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需要提升哲学境界——对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木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4-71,共8页
学问要与国家的前途共命运,只有如此,我们的学问才能有可持续的深入。国家发展的好坏与其战略哲学的高度息息相关。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战略不仅是研究打仗的学问,更是研究国家张力底线和极限的学问,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哲学是不行的... 学问要与国家的前途共命运,只有如此,我们的学问才能有可持续的深入。国家发展的好坏与其战略哲学的高度息息相关。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战略不仅是研究打仗的学问,更是研究国家张力底线和极限的学问,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哲学是不行的。刀子容易锻造,而哲学却不能一蹴而就。古今国家的失败多不是没有刀子而是没有哲学,其创伤恢复的速度更是取决于该国公民哲学素养的深浅。同样的战败创伤,在黑格尔的故乡就容易平复,而在富士山脚下迄今仍在频频作痛。战略哲学就是在战略力量使用上拿捏分寸的学问。好的军事方案是敌人越打越少,坏的军事方案是敌人越打越多。不斗争则不能进步,但不善于斗争即没有哲学高度的"斗争"也不能进步。美国目前的衰变是说明国家战略能力与国家命运的生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战略 能力 哲学
原文传递
战略科学家的哲学素养
2
作者 张文木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3期49-51,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27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27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科学家如果缺少战略意识,所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科学”可能就是科学家的“天花板”。毛泽东同志曾说,他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这里的“文房四宝”指的就是哲学思想。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物的边界及其本质转化的学问,边界是事物相对性和差异性的界定,是对立面的规定,同时也是事物性质转化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素养 战略科学家 战略意识 事物性质 文房四宝 四大家族 相对性 天花板
下载PDF
安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大响 王湘穗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6期68-73,共6页
目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严重不足,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筹划建设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应尽快制订"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加强航空装备、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国家航空抗灾救援管理机构,加快低空空域开放,发... 目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严重不足,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筹划建设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应尽快制订"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加强航空装备、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国家航空抗灾救援管理机构,加快低空空域开放,发展专业航空应急救援队伍,提高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航空装备 空域开放
下载PDF
国家战略能力与世界和平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文木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13,45,共5页
战争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源的绝对有限性与发展的绝对无限性的矛盾,本世纪初以来发生的战争使人们认识到全球化时代世界并不和平,世界充满战争风险。国家战略能力的高低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国家战略能力是战略文化、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的有... 战争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源的绝对有限性与发展的绝对无限性的矛盾,本世纪初以来发生的战争使人们认识到全球化时代世界并不和平,世界充满战争风险。国家战略能力的高低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国家战略能力是战略文化、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的有机统一。中共十六大之后,中国的战略文化氛围、战略思维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在建立“和谐世界”的目标下正迅速提升;相反,美国和日本的战略能力都在快速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能力 世界和平 资源
下载PDF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医药的复兴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湘穗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8,共3页
