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古典文学教育的进路与突围——专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方笑一教授 被引量:1
1
作者 方笑一 罗欣 郭伟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者往往过于关注以文学审美为指向的文章,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对此,“非审美化的形式研究”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高校古典文字的研究者、教育者们应尽量摒弃用现代文学尺度衡...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者往往过于关注以文学审美为指向的文章,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对此,“非审美化的形式研究”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高校古典文字的研究者、教育者们应尽量摒弃用现代文学尺度衡量古代文学作品的观念,引导学生通过读原典、学写旧体诗词,感悟中国古典文学本身的丰富性。此外,还需要重视古典文学教育中的学科融合,加强与历史学科的交流,同时积极拥抱新兴技术手段,让高校古典文学教育焕发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形式研究 古典文学教育
下载PDF
章学诚《感遇》篇文本比较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藏庐江何氏钞本《章实斋文史通义》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园园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6年第5期89-93,108,共6页
华东师范大学藏庐江何氏钞本《章实斋文史通义》与通行本《文史通义》存在较大的文本差异,其中尤以《感遇》篇为甚。何氏钞本《感遇》篇当是乾隆癸卯年的初稿,嘉业堂本《感遇》篇则是乾隆己酉的修改稿。《感遇》篇两种文本的差异,体现... 华东师范大学藏庐江何氏钞本《章实斋文史通义》与通行本《文史通义》存在较大的文本差异,其中尤以《感遇》篇为甚。何氏钞本《感遇》篇当是乾隆癸卯年的初稿,嘉业堂本《感遇》篇则是乾隆己酉的修改稿。《感遇》篇两种文本的差异,体现了章氏撰写过程中不断修改的历程,展现了他不同的学术倾向,实则是章学诚身世处境与学术思想变迁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庐江何氏钞本 《感遇》 文本差异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开拓和创新——周瀚光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玉芬 周瀚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9,F0002,共10页
周瀚光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就锲而不舍地致力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他与袁运开合作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科学思想史》于2000年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见到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关于中国科学思... 周瀚光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就锲而不舍地致力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他与袁运开合作主编的三卷本《中国科学思想史》于2000年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见到的最系统、最完整的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力作".李约瑟在世的时候曾读到过那部著作的写作提纲.他在给作者的信中,盛赞该书的写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兴奋的进展之一".周先生早年钻研道家道教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中年转攻古代儒家与科技发展,在学术界较早提出肯定儒家对古代科技发展积极影响的观点,最近又推出新著《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对李约瑟否定佛教对科技促进作用的观点提出了商榷和批评.此外,他在中国数学史以及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和中医逻辑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瀚光 科学思想史 儒道佛与科技发展 数学史 科学方法论 中医逻辑学
下载PDF
顾炎武访碑考——以《金石文字记》著录碑刻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4
4
作者 许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4-99,共6页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一书作为清代金石学之滥觞,奠定了其在清代金石学研究中的开山地位。以《金石文字记》著录碑刻为研究对象,将顾炎武行迹与该书所记碑刻所在地相互参考,辅之以诗史互证的方法,可初步考索出顾炎武自顺治十三年(1656)...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一书作为清代金石学之滥觞,奠定了其在清代金石学研究中的开山地位。以《金石文字记》著录碑刻为研究对象,将顾炎武行迹与该书所记碑刻所在地相互参考,辅之以诗史互证的方法,可初步考索出顾炎武自顺治十三年(1656)至康熙十八年(1679)这二十三年间在山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江苏、浙江访碑情况。囿于材料,顾炎武顺治十三年之前是否进行过专门访碑尚待考证,但康熙十八年登嵩山确为其访碑之终。顾炎武正是通过实地考察、旁搜博采才占有了第一手资料,为其金石学研究和《金石文字记》成书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 《亭林诗集》 访碑
下载PDF
《管子·侈靡》篇研究——兼论《管子》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4
5
作者 万英敏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3期23-25,共3页
《侈靡》是《管子》中一篇重要文章,以难懂著称。本文从《管子》全书出发,探讨《侈靡》真意,并对全篇作一综合性研究。
关键词 侈靡 节俭 研究
下载PDF
温庭筠诗词意境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然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1-54,共4页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也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在意境的运用上,他的诗与词都构筑了情景交融的纯美境界,又在传统的诗境之外开辟了新的词境。同时,他把乐府诗的风格纳入了词的意境,使诗和词分为两种文体。
关键词 温庭筠 乐府 意境
