治疗效果,又能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患者预后。近年来国外研究者针对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NACT的病理评价标准做了大量探索,但至今国际上仍没有公认、统一的评分体系。目前较为认可的是化疗反应评分(CRS)标准,但如何使现有的评分标准更加完善和规范,是目前仍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卵巢癌 高级别浆液性癌 病理评估 化疗反应评分
下载PDF
3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学重新诊断评估 被引量:41
9
作者 郭华 熊焰 +2 位作者 农琳 张爽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379,共6页
目的:采用新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对过去诊断的3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进行再评估,并对重新诊断的MFH/UPS(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来... 目的:采用新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对过去诊断的3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进行再评估,并对重新诊断的MFH/UPS(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来源及分化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参照新标准对过去诊断的33例MFH重新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抗体选用神经特异性、肌特异性、脂肪等特异或相对特异性标记组合。由3位病理医生重新阅片,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独立诊断。结果:33例MFH中,黏液性纤维肉瘤5例,平滑肌肉瘤5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3例,纤维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及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其余16例(48.5%)可诊断为MFH/UPS。MFH/UPS多见于中老年(中位年龄63岁,38 -76岁),中位最大径6.0cm(3.0 -14.0cm),8例(50%)位于下肢者中有5例(31.3%)位于大腿。组织学上呈明显多形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16例MFH/UPS(100%)均呈Vimentin强阳性,8例(50%)不同程度表达Muscle-specificactin,1例Desmin灶性阳性;11例(68.8%)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D68(KP1),7例(43.8%)表达CD68(PG-M1),与平滑肌肉瘤、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及脂肪肉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细胞Ki67表达率为10% -100%,其中50%以上有14例,70%以上11例;2例(12.5%)P53阳性。结论:MFH/UPS组织学上呈多形性,诊断时需排除其他多形性肉瘤,尤其是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肉瘤。免疫标记MFH/UPS表达Vimentin,部分表达肌源性标记和CD68。提示肿瘤可能来源于原始间叶细胞,部分显示纤维母细胞及肌纤维母细胞特征,并仍显示一定组织细胞标记。MFH/UPS仍具备一定临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 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胸部Castleman病的X线和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75
10
作者 王仁贵 宾怀有 +5 位作者 那佳 朱学俊 王仪生 唐光健 蒋学祥 高玉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05-608,共4页
目的 讨论胸部Castleman病X线和CT表现以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胸部Castleman病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5岁。局限型 10例 ,弥漫型 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病理上包括透明血管型 10例和浆细胞型 2例。X线和CT扫... 目的 讨论胸部Castleman病X线和CT表现以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胸部Castleman病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35岁。局限型 10例 ,弥漫型 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病理上包括透明血管型 10例和浆细胞型 2例。X线和CT扫描 :10例局限型为平均直径 4.9cm大小的单发软组织肿块 ,位于中纵隔或肺门者4例 ,前纵隔和后纵隔各 3例。平扫CT值平均 40HU ,增强扫描呈早期显著均匀强化 ,CT值平均 133HU ,延迟扫描仍持续强化 ,CT值平均 92HU ,2例伴有中央区分支状钙化。 2例弥漫型表现为双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纵隔内多个直径1~ 2cm大小的淋巴结 ,胸膜下小结节影和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结节影。术前CT误诊率为 83.3%。结论 胸部局限型Castleman病以强化明显或中央伴有分支状钙化的巨大孤立肿物为特征 ,CT增强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临床分型。弥漫型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 ,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表现 X线表现 病理特征 诊断 胸部 Cstleman病
下载PDF
Zeste同源物2增强子在桥本甲状腺炎B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及效果研究
11
