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2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敏 郑慧萍 +1 位作者 冯海波 杨碧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3746-3750,共5页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ardiacsurgeryIntensiveCareUnit,CSICU)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月 ̄2005年12月359例心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ardiacsurgeryIntensiveCareUnit,CSICU)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月 ̄2005年12月359例心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260株。G-菌160株(61.5%)。其中,非发酵G-杆菌(NFGNB)126株,占G-菌的78.8%。主要为鲍鳗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碳青酶烯类对鲍鳗不动杆菌抗菌活性最强,但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黄杆菌高度耐药。对多种NFGNB有较好活性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吡肟,耐药率为28.3% ̄36.2%。其他大多数广谱抗生素均高度耐药。G+球菌69株(26.5%),其中葡萄球菌61株,占G+菌的88.4%,主要是溶血性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显示出高度抗菌活性。真菌31株(11.9%),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大扶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标本来源:下呼吸道分泌物(86.6%)、伤口分泌物(6.1%)、血(4.2%)和尿(3.1%)。4年感染率为17.0%(61/359),病死率29.5%(18/61)。二次开胸、糖尿病是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心脏术后患者感染率较高,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NFGNB为重要致病菌。因此,必须完善术前准备,严格术中操作,加强术后管理。此外还需加强病原菌的监测与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这些对控制医院感染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监护病房(ICU)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的可视化医学:智能神经外科的新发展与真实世界的新希望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军 杨辰龙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现代医学经历了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精准医学时代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诸多革命性突破,在不断优化疾病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预后判断的基础上,更是不断地深化疾病的精准分型分期,但较多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却未达... 现代医学经历了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精准医学时代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诸多革命性突破,在不断优化疾病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预后判断的基础上,更是不断地深化疾病的精准分型分期,但较多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却未达到预期效果。随着数字化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可视化技术为神经外科提供了所见即所得、有图有真相的新手段,也成为改善真实世界中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重点评述了数字化时代可视化医学的发展及其对神经外科发展的历史性意义,尤其指出未来智能神经外科发展中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医学 可视化 神经外科 智能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成人原发性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分型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国中 谢京城 +1 位作者 陈晓东 杨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1-645,共5页
目的:总结成人原发性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 TCS)的临床特点、分型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手术治疗的171例成人原发性TC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1例,女性110例,年龄18~65... 目的:总结成人原发性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 TCS)的临床特点、分型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手术治疗的171例成人原发性TC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1例,女性110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9.02±11.81)岁,主要症状为腰腿痛、双下肢麻木无力和大小便功能障碍。按照临床特点及医学影像学分为5型:终丝牵张型(69例)、脊髓纵裂型(21例)、脊髓脊膜膨出型(20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型(36例)、皮窦道型(25例)。对不同类型的TCS采取相应的显微手术治疗,以Kirollos分级评定手术拴系松解程度,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关键肌肉力量0~5级评分评价下肢运动功能,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括约肌功能评分评价膀胱功能。结果:171例患者均经显微手术松解粘连,切断终丝,其中61例将伴随病灶也分离切除。脊髓拴系均达到KirollosⅠ级松解,均重建硬膜囊。除5例脑脊液漏切口愈合不良外,其余无手术并发症,经过再次缝合加俯卧位,伤口均愈合。