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天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9
1
作者 姚德清 魏毅寅 +1 位作者 杨志红 崔乃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0-859,共10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空天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发展情况基础上,针对其典型的任务形态给制导控制技术带来的挑战,分别从动力学建模、轨迹优化与制导、飞行控制与导航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制导控制技术中面临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空天飞行器制导控制... 本文在简要介绍空天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发展情况基础上,针对其典型的任务形态给制导控制技术带来的挑战,分别从动力学建模、轨迹优化与制导、飞行控制与导航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制导控制技术中面临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空天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后续发展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动力学建模 轨迹优化与制导 导航与控制
下载PDF
航空7050铝合金孔挤压强化及其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钟达智 焦海涛 +2 位作者 徐颖珊 刘晓鹏 张岐良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7-225,共9页
为深入理解航空7050铝合金机械连接接头孔挤压强化的力学响应特性,提出了多个不均匀性指标,结合数值模拟定量评估了挤压强化参数对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性的影响;在交变加载条件下,同时从应力水平和应力幅值两个维度,定量分析了挤压强化... 为深入理解航空7050铝合金机械连接接头孔挤压强化的力学响应特性,提出了多个不均匀性指标,结合数值模拟定量评估了挤压强化参数对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性的影响;在交变加载条件下,同时从应力水平和应力幅值两个维度,定量分析了挤压强化参数对结构应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芯棒挤压后孔壁附近获得对疲劳性能有益的残余压应力,该应力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分布,且当挤压量超过某临界值后其分布不均匀指标趋向平缓;纵向残余应力沿横向分布的特点是由孔壁附近较高的、存在大梯度变化且分布范围较窄的压应力转变为外侧的较低的、较为平缓且分布范围较宽的拉应力,且二者极值、残余压应力分布范围随挤压量的增大而增大;未经挤压试件的纵向加载应力由孔壁向外呈单调下降趋势,且孔壁应力集中系数高达3.7~4.1,而经孔挤压试件因挤压残余压应力效应其加载应力分布曲线不再是单调曲线,且高挤压量下孔壁应力甚至不及外侧应力的50%;高挤压量下卸载应力横向分布曲线与残余应力曲线几乎重合,但挤压量小于某临界值时孔壁附近的卸载应力低于残余应力;芯棒孔挤压只降低孔壁附近应力的大小,不改变其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挤压 塑性成形 残余应力 疲劳强化 表面强化 应力幅值
下载PDF
桑格尔空天飞行器技术途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佘文学 刘晓鹏 刘凯 《火箭推进》 CAS 2021年第6期11-20,共10页
回顾了德国桑格尔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方案的研究概况,对其总体方案、推进系统、气动布局、结构热防护设计中的难点与关键问题开展了分析,并详细讨论了相关技术途径的可行性。借鉴桑格尔空天飞行器方案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空天飞行器研... 回顾了德国桑格尔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方案的研究概况,对其总体方案、推进系统、气动布局、结构热防护设计中的难点与关键问题开展了分析,并详细讨论了相关技术途径的可行性。借鉴桑格尔空天飞行器方案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空天飞行器研究中面临的若干关键难点问题,提出了未来空天飞行器发展路线与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格尔 空天飞行器 高超声速 组合动力 技术展望
下载PDF
双向飞翼空天飞行器概念外形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晓斌 徐柯哲 朱国祥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5-420,443,共7页
