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后内毒素血症与脏器损害关系及其防治新方法的系列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姚咏明 于燕 +3 位作者 盛志勇 施志国 周宝桐 田惠民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从不同的作用环节采用多种干预手段以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观察其对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脏器损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动物分别建立了不同致伤方式诱发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模型;并结合... 目的:从不同的作用环节采用多种干预手段以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观察其对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脏器损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动物分别建立了不同致伤方式诱发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模型;并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分别应用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抗核心脂多糖(LPS)单抗及Re型LPS抗血清、低剂量多粘菌素B、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及抗肿瘤坏死因子(TNF)单抗等措施,可显著中和循环内毒素,能有效地减轻肝、肺、肾及肠道等器官损害和明显提高动物存活率;并且抗内毒素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循环和组织中细胞因子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和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临床观察显示,大面积烧伤和创伤患者24小时内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血浆TNF呈正相关,这一趋势以并发脓毒症、MODS者尤为明显。结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脓毒症、脏器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创伤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止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创伤所致脓毒症及MODS具有一定的防护效应,动物预后明显改善;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分泌及提高机体全身免疫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内毒素血症 脓毒症 治疗 抗内毒素 MODS
下载PDF
多粘菌素B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对烫伤大鼠肠道细菌易位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翟红霞 姚咏明 +3 位作者 方文慧 陆连荣 施志国 田惠民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9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毒素拮抗剂——多粘菌素B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对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毒素拮抗剂——多粘菌素B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对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烫伤组(24只)、多粘菌素B治疗组(7只)和BPI治疗组(6只)。结果: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率明显上升,伤后8小时细菌易位率达37.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细菌易位率最高的器官是肠系膜淋巴结,不同器官易位细菌量无显著性差异;给予烫伤大鼠多粘菌素B和BPI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细菌易位率,其细菌易位率分别降至烫伤8小时组的61.7%和53.9%;BPI比多粘菌素B更为有效地降低肠、肾等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P均<0.01)。结论:多粘菌素B和BPI均可降低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BPI较多粘菌素B能更有效地抑制多种组织TNFαmRNA表达。因此,烧伤早期应用BPI治疗对抑制创伤后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伤 多粘菌素B BPI 细菌易位 NTF-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