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抗VEGF165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3
1
作者 詹明硕 刘方杰 张亚兰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9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获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噬菌体抗体库展示技术筛选与VEGF165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并测序,以测序正确的阳性克隆质粒为模板,PCR扩增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克隆至哺乳动物... 目的:获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噬菌体抗体库展示技术筛选与VEGF165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并测序,以测序正确的阳性克隆质粒为模板,PCR扩增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克隆至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中,构建全抗体表达载体;将全抗体表达载体转染293E细胞,收取培养细胞上清,利用ProteinA亲和纯化抗体;通过结合ELISA、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抗体的亲和力,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验证抗体功能。结果:经过噬菌体抗体库展示技术筛出1个与VEGF165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序列VG2;293E细胞表达了VG2全抗体蛋白,SDS-PAGE显示VG2抗体纯度较高;BIAcore检测结果表明该抗体具有较高亲和力(KD=0.56nmol/L),竞争抑制ELISA结果表明VG2抗体能抑制VEGF与VEGF受体(VEGFR)的结合(IC50为1.470μg/mL),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VG2能够抑制VEGF引起的HUVEC增殖。结论:制备了靶向VEGF165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VG2,该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能阻断VEGF165/VEGFR2的结合,并抑制HUVEC的增殖,可以作为潜在药物应用于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靶向抗肿瘤抗体-药物偶联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跃梅 张伯彦 +1 位作者 黎燕 沈倍奋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5-50,4,共6页
靶向治疗已成为当今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兼具抗体的高特异性和细胞毒药物对肿瘤的高毒性,代表了新一代抗体技术的发展方向。ADC由"弹头"药物(细胞毒药物)、抗体以及偶联抗体... 靶向治疗已成为当今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兼具抗体的高特异性和细胞毒药物对肿瘤的高毒性,代表了新一代抗体技术的发展方向。ADC由"弹头"药物(细胞毒药物)、抗体以及偶联抗体和药物的偶联链3部分组成。ADC利用抗体作为载体将"弹头"药物送至靶部位,并通过细胞内吞效应进入溶酶体,释放出细胞毒性药物,从而达到专一性杀死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细胞的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ADC研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ADC研发过程中的几个可能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抗体-药物偶联物 偶联链 细胞毒素
下载PDF
双功能抗体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锋 黎晓维 沈倍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4年第4期291-293,共3页
抗体类药物近20年来蓬勃发展,目前全球上市的抗体药物已经有40多个品种,其治疗领域也从传统的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逐步扩展到抗感染和代谢性疾病等。2013年全球10大畅销药物中有6个是抗体类药物,包括3个自身免疫病治疗性药物和3个... 抗体类药物近20年来蓬勃发展,目前全球上市的抗体药物已经有40多个品种,其治疗领域也从传统的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逐步扩展到抗感染和代谢性疾病等。2013年全球10大畅销药物中有6个是抗体类药物,包括3个自身免疫病治疗性药物和3个抗肿瘤抗体。单克隆抗体发展的同时也开启了对新结构、新功能抗体药物的探索,以期进一步优化抗体药物功能活性。抗体糖基化改造(afucosylation)、抗体-药物偶联(antibody drug conjugate, ADC)、双功能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BsAb)等都是当前抗体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靶抗原上特定的表位,其优势在于亲和力高、专一性强。但传统抗体仅结合单一靶点的单一表位,因此其疗效受到一定限制。药理学研究揭示,多数复杂疾病都涉及多种与疾病相关的信号通路,例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介素6等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同时介导免疫炎性疾病,而肿瘤细胞的增殖往往是由多个生长因子受体的异常上调造成的。单一信号通路的阻断通常疗效有限,而且容易形成耐药性。因此,开发能够同时结合两个不同靶点的双功能抗体及其类似物,长期以来成为新结构抗体研发的重要领域。早期在免疫原性、结构稳定性以及抗体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双功能抗体的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上游基因工程抗体和下游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克服了传统双功能抗体的缺陷,从而推动了多类新型双功能抗体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目前主要在研的双功能抗体从作用机制上可分为双重信号阻断型和抗CD3+T 细胞介导的双功能抗体;从结构上可分为由单链抗体或 Fab 区组成的小型抗体和全抗体;从生产工艺上可分为原核或真核表达、单细胞内表达和双细胞系表达结合体外装配等方式。本文就双功能抗体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抗体 抗体药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 促炎症细胞因子 抗体类药物 代谢性疾病 单克隆抗体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叶伟亮 林周 +5 位作者 郎小玲 乔春霞 李新颖 王立燕 吕明 黎燕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爱必妥,cetuximab,Erbitux)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西妥昔单抗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西...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爱必妥,cetuximab,Erbitux)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表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西妥昔单抗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西妥昔单抗对HepG2细胞EGFR、AKT及ERK表达及活化的影响。