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邦江教授运用“三通疗法”治疗外感高热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玉婷 陈采玉 +6 位作者 张文 彭伟 伍宏泽 李亚男 王立祥 李静 方邦江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9期1638-1640,共3页
外感高热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其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病情危笃,一直是临床急危重症救治的难题。方邦江教授在深入总结前人中药治疗外感热病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经验,创造性提出了“三通疗法”治疗外感高热,拟发表、泻下、通利三法并举以... 外感高热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其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病情危笃,一直是临床急危重症救治的难题。方邦江教授在深入总结前人中药治疗外感热病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经验,创造性提出了“三通疗法”治疗外感高热,拟发表、泻下、通利三法并举以“截断逆转”治疗方略,直捣病巢,直挫热势,获取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开拓出一条新的思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的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高热 三通疗法 名医经验 方邦江
下载PDF
腹部心肺复苏创新技术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彦立 张思森 +3 位作者 张存庆 李静 宋维 王立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773-775,共3页
目的评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AACD-CP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救治的7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AACD-CPR组(38例)和STD-CPR组(37例),给予入组患者置入气管插管及中... 目的评估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AACD-CP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救治的7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AACD-CPR组(38例)和STD-CPR组(37例),给予入组患者置入气管插管及中心静脉导管,人工辅助通气,监测一般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需要给予患者电除颤。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结果 (1)血流动力学、氧合指标:复苏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氧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成功时及复苏成功30 min,两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_2、p H、PaO_2、Lac、PaCO_2、Sv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OSC及ROSC 30 min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氧合指标变化趋势:复苏前至复苏成功30 min,两组SpO_2、p H、PaO_2、ScvO_2均呈上升趋势,Lac、PaCO_2呈下降趋势;AACD-CPR组SpO_2、p H、PaO_2、Lac、PaCO_2、ScvO_2变化趋势明显。结论腹部提压CPR复苏效果较好,ScvO_2可能是一个简便快捷的反映复苏过程中氧供需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 血流动力学 标准心肺复苏
下载PDF
腹部心肺复苏转化之路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贵荣 杨长春 +1 位作者 李静 王立祥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6-9,共4页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唯一有效手段。胸外按压的标准心肺复苏因并发症和禁忌证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由此开启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转化之路。腹部提压通过"腹泵""心泵""肺泵"和"胸泵"的原理...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唯一有效手段。胸外按压的标准心肺复苏因并发症和禁忌证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由此开启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转化之路。腹部提压通过"腹泵""心泵""肺泵"和"胸泵"的原理,不仅可以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而且具有呼吸支持功能,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脏骤停。基于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机制转化产生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腹部提压 转化
下载PDF
桃核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在脓毒症肠功能障碍中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谢函谕 潘金龙 +5 位作者 金永旭 王立祥 李静 彭伟 方邦江 刘婉嫣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5期273-277,共5页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在脓毒症肠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脓毒症合并肠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合并桃核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疗效、APACHE...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在脓毒症肠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脓毒症合并肠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合并桃核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疗效、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炎症指标(WBC、CRP、PCT)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7d治疗后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较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28d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桃核承气汤灌肠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可明显临床症状、肠功能障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以及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核承气汤 保留灌肠 脓毒症 肠功能障碍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黎敏 宋维 +4 位作者 欧阳艳红 吴多虎 张君 李静 王立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1-653,共3页
心肺复苏(CPR)对心搏骤停(CA)患者抢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目前对CA常采用标准胸外按压CPR,但是遇到有胸外按压禁忌证时则可影响CPR的效果。2009年王立祥等提出了单纯腹部提压CPR法,并相应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2013年“腹部提压... 心肺复苏(CPR)对心搏骤停(CA)患者抢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目前对CA常采用标准胸外按压CPR,但是遇到有胸外按压禁忌证时则可影响CPR的效果。2009年王立祥等提出了单纯腹部提压CPR法,并相应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2013年“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的颁布,为腹部提压CPR的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腹部提压CPR救治CA患者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心肺复苏 腹部 胸外按压 CPR 2009年 心搏骤停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多中心临床实验报告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立祥 宋维 +8 位作者 张思森 李静 刘青 吴多虎 季之欣 马文君 陈秋宇 王彧姣 刘亚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提压法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根据腹部提压法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海南市人民医院及郑州市人民医院72例心搏骤停患者为实验组,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并记录进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前后... 