作者 易圣果 曹业迪 +9 位作者 赵雪 卢桂芝 张杨 丛铁川 张澜波 张继新 梁振威 屈晨雪 张俊清 高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39-2645,共7页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EZH2抑制剂在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2020年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取肿瘤对侧的甲状腺组织(HT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各3例),通过RNA-seq筛选B淋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16例HT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和8例健康对照(HD)甲状腺组织,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验证EZH2在HT甲状腺组织中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收集25例HT甲状腺细针穿刺液(FNA)、19例HT外周血以及12例健康人外周血样本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EZH2在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将15只7周龄NOD.H-2^(h4)小鼠EAT模型分为对照组(n=5)、EAT无注射(n=5)或注射EZH2抑制剂GSK126处理组(10 mg/kg,腹腔注射3次/周,n=5),8周后观察甲状腺炎症程度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的改变。结果RNA-seq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甲状腺组织,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水平上调,一些与B淋巴细胞表型相关的基因例如CD19、CD27、CD38、CD52相应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6例HT甲状腺组织标本中EZH2免疫组化染色均可在生发中心(GC)见到阳性细胞,呈强阳性,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中未观察到阳性细胞。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染色高表达在GC区,EZH2特异性地表达在CD_(19)^(+)B淋巴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T FNA样本中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及浆细胞比例均高于HD外周血、HT外周血样本(P<0.01),HT FNA样本中EZH2在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中的阳性比例高于HT外周血(P<0.005)。小鼠实验中,EAT组甲状腺的淋巴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增加。GSK126处理组炎症程度评分和TgAb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EAT组(P<0.001)。结论EZH2在HT甲状腺组织CD_(19)^(+)B淋巴细胞中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促进了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进而促进自身抗体生成破坏甲状腺,EZH2抑制剂可以减缓EAT模型甲状腺炎症程度。浆母细胞中EZH2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HT的发病机制,EZH2可能成为治疗HT的新靶点,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B淋巴细胞亚群 Zeste同源蛋白2增强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微 遆红娟 +3 位作者 农琳 张爽 张莹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EBV-positive T-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of childhood,儿童EBV+TLP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儿童EBV+TLPD进行临床特点、病理学形态及免...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T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EBV-positive T-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of childhood,儿童EBV+TLP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儿童EBV+TLPD进行临床特点、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比较,EBV原位杂交和T细胞受体γ(T cell receptorγ,TCRγ)基因重排检测。结果:3例儿童EBV+TLPD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2岁、7岁和10岁。就诊时均表现为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异常,例2患儿伴有皮疹症状。实验室检查证实体内存在EBV感染。病理组织形态:淋巴结结构破坏,扩张副皮质区内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树枝状增生,伴多量小至中等大异型淋巴细胞弥漫增生。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表达细胞毒T细胞相关标记:CD3、CD5、T-bet和TIA-1均阳性,粒酶B 2例阳性,CD4和CD8 2例双阳性、1例双阴性,CD56、CD21和CXCL13均阴性;原位杂交检测3例均EBV阳性;TCRγ基因PCR检测2例阳性。结论:儿童EBV+TLPD是一种少见的活化细胞毒T细胞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EBV原位杂交和分子克隆技术分析有助于诊断。我国病例与国际报道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T淋巴细胞 EB病毒感染 病理学 儿童
下载PDF
Leigh综合征的病理和基因(附4例报告) 被引量:16
13
作者 袁云 陈清棠 +6 位作者 戚豫 王朝霞 吴丽娟 张月华 姜玉武 肖江喜 那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1-423,I002,共4页
目的 报告 4例 Leigh综合征的神经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例具有典型Leigh综合征临床表现的尸解材料行病理检查,其中2例进行基因检查和MR检查,2例进行CT检查。结果4例病人的病... 目的 报告 4例 Leigh综合征的神经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探讨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例具有典型Leigh综合征临床表现的尸解材料行病理检查,其中2例进行基因检查和MR检查,2例进行CT检查。结果4例病人的病理均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灰质中心出现对称性、多发性海绵样改变伴随毛细血管增生和神经细胞脱失。脑干的黑质、舌下神经核、面神经核、前庭神经核和外展神经核均被累及,而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2例行线粒体基因检查,其中1例严重病变者脑组织细胞和血细胞存在mtDNA 8933T到 G点突变,其母亲血细胞也存在少量相同基因突变。2例病人 CT检查显示脑萎缩,其中 1例仅出现壳核低密度改变,2例MR检查均发现基底节和脑干多发性对称性异常信号。结论 脑干灰质核团出现病变是Leigh综合征的共性改变,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病变存在很大的差异,MR比CT检查更有利于诊断此病。出现mtDNA8933T到G点突变的患者大脑病变明显,是否提示基因改变和病理改变的分布具有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IGH综合征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线粒体脑病 病理 期间 病例报告 诊断 CT MRI