中医药的复兴,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中医药是我国达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可缺少的保障,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独特战略产业的重要生长点。中医药是全国人民的中医药,是全人类的中医药。复兴中医药,任重... 中医药的复兴,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中医药是我国达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可缺少的保障,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独特战略产业的重要生长点。中医药是全国人民的中医药,是全人类的中医药。复兴中医药,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 中医药复兴 软实力 战略产业
下载PDF
从文化视野看中国国家战略能力塑造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文木 《学习月刊》 2008年第9期25-27,共3页
战略文化属于软实力范畴。在这方面,东西方各有各的特点,不同的特点使东西方大国产生不同特色的国家战略能力,并引导这些国家出现不同的国运变迁。一。
关键词 国家战略能力 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战略思维
下载PDF
变动中的世界政治与日本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木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0,共16页
本文认为:苏联解体后雅尔塔体系在欧洲结束,但在远东没有结束;西方针对苏联的冷战结束了,但冷战在世界范围内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有所强化。战后日本问题,本质上说就是雅尔塔体系问题。苏联解体后日本的实际表现告诉我们:日本再次导演"... 本文认为:苏联解体后雅尔塔体系在欧洲结束,但在远东没有结束;西方针对苏联的冷战结束了,但冷战在世界范围内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有所强化。战后日本问题,本质上说就是雅尔塔体系问题。苏联解体后日本的实际表现告诉我们:日本再次导演"大东亚"的剧幕已经开始并一定要被日本右翼推到高潮。新世纪的日本在这方面将有大动作。而中美在稳定太平洋方面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尔塔体系 日本问题 太平洋稳定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中的战略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木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15期6-41,共36页
毛泽东评价杜甫的诗是"政治诗",其实,从"政治诗"这一视角解读毛泽东的诗词最恰当不过。毛泽东诗词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密切相关,诗词中的一些概念、范畴与其战略思想——比如"环球同此凉热"与不称... 毛泽东评价杜甫的诗是"政治诗",其实,从"政治诗"这一视角解读毛泽东的诗词最恰当不过。毛泽东诗词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密切相关,诗词中的一些概念、范畴与其战略思想——比如"环球同此凉热"与不称霸的思想——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政治诗"而不是仅从文学的视角发掘毛泽东诗词,才能更深入理解诗词的思想内涵,同时也有助于了解毛泽东的战略思想。通过对毛泽东诗词的解读,可发现其中贯穿着毛泽东的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和审美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对中国地缘政治的思考及其运用、中国崛起的战略与策略,以及关于中国统一、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外交原则、继续革命等思想的脉络。可以说,革命和斗争是贯穿毛泽东诗词中的主题,唯物主义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念是毛泽东诗词的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战略思想 地缘政治 审美观革命
下载PDF
世界发展大势与中国战略选择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湘穗 《国防》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未来区域化体系的发展正成为世界体系演变的新趋势。围绕大国形成的区域体系会成为全球化的新主流。认识这一趋势,为中国战略选择指引了方向,即建立一个"泛亚区域"的共同体。"一带一路"是实现"两个百年"... 未来区域化体系的发展正成为世界体系演变的新趋势。围绕大国形成的区域体系会成为全球化的新主流。认识这一趋势,为中国战略选择指引了方向,即建立一个"泛亚区域"的共同体。"一带一路"是实现"两个百年"和"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选择 发展趋势 地缘政治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印度洋与印度国家安全——麦金德“中枢地区”理论的批判性研究和制海权理论的新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木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4年第2期4-40,157,共38页
印度洋是世界级海上交通要塞相对密集的海区,是国际大宗能源、矿产资源及粮食运输必经要道。也就是说控制了印度洋,也就控制了世界的主要资源;控制了世界主要资源,也就控制了世界政治。地缘和资源的双重诱惑招致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强国... 印度洋是世界级海上交通要塞相对密集的海区,是国际大宗能源、矿产资源及粮食运输必经要道。也就是说控制了印度洋,也就控制了世界的主要资源;控制了世界主要资源,也就控制了世界政治。地缘和资源的双重诱惑招致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将目光锁定在印度洋,并为控制印度洋进行决战。资源政治与地缘政治在时间和空间上合二为一并以前者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继麦金德古典地缘政治理论之后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的鲜明特色。在这新的视野中,麦金德"心脏心带"理论被注入资源政治的内容,而作为世界现代工业动力基础的矿物资源分布地带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又恰巧重合。这样,印度洋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的关键意义再次得到大国政治家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印度国家安全 资源政治 地缘政治
下载PDF
以创新模范践行科学家精神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11
