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8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号优秀方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设计
1
作者 宛素春 王珊 +2 位作者 张健 傅岳峰 王进 《城市建筑》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本文结合京郊小城镇经济发展、北京总体规划修编后产业布局的调整,对永乐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剖析,强化规划用地功能组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规划原则,在功能的分布与交织、创造适合工业开发区的空间形态、保护生态、建立可... 本文结合京郊小城镇经济发展、北京总体规划修编后产业布局的调整,对永乐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剖析,强化规划用地功能组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规划原则,在功能的分布与交织、创造适合工业开发区的空间形态、保护生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经济开发区 概念性规划 功能组织
下载PDF
北京工业大学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构思 被引量:1
2
作者 苗冠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共6页
论述了北京工业大学校园总体规划的现状以及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扩建方案的特征。并阐述了新的校园总体规划在今后实施中应考虑的若干重要问题。
关键词 校园总体规划 功能分区 建筑空间
下载PDF
面向建筑设计专业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探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心理学课程实践为例
3
作者 赵睿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1期83-87,共5页
以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经验为基础,文章从建筑设计专业教学实践出发,对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专业学习之间的关联点进行思考和分析,努力探究和构筑最适合于建筑学专业的环境心理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课程 建筑设计 人—环境互动 教学研究
下载PDF
高校校园社会防灾功能探析——以北京工业大学校园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喆 马水静 佘怡宁 《新建筑》 2008年第5期107-110,共4页
基于当前城市防灾规划的情况,提出将高校校园纳入刚刚提上我国城市规划日程中的城市防灾体系的可能性,并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探讨了实现这种可能性的技术措施及优势如果能有更多的校园被纳入城市防灾体系中。
关键词 高校校园 防灾功能 规划 应急避难场所
下载PDF
北京工业大学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模式研究
5
作者 张健 吕元 胡斌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0-272,共3页
首先分析了影响北京工业大学奥运羽毛球馆赛后利用的主客观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地区经济条件、人文环境与场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功能多样化等。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场馆服务大学、兼顾社会的赛后利用整体功能定位,进而从对内使用和对... 首先分析了影响北京工业大学奥运羽毛球馆赛后利用的主客观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地区经济条件、人文环境与场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功能多样化等。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场馆服务大学、兼顾社会的赛后利用整体功能定位,进而从对内使用和对外经营两方面探讨了羽毛球馆在奥运会后的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羽毛球馆 赛后 功能定位 利用模式
下载PDF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节能技术措施调研与分析
6
作者 殷楚红 《低碳世界》 2016年第18期105-106,共2页
在能源消耗巨大的当代社会,生态与可持续的理念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北京工业大学校园实地考察、调研和数据分析,总结出校园近年来运用的各类生态措施的使用情况、节能效果及存在问题。同时,调研时发现的一些问题也为未来的生态与可持... 在能源消耗巨大的当代社会,生态与可持续的理念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北京工业大学校园实地考察、调研和数据分析,总结出校园近年来运用的各类生态措施的使用情况、节能效果及存在问题。同时,调研时发现的一些问题也为未来的生态与可持续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避免因错误的设计和维护带来更多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节能减排 建筑设计 资源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北京市大学生早高峰出行方式比较——以中蓝公寓至北京工业大学为例
7
作者 王珊珊 《科技与生活》 2011年第22期180-180,共1页
本文针对北京市的大学生早高峰的出行方式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对多种出行的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到了重要的数据和结论,对从事城市规划和交通控制的设计人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出行 早高峰 危险点
下载PDF
重视赛后利用,促进体教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奥运羽毛球馆赛后利用构想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宏远 张建 胡斌 《建筑与文化》 2005年第6期20-24,共5页
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奥运羽毛球馆赛后利用为研究基础,以促进高校的体教结合为目标,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奥运会羽毛球主场地及附属空间赛后利用的多种可行性,探讨如何使高校体育场馆发挥出最大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北京工业大学 羽毛球 奥运会 构想 2008年 利用价值 体育馆
