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7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专业建设与学生工作协同机制的思考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为例
1
作者 熊海林 王景伟 《科教导刊》 2020年第24期19-20,共2页
新时代,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注重专业建设和学生工作的协同发展,是高校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实现专业教育与学生工作的同向同行,是学校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有利于... 新时代,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注重专业建设和学生工作的协同发展,是高校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实现专业教育与学生工作的同向同行,是学校内涵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前高校存在学生工作与专业建设协同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建立培养方案更新触动、学生教学体验互动、社会评价反馈、毕业达成状况调查等四种机制,以促进高校专业建设与学生工作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 学生工作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寓教于研 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震 黄巧云 +3 位作者 刘凡 冯永平 谭文峰 戴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36-140,共5页
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为了探讨如何在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坚持科研的育人性与教学的学术性有机统一,以华... 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为了探讨如何在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坚持科研的育人性与教学的学术性有机统一,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阐述了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剖析了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教中有研、研中有教、协同育人;探讨了搭建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实践;提出了完善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3个方面:建立寓教于研的管理体制、完善寓教于研的激励机制、构建寓教于研的监督机制;总结了寓教于研培养创新人才实践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寓教于研 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 科研育人 人才培养机制
下载PDF
高校“教研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巧云 刘凡 +3 位作者 刘震 冯永平 谭文峰 戴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22-126,共5页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教研一体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围绕"教研一体化"本科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教研一体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围绕"教研一体化"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开展研究型、探究式、分层次教学和考试评价体系改革;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实践;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师资和平台等。构建出"教学为基础、科研为支撑,寓教于研、教研融合,教学科研互促共进、协同发展"的教研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一体化 互促共进 协同发展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改革路径探索--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巧云 吕叙杰 石磊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6,共8页
我国传统农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需优化、生源质量有待提升、课程体系需系统构建等问题。“新农科”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农科教育提出了新的建设理念、新的... 我国传统农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需优化、生源质量有待提升、课程体系需系统构建等问题。“新农科”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农科教育提出了新的建设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改革路径和新的建设标准。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提出新时代农科专业本科教育要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汇聚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教学制度文化,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 教育资源 制度文化
下载PDF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硼营养研究之历程与展望——纪念王运华先生逝世1周年
5
作者 徐芳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7,共9页
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肥是国内施用最多的微量元素肥料。1975年王运华先生在湖北省新洲县发现农田大面积棉花“蕾而不花”症状为缺硼导致的结果,开启了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硼营养的研究,至今已近50载。在近50 a的研究历程中,经历... 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肥是国内施用最多的微量元素肥料。1975年王运华先生在湖北省新洲县发现农田大面积棉花“蕾而不花”症状为缺硼导致的结果,开启了华中农业大学作物硼营养的研究,至今已近50载。在近50 a的研究历程中,经历了既有明显特色又有相互交叉融合的4个阶段:(1)作物硼营养诊断与硼肥施用技术(1975-1985),该阶段主要建立了我国棉花硼营养诊断与硼肥施用技术;(2)作物硼的吸收利用与营养机制(1985-1995),该阶段以棉花和油菜为主要对象,研究揭示了作物对硼的吸收、转运、分配及其生理功能;(3)作物硼营养遗传与分子机制(1995-2015),该阶段研究以甘蓝型油菜为主要对象,筛选油菜硼高效品种,克隆硼高效基因,研究揭示植物响应缺硼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4)作物硼高效调控途径与利用(2015-),该阶段在深入研究油菜硼高效分子调控途径的同时,筛选培育硼高效育种材料和品种,开展高效品种与专用肥和先进栽培技术相结合的集成推广利用。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微量元素肥料硼肥的推广应用和农作物增产增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国际上作物硼营养的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在纪念王运华先生逝世1周年之际,针对这4个阶段的主要研究作回顾简述,缅怀先生对作物硼营养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聊表笔者对先生的敬重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营养诊断 施肥技术 吸收利用 生理 遗传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肖欢 乔学琴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共2页
当代大学生对信仰自由和拥有信仰呈现一种宽容的态度;而略占多数的大学生有信仰,并且在有信仰的学生中有近一半的人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对宗教和迷信、伪科学,持信仰态度的学生不多,并且不太坚决。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信仰 共产主义信仰
下载PDF
农业大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9
7
作者 廖志文 鲁剑巍 +1 位作者 李小坤 郑保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356-13357,13359,共3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融合学习和研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分析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点,讨论了华中农业大学在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研究型教学的一系列具体实践的探索。
关键词 研究型 教学模式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震 张丽梅 赵竹青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8-131,共4页