作者 李建强 梁胜朝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3期51-53,共3页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领导两弹研制过程中,以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模范践行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科学家精神,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战略创新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他的个人才华...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领导两弹研制过程中,以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模范践行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科学家精神,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战略创新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他的个人才华,更为我国的核科技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创新 邓稼先 技术创新 创新精神 科技事业 敢为人先 育人
下载PDF
中国海权战略的变迁
12
作者 张文木 《军工文化》 2012年第6期23-24,共2页
制陆权是决定古代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陆权,所以才在古代世界中获得较好的发展,并成为古代世界的超级大国;古代埃及、巴比伦也拥有较强的制陆权,才成了与中国并立的文明古国。而制海权是决定近现代大国兴衰的关键... 制陆权是决定古代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陆权,所以才在古代世界中获得较好的发展,并成为古代世界的超级大国;古代埃及、巴比伦也拥有较强的制陆权,才成了与中国并立的文明古国。而制海权是决定近现代大国兴衰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权 古代埃及 变迁 超级大国 文明古国 陆权 巴比伦 近现代
下载PDF
从乌克兰局势看中国的战略发展
13
作者 张文木 《学习月刊》 2014年第13期39-41,共3页
乌克兰事件意味着一个新的地区体系定型了。这是什么体系呢?我把它叫做"新凡尔赛体系"。历史上曾有维也纳体系,以英俄合作为主导。当时俄国基本控制了东欧,波罗的海三国就不用说了——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很相似。第一次世界... 乌克兰事件意味着一个新的地区体系定型了。这是什么体系呢?我把它叫做"新凡尔赛体系"。历史上曾有维也纳体系,以英俄合作为主导。当时俄国基本控制了东欧,波罗的海三国就不用说了——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很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帝国解体。当时是"柿子拣软的捏",许多国家联合入侵俄罗斯。随后西方建立排斥苏俄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苏俄受到打压,东欧曾因不满沙俄的过度挤压而整体性地倒向西方——这与今天东欧因不满苏联倒向欧洲的情况很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克兰 凡尔赛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 局势 维也纳体系 华盛顿体系
下载PDF
新时代的国家战略能力与地缘博弈
14
作者 张文木 《中国军转民》 2021年第2期14-20,共7页
导读:国家战略能力是国家领导集体治国理政能力的综合体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从世界史和地缘政治角度观察大国兴衰中的战略选择和利益得失,探讨在当代世界格局大变动中,特别是进入强国新时代后,中国需要何... 导读:国家战略能力是国家领导集体治国理政能力的综合体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从世界史和地缘政治角度观察大国兴衰中的战略选择和利益得失,探讨在当代世界格局大变动中,特别是进入强国新时代后,中国需要何种战略思维和战略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怎样的地缘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战略 地缘政治 大国兴衰 世界史 国家战略能力 战略思维 利益得失
下载PDF
技术进步 中国要有大战略
15
作者 张文木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7年第9期6-7,共2页
科技是近现代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政治是技术问题的本质。有人不同意这种将技术问题与国家间政治问题联系起来的观点,认为技术问题本质上是财富增长问题,但历史的逻辑是:国家强盛的主要动力并不是技术和财富... 科技是近现代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政治是技术问题的本质。有人不同意这种将技术问题与国家间政治问题联系起来的观点,认为技术问题本质上是财富增长问题,但历史的逻辑是:国家强盛的主要动力并不是技术和财富的增长,而是技术和财富在国家政治中的有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中国 近现代 政治 财富
下载PDF
21世纪初的航天科技与新军事变革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桂馥 杨承军 王湘穗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5-15,共11页
关键词 新军事变革 航天科技 21世纪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际问题 清华大学 专题研讨会 国际战略 第二炮兵 研究中心
下载PDF
