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肾肿瘤伴瘤栓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40岁)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效果,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7例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肾肿瘤伴瘤栓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40岁)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效果,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7例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按照有无症状、2017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的临床分期、术后有无联合辅助治疗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差异,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7例患者均接受静脉瘤栓取出术,其中,肾根治性切除术16例(94.1%),保留肾单位术1例(5.9%);术前有症状者12例(70.6%),无症状者5例(29.4%);良性肾肿瘤2例(11.8%),恶性肾肿瘤15例(88.2%),包括肾透明细胞癌1例(6.7%),非透明细胞癌14例(93.3%)。15例恶性肾肿瘤中,AJCC临床Ⅲ期8例(53.3%),Ⅳ期7例(46.7%)。术后联合多种辅助治疗者6例(40%),未联合多种辅助治疗者9例(60%)。随访时间2~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随访中死亡3例(20%)。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9.0(2.3,77.8)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16.4(2.3,77.8)个月。根据术前有无症状(P=0.307,P=0.302)、AJCC临床分期(P=0.340,P=0.492)、术后有无联合辅助治疗(P=0.459,P=0.253)分组,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多出现症状,病理类型更复杂多样,恶性肿瘤合并瘤栓中非透明细胞癌的比例更高,有症状及非透明细胞癌与不良预后可能存在一定潜在相关性,外科手术联合辅助治疗是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肾肿瘤伴瘤栓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40岁)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效果,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7例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按照有无症状、2017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的临床分期、术后有无联合辅助治疗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差异,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7例患者均接受静脉瘤栓取出术,其中,肾根治性切除术16例(94.1%),保留肾单位术1例(5.9%);术前有症状者12例(70.6%),无症状者5例(29.4%);良性肾肿瘤2例(11.8%),恶性肾肿瘤15例(88.2%),包括肾透明细胞癌1例(6.7%),非透明细胞癌14例(93.3%)。15例恶性肾肿瘤中,AJCC临床Ⅲ期8例(53.3%),Ⅳ期7例(46.7%)。术后联合多种辅助治疗者6例(40%),未联合多种辅助治疗者9例(60%)。随访时间2~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随访中死亡3例(20%)。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9.0(2.3,77.8)个月,无进展生存时间16.4(2.3,77.8)个月。根据术前有无症状(P=0.307,P=0.302)、AJCC临床分期(P=0.340,P=0.492)、术后有无联合辅助治疗(P=0.459,P=0.253)分组,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多出现症状,病理类型更复杂多样,恶性肿瘤合并瘤栓中非透明细胞癌的比例更高,有症状及非透明细胞癌与不良预后可能存在一定潜在相关性,外科手术联合辅助治疗是青年肾肿瘤伴瘤栓患者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文摘目的初步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9月~2023年3月84例ICC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腹腔镜组45例,开腹组39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34对数据成功匹配,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6枚淋巴结比例、R0切除率、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生存率及复发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中位数:250 ml vs.750 ml,Z=-3.406,P=0.001);腹腔镜组清扫≥6枚淋巴结比例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vs.17.6%,χ^(2)=1.275,P=0.259);腹腔镜组与开腹组R0切除率差异无显著性[88.2%(30/34)vs.82.4%(28/34),χ^(2)=0.469,P=0.493]。腹腔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7.6%(6/34),显著低于开腹组47.1%(16/34)(χ^(2)=6.719,P=0.010);2组严重并发症率均为2.9%(χ^(2)=0.000,P=1.000)。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中位数:7 d vs.10 d,Z=-3.021,P=0.003)。腹腔镜组中位总生存期60.6月,明显长于开腹组15.9月(log-rank χ^(2)=5.788,P=0.016);腹腔镜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26.4月,明显长于开腹组7.6月(log-rank χ^(2)=4.532,P=0.033)。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ICC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生存期延长等优势,R0切除率、充分淋巴结清扫率与开腹手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