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实践,提出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验教学改革、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实践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家赢 华丽 +2 位作者 张海涛 汪善勤 黄魏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6期192-194,共3页
文章分析了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结合笔者"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先论述了该课程的目标,分析了该课程特点和阐明教学基本要求。在综合考虑学科专业背景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基础上,探讨了本... 文章分析了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结合笔者"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先论述了该课程的目标,分析了该课程特点和阐明教学基本要求。在综合考虑学科专业背景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基础上,探讨了本课程教材、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和考核形式。在先修课程调整、综合实习内容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上给出教学意见,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软件设计 教学 资源与环境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党丽娜 刘震 +1 位作者 赵竹青 宗虹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152-155,共4页
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情况。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实验软、硬件及人队伍建设,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调整、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建立了... 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情况。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实验软、硬件及人队伍建设,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调整、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高了实验中心管理水平、教学质量以及对外辐射范围,效果突出,已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示范中心 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径流事件的农业面源监测采样间隔分析
11
作者 王超 王剑 +4 位作者 文立群 秦赫 柳根 贾海燕 尹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5-1093,共9页
选择丹江口库区的五龙池小流域为对象,以典型降雨径流事件的水质水量加密监测数据作为径流过程真实值,通过不同时间间隔和水量间隔模拟采样,分析污染负荷通量估算误差,并确定有效采样间隔.结果显示,五龙池小流域降雨径流事件具有明显的... 选择丹江口库区的五龙池小流域为对象,以典型降雨径流事件的水质水量加密监测数据作为径流过程真实值,通过不同时间间隔和水量间隔模拟采样,分析污染负荷通量估算误差,并确定有效采样间隔.结果显示,五龙池小流域降雨径流事件具有明显的峰值特征(初始流量55m^(3)/h,峰值流量977.3m^(3)/h),TP浓度与径流高度同步(初始浓度为0.05mg/L,峰值浓度为0.25mg/L),TN随径流达到峰值后下降不明显(初始浓度为2mg/L,峰值浓度为8mg/L).模拟采样表明,时间间隔5,10,15,20,30,60,120,240,480,720min,采样点数量从1957个减少到14个;水量间隔16,32,64,128,256,384,576,800,1600,3200m^(3),采样点数量从2893个减少到14个;水量间隔采样对径流峰值的捕捉能力明显高于时间间隔采样.负荷估算误差显示,TP误差波动大于TN;以±5%作为允许的误差范围,降雨径流事件采样监测的有效时间间隔为120min,有效水量间隔为1600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事件 小流域 农业面源 自动监测 采样间隔
下载PDF
研究生“现代环境化学”课程思政的体系构建与实践
12
作者 刘广龙 乔欣 蔡建波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现代环境化学”课程重点提升研究生认知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特性、行为及其控制的能力。作者在进行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基于研究生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问题解析,重构了基于“知识、能力和素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 “现代环境化学”课程重点提升研究生认知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特性、行为及其控制的能力。作者在进行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基于研究生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问题解析,重构了基于“知识、能力和素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针对“现代环境化学”课程内容特色,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思政主线,建立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深度融合的课程图谱;并基于思政元素滴灌渗透,构建了“课堂、报告和论文”相融合的立体化思政模式,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建立分析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科学素养。实践成效分析表明,基于课程思政特征显著的教学设计,能够实现“现代环境化学”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学习实现了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的同频共振,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素养能力都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环境化学 课程思政 有机融合 建设实践
下载PDF
“环境遥感”全英文教学模式设计与评价
13
作者 刘诗诗 杜佩瑜 +1 位作者 张文婷 徐保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0期141-144,共4页
非英语专业全英文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针对地理信息和遥感科学全英文课程的学生反馈调查研究较少。对地理信息研究生的专业课“环境遥感”进行全英文教学模式改革,在2021和2022年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对学生... 非英语专业全英文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针对地理信息和遥感科学全英文课程的学生反馈调查研究较少。对地理信息研究生的专业课“环境遥感”进行全英文教学模式改革,在2021和2022年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课前调查的结果显示仅有28.2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全英文遥感类课程,并表达了对全英文授课的担心。提出“二八全英文教学法”,即80%的课程内容全英文讲授,对于教学难点先用英语进行概述再用中文解释。通过学习“环境遥感”全英文课程,认为有必要进行全英文授课的学生升至90%,“环境遥感”全英文教学模式值得其他非英语专业课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全英文课程 环境遥感 调查问卷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初探
14
作者 党丽娜 刘震 +1 位作者 赵竹青 宗虹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0年第3期45-4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情况。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实验软、硬件及人队伍建设,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调整、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建... 本文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情况。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实验软、硬件及人队伍建设,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不断调整、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高了实验中心管理水平、教学质量以及对外辐射范围,效果突出,已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示范中心 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农业院校试验田和水产养殖基地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15
作者 罗晓峰 张永卓 +1 位作者 刘广龙 周闯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39,共9页