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或消失,双下肢无力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症状也逐渐恢复。随访时间6个月至12.5年,平均(5.62±2.31)年,153例患者的脊髓功能状态好转,18例稳定,无恶化病例,随访期间未见再拴系。结论:成人原发性TCS按临床特点及医学影像学分为5种类型,按照分型制定手术策略,手术解除脊髓牵张及压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预防再粘连,相应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终丝 脊柱裂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三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修典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66-566,共1页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为革兰阴性非发酵菌。根据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显示,Ab在医院感染中占第4位,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非发酵菌。近年来其分离率不断上升,敏感率不断下降,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分析 流行分布 感染监测系统 铜绿假单胞菌 非发酵菌 条件致病菌
原文传递
微通道技术在颈椎管肿瘤微创切除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林国中 马长城 +2 位作者 吴超 司雨 杨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微通道技术在颈椎管肿瘤微创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因颈椎管肿物行微创切除手术的5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患者肿物位于硬膜外,6例位于硬膜内外,40例... 目的:探讨微通道技术在颈椎管肿瘤微创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因颈椎管肿物行微创切除手术的5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患者肿物位于硬膜外,6例位于硬膜内外,40例位于髓外硬膜下(6例位于脊髓腹侧)。肿物最大径0.5~3.0 cm。患者临床表现包括颈肩部或上肢疼痛43例,感觉障碍(麻木)22例,肢体无力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微通道锁孔技术进行肿瘤显露,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结果:35例切除半侧椎板,12例采用半侧椎板间开窗,2例在半椎板切除或半侧椎板间开窗基础上切除内侧1/4小关节,经解剖间隙(未切除骨质)2例。肿瘤切除程度包括50例全部切除和1例次全切除。肿瘤性质包括36例神经鞘瘤,12例脊膜瘤,2例肠源性囊肿和1例皮样囊肿。术后无感染、脑脊液漏。7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3~36个月),未发现颈椎不稳或后突等畸形,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颈椎管较为宽大,不超过三个节段的颈椎管肿瘤可借助微通道技术进行充分显露,除髓内或恶性肿瘤外,可显微外科切除。患者术后更多颈椎正常结构和肌肉附着得到保留,有利于颈椎保持正常功能,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辅助有助于避免脊髓或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椎板间开窗 半椎板切除术 选择性椎板切除术 颈椎管肿瘤 稳定性
下载PDF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个月不良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谢昌纪 杨辰龙 +6 位作者 周志宇 胡瑞婷 黄俊萍 谭呼 韦馨娴 王涛 杨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semaphorin 3E,Sema3E)水平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个月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semaphorin 3E,Sema3E)水平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个月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02例,其中11例被剔除。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入院后采集外周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Sema3E水平。均行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主要结局为介入治疗1个月后的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预后良好定义为GOS评分4~5分,预后不良定义为GOS评分1~3分(严重残疾、植物状态生存或死亡)。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间临床特征及血清Sema3E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纳入的91例颅内动脉瘤年龄(59.9±11.0)岁,预后良好组70例(76.9%),预后不良组21例(23.1%)。预后不良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9.4±4.5)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13.3±2.5)(P<0.001),Hunt-Hess分级(3.6±0.6 vs.2.0±1.3,P<0.001)和血清Sema3E水平[(6.21±1.58)μg/L vs.(4.38±1.77)μg/L,P<0.001]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OR=7.150,P=0.003)、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OR=15.777,P=0.010)、血清Sema3E水平(OR=1.756,P=0.027)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Sema3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血清Sema3E水平是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高Sema3E水平可作为预测动脉瘤介入治疗后不良结局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 介入治疗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障碍的诊治进展
7