空天飞行器飞行速域宽,气动外形需同时考虑起飞高升力与超/高超声速高升阻比需求,给飞行器的气动布局设计带来很大难度。双向飞翼飞行器概念具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对称面,在亚声速时以大展弦比模态飞行,可获得足够的升力,超/高超声速时以... 空天飞行器飞行速域宽,气动外形需同时考虑起飞高升力与超/高超声速高升阻比需求,给飞行器的气动布局设计带来很大难度。双向飞翼飞行器概念具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对称面,在亚声速时以大展弦比模态飞行,可获得足够的升力,超/高超声速时以小展弦比模态飞行,可尽量降低激波阻力,飞行模态转换的转换通过机身旋转90°实现,可能解决宽速域高升阻比设计矛盾。本文据此构建了一种双向飞行空天飞行器外形,并开展了CFD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Sanger类常规布局的空天飞行器相比,双向飞翼概念外形的亚声速时最大升阻比为16,提升30%~50%;高超声速段升阻比性能基本相当,最大升阻比4,说明该外形是一种有潜力的空天往返飞行器方案。在此基础上,从飞行器技术实现角度,系统梳理了双向飞翼飞行器方案面临的三大技术难点,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途径或可能的攻关方向。针对飞行器纵向静不稳定度偏大问题,提出调整机身平面形状和剖面形状等,可使静不稳定度降低至10%以内;针对飞行模态转换控制困难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垂尾的控制方法,在飞行器两个飞行模态下各安置一片垂尾,在提供了足够的模态转换控制力矩的同时,改善了飞行器的横航向稳定性;针对发动机耦合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涡轮和火箭发动机独立垂直布置的方法,降低了空天飞行器对组合动力技术的依赖性,有助于双向飞翼空天飞行器的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飞翼 空天飞行器 高升阻比 稳定性 飞行模态转换
下载PDF
航天多功能热控材料及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雯 霍浩亮 +2 位作者 李海波 张忠 熊健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0年第2期1-12,共12页
热控材料与结构是航天热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所承载的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决定其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电子元器件在服役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热控问题,而工程中航天热控系统的设计大多数停留在热管与蜂窝集... 热控材料与结构是航天热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所承载的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决定其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电子元器件在服役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热控问题,而工程中航天热控系统的设计大多数停留在热管与蜂窝集成上。近年来陆续发展了智能热控材料、高导热复合材料、隔/防热材料、被动热控结构、主动热控结构、智能热控结构等一些关于热控材料和热控结构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与热控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展望了航天多功能热控材料与结构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结构 热控材料 多功能结构 复合材料结构
下载PDF
空天飞行器机翼/翼型的需求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罗金玲 龙双丽 +2 位作者 汤继斌 韩忠华 张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110,I0004,I0002,共12页
空天飞行器飞行空域大,速域宽,经历亚/跨/超/高超声速飞行,气动特性变化大,传统翼型难以同时满足低速、高速时的设计要求,给机翼/翼型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围绕飞行环境特点,分析了低速高升力与高速高升阻比、升重匹配、结构热防护... 空天飞行器飞行空域大,速域宽,经历亚/跨/超/高超声速飞行,气动特性变化大,传统翼型难以同时满足低速、高速时的设计要求,给机翼/翼型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围绕飞行环境特点,分析了低速高升力与高速高升阻比、升重匹配、结构热防护等设计要求,提出了空天飞行器对机翼/翼型设计的新需求。基于一种新的宽速域翼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三维流动下翼型与机翼平面形状的一体化优化设计,获得了一种翼型沿展向变化的新机翼,相对优化前,低速时机翼产生的升力效率提高了36.3%,超声速和高超声速升重平衡升阻比分别提高了33.4%和12.9%,新机翼能更好地兼顾低速、跨声速、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气动性能的要求。将新机翼应用于典型空天飞行器,再通过全机气动外形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宽速域飞行时升重平衡下的使用升阻比,高亚声速时提高了5.9%,超声速时提高了10.3%,高超声速时提高了0.7%,解决了低速飞行时高升力与高速飞行时高升阻比的需求矛盾,并获得了一种满足宽速域总体设计要求的空天飞行器气动布局。