为治理某农业院校试验田地表径流和水产养殖等面源污染,结合已有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和水体污染综合治理思路,分析了污染源并制定了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应用微生物技术、水生生物系统、曝气技术等技术手段,辅助科学的纳污引水连通及排水工程... 为治理某农业院校试验田地表径流和水产养殖等面源污染,结合已有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和水体污染综合治理思路,分析了污染源并制定了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应用微生物技术、水生生物系统、曝气技术等技术手段,辅助科学的纳污引水连通及排水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实证研究,目标是末端排放口水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水质标准。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投加微生物菌种、种植挺水植物、种植沉水植物、设立生态浮岛、种植粉绿狐尾藻、增设曝气系统等措施,末端排放口水体中COD、氨氮和TP浓度从治理前的22.10、2.76、0.124mg/L降至治理后的12.02、1.27、0.098mg/L,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水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微生物菌剂 水生植物 曝气技术 综合治理 农业院校
下载PDF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廖志文 刘芳 李小坤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9年第2期93-96,共4页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及其专业人才就业市场的需要,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并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了华中农业大...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及其专业人才就业市场的需要,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并结合实际情况,明确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构建的指导思想,探讨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建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根际微生态环境中氮源转化及循环研究进展
17
作者 宋可欣 王丽霞 +3 位作者 刘永霞 黄思豪 姜成君 何应对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1期91-98,共8页
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主要营养元素之一,而硝态氮和铵态氮是植物吸收的2种主要氮素形态。硝态氮与铵态氮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硝态氮来满足生长过程中氮的需求,并转化为氨基酸、蛋白质等生物活性... 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主要营养元素之一,而硝态氮和铵态氮是植物吸收的2种主要氮素形态。硝态氮与铵态氮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硝态氮来满足生长过程中氮的需求,并转化为氨基酸、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同时硝态氮参与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铵态氮也可被植物根系吸收,并用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成,而且铵态氮的吸收速度较快,能够满足植物对氮素的迅速需求。由于植物生长特性不同,植物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效率有所差异。植物的基因型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其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利用能力,形成一些植物对硝态氮偏爱,而另一些植物则对铵态氮更为偏爱。本文从土壤氮素形态与转化影响因子、植物对氮素吸收机制以及高效氮素循环转化展望3个层面综述相关的研究进展,为作物生产中氮肥调控、土壤生态修复等科学研究提供技术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铵态氮 载体转运 吸收机制
下载PDF
土壤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勇 张海涛 +3 位作者 R.V.Birnin Alan Sibbald 汪善勤 任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3-663,共11页
运用计算机和GIS技术 ,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 ,建立了区域土壤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库 (RSEDBS)。该系统采用ARC/INFOGIS管理空间数据 ,VisualFoxPro管理属性数据库 ,二者通过公共标识码 (ID)共享数据 ;并运用计算机程序语言 (C + + )开发... 运用计算机和GIS技术 ,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 ,建立了区域土壤资源与生态环境数据库 (RSEDBS)。该系统采用ARC/INFOGIS管理空间数据 ,VisualFoxPro管理属性数据库 ,二者通过公共标识码 (ID)共享数据 ;并运用计算机程序语言 (C + + )开发了DEM、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和综合环境指数等应用模型建立模型子库 ;将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和应用模型库通过内部和外部接口集成一起 ,对秭归县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秭归县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乡镇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山区 ,且具有覆盖度高、人口密度低、降雨量充沛等特点 ;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乡镇分布在沿江地区 ,主要存在人口密度大、覆盖率较低、降雨相对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因此 ,为了实现秭归县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必须根据区域生态特征 ,优化配置人口、资源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资源 生态环境数据库 三峡库区 秭归县 GIS 空间数据库 属性数据库 模型库 生态环境质量
下载PDF
GIS在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9
19
作者 邱炳文 周勇 +2 位作者 李学垣 贺纪正 刘凡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8-351,共4页
主要综述了GIS在土地资源清查、土地评价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自然灾害预警及灾情分析中的应用,并说明其存在的问题,包括数据来源与质量难以保证、专业模型缺乏通用性以及系统集成性差等,最后指出“3S”一体化、模型化、标准化。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资源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不同年限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对比——以湖北省水稻种植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伍玉鹏 陈远新 +1 位作者 吴中波 胡荣桂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1-209,共9页
为了深入分析有机农业在资源利用方面相比于常规农业的优势及特点,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已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水稻种植的农业生产过程分析和有机农业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有机、常规水稻种植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北... 为了深入分析有机农业在资源利用方面相比于常规农业的优势及特点,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已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水稻种植的农业生产过程分析和有机农业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有机、常规水稻种植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北省水稻种植为例,开展了不同年限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农业资源利用的评价调查。指标体系以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人工投入和资源可持续性作为评价要素,共包含18个评价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有机种植由于较低的生物产量导致其在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上的得分普遍低于常规种植。但在水资源、生物资源、人工投入和资源可持续性评价要素上,有机种植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种植。总体来看,小于3 a的有机水稻种植样本资源利用评价得分为0.867,与常规种植得分相当(0.857);但随着有机种植年限的增加,其评价得分逐渐提高(3~6 a有机种植样本评价得分为0.927),当有机种植〉6 a时评价得分为0.976,比常规种植得分提高14%。研究表明,有机农业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优于常规农业,但这种差异在有机种植前期并不明显,随着种植年限的不断延长有机模式在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种植 常规种植 水稻栽培 农业资源 综合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