下载PDF
基于城市规划的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志涛 马祎 马东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9年第6期549-554,共6页
为了适应城市规划阶段对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需求,按照数据的易获取性、评估方法的简单易行性及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等原则开展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综合考虑客观地震危险性和主观建筑易损性两方面因素,选取地震危险性、... 为了适应城市规划阶段对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需求,按照数据的易获取性、评估方法的简单易行性及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等原则开展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综合考虑客观地震危险性和主观建筑易损性两方面因素,选取地震危险性、场地条件、容格率、地震强烈、建筑物结构类型、建设年代和建筑用途7项指标作为模型评价因子,并采用具有很强非线性映射能力与知识样本学习能力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厦门市建筑物样本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训练与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城市防灾规划编制中建筑物震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风险评估 BP神经网络 灾害风险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书院精神:中小学外部空间场所营造——以北京城市副中心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改造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健 李春静 +1 位作者 吕元 李林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期10-12,共3页
文章通过解析传统书院空间形态的生成逻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改造设计项目为例,从秩序和环境两个方面,以空间演绎的方式,将传统书院的精神内核在当代中小学外部空间设计中进行现代转译,延续书院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书院精神 中小学 外部空间 秩序和环境
下载PDF
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的实践认知——北京通州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回顾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斌 向鑫 +1 位作者 吕元 杜修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2-648,共7页
地下空间在北京等大城市呈现大规模、大深度、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实现着城市立体化发展的宏伟构想。而其中的规划研究理念与方法是决定地下空间品质的重要环节。论文结合北京通州新城总体发展规划情况,针对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的研究过程... 地下空间在北京等大城市呈现大规模、大深度、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实现着城市立体化发展的宏伟构想。而其中的规划研究理念与方法是决定地下空间品质的重要环节。论文结合北京通州新城总体发展规划情况,针对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的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特殊问题,运用整体有机、互为补充、主次有序、持续发展的研究理念,结合项目特点,分析规划研究中的结构、层级、时序、深度、容量等关键问题,采取对应的规程策略和编制方法,分别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两个层面解析了地下空间的布局、功能、指标、图则等既具指导性又具较强操作性的核心问题,为通州新城地下空间的实际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州新城 地下空间 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美现代城市规划教育教学对比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建 吴娜 《高等建筑教育》 2012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规划师的地位举足轻重。高校是培养规划师的摇篮,如何更好地培养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端人才,是每一所开设此专业的高校都必须深思的问题。相对中国来讲,美国高校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始更早,专业建设更完善,...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规划师的地位举足轻重。高校是培养规划师的摇篮,如何更好地培养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端人才,是每一所开设此专业的高校都必须深思的问题。相对中国来讲,美国高校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开始更早,专业建设更完善,因此,研究与借鉴美国的城市规划教育教学模式,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美国高校 专业教育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本源——浅析高新技术产业区项目策划与生态规划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林飞 明思龙 王海燕 《规划师》 2003年第3期5-9,共5页
全球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以之为代价的是生态失衡,环境破坏几乎已到一触即发的程度。城市规划作为有效控制城市发展建设的手段,对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 全球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以之为代价的是生态失衡,环境破坏几乎已到一触即发的程度。城市规划作为有效控制城市发展建设的手段,对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是城市规划解决经济与环境矛盾的“试验田”。本文重点从高新技术产业区的项目策划及生态规划两方面分析,说明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本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区 项目策划 生态规划
