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校园线性街景空间重构探索--以北京大学校园道路景观廊道设计为例
1
作者 王鑫 马建仁 +1 位作者 陈杰 唐琳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探讨线性廊道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属性,通过空间、物质、人文环境、行为活动4个构成要素分析线性廊道设计系统,提出最小干预、空间复合利用、生态可持续、公众参与的线性街景空间重构策略。以北京大学校园道路景观廊道设...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探讨线性廊道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属性,通过空间、物质、人文环境、行为活动4个构成要素分析线性廊道设计系统,提出最小干预、空间复合利用、生态可持续、公众参与的线性街景空间重构策略。以北京大学校园道路景观廊道设计为例,针对场地内存在的校园轴线序列模糊、交通动线混杂拥堵、周期性暴雨内涝困扰、街景郁闭缺乏交流等问题,从场所精神感知路径的空间定向与文化认同两方面提出线性街景空间系统设计方案,以期重构校园道路景观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线性景观 廊道 校园更新 空间重构 街景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一级开发阶段的一体化设计创新与实施回顾——以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源 王岳颐 +1 位作者 张仁达 李新茹 《世界建筑》 2023年第7期94-99,共6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是平衡建设资金、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发展态势和模式,总结回顾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经验与不足,并以16...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是平衡建设资金、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发展态势和模式,总结回顾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经验与不足,并以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综合利用一体化设计方案为例,提出一体化设计解决二次设计的矛盾、依托本底特征提高空间适应性、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分区设计、提升场地风貌的环境融合创新、提升景观品质的精细化预留设计、基于综合换乘设计的交通组织创新、基于承载能力的户型可变性设计等。结合项目的落实情况,分析部分创新难以实施落地的原因,以期为北京市即将实施的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 综合利用 一体化设计 实施回顾
下载PDF
规划编制技术新“碳”索
3
作者 伍江 石楠 +6 位作者 吴志强 李晓江 熊健 姜洋 李晓晖 杨猛 罗文静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伍江(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本学术对话主持人):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全球越来越认识到地球环境变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1997年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全球共识。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十年国... 伍江(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本学术对话主持人):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全球越来越认识到地球环境变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1997年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全球共识。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十年国际发展趋势更多地聚焦在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上,碳排放成为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国际发展趋势 学会副理事长 副校长 全球共识 规划编制 碳排放 学术对话
下载PDF
滨海地区绿色韧性空间评估方法与规划范式优化--以深汕特别合作区韧性水敏性城市为例
4
作者 王鑫 栾博 +1 位作者 祝明建 丁戎 《城市观察》 2022年第5期97-110,162,163,共16页
本研究基于不确定适应性设计和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理论分析,充分考虑滨海地区的高密度城市特征和城市群脆弱性的客观现状,利用城乡绿色空间的绩效评估和全生命周期环境社会评估,研究城市韧性发展演进,建立包括指标筛选、情景设置、模拟和... 本研究基于不确定适应性设计和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理论分析,充分考虑滨海地区的高密度城市特征和城市群脆弱性的客观现状,利用城乡绿色空间的绩效评估和全生命周期环境社会评估,研究城市韧性发展演进,建立包括指标筛选、情景设置、模拟和验证、规划范式优化等系列措施的绿色空间韧性评估研究方法,选择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水敏性城市案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来验证及探讨空间规划转型范式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地区 韧性评估 绿色空间 规划范式优化 水敏性城市
下载PDF
基于参与式设计的乡村营建路径探索
5
作者 王芝茹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7期93-95,共3页
我国乡村因地域差别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乡村保护与开发实践中,探索基于参与式设计的乡村营建模式,最大化尊重原住居民的主体角色,通过在政府、社会与乡村、村民之间构建良性的合作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实际案例阐述3个不同阶... 我国乡村因地域差别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乡村保护与开发实践中,探索基于参与式设计的乡村营建模式,最大化尊重原住居民的主体角色,通过在政府、社会与乡村、村民之间构建良性的合作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实际案例阐述3个不同阶段的乡村营建模式,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样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营建 参与式
下载PDF
校园文化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途径——以北京大学燕南园景观保护项目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宋伊琳 阮可欣 +2 位作者 张剑葳 王思渝 唐琳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校园文化遗产是服务师生群体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场所,保护其活态特性要求社区活力的延续,因此校园遗产的保护利用要积极引入社区参与。北京大学燕南园景观保护,依托于高校中社区参与基础良好、文化群体多元、机构组织林立等特点,从意... 校园文化遗产是服务师生群体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场所,保护其活态特性要求社区活力的延续,因此校园遗产的保护利用要积极引入社区参与。北京大学燕南园景观保护,依托于高校中社区参与基础良好、文化群体多元、机构组织林立等特点,从意见建议、体验实践和传播共享3个维度出发策划活动,多样化结合社区参与于遗产保护实践。这不仅有利于遗产真实性、活态性的保护,而且能全面地反映师生发展诉求,深化社区的遗产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可探寻未来遗产保护利用的多方合作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遗产 社区参与 校园更新 燕南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