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敏 王子元 +2 位作者 王振华 任欣 梁杉 《现代食品》 2020年第24期65-67,共3页
以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详细分析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产学协同培养中应着重加强科研院所同企业的科技攻关与合作,不断完善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与评价机... 以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详细分析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产学协同培养中应着重加强科研院所同企业的科技攻关与合作,不断完善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并以高校就业率为抓手,注重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等内容,以期为今后其他院校在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协同培养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专业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产学协同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中外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专业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敏 梁杉 王子元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6年第11期138-,141,共2页
以本校中外国际合作办学实施过程为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提出在合作办学过程中需遵循的准则,为今后其... 以本校中外国际合作办学实施过程为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提出在合作办学过程中需遵循的准则,为今后其他院校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合作办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际专业 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国内食品添加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1
3
作者 张辉 贾敬敦 +4 位作者 王文月 陈秀娟 吴世嘉 王洪新 王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5-233,共9页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其研究开发和应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随着国内外对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广泛关注,合理开发使用食品添加剂、保障食品营养安全,已经成为当下的重大课题。但长期以...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其研究开发和应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随着国内外对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广泛关注,合理开发使用食品添加剂、保障食品营养安全,已经成为当下的重大课题。但长期以来,有关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时没有将"食品添加剂"与"其他化学添加物"准确区分,使得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严重的误解。据此,对食品添加剂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全面综述,并结合多年的相关研发背景对发展重点等提出建议。对于指导食品添加剂产业持续稳健发展,尤其对推动食品工业营养健康产业格局形成,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安全健康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我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1
4
作者 孙金沅 孙宝国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爆发,食品添加剂成为消费者最为担忧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事实上,合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需要,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只能消费品种有限、保质期短的加工食品,食物变质腐败将是更不安全的因素... 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爆发,食品添加剂成为消费者最为担忧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事实上,合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需要,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只能消费品种有限、保质期短的加工食品,食物变质腐败将是更不安全的因素。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错综复杂,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虽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的问题,也的确造成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监管和企业自律等方式进一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科学合理使用,维护食品安全,造福人民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公众感知
下载PDF
蒸汽爆破技术在食品原料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君仪 刘飞 徐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蒸汽爆破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原料预处理方式,该方法不需添加化学试剂,通过高温高压改变原料结构,提高原料中有效成分得率,绿色环保且高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蒸汽爆破技术在食品原料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其对食品原料中营养组... 蒸汽爆破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原料预处理方式,该方法不需添加化学试剂,通过高温高压改变原料结构,提高原料中有效成分得率,绿色环保且高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蒸汽爆破技术在食品原料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其对食品原料中营养组分、功能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该技术在食品领域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食品原料 预处理 应用
下载PDF
蝉花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思静 乔宇琛 +4 位作者 刘桂君 陈伟 王平 宋梅芳 王成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1-350,共10页
蝉花为我国食药用历史悠久的虫草类真菌之一,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肿瘤、改善肾功能等多种生理功效。该文综述了蝉花在物质成分、人工发酵培养技术、生物活性作用及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蝉花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蝉花的基... 蝉花为我国食药用历史悠久的虫草类真菌之一,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肿瘤、改善肾功能等多种生理功效。该文综述了蝉花在物质成分、人工发酵培养技术、生物活性作用及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蝉花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蝉花的基础研究及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 物质成分 生物活性 人工培养 组学进展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马铃薯鲜湿面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吴艳 朱永 +2 位作者 张敏 梁杉 李欣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7,共7页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马铃薯鲜湿面品质的影响,研究谷朊粉、黄原胶和复合磷酸盐对面团流变学特性、鲜湿面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谷朊粉、黄原胶和复合磷酸盐添加量增大,可使面团的筋力增强,改善鲜湿面的质构特性、感官...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马铃薯鲜湿面品质的影响,研究谷朊粉、黄原胶和复合磷酸盐对面团流变学特性、鲜湿面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谷朊粉、黄原胶和复合磷酸盐添加量增大,可使面团的筋力增强,改善鲜湿面的质构特性、感官品质,不同添加剂对马铃薯鲜湿面品质的影响大小为谷朊粉>黄原胶>复合磷酸盐。复配添加剂的最佳配方为谷朊粉8%、黄原胶0.6%和复合磷酸盐0.4%,制得的面条具有马铃薯香味,口感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鲜湿面 谷朊粉 黄原胶 复合磷酸盐 流变学特性