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翼型设计 机翼设计 宽速域设计要求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考虑飞行品质约束的空天飞行器控制舵面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海东 佘智勇 +2 位作者 曹瑞 刘燕斌 陆宇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针对放宽静稳定度条件下水平起降空天飞行器控制舵面尺寸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控制舵面—控制参数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鸽群算法构建了包含结构参数的空天飞行器气动特性代理模型,获得了气动特性参数随飞行... 针对放宽静稳定度条件下水平起降空天飞行器控制舵面尺寸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控制舵面—控制参数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基于鸽群算法构建了包含结构参数的空天飞行器气动特性代理模型,获得了气动特性参数随飞行条件、控制舵面尺寸及质心位置的变化关系,为控制舵面一体化设计提供输入。然后,设计了基于C*结构的空天飞行器纵向参考模型跟踪控制律,并将考虑飞行品质约束的空天飞行器控制舵面一体化设计问题转化成多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并采用非光滑优化算法计算得到了同时满足飞行品质、舵面饱和、舵面偏转速率等约束的最小控制舵面及对应的控制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性能指标约束的前提下有效减小控制舵面的尺寸,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起降(HTHL) 空天飞行器 放宽静稳定性(RSS) 飞行品质约束 舵面优化
下载PDF
考虑禁飞区规避的空天飞行器分段预测校正再入制导方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章吉力 刘凯 +1 位作者 樊雅卓 佘智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针对空天飞行器再入制导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禁飞区规避的分段预测校正制导方法。在再入段前期采用剩余航程作为目标函数,后期引入预测落点偏差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制导指令求解,同时确定倾侧角幅值和符号,兼顾了计算效率与终端制导精度。在... 针对空天飞行器再入制导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禁飞区规避的分段预测校正制导方法。在再入段前期采用剩余航程作为目标函数,后期引入预测落点偏差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制导指令求解,同时确定倾侧角幅值和符号,兼顾了计算效率与终端制导精度。在此基础上,对于再入过程中的禁飞区规避问题,把禁飞区分为两类,增加了通过倾侧角幅值修正策略实现侧向规避制导的逻辑,可适用于无法单独通过倾侧角反转规避禁飞区的情况。最后,通过开展考虑再入初始状态和气动品质不确定性的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提出的分段预测校正制导方法可以有效引导空天飞行器规避禁飞区,与单段目标函数预测校正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再入制导 禁飞区规避 分段目标函数 预测校正制导
下载PDF
局部高热流密度器件射流冲击冷板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琪 苗琳 +2 位作者 陈良 董振 张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99,共10页
为解决大功率雷达等设备中存在的局部高热流密度热管理难题,进行了大幅面、非均匀高热流密度散热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可同时对上下两侧发热面进行冷却的嵌入式射流冲击冷板,开展了受限空间射流冲击冷却过程流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获得了... 为解决大功率雷达等设备中存在的局部高热流密度热管理难题,进行了大幅面、非均匀高热流密度散热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可同时对上下两侧发热面进行冷却的嵌入式射流冲击冷板,开展了受限空间射流冲击冷却过程流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获得了嵌入式射流冲击冷板内部的流动换热特性,并对射流冲击距离、射流孔直径、冷板体积流量等参数对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尺寸为50 mm×72 mm、背景热流密度为1.2 W/cm^(2)、布置有8个3 mm×3.5 mm、125 W/cm^(2)高热流密度芯片的发热面,嵌入式射流冲击冷板的换热系数分布特点可满足局部高热流密度散热需求,且在射流冲击距离为3 mm、射流孔直径为2 mm时,综合考虑换热性能与压降后的冷板性能最佳,在冷板体积流量为5.5 L/min时,芯片最大温升为15.6℃,压降为3.917 kPa。所提嵌入式射流冲击冷板及研究结果可用于局部高热流密度器件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高热流密度 受限 射流冷却 数值计算
下载PDF
ZrTiCuNiBe非晶合金及其钨丝增强复合材料的冲击释能特性研究
10