作者 刘鹏 王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7-251,共5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作为一种极具危害性的脑血管疾病,常常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体伤残以及认知功能损害。本文旨在全面综述aSAH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以...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作为一种极具危害性的脑血管疾病,常常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体伤残以及认知功能损害。本文旨在全面综述aSAH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以及康复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在面对此类疾病时,能够提供更为精准、全面的诊疗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性 认知障碍 诊断 治疗 康复
下载PDF
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曾飘娥 曲超 +3 位作者 崔景景 修典荣 刘剑羽 袁慧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1,共8页
目的联合常规MR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并与建立的常规... 目的联合常规MR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并与建立的常规MRI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比较预测效能,探索基于ADC图影像组学的附加价值。材料与方法218例PDAC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纳入临床及常规影像特征构建临床影像学模型。提取常规MRI图像(T1WI、T2WI、动脉期图像及门静脉期图像)及ADC图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出与LNM最相关的特征用于模型构建。构建基于常规MRI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1)和联合常规MRI和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2)。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间的AUC值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临床影像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1、影像组学模型2术前预测LNM的AUC值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41和0.674、0.818和0.702、0.854和0.839。影像组学模型2术前预测LNM的AUC值高于临床影像学模型(训练集P=0.009,验证集P=0.023)及影像组学模型1(训练集P=0.044,验证集P=0.0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像组学模型1的预测效能与临床影像学模型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训练集P=0.095,验证集P=0.759)。三个模型的校准曲线均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2比影像组学模型1和临床影像学模型具有更高的净效益。结论联合常规MRI及ADC图构建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具有术前预测PDAC患者LNM的潜能,且其效能优于常规MRI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梁正 刘丹丹 +4 位作者 沈祯云 闫天生 崔睿 吴长青 周凤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02-304,共3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 (Video -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 -VATS)在胸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适应证 ,手术方法及技巧。 方法  1994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共行VATS 2 15例 ,其中自发性气胸肺大疱 132例次 ,肺部球形病灶 2 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 (Video -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 -VATS)在胸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适应证 ,手术方法及技巧。 方法  1994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共行VATS 2 15例 ,其中自发性气胸肺大疱 132例次 ,肺部球形病灶 2 8例 ,纵隔肿瘤 2 1例 ,血气胸 8例 ,食管裂孔疝 6例 ,重症肌无力6例 ,包裹性脓胸 5例 ,胸膜肿瘤 5例 ,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 5例 ,其他疾病 9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 ,患侧胸壁 (0 .5~ 1.5 )cm切口三个常规VATS操作。 结果 术中出血 (10ml~ 5 0 0 )ml,平均 70 .5ml。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 (1~ 9)天 ,平均 2 .1天。术后住院天数 (2~ 34)天 ,平均 7.6天。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4 .7% (10 / 2 15 )。自发性气胸肺大疱 2例术后复发 ,复发率 1.6 % (2 / 2 2 )。 结论 VATS在选择性胸外科疾病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外科疾病 应用 自发性气胸肺大疱 纵隔肿瘤