碘化丙啶(propidium lodide,PI)染色检测西妥昔单抗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HepG2细胞表面存在较高水平的EGFR表达;细胞划痕及Transwell结果表明,西妥昔单抗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西妥昔单抗能显著降低HepG2细胞内EGFR、AKT及ERK的磷酸化水平;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西妥昔单抗作用24 h剂量依赖性影响HepG2细胞周期进程,并将其阻抑在G0/G1期。结论西妥昔单抗可以抑制高表达EGFR的肝癌细胞系HepG2胞内关键信号蛋白的活化,阻滞其细胞周期,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西妥昔单抗 肝肿瘤 细胞运动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晓冰 孙立 +8 位作者 盛晓丽 霍桂桃 苗玉发 朱聪 杨艳伟 霍艳 王雪 汪巨峰 李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通过对食蟹猴静脉重复给药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进行其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设计人用剂量及临床毒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溶媒对照组、低(15 mg·kg-1)、中(50 mg·kg-1)和高(15... 目的:通过对食蟹猴静脉重复给药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进行其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设计人用剂量及临床毒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溶媒对照组、低(15 mg·kg-1)、中(50 mg·kg-1)和高(150 mg·kg-1)剂量组,每组8只动物,雌雄各半。静脉注射给药,每周1次,连续8周,恢复期为4周,分别在检疫期、首次给药后、给药结束以及恢复期的不同时间点进行动物的临床症状、体温、体重、摄食量、血压、心电图、尿液学、血液学、血清生化以及组织病理等各项毒理学指标检测。结果:多次静脉注射给药,各组动物的临床症状、体重、摄食量、体温、心电图、血压、尿液分析和血液学检测均未发现与供试品相关的异常改变。血清生化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动物在给药期间以及给药结束后出现血清IgG水平上升以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下降的变化。与溶媒对照组相比较,中、高剂量组动物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BUN)的极轻微升高。但各组动物与其自身检疫期的测定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在不同剂量给药组动物发现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生发中心出现易染体巨噬细胞增多现象。结论:食蟹猴连续静脉注射抗HER2人源化抗体,总体上动物具有良好的剂量耐受性,但BUN轻微升高也提示进入临床试验时应密关注机体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为国产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进入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食蟹猴 重复给药毒性 免疫毒性
原文传递
食蟹猴静脉注射抗HER2人源化抗体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晓冰 孙立 +7 位作者 盛晓丽 吕建军 苗玉发 杨艳伟 霍艳 王雪 汪巨峰 李波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评价抗 HER2 人源化抗体的急性毒性。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 4 组,包括溶媒对照和抗HER2 人源化抗体75、150 和250 mg/kg 组,单次iv 溶媒对照组或供试品,进行各项毒理学指标检测。结果给药后各组动物临床症状、体质量、摄食量、体温... 目的评价抗 HER2 人源化抗体的急性毒性。方法将食蟹猴随机分为 4 组,包括溶媒对照和抗HER2 人源化抗体75、150 和250 mg/kg 组,单次iv 溶媒对照组或供试品,进行各项毒理学指标检测。结果给药后各组动物临床症状、体质量、摄食量、体温、心电图、血压和血液学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清生化结果显示,150 mg/kg 组与250 mg/kg 组动物给药后血清IgG 水平出现一过性增加;各组动物均未见大体病理学改变。结论食蟹猴单次 iv 抗HER2 单抗,总体上动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可达250 mg/kg,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临床前评价抗HER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ER2人源化抗体 急性毒性 安全性 临床前研究
原文传递
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humAb1分子大小变异体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健 吴振华 +8 位作者 吕明 武志丹 刘晓 郭红红 陈瑾 苑新秋 陈黎 沈倍奋 张伯彦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97-1905,共9页
利用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EC-HPLC)、非还原毛细管电泳(CE-SDS)并结合液质联用(LC-MS)、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检测(ADCC)等技术对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humAb1)在高温(40℃)条件下产生的分子大小变异体进行研究... 利用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EC-HPLC)、非还原毛细管电泳(CE-SDS)并结合液质联用(LC-MS)、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检测(ADCC)等技术对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humAb1)在高温(40℃)条件下产生的分子大小变异体进行研究。本研究鉴定了rhumAb1在SEC-HPLC分析中的4个分子大小变异体(SEC-1-SEC-4)和非还原CE-SDS中的7个主要变异体(NR-1-NR-7)的组成和结构。发现主要的低分子量变异体(片段)是由于重链的铰链区断裂所致,断裂位于铰链的Ser221-Cys-Asp-Lys-Thr-His-Thr-Cys228区域,其中C222-D223和H226-T227为主要断裂位点。ADCC活性检测表明,rhumAb1分子大小变异体(二聚体和片段)显著降低了产品的活性。该研究为rhumAb1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相应的质控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分子大小变异体 分子排阻色谱 非还原毛细管电泳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双特异性抗体的结构设计及其装配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黎晓维 刘慧芳 +1 位作者 王海彬 李锋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430-2436,共7页
双特异性抗体因其双靶向和可介导T细胞肿瘤杀伤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随着重组技术的进步,多种结构类型的双特异性抗体被开发出来,包括具有Fc结构域的类IgG(IgG-like)抗体以及小型化抗体。多种重组技术手段... 双特异性抗体因其双靶向和可介导T细胞肿瘤杀伤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随着重组技术的进步,多种结构类型的双特异性抗体被开发出来,包括具有Fc结构域的类IgG(IgG-like)抗体以及小型化抗体。多种重组技术手段致力于解决轻重链随机错配的问题以及促进异源重链的二聚化。双特异性抗体的临床应用及商业化生产的关键点在于目标异源二聚体装配和纯化的可行性。体外装配和共培养策略具有更简单的工艺流程和更高的工艺可控性,可促进两种异源抗体的精确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异源二聚化 体外装配 杵臼结构 可控的Fab臂交换 共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