作者 王佳敏 张先锋 +3 位作者 查旭 熊玮 侯先苇 黄正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6-1046,共11页
为研究Zr4_(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非晶合金及其钨丝增强复合材料的冲击释能特性,采用Φ14.5 mm的弹道枪发射装置和准密闭反应容器开展了两种破片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释能效应试验.通过测试Zr4_(1.2)Ti_(13.8)Cu_(12.5)... 为研究Zr4_(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非晶合金及其钨丝增强复合材料的冲击释能特性,采用Φ14.5 mm的弹道枪发射装置和准密闭反应容器开展了两种破片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释能效应试验.通过测试Zr4_(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非晶合金破片及其钨丝增强复合材料破片撞击释能后在容器内部产生的温升和超压变化曲线,获得了该类材料的冲击释能规律,初步讨论了钨丝纤维对基体非晶合金的影响,并对破片破碎颗粒与反应产物回收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破片冲击释能产生的温升与超压时程曲线均呈先急速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的规律,温升与超压峰值增长率均随着冲击速度先增大后缓慢减小.破片冲击释能后准密闭反应容器内部温度分布呈现不均匀化.Zr4_(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非晶合金破片比钨丝增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破片的冲击反应阈值速度更低,冲击速度相同时,钨丝增强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破片反应效率更低,单位质量能量密度更低.破片破碎后粒径较小颗粒均发生较为充分的化学反应,粒径较大的颗粒呈现反应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冲击诱发化学反应 能量释放特性 活性破片
下载PDF
含硼碳氢燃料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燃烧试验研究
11
作者 靳雨树 李智欣 +2 位作者 徐旭 窦苏沂 杨庆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0-270,共11页
为提高碳氢燃料的能量密度,针对在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中添加纳米硼颗粒的燃料方案,在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台上开展了点火燃烧性能试验验证。试验当量比为0.56~0.94,评估了硼颗粒添加对燃料喷注特性、比冲性能和固相沉积的影响。基于本文... 为提高碳氢燃料的能量密度,针对在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中添加纳米硼颗粒的燃料方案,在超燃冲压发动机试验台上开展了点火燃烧性能试验验证。试验当量比为0.56~0.94,评估了硼颗粒添加对燃料喷注特性、比冲性能和固相沉积的影响。基于本文所用液体碳氢燃料,添加质量分数16%的硼颗粒可使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平均密度比冲提升6.05%;硼颗粒添加会造成明显的壁面固相沉积问题,干扰压力测量系统获得有效数据。本试验初步评估了含硼碳氢燃料典型方案的喷注特性,获得了硼颗粒添加对燃料性能提升的定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硼碳氢燃料 超燃冲压发动机 喷注特性 比冲 固相沉积
下载PDF
基于顶层滚动优化和底层跟踪的空战导引方法
12
作者 梁玉峰 赵景朝 +3 位作者 刘旺魁 王雷 王世鹏 阮仕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66-2872,共7页
现代空战环境趋于复杂化,而传统方法对于机动目标难以获得理想的导引效果。因此,针对现代无人机空战导引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顶层滚动优化和底层跟踪的空战导引方法。其中,基于高斯伪谱法的顶层优化以时间为性能指标,快速将无人机导引... 现代空战环境趋于复杂化,而传统方法对于机动目标难以获得理想的导引效果。因此,针对现代无人机空战导引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顶层滚动优化和底层跟踪的空战导引方法。其中,基于高斯伪谱法的顶层优化以时间为性能指标,快速将无人机导引到目标区域,当目标机动时,对其轨迹进行预测并重新优化导引轨迹。此外,引入对导引视线角的底层跟踪方法,从而完成目标偏航后的快速修正。最后,针对某型作战无人机进行空战环境下的滚动优化导引以及视线角跟踪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对不确定性机动目标的拦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导引 滚动优化 轨迹跟踪 高斯伪谱法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的蜂窝夹层结构脱粘损伤监测
13
作者 徐浩 王中枢 +4 位作者 马寅魏 李建乐 李腾腾 张松 武湛君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19,共6页