下载PDF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外科治疗(英文)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孙建军 赵继宗 +2 位作者 王硕 赵元立 王振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 :分析总结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3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自然状况和外科治疗情况。结果 :其中 ,10 1例罹患 2个颅内动脉瘤 ,16例罹患 3个颅内动脉瘤 ,4例 4个颅内动脉瘤 ,2例 4个以上颅内动脉瘤。患... 目的 :分析总结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3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自然状况和外科治疗情况。结果 :其中 ,10 1例罹患 2个颅内动脉瘤 ,16例罹患 3个颅内动脉瘤 ,4例 4个颅内动脉瘤 ,2例 4个以上颅内动脉瘤。患者男女比例是 1∶1.7。年龄范围 11~ 74岁 ,平均年龄 5 0 .37岁。 30例 (2 4 .4 % )患者采取保守治疗 ,91例 (74 .0 % )行开颅手术治疗 ,90 .1%的患者预后良好 ,6例 (4 .9% )行介入治疗 ,1例轻偏瘫、1例偏瘫。其中 4例患者是既行介入又行开颅手术治疗。结论 :基于我们所作的研究 ,所有的颅内动脉瘤如果可能的话 ,应一期或分期手术治疗。随着神经导航及锁孔开颅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创伤及危险性在减小 ,手术预后得以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时 ,介入技术也改善了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多发动脉瘤 外科治疗 神经外科 手术治疗 开颅手术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发胃息肉及胃癌:研究进展与治疗建议
11
作者 曲瑞泽(综述) 周鑫 付卫(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约30%的FAP患者存在抑癌基因APC的5q21突变,发病率为(2.29~3.2)/10万人[1]。FAP以弥漫性结肠腺瘤为典型特征,可累及结直肠的各解剖部位,腺...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约30%的FAP患者存在抑癌基因APC的5q21突变,发病率为(2.29~3.2)/10万人[1]。FAP以弥漫性结肠腺瘤为典型特征,可累及结直肠的各解剖部位,腺瘤个数多大于100个。FAP患者常在20~30岁发展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CRC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胃息肉 结肠腺瘤 抑癌基因 结直肠癌 解剖部位 CRC 弥漫性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34例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志伟 常伟华 +2 位作者 孙文兵 满国彤 王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3-54,共2页
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 3 4例临床资料。同时手术处理门静脉高压症及胆石症 3 2例 ,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断流而未处理胆石症 1例 ,因肝功能失代偿行肝移植术 1例。围手术期死亡 3例均与肝功能失代偿及术中大出血密... 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 3 4例临床资料。同时手术处理门静脉高压症及胆石症 3 2例 ,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断流而未处理胆石症 1例 ,因肝功能失代偿行肝移植术 1例。围手术期死亡 3例均与肝功能失代偿及术中大出血密切相关 ,出血原因为胆囊床撕裂渗血及探查时引起肝短静脉破裂出血。结果提示 :胆石症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同时进行不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 ,可减少二次手术机会 ,但增加了术中大出血的危险性。预防出血的关键是术前纠正凝血机制、术中减少不必要的探查、必要时行胆囊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并发症 胆结石
下载PDF
单纯经胸超声心动引导房间隔穿刺在经皮卵圆孔封堵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马振 李晓明 +5 位作者 杨航 宫一宸 傅元豪 姜新鹏 张喆 傅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经胸超声心动(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引导房间隔穿刺(transseptal puncture,TSP)在卵圆孔封堵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2022年3~12月我科对45例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单纯鞘管通过法无法通过卵... 目的探讨单纯经胸超声心动(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引导房间隔穿刺(transseptal puncture,TSP)在卵圆孔封堵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2022年3~12月我科对45例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单纯鞘管通过法无法通过卵圆孔者,在TTE引导下进行TSP,引导输送鞘管通过后完成卵圆孔封堵治疗。结果45例均成功在TTE引导下完成TSP与封堵术,TSP时间为(15.0±3.7)min,术后即刻及12 h评估无心律失常及心脏穿孔等并发症。均于术后次日康复出院。45例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超声心动图、24 h动态心电图,未发生心内分流、心包积液、心房纤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单纯TTE引导TSP安全可行,可作为复杂PFO的补充封堵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房间隔穿刺术 经胸超声心动
下载PDF
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薛红宇 李东 +4 位作者 秦荣生 陈育哲 尤维涛 朱力 张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评估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国产ePTFE,以进口ePTFE作为对照,根据不同需要分别置于额部、颞部、鼻部、颏部、鼻基底及上颌部,矫正面部软组织缺损及凹陷畸形,比较2组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反应... 目的评估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国产ePTFE,以进口ePTFE作为对照,根据不同需要分别置于额部、颞部、鼻部、颏部、鼻基底及上颌部,矫正面部软组织缺损及凹陷畸形,比较2组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反应及临床效果. 结果试验组16例18个部位,术后随访6~9个月,其中1例(鼻部)因埋置过浅、过于接近切口继发感染而取出;1例(颏部)伤口愈合不良,假体外露,经换药后术后2周Ⅱ期愈合;其余病例临床观察未见明显过敏反应、炎症反应及排异反应,外形保持良好,满意率94.4%(17/18).对照组10例12个部位,术后随访6~9个月,1例(鼻部)假体外露取出,其余病例未出现异常情况,满意率为91.7%(11/12).2组在伤口愈合情况(χ2=1.109,P=0.574)、不良反应(P=1.000)和临床疗效(P=1.000)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国产ePTFE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适合充填软组织,可作为安全而廉价的替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面部凹陷 高分子材料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
