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5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景观设计对大学生偏好特征的影响——以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为例
1
作者 王佳琪 李利 王安瑶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97-108,共12页
为探究大学校园景观与大学生偏好之间的关系,以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校园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观察法和点触式问卷调查获取大学生行为偏好与景观偏好数据,应用图像语义分割、点触率计算等方法量化分析校园景观要素的吸引力,并利用语... 为探究大学校园景观与大学生偏好之间的关系,以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校园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观察法和点触式问卷调查获取大学生行为偏好与景观偏好数据,应用图像语义分割、点触率计算等方法量化分析校园景观要素的吸引力,并利用语义分析法进行差异寻因。研究结果表明:滨水休闲区最受大学生喜爱,休憩空间、观景空间、建筑入口附近有更高的停留可能性;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景观要素类型是乔木和水体,雕塑、景观构筑物和景观石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场所依恋与景观偏好具有显著相关性,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偏好存在一定差异性。研究结论以期对提升现代化大学校园景观吸引力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景观 景观偏好 点触热力图 场所依恋 风景园林
下载PDF
造景:当代景观建筑设计方法探析——以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体育驿站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香怡 任中琦 张大玉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地点位于南苑,南苑是北京皇家苑囿起源地,京郊唯一平原湿地型皇家御园,清中期大运河水源补充地,具有独特的湿地基底和历史景观资源。该文研究对象为当代景观建筑,以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体育驿站项目实践为例,探索... 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地点位于南苑,南苑是北京皇家苑囿起源地,京郊唯一平原湿地型皇家御园,清中期大运河水源补充地,具有独特的湿地基底和历史景观资源。该文研究对象为当代景观建筑,以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体育驿站项目实践为例,探索以造景为目标导向的当代景观建筑设计方法。方案结合体育驿站场地环境和园区景观建筑整体设计定位,确立景观形象营造目标,即以自然湿地基底为依托,营造出与生态环境高度融合的体育驿站景观建筑,与场地使用者共同构成人在城市山林中运动健身的活跃景象。通过自然渗透的场地规划布局、轻介入的建筑构型以及公共性场所营造的造景原则,在满足体育驿站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场地规划、建筑构型以及场所营造的造景方法,达到目标造景效果,以期为当代景观建筑设计提供可行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景 设计方法 景观建筑 南苑 体育驿站
下载PDF
北京老城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分类评价方法研究
3
作者 荣玥芳 宋健 +2 位作者 张新月 吴勇江 贾梦圆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4,共7页
根据文物建筑现状特征综合评估其开放利用潜力与利用形式,是提升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水平的重要支撑。针对北京老城文物建筑特征,文章从文物建筑的本体现状、价值禀赋、外部环境3个维度构建评估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潜力的指标体系;结合文物... 根据文物建筑现状特征综合评估其开放利用潜力与利用形式,是提升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水平的重要支撑。针对北京老城文物建筑特征,文章从文物建筑的本体现状、价值禀赋、外部环境3个维度构建评估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潜力的指标体系;结合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不同形式,从参观游览、文化展示、经营服务、公益办公、社区服务、国事服务6个方面研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北京老城54处文物建筑为例,进行分类评价方法的实证应用,以期为北京老城文物建筑开放利用的总体统筹与分类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建筑 开放利用 评价方法 分类指引 北京老城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发展模式初探——以北京建筑大学城市住宅专题实验教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锴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6期12-18,共7页
文章从"互联网+"时代大背景出发,以北京建筑大学城市住宅专题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在新环境下建筑师该如何将互联网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使建筑师与甲方之间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来进行沟通。文章试图从此次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 文章从"互联网+"时代大背景出发,以北京建筑大学城市住宅专题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在新环境下建筑师该如何将互联网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使建筑师与甲方之间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来进行沟通。文章试图从此次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得出具有一定启示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建筑设计 线上平台 互动性 个性化定制
下载PDF
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多方参与激励路径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
5
作者 荣玥芳 王祎 贾梦圆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方式是当前首都文物腾退与利用工作的重点,但实践表明,社会参与效果仍不佳,文物也难以发挥其公共属性。以先行开展试点项目的北京市西城区为例,梳理了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政策与实践特点,分析了当前难点并以国内... 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方式是当前首都文物腾退与利用工作的重点,但实践表明,社会参与效果仍不佳,文物也难以发挥其公共属性。以先行开展试点项目的北京市西城区为例,梳理了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政策与实践特点,分析了当前难点并以国内外成熟经验为借鉴;最后提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多方参与激励路径,包括多元主体参与的运营模式、资金管理制度、财政激励和弹性保障政策,以期为首都文物活化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建筑 活化利用 多方参与 激励路径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传统村落建筑模式语言研究
6
作者 李春青 刘山石 +2 位作者 金恩霖 陈睿 姜宇涵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84-96,共13页
军事堡寨型村落是我国众多传统村落中比较独特的类型,是不同时代军事制度发展的体现,其内部独特的空间特征是村落研究的重要内容。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是明代京西防御体系中的军事堡寨,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学界对长... 军事堡寨型村落是我国众多传统村落中比较独特的类型,是不同时代军事制度发展的体现,其内部独特的空间特征是村落研究的重要内容。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是明代京西防御体系中的军事堡寨,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学界对长峪城村的历史梳理较全面,但对其村落中独特空间以及其形成因素的研究较弱。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梳理村落历史演变,借用美国学者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理论,提取研究村落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尺度层级的模式词汇,挖掘其背后人的活动、需求等“事件”影响因素,深入解析空间模式特征,为同类军事堡寨型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军事堡寨 建筑模式语言 长峪城村