航空航天蜂窝夹层结构服役环境恶劣,需要发展相应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行。脱粘损伤因发生在内部胶层而难以监测,该文采用埋入胶层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蜂窝夹层结构脱粘损伤进行监测。在预埋损伤监测试验中采用高强光... 航空航天蜂窝夹层结构服役环境恶劣,需要发展相应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行。脱粘损伤因发生在内部胶层而难以监测,该文采用埋入胶层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蜂窝夹层结构脱粘损伤进行监测。在预埋损伤监测试验中采用高强光纤和边界浅槽的方式提高传感器存活效率,得到脱粘损伤应变特征。采用参数化建模方式对不同损伤位置进行大量有限元模拟,加入白噪声后得到含有脱粘损伤特征的13500组数据。将模拟数据代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后的网络对试验损伤数据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84%。该方法能够识别20 mm^(2)脱粘损伤,同时定位平均误差小于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板 结构健康监测 脱粘损伤 分布式光纤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径向基网络的热防护结构可靠性评估
14
作者 董朋虎 陈强 +3 位作者 李彦斌 张旭东 马晗 费庆国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4-244,共11页
针对复杂载荷下热防护结构可靠性评估效率低、分析精度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引入非线性收敛因子,对传统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进后的灰狼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中心点个数和... 针对复杂载荷下热防护结构可靠性评估效率低、分析精度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引入非线性收敛因子,对传统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进后的灰狼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中心点个数和扩展常数,建立精确预示热防护结构应力响应的自适应径向基网络模型;开展热防护结构的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非线性收敛因子,大幅提高了灰狼算法的优化性能;该文提出的自适应径向基网络可以在小样本条件下建立高精确的代理模型;基于该文方法获得的可靠性分析结果与蒙特卡罗仿真结果、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结构 灰狼优化算法 径向基神经网络 复杂环境 可靠性
下载PDF
配点法和网格细化技术用于非光滑轨迹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吉松 谷良贤 佘文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42-1450,共9页
针对非光滑轨迹优化问题,采用局部配点法开发出通用的轨迹优化方法(考虑NLP的规范化处理、稀疏特性和数值微分算法等),从细化效率、易用性和适应性等角度对基于数据压缩原理的网格细化技术进行改进,发展出通用的非光滑轨迹优化方法。采... 针对非光滑轨迹优化问题,采用局部配点法开发出通用的轨迹优化方法(考虑NLP的规范化处理、稀疏特性和数值微分算法等),从细化效率、易用性和适应性等角度对基于数据压缩原理的网格细化技术进行改进,发展出通用的非光滑轨迹优化方法。采用典型的非光滑轨迹优化算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所述方法能够以较少的离散节点高精度、快速求解非光滑轨迹优化问题,在轨迹变化平坦区域采用较稀的网格,在轨迹变化剧烈区域加密网格;(2)采用控制变量作为网格细化函数能够捕捉到状态变量的剧烈变化特性;(3)采用局部配点法优化轨迹时,在非光滑区域应该加密网格而不宜分段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滑轨迹 优化 配点法 网格细化
下载PDF
航空涡轮发动机现状及未来发展综述 被引量:44
16
作者 焦华宾 莫松 《航空制造技术》 2015年第12期62-65,共4页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被誉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先进性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航空涡轮发动机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推动了飞行器和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被誉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先进性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航空涡轮发动机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推动了飞行器和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未来,随着材料、制造等基础工业的发展,航空涡轮发动机将迎来新一代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发动机 航空工业 航空发动机 工业水平 涡轮风扇发动机 控制系统 陶瓷基复合材料 涵道比 气动设计 燃气涡轮