币缘:金融化时代的国际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湘穗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33,共9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以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的深入发展,当代国际关系的基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影响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内涵与形态,改变了国家的行为方式,也改变了当代国际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成型的"美...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以及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的深入发展,当代国际关系的基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影响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内涵与形态,改变了国家的行为方式,也改变了当代国际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成型的"美元本位制"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和政治的主导力量,各国围绕美元体系形成的币缘关系,成为国际关系中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化 国际关系 币缘
下载PDF
乌克兰事件的世界意义及其对中国的警示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文木 《国际安全研究》 2014年第4期3-26,155,共24页
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对欧洲的意义是确定了欧洲人主导的"新凡尔赛体制"东扩的极限和边界。边界历来都是武力确定的。克里米亚的结局对俄罗斯的意义在于俄罗斯守住了生存底线——底线是俄罗斯未来复兴的基... 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对欧洲的意义是确定了欧洲人主导的"新凡尔赛体制"东扩的极限和边界。边界历来都是武力确定的。克里米亚的结局对俄罗斯的意义在于俄罗斯守住了生存底线——底线是俄罗斯未来复兴的基础和前提;对欧洲来说,意味着欧洲东扩已抵极限。从彼得大帝到斯大林,俄罗斯只是在波罗的海东岸地区与欧洲进行过边界拉锯,而在乌克兰,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和冷战时期的戈尔巴乔夫有意收缩和放弃外,俄罗斯在乌克兰这个地方基本没有失过手。从对付拿破仑到希特勒的"胜利"经验中,西方人明白,在陆军可以发挥作用的近地,俄国人往往可以完胜。黑海离俄罗斯太近且陆地相连,陆军可以直接进驻;而西方海权国家在此则鞭长莫及。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是生死之地,而对欧洲则是重要利益点,为了它,俄罗斯会用全部资源,而西方则不会。如果清楚俄罗斯在乌克兰归属的历史,也就知道2014年乌克兰事件意味着俄国反击欧洲东扩的历史才真正开始。乌克兰事件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其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对中国而言,是有警示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克兰危机:俄罗斯 北约 凡尔赛体制 地缘政治
下载PDF
印度洋长策:目标2049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文木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19期2-3,6-95,共92页
印度洋是古今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必然要关注但进入后其结局都不好的区域。一般说来,控制印度洋的制海权必须有覆盖南北纬30度区域的作战能力——而只有世界性的大国才会有这样的能力,不然,其前途要么崛起,要么灭亡。但古今霸权国家来到印... 印度洋是古今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必然要关注但进入后其结局都不好的区域。一般说来,控制印度洋的制海权必须有覆盖南北纬30度区域的作战能力——而只有世界性的大国才会有这样的能力,不然,其前途要么崛起,要么灭亡。但古今霸权国家来到印度洋便进入衰落期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印度洋地区争强好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独吞世界从而独控印度洋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对中国而言更是非常危险的,只有分享才是守福之道。国家发展道路并非只有要么衰落要么崛起即行扩张的黑白两道,在这中间一定会有守中持重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世界只能在分享繁荣中和谐前进:欧洲当为欧洲人民的欧洲,美洲当为美洲人民的美洲,亚洲自然也是亚洲人民的。中国未来应当在"一截遗欧,一截赠美"的愿景中为自己也为亚洲争取到"一截还东国"的前途。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节制性地运用国力既是保持国力持续增长的秘密,也是中国几千年屹立不倒的智慧所在。中国坚守地区性守成的政策既可帮助印度洋国家减轻"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的紧迫感,也会让中国避免在印度洋地区不恰当地透支国力并由此保证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在21世纪下半叶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海上丝绸之路 亚太地区 世界性 政策体系 海洋战略 治理能力 海洋政策
下载PDF
“麦金德悖论”与英美霸权的衰落--基于中国视角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文木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15,共15页
英国独控印度洋的时期也是其扩张达到高峰继而转向衰落的时期,尽管衰落的速度——因为有印度殖民地资源的支撑——要比今天的美国慢得多。进入新世纪的美国在中亚失败后转入衰落的现象再次说明:建立在"心脏地带"之上的麦金德... 英国独控印度洋的时期也是其扩张达到高峰继而转向衰落的时期,尽管衰落的速度——因为有印度殖民地资源的支撑——要比今天的美国慢得多。进入新世纪的美国在中亚失败后转入衰落的现象再次说明:建立在"心脏地带"之上的麦金德地缘政治理论是有缺陷的,具体表现是它存在着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不可行性的悖论。这种悖论称之为"麦金德悖论"。产生这种"悖论"的原因是沿着这条路线扩张的国家没有足够的国力达到目的。英国之后,麦金德理论的这种悖论——可能是历史没有提供足够多的教训——不仅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相反,它在包括美国、苏联在内的后发强国中还得到激赏并被大规模地推向实践,其结果也无一例外地深陷其中并由此转向衰落。"麦金德悖论"反映了霸权国家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有相当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金德 地缘政治 悖论 霸权衰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