下载PDF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稿本之发现与研究——以上海图书馆藏叶景葵、顾廷龙往来信札为中心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小明 柳和城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9-176,共18页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稿本的发现及研究的过程堪称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关于写本文献研究的经典案例,特别是叶景葵与顾廷龙、钱穆等学者间就此所展开的学术讨论影响广泛。现存于上海图书馆的叶景葵、顾廷龙两人往来信札,是还原《读史方舆...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稿本的发现及研究的过程堪称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关于写本文献研究的经典案例,特别是叶景葵与顾廷龙、钱穆等学者间就此所展开的学术讨论影响广泛。现存于上海图书馆的叶景葵、顾廷龙两人往来信札,是还原《读史方舆纪要》稿本之发现与研究的伟大历程的核心文献。此案例也有助于探讨笔迹对比与内容校勘这两个维度在稿本鉴定中的实际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景葵 顾廷龙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稿本
下载PDF
大夏大学1932年财政危机史实发微——以《王伯群日记》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丁小明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136,共11页
记载时间跨越三十年、有着百万字内容的稿本《王伯群日记》是近期出现的民国史研究的大宗资料,其中有王伯群作为民国政要参予国家决策的诸多珍贵记载,包括他参加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社会活动的详细情况。当然,更包含他作为大夏大... 记载时间跨越三十年、有着百万字内容的稿本《王伯群日记》是近期出现的民国史研究的大宗资料,其中有王伯群作为民国政要参予国家决策的诸多珍贵记载,包括他参加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社会活动的详细情况。当然,更包含他作为大夏大学校长殚精竭虑为大夏大学谋发展的种种事实。文章梳理了稿本《王伯群日记》中有关大夏大学1932年财政危机的记载,还原了王伯群、欧元怀、何应钦等人在大夏大学内外交扰的困境下,不避险阻迍邅,同舟共济、戮力自救的历史细节,特别是在长期财政困境的逼迫之下,王伯群及大夏师生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从而创造出民国教育史上"以极少钱收极大效果"的"大夏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伯群日记》大夏大学 财政危机
下载PDF
明代科举研究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红春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0-83,共4页
回顾和评述了近百年来明代科举研究成果,对其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思考,并尝试阐明对明代科举进行深入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 明代 科举 举人 述评 浙江
下载PDF
阮元本《十三经注疏》误刻六则——兼谈古籍校勘中参校对象的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才 《船山学刊》 201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阮元主持刊刻的《十三经注疏》校勘精审,号称善本,是学界使用的通行本,但是其中也偶有误刻现象存在。本文就笔者所发现的六则误刻,多方参校稽考,为之辨明,并纠正北大整理标点本的误读以及校勘之缺陷,藉此以说明校勘古籍应在有所甄别的... 阮元主持刊刻的《十三经注疏》校勘精审,号称善本,是学界使用的通行本,但是其中也偶有误刻现象存在。本文就笔者所发现的六则误刻,多方参校稽考,为之辨明,并纠正北大整理标点本的误读以及校勘之缺陷,藉此以说明校勘古籍应在有所甄别的前提下广泛参校与之相关的各类书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十三经注疏》 脱文 北大整理标点本 校勘
下载PDF
论闻一多的诗人气质对其唐诗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晓霞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8-93,共6页
在唐诗研究领域,闻一多以他敏锐的目光、丰富的想象以及异乎寻常的对美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拓宽了后辈学者的视野。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本人独具的诗人气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 唐诗 闻一多 诗人气质
下载PDF
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兼谈“非审美化的形式研究”
12
作者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18,191,共3页
人文学术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从晚清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文学术又面临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人文学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在今天有了重新总... 人文学术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从晚清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文学术又面临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人文学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在今天有了重新总结、重新提炼的机缘,中国经验的理论提炼成为一种迫切需求。从消极意义上来考虑,人文学术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不仅来自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来自学术体制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术 当代社会 互动关系 中国经验 学术体制
下载PDF
书籍史视阈下的《琉璃厂书肆后记》研究
13
作者 刘国宣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72,共7页
民国元年(1911),寓居海上的缪荃孙根据自身早年的访书见闻,继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之后,撰写了叙述同治、光绪年间北京琉璃厂书业状况的《琉璃厂书肆后记》。本文就书籍史的研究维度,贯穿以相关史实,诠解缪氏《后记》,以期揭... 民国元年(1911),寓居海上的缪荃孙根据自身早年的访书见闻,继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之后,撰写了叙述同治、光绪年间北京琉璃厂书业状况的《琉璃厂书肆后记》。本文就书籍史的研究维度,贯穿以相关史实,诠解缪氏《后记》,以期揭示其社会文化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厂书肆后记》 缪荃孙 书籍史 书肆 书商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赵抃研究评述
14
作者 王燕飞 周日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6-21,31,共7页
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有关赵抃家世、生平、交游、诗文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评述了目前赵抃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赵抃诗文集的整理、年谱的重新编纂、晚年的思想和诗学渊源等方面指出下一步深入研究赵抃的方向和意义。