下载PDF
微生物柚苷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宋金鹏 仲秀芳 +2 位作者 胡晓晴 田淑斌 范光森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0,共12页
柚苷酶是一种具有α-L-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两种酶学活性的酶,在柑橘类产品脱苦、鼠李糖和普鲁宁制备及类固醇的生物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柚苷酶来源广泛,其主要来源为微生物。不同来源柚苷酶的酶学性质往往会存在差... 柚苷酶是一种具有α-L-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两种酶学活性的酶,在柑橘类产品脱苦、鼠李糖和普鲁宁制备及类固醇的生物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柚苷酶来源广泛,其主要来源为微生物。不同来源柚苷酶的酶学性质往往会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其应用领域。系统地从柚苷酶来源、微生物产酶、活力测定、分离纯化与性质、克隆表达、结构、固定化及应用等方面对柚苷酶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指导其更好地科学研究和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苷酶 α-L-鼠李糖苷酶 β-D-葡萄糖苷酶 发酵 固定化
下载PDF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42
9
作者 赵磊 肖潇 +3 位作者 刘国荣 商锋 王旋 王成涛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8-73,共6页
分析了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化学比色法、免疫分析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酶抑制技术、生物传感器、ATP生物发光法等技术为主,阐述了快速检测技术对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并对其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快速检测技术 流通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功能食品藻蓝蛋白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郝帅 秦玉 王成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33-1240,共8页
藻蓝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蓝藻、螺旋藻细胞中的色素蛋白复合体,除了能够捕获光能为藻类细胞提供能量外,藻蓝蛋白还具有抗炎性、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藻蓝蛋白的生理调控功能以及作用机制对藻蓝蛋白的开发与利用有... 藻蓝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蓝藻、螺旋藻细胞中的色素蛋白复合体,除了能够捕获光能为藻类细胞提供能量外,藻蓝蛋白还具有抗炎性、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藻蓝蛋白的生理调控功能以及作用机制对藻蓝蛋白的开发与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以藻蓝蛋白的研究现状出发,分别从抗肿瘤、抗炎、抗氧化以及免疫调节活性几个方面对藻蓝蛋白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对藻蓝蛋白提取过程中关键瓶颈——藻毒素的去除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研究藻蓝蛋白调控机制的新筛选方法。作者为深入研究藻蓝蛋白的调控机理以及进一步开发安全性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功能性食品 生理活性
下载PDF
复合凝聚法制备脂溶性食品配料微胶囊的壁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铁铮 赵宏亮 王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65-369,375,共6页
脂溶性食品配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问题。通过微胶囊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脂溶性食品配料的稳定性,从而改善产品品质。复合凝聚法是脂溶性食品配料微胶囊化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复合凝聚法的原理,概述了脂溶性... 脂溶性食品配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问题。通过微胶囊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脂溶性食品配料的稳定性,从而改善产品品质。复合凝聚法是脂溶性食品配料微胶囊化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复合凝聚法的原理,概述了脂溶性食品配料微胶囊所选用蛋白质与多糖类壁材的特性与研究进展,讨论了常用壁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凝聚 微胶囊 壁材 脂溶性食品配料
下载PDF
不同来源生熟北京豆汁的风味物质和感官评价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卢晓丹 张敏 苗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为分析北京豆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对3家豆汁企业的生豆汁与熟豆汁共6个样品进行分析鉴定。生豆汁中共鉴定出39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醇类18种、醛类4种、酮类1种、酸类6种、酚类3种、酯类1... 为分析北京豆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对3家豆汁企业的生豆汁与熟豆汁共6个样品进行分析鉴定。生豆汁中共鉴定出39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醇类18种、醛类4种、酮类1种、酸类6种、酚类3种、酯类1种、醚类2种、呋喃类1种;熟豆汁中共鉴定出31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醇类12种、醛类6种、酮类1种、酸类5种、酚类3种、酯类1种、醚类2种、呋喃类1种。生豆汁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都明显高于熟豆汁,其中醇类物质的变化最为显著,豆汁的关键风味物质为酸类和含硫类化合物。感官评价和风味分析结果表明,老磁器口豆汁中醛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最为丰富,豆香味更加浓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汁 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高F值活性肽的生物活性、制备技术及吸收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婵 侯威 +3 位作者 王成涛 赵磊 孙宝国 李树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31-135,共6页
高F值活性肽(HFRP)是指一类由2~9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小肽,一般F值大于20。HFRP是一种重要活性肽,具有抗疲劳,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促进酒精代谢,保肝护肝,促进氮储留和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改善手术后和卧床病人的蛋白... 高F值活性肽(HFRP)是指一类由2~9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小肽,一般F值大于20。HFRP是一种重要活性肽,具有抗疲劳,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促进酒精代谢,保肝护肝,促进氮储留和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改善手术后和卧床病人的蛋白营养状况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具有良好开发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高F值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及用途、原料及制备技术、耐消化性及肠吸收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新型活性肽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F值活性肽 生物活性 制备技术 耐消化性 吸收评价技术
下载PDF
益生菌乳制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辑 杨贞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8,31,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益生菌在不同种类乳制品如发酵乳、干酪、乳饮料、冰淇淋和干燥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技术展望,以期为益生菌乳制品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益生菌 益生菌乳制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功能性寡糖研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滕超 查沛娜 +3 位作者 曲玲玉 肖林 焦章君 李秀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功能性寡糖是一种新型低热值甜味剂及功能性食品重要的添加剂,具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生理功能。本文介绍了食品中应用较多的几类功能性寡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几丁寡糖等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详细综... 功能性寡糖是一种新型低热值甜味剂及功能性食品重要的添加剂,具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生理功能。本文介绍了食品中应用较多的几类功能性寡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几丁寡糖等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详细综述了其制备、检测方法及其近年来在食品中的应用和未来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寡糖 进展 食品工业