下载PDF
心脏外科监护室真菌感染临床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敏 冯海波 +1 位作者 郑慧萍 杨碧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9-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监护室(CSICU)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和药敏特点。方法收集患者的痰、血、尿、中心静脉导管顶端及局部引流物进行真菌培养并作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42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2株。其中酵母类真菌为43株(82.7%),曲...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监护室(CSICU)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和药敏特点。方法收集患者的痰、血、尿、中心静脉导管顶端及局部引流物进行真菌培养并作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42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52株。其中酵母类真菌为43株(82.7%),曲霉菌为9株(17.3%)。酵母类真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白假丝酵母菌耐药率最低的是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和克霉唑(<9.5%)。其次为伊曲康唑和制霉菌素(12.5~14.3)%;对热带假丝酵母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两性霉素、咪康唑、制霉菌素(0.0%),其他耐药在25.0%~46.3%。医院感染率为9.5%,病死率为26.2%。结论CSICU患者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感染发生与基础疾病、术后危重状态、广谱抗菌素的应用,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实施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真菌感染 假丝酵母菌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心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敏 赵娟 +1 位作者 郑慧萍 孙凌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心脏外科术后危重病人中的应用,评价PDT在心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正中开胸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2002... 目的通过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心脏外科术后危重病人中的应用,评价PDT在心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正中开胸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2002年1月~2003年7月为OT组,2003年8月~2008年2月为PDT组,各20例,观察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术中出血、生命体征的波动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PDT组手术时间(8.8±2.2)min、切口长度(1.3±0.2)cm、切口愈合时间(3.9±0.9)d,与OT组的(21.5±5.3)min、(3.4±0.5)cm、(5.9±1.2)d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9.897,-17.440,-5.963,P=0.000);术中Ⅱ度出血PDT组明显少于OT组[1例(5%)vs 13例(65%),χ2=15.824,P=0.000];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波动PDT组明显小于OT组[1~5(中位数2)mm Hg vs 1~20(中位数3.5)mm Hg,Z=-2.959,P=0.003;3~12(中位数5.5)次/min vs 7~70(中位数10)次/min,Z=-3.956,P=0.000;0~4%(中位数2%)vs 0~31%(中位数3.5%),Z=-3.548,P=0.000];不良反应切口溢痰的发生率PDT组明显低于OT组[1例(5%)vs 8例(40%),χ2=5.161,P=0.023];总并发症发生率PDT组明显低于OT组[1例(5%)vs 12例(60%),χ2=13.789,P=0.000)。结论PDT具有快速、创伤小、手术操作精确、易掌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是心血管术后危重病人气管切开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气管切开术 心脏外科
下载PDF
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95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京弟 闫天生 +4 位作者 刘丹丹 梁正 沈祯云 王可毅 宋金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7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1997年11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肺癌患者95例,其中男70例,女25例;平均年龄73.5岁。术前根据患... 目的:通过分析7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1997年11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肺癌患者95例,其中男70例,女25例;平均年龄73.5岁。术前根据患者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试验等结果评估其手术风险。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全肺切除3例,肺叶切除70例,肺部分切除20例,开胸探查2例。对于手术结束时出现低氧血症的12例患者延迟拔除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利于麻醉恢复期平稳过渡。采用β1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相结合治疗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根据pTNM分期,Ⅰ期患者占总体的4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2%,无术中死亡,围术期死亡率4.2%。术前DLCO<60%预计值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DLCO≥60%预计值的患者(P=0.004)。麻醉恢复期给予呼吸机支持的患者,围术期死亡率(P=0.02)和平均通气时间(P=0.032)显著低于麻醉恢复期未经呼吸机支持,术后因呼吸功能不全而二次气管插管的患者。β1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治疗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率达到94.1%。结论:高龄肺癌患者通过严格的心肺功能评估,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可以获得相对良好的外科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肺癌 手术 围术期