目的探讨腹部提压法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根据腹部提压法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海南市人民医院及郑州市人民医院72例心搏骤停患者为实验组,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并记录进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前后呼吸循环相关指标,计算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复苏成功率,进行单组设计一元定量与定性资料差异性分析。结果最终临床入选共计72例,使用腹部提压仪进行腹部心肺复苏病例的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为15.3%(11/72),与预试验的自主循环恢复率13.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6);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有效率15.3%与0.1%(即不采用此方法或采用胸部按压法的复苏率)比较(P〈0.01),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的自主循环恢复率较不采用此法有了明显提高。结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便捷性和安全性。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方法在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中作用也比较突出,弥补了传统心肺复苏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腹部提压 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 腹部提压仪
原文传递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临床应用研究:附40例报告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国涛 张思森 +5 位作者 刘青 韩淑鹏 刘变化 刘亚华 李静 王立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64-1267,共4页
心搏骤停(CA)是最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常因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而死亡或留下严重后遗症.据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地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生率仍然较高[1-3],即使得到及时有效心肺复苏(CPR),但因非专业人员训练程度不够,手法不够有... 心搏骤停(CA)是最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常因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而死亡或留下严重后遗症.据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地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生率仍然较高[1-3],即使得到及时有效心肺复苏(CPR),但因非专业人员训练程度不够,手法不够有效,其自助循环恢复(ROSC)成功率也会非常低[1-3].尤其是CA不仅仅发生在具有基础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等)患者身上,一些无基础病之老年人、儿童均有可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临床应用 腹部 流行病学调查 严重后遗症 心血管疾病 内分泌疾病 临床急症
原文传递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救治心搏骤停临床疗效观察:附57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7
8
作者 戚文涛 彭丹洋 +4 位作者 张思森 刘青 刘亚华 李静 王立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4-656,共3页
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法(STD-CPR)因受按压禁忌证及按压局限性的制约,临床应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有引发胸肋骨骨折等风险。如果心搏骤停(CA)患者合并胸部外伤、胸肋骨骨折,STD-CPR可使骨折加重,或者使骨折断端刺伤肺脏及胸膜。... 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法(STD-CPR)因受按压禁忌证及按压局限性的制约,临床应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有引发胸肋骨骨折等风险。如果心搏骤停(CA)患者合并胸部外伤、胸肋骨骨折,STD-CPR可使骨折加重,或者使骨折断端刺伤肺脏及胸膜。且胸部外伤时胸廓的复张受到限制,按压的频率和幅度不能得到保证,降低了CPR效果。因此,对于一些具有传统按压禁忌证的CA患者,单一的胸部按压是不能满足抢救需求的。腹部提压CPR是对患者腹部实施提拉与按压进行CPR的一种新方法。在遇有传统胸外按压禁忌证的情况下,腹部提压CPR可发挥较大优势。我们使用腹部提压CPR救治的CA患者得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法 心搏骤停 临床应用 腹部 病例报告 疗效观察 救治 胸肋骨骨折
原文传递
腹部提压法急救复苏效果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青 张思森 +5 位作者 彭丹洋 戚文涛 孟志剑 刘亚华 李静 王立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1-1012,共2页
心肺复苏(CPR)是救治心搏骤停(CA)患者的重要措施,而CPR成功率是评估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目前传统胸外心脏按压抢救CA患者的存活出院率并不理想。如果CA患者伴有血气胸、多发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其他传统胸外按压禁忌... 心肺复苏(CPR)是救治心搏骤停(CA)患者的重要措施,而CPR成功率是评估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目前传统胸外心脏按压抢救CA患者的存活出院率并不理想。如果CA患者伴有血气胸、多发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其他传统胸外按压禁忌的情况,或传统胸外按压后出现肋骨骨折,可以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ALC—CPR)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水平 临床观察 复苏效果 腹部 多发肋骨骨折 心肺复苏法 压法 胸外心脏按压
原文传递
P_(ET)CO_2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急救效果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分析:附92例报告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汪宏伟 张思森 +3 位作者 沙鑫 宋维 李静 王立祥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分析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心脏骤停患者接受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复苏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口气管插管,远端连接红外线CO_2探测仪,监测腹部提压CPR复苏前、中、... 目的分析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心脏骤停患者接受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复苏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口气管插管,远端连接红外线CO_2探测仪,监测腹部提压CPR复苏前、中、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动态监测复苏过程中不同时刻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变化值;记录开始实施CPR至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根据复苏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成功组记录30min、60min的生存患者例数并计算复苏成功率,最后回顾分析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结果复苏结局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开始时P_(ET)CO_2值约为9~10 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在CPR过程中P_(ET)CO_2值逐渐上升,失败组则在2~5 min内稍升高,之后逐渐下降。复苏过程中P_(ET)CO_2平均值≥20 mmHg者复苏成功,而相反者复苏失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过程中血气分析结果与开始复苏前的血气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 20 min与腹提中比较MAP、PaO_2、PaC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30 min及60 min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17.4%(16/92)。创伤性疾病与脑源性疾病引起的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关系密切(P<0.05)。经腹部提压CPR成功复苏CA患者37(40.22%)例,且成功复苏患者的ROSC时间为(10.20±3.52)min,较失败患者[(23.70±5.20)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96,P<0.05)。结论 P_(ET)CO_2值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评价和预测腹部提压CPR成功率的指标。腹部提压CPR对于创伤性疾病与脑源性疾病引起的CA的复苏成功率较低。ROSC时间越短,ROSC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提压 心肺复苏术 自主循环恢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原文传递