下载PDF
北京中心镇工业用地规划的调查和反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建 徐晖 《小城镇建设》 2005年第12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中心镇 用地规划 北京 工业 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 城市发展 小城镇 市政府
下载PDF
基于城市文明的城市设计与环境创造——以北京为例浅谈规划设计的前期历史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俭 《规划师》 2003年第3期18-20,共3页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是指导城市建设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历史城市它应担负起整合过去与未来的职责。文章以北京为例,着重探讨了前期历史研究的角度、层次及范畴,提出了具体研究内容的框架。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城市建设 北京 公共空间 城市空间
下载PDF
城市规划设计的特色与本源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林飞 《建筑与文化》 2005年第6期38-41,共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特色、建筑城市形象与内涵的实质精神已成为许多学者、城市规划设计师、城市管理者和经营者共同追求与探索的目标。特别是在全球化过程的今天,全球化与地方特色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如何认识全球化过... 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特色、建筑城市形象与内涵的实质精神已成为许多学者、城市规划设计师、城市管理者和经营者共同追求与探索的目标。特别是在全球化过程的今天,全球化与地方特色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如何认识全球化过程中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地方特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 本源 地方特色 建筑设计 全球化 城市形象 设计师 经营者 管理者
下载PDF
德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陈述及案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晓川 《北京规划建设》 2005年第6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制度 德国 案例 陈述 行政组织 使用规划 联邦 体制
下载PDF
居住区环境更新与城市本土性——以北京农展南里环境改造规划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淑芬 《中国勘察设计》 2009年第7期63-66,共4页
城市居住环境是城市本土性的重要载体。旧居住区环境改造应以场地固有的地域特点、历史文化沉淀为基础,培育小区本土化的环境格局和多样化的景观空间体系。本文以农展南里环境改造规划为例,来探讨如何提升住宅老区活力,挖掘居住环境的... 城市居住环境是城市本土性的重要载体。旧居住区环境改造应以场地固有的地域特点、历史文化沉淀为基础,培育小区本土化的环境格局和多样化的景观空间体系。本文以农展南里环境改造规划为例,来探讨如何提升住宅老区活力,挖掘居住环境的本土性,实现一个有机、舒适、便捷、安全、美观、有地域文化和特色的现代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居住区 环境更新 本土性
下载PDF
汉藏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安多地区藏族建筑檐下装饰构件做法研究
19
作者 李江 刘纯溪 +1 位作者 杨菁 刘亚如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5期6-11,共6页
安多地区是我国三大藏区之一,处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过渡的关键地带。在汉、藏建筑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安多地区藏族建筑基于自身地域特点发展出了“摞活”“挑头檩”“挂牌”“花板代栱”等类型多样、兼具汉... 安多地区是我国三大藏区之一,处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过渡的关键地带。在汉、藏建筑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安多地区藏族建筑基于自身地域特点发展出了“摞活”“挑头檩”“挂牌”“花板代栱”等类型多样、兼具汉藏融合特点的檐下装饰构件做法,极大丰富了藏族建筑异彩纷呈的整体面貌。以往安多地区受到了地理尺度巨大、科研力量欠缺等研究限制,而如今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热点区域后,其地域性营造特征又面临着特色丧失的显著趋同化威胁,亟需对安多地区藏族建筑具有代表性和多样化的檐下装饰构件做法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文化交融 安多地区 藏族建筑 檐下装饰构件
下载PDF
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杨琰瑛 郑善文 +1 位作者 逯非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247-8255,共9页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是城市实现生态转型的关键节点。然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技术、管理和保障机制等落后于城市开发。概述了生态城市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最新理念,在国内外各遴选了面积相似的生态城市案例9个(含2个生态社区),追... 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是城市实现生态转型的关键节点。然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技术、管理和保障机制等落后于城市开发。概述了生态城市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最新理念,在国内外各遴选了面积相似的生态城市案例9个(含2个生态社区),追踪发展动态,分析规划建设特点,比较其在战略规划、绿色出行、技术和产业、公共参与和保障措施上的异同,结合《城市与区域规划国际准则》和《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对国内生态城市的建设管理提出建议。在城市层面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等潜在危险的长期战略,短期目标要适宜可考核;以人为本,完善公共服务,增强城市的包容性;建立系统思维,加强本土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公众参与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城市 生态社区 案例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