下载PDF
术中冰冻或术后石蜡病理报告T1b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铃福 侯纯升 +5 位作者 郭丽梅 陶立元 凌晓锋 王立新 徐智 修典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或术后石蜡病理报告T1b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42例T1b期胆囊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其中14例为术中冰冻病理,28例为术后石蜡病理。经病理科医师重新复核,26例明确为T1b期胆囊癌,其中25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资料,...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或术后石蜡病理报告T1b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42例T1b期胆囊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其中14例为术中冰冻病理,28例为术后石蜡病理。经病理科医师重新复核,26例明确为T1b期胆囊癌,其中25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本研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14例冰冻病理为T1b期的胆囊癌患者仅2例石蜡病理为T1b期,其余11例为T2期,1例为T3期,冰冻病理误诊率为85.7%,石蜡病理均等于或高于冰冻病理分期;28例石蜡病理为T1b期的胆囊癌患者2例复核为T2期,石蜡病理误诊率为7.1%,复核结果均等于或高于原分期。25例复核明确且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术后病理均未见胆囊脉管内癌栓或神经侵犯,其中14例行根治手术患者送检淋巴结30枚,均未见癌转移。25例患者中11例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其余14例追加腹腔镜或开腹根治手术,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仅1例行腹腔镜根治术及胆囊减压的患者发生腹腔种植转移,术后2年因广泛种植转移而死亡。结论:胆囊切除术中冰冻病理T1b期胆囊癌应行同期根治手术,术后石蜡病理T1b期胆囊癌应复核其T分期,对复核明确的T1b期胆囊癌需慎重评估追加根治手术的利弊,如果术中有胆囊破损建议积极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肿瘤分期 外科手术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门静脉成像在门脉高压症外科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同琳 周宏建 +2 位作者 刘剑羽 谢敬霞 周孝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门静脉成像在门脉高压症外科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2例门脉高压症病人的磁共振门静脉造影图像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2例病人中的 30例显示了清晰的门静脉图像 ,2例显示不清者手术证实为门静脉... 目的 :评价磁共振门静脉成像在门脉高压症外科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2例门脉高压症病人的磁共振门静脉造影图像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2例病人中的 30例显示了清晰的门静脉图像 ,2例显示不清者手术证实为门静脉血栓形成或海绵样病变。全部病例的胃左静脉都呈不同程度的扩张、迂曲。 1例肠系膜上静脉显示有狭窄者也经手术证实。造影过程中也可见到萎缩的肝和增大的脾。结论 :磁共振门静脉成像术是评价门静脉的一项快速无创的技术 ,可提供完整清晰门静脉图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诊断 外科手术 磁共振门静脉成像
下载PDF
臂丛神经鞘瘤的分区、分型和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超 马长城 +2 位作者 王振宇 于涛 刘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鞘瘤的分区、分型以及显微外科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7年1月臂丛神经鞘瘤23例资料,根据肿瘤主体相对锁骨的位置分为锁骨上区、锁骨下区、锁骨内侧三角区,根据肿瘤累及臂丛的位置分为近侧型、远侧型以...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鞘瘤的分区、分型以及显微外科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7年1月臂丛神经鞘瘤23例资料,根据肿瘤主体相对锁骨的位置分为锁骨上区、锁骨下区、锁骨内侧三角区,根据肿瘤累及臂丛的位置分为近侧型、远侧型以及中间型,后两型又包括前方型和后方型。锁骨上区肿瘤采用胸锁乳突肌后入路、颈后三角内沿皮纹横切口入路以及锁骨上入路,锁骨下区肿瘤行贴近锁骨上缘的锁骨上入路,锁骨内侧三角区肿瘤行切开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锁骨上入路。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位于锁骨上区18例,锁骨下区1例,锁骨内侧三角区1例,锁骨上区和锁骨下区1例,锁骨上区和锁骨内侧三角区2例;近侧型7例,前-远侧型1例,前-中间型11例,后-中间型4例。23例均完全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类型Antoni A型15例,B型8例。术后1例感觉症状加重,2例肌力下降伴感觉症状加重,随访过程中恢复正常,余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随访6~72个月,平均29.8月,无肿瘤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治疗臂丛神经鞘瘤安全有效。新的臂丛神经鞘瘤分区有助于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新的分型有助于指导术中操作进而减少术中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鞘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