PETCO2对腹部提压CPR救治效果及血清S100B蛋白对脑功能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汪宏伟 沙鑫 +6 位作者 张思森 焦宪法 赵龙现 岑颖欣 宋维 李静 王立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的复苏效果及血清S100B蛋白对成功复苏患者脑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AACD-CPR的142例院内心搏骤停...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的复苏效果及血清S100B蛋白对成功复苏患者脑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实施AACD-CPR的142例院内心搏骤停(IHCA)成人患者,根据自主循环恢复(ROSC)与否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再根据复苏成功后1个月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CPC)分级将复苏成功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CPC 1~2级)和预后不良组(CPC 3~5级)。分析患者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指标、PETCO2、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以25例健康者S100B蛋白水平作为正常参考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ETCO2对AACD-CPR的复苏效果及血清S100B蛋白对成功复苏患者脑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①根据传统定性指标如触及大动脉搏动、口唇及四肢末梢变红润、可见胸廓自行上下起伏、瞳孔较前缩小、对光反射存在等判断,142例IHCA患者成功复苏54例;通过PETCO2指导CPR,最后成功复苏57例,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3,P=0.715)。142例IHCA患者随AACD-CPR的进行,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有不同程度改善;ROSC 20 min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PaO2、PaCO2均较复苏过程中进一步改善。复苏开始时,成功组和失败组PETCO2约为10 mmHg(1 mmHg=0.133 kPa);成功组PETCO2随CPR的进行逐渐上升到20 mmHg以上,而失败组则在2~5 min内稍升高后逐渐下降至20 mmHg以下,两组CPR各时间点PET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CPR 20 min PETCO2预测复苏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95%可信区间(95%CI)为0.943~0.995(P=0.000),最佳临界值为24.25 mmHg时,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96.6%。②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ROSC 0.5 h时S100B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S100B蛋白于ROSC 3~6 h内达峰值,然后逐渐降低,至ROSC 72 h时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预后良好组S100B蛋白则逐渐降低,并于ROSC 72 h内恢复至正常范围。用ROSC 3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预测脑功能预后不良的AUC为0.925,95%CI为0.867~0.984(P=0.000),最佳临界值为1.215 μg/L时,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85.5%。结论PETCO2可作为预测IHCA患者AACD-CPR成功与否的客观评判指标,血清S100B水平可作为预测复苏成功患者脑功能预后不良的客观指标,两者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提压 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S100B蛋白
原文传递
TCD联合APACHE Ⅱ评分在腹部心肺复苏脑功能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岑颖欣 张思森 +5 位作者 汪宏伟 刘婷 赵龙现 张存庆 李静 王立祥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APACHEⅡ评分对腹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功能复苏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及三门峡中心医院所属急救站急诊经腹部心肺复苏救治成功后66例心搏骤停(C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早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APACHEⅡ评分对腹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功能复苏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及三门峡中心医院所属急救站急诊经腹部心肺复苏救治成功后66例心搏骤停(C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男性34例,女性32例;年龄19~80岁,平均(50.91±14.50)岁。患者根据复苏后3个月内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PC)分为预后良好组(CPC 1~CPC 2,29例)和预后不良组(CPC 3~CPC 5,37例)。比较两组患者腹部心肺复苏成功后24h经TCD测得的脑血流和APACHEⅡ评分结果,分析两指标的相关性并分别绘制对CA患者脑复苏预后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以评估该指标对CA患者脑复苏预后预测的准确性。结果预后良好组CA患者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后24 h的脑血流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6.23±1.88)vs(4.88±1.15),P<0.05],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15.31±5.37)分vs(25.05±7.94)分,P<0.05],两者呈负相关性。脑血流对脑功能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44。结论心肺复苏早期脑血流越大、APACHEⅡ评分越低,患者脑功能预后越好。两者对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后CA患者的脑功能预后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心肺复苏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原文传递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技术建立与临床应用
13
作者 张思森 +8 位作者 郝义彬 王立祥 李静 汪宏伟 岑颖欣 王红宇 刘青 韩淑鹏 赵龙现 《中国科技成果》 2020年第13期48-50,共3页
心搏骤停是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危的常见急症之一,但全球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率仍然较低,美国为10.6%,良好神经功能恢复率8.3%;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3%, 良好神经功能恢复率仅为1%.传统胸外按压无法对开放性胸外伤、心脏贯通伤、胸... 心搏骤停是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危的常见急症之一,但全球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率仍然较低,美国为10.6%,良好神经功能恢复率8.3%;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3%, 良好神经功能恢复率仅为1%.传统胸外按压无法对开放性胸外伤、心脏贯通伤、胸部挤压伤、胸肋骨骨折、胸部重度烧伤、张力性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情况的患者进行救治,而且胸外按压易并发胸肋骨骨折、骨软骨交界分离等,进一步危害胸膜、肺及心脏,比如骨折断端扎伤肺、心脏等.20世纪50年代开启了现代心肺复苏的新纪元开始,以胸部操作为主的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一直沿用至今.那么临床为何又另寻他路转移至腹部进行心肺复苏呢?皆因在临床心肺复苏过程中,遭遇了几道过不去的坎:一是标准胸外按压急救时遇有临床禁忌证的患者怎么办?二是标准胸外按压急救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出现胸肋骨骨折的患者怎么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按压 肋骨骨折 张力性气胸 神经功能恢复 心搏骤停 骨折断端 心肺复苏 骨软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