关键词 新时期 赵抃 研究 评述
下载PDF
宋代科举策问形态研究
15
作者 方笑一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6年第1期282-303,共22页
宋代科举考试中的策问并非简单等同于一个或几个问题,而是拥有一定的文本形态。在问题之外,提问者还会叙述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与问题用一定的结构绾合在一起,构成整个策问的文本。宋代常科发解试策问形态的变化趋势是篇幅逐渐加大,形制... 宋代科举考试中的策问并非简单等同于一个或几个问题,而是拥有一定的文本形态。在问题之外,提问者还会叙述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与问题用一定的结构绾合在一起,构成整个策问的文本。宋代常科发解试策问形态的变化趋势是篇幅逐渐加大,形制由骈转散,结构程式化倾向日趋明显,作者主观立场由隐而显。省试策问的形态变化与之近似,但南宋时期篇幅明显增长,甚至接近千字。殿试策问以皇帝口吻写成,程式化程度更高,主体部分通常由五项内容构成,形式上骈散结合,提问的视角和措辞都比较宏观,更好地体现了策问的征询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科举 策问 形态
下载PDF
唐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有趣问题——浅议贾岛的“由贬而仕”
16
作者 郑晓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7-71,共5页
贾岛是一位创作风格独特的诗人。他一生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没能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官职,最终却因为受到某种惩罚而获得了官职。而文献资料却对此问题一无涉及,这不能不说是唐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文章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及当代学者... 贾岛是一位创作风格独特的诗人。他一生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没能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官职,最终却因为受到某种惩罚而获得了官职。而文献资料却对此问题一无涉及,这不能不说是唐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文章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及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认为这一奇特现象的产生与唐人为何看重进士科以及贾岛个人的性格两方面有着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贾岛 被贬 官职 科举考试 性格
下载PDF
马德新《朝觐途记》研究
17
作者 丁蓉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0-69,共10页
《朝觐途记》是我国清代著名回族学者马德新于公元1841年至1849年前往阿拉伯朝觐、游学的沿途日记和见闻录,是马德新亲历阿拉伯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通状况、民俗风情后,留下的一份珍贵记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朝觐途... 《朝觐途记》是我国清代著名回族学者马德新于公元1841年至1849年前往阿拉伯朝觐、游学的沿途日记和见闻录,是马德新亲历阿拉伯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通状况、民俗风情后,留下的一份珍贵记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朝觐途记》的版本源流、文献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研究 《朝觐途记》 马德新
下载PDF
《诗经》研究史鸟瞰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俊英 蒋见元 《江海学刊》 1988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本文认为二千多年来《诗经》研究中有两条分列的线索——经学和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平面上它们有时水乳交融,有时泾渭分明,在整个历史的纵轴上,它们又有时携手并肩,有时分道扬镳。纵横交错的进展,画出了《诗经》研究史的鸟瞰图... 本文认为二千多年来《诗经》研究中有两条分列的线索——经学和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平面上它们有时水乳交融,有时泾渭分明,在整个历史的纵轴上,它们又有时携手并肩,有时分道扬镳。纵横交错的进展,画出了《诗经》研究史的鸟瞰图。文章认为,《诗经》研究的萌芽期是先秦;《诗经》经学的形成与极盛期是两汉,《诗经》研究的统一期是唐代;《诗经》研究的变革期是宋代,《诗经》研究的衰落期是元、明二代,至清代出现了振兴鼎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研究史 鼎盛期 经学 历史 文学
下载PDF
苏轼判杭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晓静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2期239-240,共2页
东坡词作开创之功,世所公认,其影响后世之深远,亦为可叹。苏轼通判杭州期间,创作了其词作生涯中的早期作品。学界对这类判杭词的研究,多不为重视。本文试从苏轼判杭词创作概貌、原因、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揭示此类判杭词具有应歌体的... 东坡词作开创之功,世所公认,其影响后世之深远,亦为可叹。苏轼通判杭州期间,创作了其词作生涯中的早期作品。学界对这类判杭词的研究,多不为重视。本文试从苏轼判杭词创作概貌、原因、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揭示此类判杭词具有应歌体的浅近体式以及蕴涵的一些笔意深折的政治情怀,为后来苏轼革新词风提高词品、指出向上一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杭词 应歌体 花间范式 笔意深折
下载PDF
洪颐煊《读书丛录》对诸子学的研究
20
作者 王慧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1期457-458,共2页
乾嘉学者对经学、史学的考据固然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子证经史的作用日益明显,很多学者对先秦诸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洪颐煊即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其《读书丛录》中的相当部分,对诸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后... 乾嘉学者对经学、史学的考据固然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子证经史的作用日益明显,很多学者对先秦诸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洪颐煊即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其《读书丛录》中的相当部分,对诸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后来诸子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颐煊 《读书丛录》 诸子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