下载PDF
15例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雅丽 洪蕾 +2 位作者 农琳 张爽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目的:对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性免疫标记、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及EB病毒(EBV)感染情况进行全面认识及评价。方法:选择具有淋巴结结构破坏、分支状高内皮血管增生、多形性细胞浸润和/或透明异型T淋巴细胞增生... 目的:对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性免疫标记、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及EB病毒(EBV)感染情况进行全面认识及评价。方法:选择具有淋巴结结构破坏、分支状高内皮血管增生、多形性细胞浸润和/或透明异型T淋巴细胞增生的15例典型AITL病例,进行临床和组织学特点分析,行CD3、CD20、CD4、CD21、CXCL13、CD10和BCL6免疫组化染色,PCR分析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及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原位杂交检测EBV。结果:组织学检查示8例滤泡萎缩、6例滤泡消失、1例滤泡增生,病变位于滤泡间。8例伴有片状透明细胞聚集,4例伴有大型淋巴细胞,5例富于上皮样组织细胞,CD20染色示4例伴有大B细胞增生,CD21染色显示11例(73.3%)滤泡外滤泡树状突细胞(FDC)网络,部分有围绕血管分布的趋势。CXCL13的阳性率为73.3%,CD10的阳性率为6.7%,TCRγ的重排阳性为6/15(40%),均为单克隆;IgH的重排阳性为7/15(46.7%),其中5例单克隆,2例寡克隆。EBV阳性率为8/15(53.3%)。伴大B细胞增生的4例中,3例EBV阳性。结论:AITL在临床和病理学上的表现异常复杂多样,深入认识这些多样性、合理应用及正确评价免疫标记和分子技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外周 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基因重排 原位杂交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下载PDF
牛乳铁蛋白对幽门螺杆菌根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葛超毅 董锦沛 +2 位作者 胡伏莲 张继新 李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95-501,共7页
目的从体外和动物实验评价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bLF)对H.pylori的作用。方法将bLF分别与H.pylori标准菌株及临床耐药菌株共培养,记录bLF对H.pylori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构建H.pylori感... 目的从体外和动物实验评价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bLF)对H.pylori的作用。方法将bLF分别与H.pylori标准菌株及临床耐药菌株共培养,记录bLF对H.pylori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构建H.pylori感染小鼠模型,评价加用bLF治疗后小鼠H.pylori根除情况及胃黏膜损伤程度、炎症因子及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在bLF为1.5 g/L的浓度下能够抑制H.pylori标准菌株的生长,同时bLF在该浓度下能与抗生素协同抑制H.pylori耐药菌株生长;bLF能够减轻H.pylori感染小鼠胃黏膜炎症损伤程度,能够降低炎症因子TNF-α的水平,减少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破坏。结论bLF具有一定的抗H.pylori作用,改善H.pylori造成的胃黏膜炎症程度,对胃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具有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铁蛋白 幽门螺杆菌 胃炎 根除治疗
下载PDF
水泡状胎块及相关异常妊娠孕早期胎盘组织的病理特点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颖 张爽 +4 位作者 王美玲 郭华 张莹 王颖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分析水泡状胎块及相关异常妊娠早期妊娠阶段的胎盘组织学、免疫标记特点,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核型,以提高对该组疾病诊断与分类的认识。方法:收集水泡状胎块、可疑水泡状胎块及水肿性流产共32例(早期妊娠24例,中期妊娠8例),结... 目的:分析水泡状胎块及相关异常妊娠早期妊娠阶段的胎盘组织学、免疫标记特点,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核型,以提高对该组疾病诊断与分类的认识。方法:收集水泡状胎块、可疑水泡状胎块及水肿性流产共32例(早期妊娠24例,中期妊娠8例),结合免疫组织化学p57K IP2和CD31染色,其中2例分析核型,进行重新评估。32例重新评估后分为4组:完全性水泡状胎块17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6例,绒毛形态异常4例和水肿性流产5例。结果:(1)17例完全性水泡胎块中12例为早期妊娠阶段,其中25%(3/12)的病例绒毛水肿和空化改变局限;100%存在滋养叶细胞增生,但75%(9/12)增生的滋养叶细胞异型性不显著。(2)p57K IP2阴性与妊娠早期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组织形态改变(包括绒毛血管发育不良及间质细胞凋亡核碎)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0.001,0.003,P<0.05)。(3)重新评估后诊断结果与原诊断对照发现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绒毛形态异常组漏诊和误诊率高于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和水肿性流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性水泡状胎块30%,50%;绒毛形态异常75%,75%;完全性水泡状胎块15.4%,35.3%;水肿性流产20%,20%,P>0.05)。(4)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辅助于核型分析。结论:绒毛血管发育不良和间质细胞丰富的凋亡核碎是早期妊娠阶段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突出特点,p57K IP2阴性是妊娠早期完全性水泡状胎块诊断中的重要依据,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绒毛形态异常的形态改变常常重叠,在早期妊娠阶段难以区分,需要辅助诊断手段提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初期 胎盘 水泡状胎块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57
下载PDF