下载PDF
健康城市视角下的医院建筑设计趋势——荷兰、德国与丹麦医疗建筑考察思考
7
作者 郝晓赛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8期8-14,共7页
近年来,发展健康城市、将健康问题放置于更广泛的城市与社会层面来解决,是世界多国采用的低成本促进国民高品质健康状态的最佳路径。作为城市健康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施的设计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该文从国内建设需求出... 近年来,发展健康城市、将健康问题放置于更广泛的城市与社会层面来解决,是世界多国采用的低成本促进国民高品质健康状态的最佳路径。作为城市健康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施的设计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该文从国内建设需求出发,围绕近期走访的欧洲多国新建医疗设施,解读健康城市语境下医疗设施的设计趋势及其折射的系列前沿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医院建筑设计理论 欧洲医疗设施
下载PDF
首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问题之论争(1949—1959)
8
作者 李浩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4年第1期201-214,共14页
首都人口规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争议性问题。文章基于查阅原始档案及老专家访谈,对1949—1959年首都北京城市规划工作中有关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讨论、分歧和决策等情况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梳理,分析了... 首都人口规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争议性问题。文章基于查阅原始档案及老专家访谈,对1949—1959年首都北京城市规划工作中有关城市人口规模的研究、讨论、分歧和决策等情况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梳理,分析了影响首都人口规模确定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国家领导人的政策指示对新中国初期北京人口规模的确定产生了根本性的重大影响,并决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走向。这一案例启示,应对城市规划中的专业技术工作和政策研究内容进行适当的区分,并切实加强城市规划的政策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史 首都 北京 城市总体规划 人口规模
下载PDF
北京建筑大学校园的早期规划与建设
9
作者 王子鑫 杨一帆 于亿 《建筑创作》 2022年第1期162-169,共8页
以北京建筑大学历史建筑群研究为主线,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及史料档案研读,梳理校园早期的规划与建设活动,分析历史建筑的建设背景及建筑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校园规划及建设活动的脉络成因,以及二十世纪50年代建筑思潮对校园建筑... 以北京建筑大学历史建筑群研究为主线,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及史料档案研读,梳理校园早期的规划与建设活动,分析历史建筑的建设背景及建筑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校园规划及建设活动的脉络成因,以及二十世纪50年代建筑思潮对校园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为历史建筑群的价值认知和保护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建筑大学 历史建筑 校园规划 教育建筑
下载PDF
《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城市交通视角解读
10
作者 李浩 《城市交通》 2023年第5期128-130,共3页
研究缘起自1949年北京市成为新中国首都以来,城市面貌和城市功能发生了历史巨变。作为一个超大城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城市规划工作逐步定形,期间来华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对其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学术界长期以来缺少对... 研究缘起自1949年北京市成为新中国首都以来,城市面貌和城市功能发生了历史巨变。作为一个超大城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城市规划工作逐步定形,期间来华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对其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学术界长期以来缺少对此问题的专门系统研究,致使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存在诸多模糊或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北京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工作 超大城市 城市空间结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 技术援助 历史巨变
下载PDF
高校教学服务质量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
11
作者 陈霞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第36期4-5,14,共3页
本文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教学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性措施。
关键词 教学服务质量 学生满意度
下载PDF
文化类建筑的在地性思考
12
作者 张鹏举 胡越 +4 位作者 景泉 叶飞 贺龙 罗宇杰 黄利利 《当代建筑》 2024年第3期6-12,共7页
主办:《当代建筑》编辑部地点: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时间:2024年1月14日作为城市公共生活与文化交流的中心,文化类建筑不仅需要成为一个区域的视觉焦点,还应该反映和弘扬特定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精神。《当代建筑》本次沙龙活动以呼和浩... 主办:《当代建筑》编辑部地点: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时间:2024年1月14日作为城市公共生活与文化交流的中心,文化类建筑不仅需要成为一个区域的视觉焦点,还应该反映和弘扬特定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精神。《当代建筑》本次沙龙活动以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的正式启动为契机,邀请各位建筑学专家、学者,围绕“文化类建筑的在地性思考”这一主题展开讨论,重点从文化类建筑的本土化、文化类建筑对传统地方特质的现代转译、文化类建筑对社区公共性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未来文化类建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类建筑 当代建筑 视觉焦点 沙龙活动 建筑学 艺术馆 社区公共性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我国近代博览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以天津为例
13
作者 冯琳 胡畔 +1 位作者 宋昆 孙艳晨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近代天津开埠以后,尤其北洋新政的推行,促进了城市博览事业的发展。文章梳理了近代天津自北洋新政至民国政府时期博览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探讨了近代天津博览建筑从沿用传统、效仿西法到走向现代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揭示了在政权更迭、文... 近代天津开埠以后,尤其北洋新政的推行,促进了城市博览事业的发展。文章梳理了近代天津自北洋新政至民国政府时期博览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探讨了近代天津博览建筑从沿用传统、效仿西法到走向现代三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揭示了在政权更迭、文化冲击、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下近代天津博览建筑的产生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览建筑 近代天津 建筑特征 演变规律