下载PDF
旋转爆震发动机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虎 谢宗齐 +2 位作者 邓利 薛赛男 周长省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8,64,共7页
实验研究了环形燃烧室中的轴向脉冲爆震现象,结合高频动态压力测量以及尾部高速摄影,对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氢气与空气混合物,当出口阻塞比大于或等于0.6且出口最小截面积处的质量通量大于200kg/(m... 实验研究了环形燃烧室中的轴向脉冲爆震现象,结合高频动态压力测量以及尾部高速摄影,对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氢气与空气混合物,当出口阻塞比大于或等于0.6且出口最小截面积处的质量通量大于200kg/(m^2·s)时,燃烧室出现轴向传播的爆震波;爆震波在每个周期内将经历解耦与重新起爆的过程,出口截面反射的激波在燃烧室头部发展成为爆震波,并伴随剧烈发光现象。爆震波在周期内的平均传播速度与燃烧产物声速相当,采用线性声学理论可以对该模态下的工作频率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发动机 轴向脉冲爆震 出口阻塞比 空气质量通量 工作频率
下载PDF
三维内收缩前体/进气道设计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锦 罗金玲 +1 位作者 戴梧叶 李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653,共8页
采用有旋特征线理论求解壁面压力分布可控的内收缩基准流场,再结合流线追踪,设计了五种不同位置的矩形捕获型线的三维内收缩前体/进气道。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进气道捕获型线的不同径向与周向位置对进气道性能与飞行器前体纵、航向气动... 采用有旋特征线理论求解壁面压力分布可控的内收缩基准流场,再结合流线追踪,设计了五种不同位置的矩形捕获型线的三维内收缩前体/进气道。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进气道捕获型线的不同径向与周向位置对进气道性能与飞行器前体纵、航向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维内收缩前体/进气道产生了较大的力与力矩,对飞行器纵、航向操稳特性均有影响;捕获型线径向位置远离中心体时,有利于改善前体/进气道的纵、航向静稳定性;捕获型线沿周向位置变化时,对纵向静稳定性影响较小,捕获型线纵向面对称时,溢流口朝下,能显著提高有攻角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但会产生较大抬头力矩,航向静稳定性也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 流线追踪 前体/进气道一体化 气动性能
下载PDF
基于网格细化技术的地球-火星转移轨道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谷良贤 赵吉松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5,共9页
文章从细化效率、易用性和适应性等角度对基于数据压缩原理的网格细化算法进行改进,与基于局部配点法开发的通用轨迹优化方法(考虑非线性规划的规范化处理、稀疏特性和数值微分算法)相结合,构建出一种非光滑轨迹优化方法。对地球—火星... 文章从细化效率、易用性和适应性等角度对基于数据压缩原理的网格细化算法进行改进,与基于局部配点法开发的通用轨迹优化方法(考虑非线性规划的规范化处理、稀疏特性和数值微分算法)相结合,构建出一种非光滑轨迹优化方法。对地球—火星转移轨道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所述方法能够高精度、快速求解地球—火星转移轨道优化问题,能够在轨道变化剧烈区域加密网格,在轨道变化平坦区域采用较稀的网格,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在线优化的潜力;采用控制变量作为网格细化函数即可捕捉到状态变量的剧烈变化;对于地球—火星转移轨道优化问题,推力方向角定义在[0,360°)比定义在[-180°,180°)更利于数值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点法 网格细化 地球—火星转移轨道
下载PDF
基于高速飞行器火力控制模型的智能解算方法
20
作者 杨犇 金飞腾 +2 位作者 刘燕斌 陈柏屹 彭寿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3-1701,共9页
研究吸气式高速飞行器的火力控制解算问题,针对高速飞行器较传统的亚音速与超音速飞行器系统响应时间短,飞行环境复杂,对火力控制模型解算要求度高等难点,提出了一种高速飞行器火力控制模型的解算方法。构建了面向高速飞行器平台的火力... 研究吸气式高速飞行器的火力控制解算问题,针对高速飞行器较传统的亚音速与超音速飞行器系统响应时间短,飞行环境复杂,对火力控制模型解算要求度高等难点,提出了一种高速飞行器火力控制模型的解算方法。构建了面向高速飞行器平台的火力控制模型,并根据高速飞行器的飞行特性,使用快速模拟法结合阿基米德优化算法求解攻击区域,并反解出载机初始的指令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解算方法解算精度高,控制参数少,所实现的攻击区域广,且能发挥高速飞行器较强的飞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火力控制 攻击区域 阿基米德优化算法 智能解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