肝脾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爽 农琳 +1 位作者 任雅丽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HST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诊断。方法:复习3例HST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γ(T cell receptor γ,TCRγ)基因重... 目的:探讨肝脾T细胞淋巴瘤(hepatosplenic T cell lymphoma,HST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诊断。方法:复习3例HST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原位杂交及T细胞受体γ(T cell receptor γ,TCRγ)基因重排检测。结果:3例HSTCL中,骨髓1例呈间质和窦性浸润,2例呈间质及弥漫性浸润;肝1例和脾1例呈窦性浸润。免疫组化:3例均CD3、TIA-1强阳性,而粒酶B阴性;CD56阴性;TCRβ阴性;3例EBV原位杂交均阴性。TCRγ基因重排检测2例呈单克隆性,1例呈弥散态。结论:HSTCL是一种罕见的非活化T细胞毒性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EBV原位杂交阴性和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我国病例与国际报道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外周 骨髓 原位杂交 基因重排 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下载PDF
原发性骨小细胞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那加 邹万忠 +1 位作者 方志伟 张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及病理形态在原发性骨小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39例骨的小细胞肿瘤 [其中尤因肉瘤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EW/PNET瘤 ) 2 2例、小细胞骨肉瘤 6例、间叶性软骨肉瘤 3例和恶性淋巴瘤 8例 ],观...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及病理形态在原发性骨小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39例骨的小细胞肿瘤 [其中尤因肉瘤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EW/PNET瘤 ) 2 2例、小细胞骨肉瘤 6例、间叶性软骨肉瘤 3例和恶性淋巴瘤 8例 ],观察其病理形态并作免疫组化分析 ,所用抗体为O13、NSE、S 10 0、Actin和LCA。结果 :EW /PNET瘤 2 0 / 2 2例为O13阳性。NSE :EW /PNET瘤 16 / 2 2例和 1例骨肉瘤阳性。 7例EW /PNET瘤、1例骨肉瘤及 3例间叶性软骨肉瘤均有S 10 0阳性。所有恶性淋巴瘤的LCA均为阳性。骨肉瘤均见骨样基质 ,间叶性软骨肉瘤可见分化较好的软骨岛。结论 :O13的染色对于EW /PNET瘤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小细胞肿瘤 病理形态 免疫组化分析 诊断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筛查Lynch综合征及其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4
19
作者 曾桢 董颖 张岩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的情况,研究其与临床标准诊断之间的关系,以及MMR蛋白表达缺失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的情况,研究其与临床标准诊断之间的关系,以及MMR蛋白表达缺失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表达情况。结果:临床诊断或可疑的Lynch综合征22例(7.0%),存在MMR表达缺失者49例(15.7%)。临床诊断或可疑Lynch的患者中,存在MMR表达缺失者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1),其中主要是MSH6表达缺失存在差异(P=0.004)。MSH2表达缺失和MSH6表达缺失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更低(P=0.002,P=0.045)、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P=0.025,P=0.020)、肿瘤分化差(P=0.030,P=0.010);MSH6表达缺失的患者,相对年龄更小(P=0.021)。结论: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表达缺失在诊断或可疑Lynch综合征患者中的比例更高,可用于辅助进行Lynch综合征的筛查及诊断。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低龄、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不良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错配修复(MMR) LYNCH综合征
下载PDF
17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病理分析及纤维化程度评估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阳 熊焰 李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0-525,共6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的诊断原则和组织病理诊断价值,以及纤维化程度的客观定量评估指标。方法:选取2004~2009年间具有相对完整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的17例IIP,参照国际最新分类标准... 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的诊断原则和组织病理诊断价值,以及纤维化程度的客观定量评估指标。方法:选取2004~2009年间具有相对完整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的17例IIP,参照国际最新分类标准进行组织学分析及纤维化程度分级评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肺间隔纤维化病灶CD34和SMA染色进行半定量评估,分析两者表达变化与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7例IIP组织学改变结合临床、影像学特征可诊断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9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5例及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3例;SMA表达与肺间隔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0.928,P=0.01),而CD34呈负相关性(r=-0.606,P=0.01)。结论:病理组织学在IIP诊断及分类中有重要意义,多数病例组织学改变结合临床和影像学可对IIP及其类型做出明确诊断;规范适量的活检取材是正确诊断的重要前提;SMA和CD34表达可用于IIP常规纤维化程度病理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纤维化 抗原 CD34 平滑肌肌动蛋白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