下载PDF
DNA指纹图谱技术在奶酪发酵菌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娟 张铭霞 +2 位作者 曹雁平 杨贞耐 王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5-399,共5页
DNA指纹图谱技术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由于发酵菌群的DNA指纹图谱直接反映DNA水平上的差异,因而作为微生物指纹图谱的一个组成部分,DNA指纹图谱这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有其独特的作用,这种技术在发酵菌群的... DNA指纹图谱技术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由于发酵菌群的DNA指纹图谱直接反映DNA水平上的差异,因而作为微生物指纹图谱的一个组成部分,DNA指纹图谱这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有其独特的作用,这种技术在发酵菌群的鉴定、遗传育种及多样性等研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常用于发酵菌群研究的DNA指纹图谱技术有RFLP、T-RFLP、SSCP、RAPD、DGGE、AFLP等。本论文在综合介绍DNA指纹图谱的一般常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奶酪发酵菌群中DNA指纹图谱技术研究现状,在探讨其在奶酪发酵菌群相关领域应用的基础上,逐一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研究现状,对我国传统奶酪发酵菌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指纹图谱 传统奶酪 发酵菌群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降血糖食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运平 任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共7页
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市面上常见的降血糖药物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寻找天然、低毒副作用的降血糖食品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重点介绍常见的降血糖食品原料(包括桑叶、白芸豆、葛根、苦瓜和苦荞等)及主要... 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市面上常见的降血糖药物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寻找天然、低毒副作用的降血糖食品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重点介绍常见的降血糖食品原料(包括桑叶、白芸豆、葛根、苦瓜和苦荞等)及主要降血糖功能性成分物质,并综述了近几年来对这些功能性成分降血糖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降血糖食品原料在发酵食品及低血糖指数(GI)食品开发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我国降血糖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降血糖食品原料 发酵食品 低血糖指数食品 药食同源
下载PDF
粮油食品中微生物和真菌毒素污染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裴鹏钢 熊科 +4 位作者 叶宏 王小艺 赵峙尧 柳佳芸 邓蕾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87,共9页
粮油食品供应链环节多,危害物种类复杂,其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而基于预测微生物学的理论,将其应用于粮油食品构建真菌毒素污染预测模型,对粮油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对粮油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以... 粮油食品供应链环节多,危害物种类复杂,其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而基于预测微生物学的理论,将其应用于粮油食品构建真菌毒素污染预测模型,对粮油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对粮油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以及典型微生物预测模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在粮油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进展。对现阶段粮油食品毒素污染预测模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食品 真菌毒素 预测微生物学 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巴胺及其衍生物的传感器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娜 曹强 +7 位作者 肖雨诗 黄蓉 程雷 刘欢 韩刚 李晋成 李梦龙 吴立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2-339,共8页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快速检测技术对实现食品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聚多巴胺及其复合材料修饰的传感器在食品快速检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且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的优势;此外,聚多巴胺及其修饰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快速检测技术对实现食品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聚多巴胺及其复合材料修饰的传感器在食品快速检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且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的优势;此外,聚多巴胺及其修饰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基于这些优点,聚多巴胺及其复合材料在食品安全评价、环境监测、生物分析等领域的运用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基于多巴胺及其衍生物的光学、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检测方面的一些设计和应用,以体现其明显的应用优越性。最后,对多巴胺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快速检测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以期对多巴胺在食品快速检测新技术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衍生物 快速检测 传感器 食品安全
下载PDF
P&T-GC-MS法对食品接触硅胶奶嘴中VMSs的模拟迁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喜荣 王文娟 +2 位作者 戚冬雷 杨慧敏 封棣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1-27,共7页
目的建立婴幼儿食品接触喂食奶嘴中9种挥发性甲基硅氧烷(VMS)在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蒸馏水、体积分数为3%的乙酸和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作为食品模拟物,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T-GC-MS)测定喂食奶嘴在40... 目的建立婴幼儿食品接触喂食奶嘴中9种挥发性甲基硅氧烷(VMS)在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蒸馏水、体积分数为3%的乙酸和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作为食品模拟物,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T-GC-MS)测定喂食奶嘴在40℃浸泡24 h后9种VMS单体的迁移量。结果方法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选择性好,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迁移实验结果表明,9种VMSs均被检出,3个品牌的硅胶奶嘴中的VMSs总迁移量在乙醇(50%)中最高,为2.62~11.58μg/m L。结论硅胶喂食奶嘴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VMSs迁移和食入风险,尤其在高脂类食物中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甲基硅氧烷 迁移 硅胶奶嘴 吹扫捕集 气质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