下载PDF
工业用地更新背景下北京旧工业建筑保护利用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伯英 李匡 +1 位作者 杨福海 孟璠磊 《世界建筑》 2023年第4期15-20,共6页
自1980年代工业企业搬迁开始,北京在工业用地更新和旧工业建筑保护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文通过对北京工业用地更新与旧工业建筑保护利用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其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又从保... 自1980年代工业企业搬迁开始,北京在工业用地更新和旧工业建筑保护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文通过对北京工业用地更新与旧工业建筑保护利用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其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又从保护、制度、理念、对象及实践等5个层面,总结了北京在旧工业建筑保护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并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更新 旧工业建筑 工业遗产 保护利用
下载PDF
北京冬季高校教室热舒适性研究——以北京建筑大学教学一号楼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志颖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3期85-87,共3页
文章以冬季的北京建筑大学教学一号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个不同方位、楼层、户型的教室进行实验测试,分析比较各教室的室内温湿度差异,进而进行教室人体热舒适性研究,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人体热舒适 措施
下载PDF
北京建筑大学科研楼建筑研究——兼论20世纪50—60年代教育建筑风格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菀咛 杨一帆 孟韩宇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85-91,共7页
以北京建筑大学科研楼研究为主线,通过史料汇总及实地调研,对其建造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对建筑形制、风格、构造与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从20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建筑背景入手,探讨“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观念对科研楼及此期间校... 以北京建筑大学科研楼研究为主线,通过史料汇总及实地调研,对其建造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对建筑形制、风格、构造与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从20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建筑背景入手,探讨“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观念对科研楼及此期间校园规划的影响,进而评估其价值,识别价值载体,最终提出保护利用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建筑 北京建筑大学 价值载体 保护利用
下载PDF
环境友好材料在建筑及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娣 《华中建筑》 2024年第7期6-9,共4页
环境友好材料是最近几年先进材料研究中提出来的新兴的研究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过度追求材料的使用性能,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目前,在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活的倡导下,建筑装修和室内装饰材料应该尽... 环境友好材料是最近几年先进材料研究中提出来的新兴的研究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过度追求材料的使用性能,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目前,在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活的倡导下,建筑装修和室内装饰材料应该尽可能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并且保证人们的居住安全和舒适。该文从健康环境的角度出发,根据材料的可再生、循环利用等特点,探索自然共居中环境友好材料的应用实践与发展,满足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并对环境友好材料的使用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健康环境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材料 可再生 可循环利用 室内装饰
下载PDF
建筑的文化属性和广义韧性建筑
18
作者 胡越 《当代建筑》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态势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刻不容缓。本文试图将文化因素纳入广义韧性建筑研究中,通过彰显建筑的文化属性,使人们“珍惜”它,从而变相地强化其应变能力,实现节能减排,走最广泛的绿色可持续建筑设计之路。
关键词 文化属性 广义韧性 节能减排 适变能力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首都规划机构的改革探索与成效评价——以1950年1月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改组为中心
19
作者 李浩 薛梦琪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5,共6页
1950年1月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改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首都规划机构一次典型的改革探索。在广泛查阅相关档案史料的基础上,对北京市都委会早期机构概况、第一次改组的背景原因及机构变化调整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改组的... 1950年1月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改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首都规划机构一次典型的改革探索。在广泛查阅相关档案史料的基础上,对北京市都委会早期机构概况、第一次改组的背景原因及机构变化调整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改组的成效,进而用历史的观点评价北京市都委会的第一次改组。这是首都规划机构改革的一次大胆探索,在城市规划研究、城市规划管理和建筑设计审查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有利推动了首都各项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史 北京 都市计划委员会 首都 规划机构
下载PDF
多元媒介背景下当代建筑教育发展研究——以建筑设计5课程教学为例
20
作者 俞天琦 宋铭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5期77-84,共8页
当今社会已步入媒介化社会,全部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都可以借助媒介展露。多元媒介的发展为媒介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在媒介与教育的互动进程中,教学主体、教学媒介、教学反馈等都发生了全新变革。以... 当今社会已步入媒介化社会,全部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都可以借助媒介展露。多元媒介的发展为媒介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在媒介与教育的互动进程中,教学主体、教学媒介、教学反馈等都发生了全新变革。以建筑学本科四年级专业设计类课程——建筑设计5为例,对教学团队开展的抛锚式、情境化、数据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阐释了在多元媒介背景下,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新时期,建筑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多元媒介的正向作用,探究适应媒介社会的教学方法和路径,突出建筑专业特色,实现“教-学”与媒介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双向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媒介 建筑教育 媒介化社会 教学模式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