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劳动卫生标准接触限值的研究进展和问题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磊 易桂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7-319,共3页
关键词 劳动卫生标准 接触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呼吸性粉尘 采样方法
原文传递
硒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活性氧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邹云锋 杨瑾 +3 位作者 刘晓勇 袁晶 邬堂春 陈学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0、2.5、5、10和20μmol/L的Na2SeO3以及加有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的Na2SeO3(10μmol/L)处理HepG2。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内活性...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0、2.5、5、10和20μmol/L的Na2SeO3以及加有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的Na2SeO3(10μmol/L)处理HepG2。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10和20μmol/LNa2SeO3作用于HepG21h即引起ROS增加,12h后HepG2细胞活性降低,24h后细胞早期凋亡以及晚期凋亡/坏死率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氧化剂NAC有效抑制了ROS的增加,并增加了细胞活性,降低了细胞凋亡率,与未加NAC的Na2SeO3组(10μmol/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使HepG2细胞活性下降,促进了细胞凋亡,ROS的增加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亚硒酸钠 细胞活性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肌电测定方法及其在劳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磊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66-768,共3页
肌电描记术(electromyography,EMG)是国外上世纪7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的劳动生理学测定方法,尤其用于劳动负荷的评价、肌肉疲劳的研究以及工效学设计。由于仪器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劳动卫生领域很少使用这个方法。肌细胞去极化至临界... 肌电描记术(electromyography,EMG)是国外上世纪7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的劳动生理学测定方法,尤其用于劳动负荷的评价、肌肉疲劳的研究以及工效学设计。由于仪器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劳动卫生领域很少使用这个方法。肌细胞去极化至临界值会随膜通透性变化而产生动作电位,将电极置于肌肉内(内置电极)或皮肤表面(表面电极)可测得电位,该测定方法称为EMG,或肌电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初,Piper1909年发现肌肉疲劳时,肌电的低频成分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描记术 劳动生理学 卫生领域 测定方 表面电极 肌肉疲劳 动作电位 劳动负荷
原文传递
水中嗜肺军团菌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洪亮 侯常春 +2 位作者 徐瑛 黄爱华 陈学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 探讨水环境中嗜肺军团菌分布规律及分型特征。方法 采集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中各主要水体样品 ,浓缩后经常规细菌培养后的疑似菌株 ,用血清学鉴定与 1 6SrRNA半套式PCR技术双重鉴定进行军团菌和嗜肺军团菌的分型。结果 全部 1 2 ... 目的 探讨水环境中嗜肺军团菌分布规律及分型特征。方法 采集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中各主要水体样品 ,浓缩后经常规细菌培养后的疑似菌株 ,用血清学鉴定与 1 6SrRNA半套式PCR技术双重鉴定进行军团菌和嗜肺军团菌的分型。结果 全部 1 2 6个监测点水样有 2 8个出现军团菌阳性 (其中嗜肺军团菌 2 1个 ) ;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监测点军团菌阳性率分别为 32 1 %、2 2 2 % (其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分别为2 1 4 %、1 6 7% ) ;全年 4 30份水样有 36份军团菌阳性 (其中 2 3份为嗜肺军团菌 ) ,夏、秋季检出率较高 ,春、冬季也有检出 ;空调冷却塔水、淋浴喷头水、公园湖水检出率较高。结论 嗜肺军团菌在自然环境及生活环境各水体中分布广泛。环境温度是军团菌污染的重要因素 ,夏、秋季是军团菌污染和军团病传播的高发季节 ,春、冬季也可发生。公园娱乐水体、空调冷却水、淋浴喷头水等与人群密切接触水体是军团菌污染和军团病传播的高危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嗜肺军团菌 分布规律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活性氧在硒致HepG2 DNA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邹云锋 牛丕业 +3 位作者 宫智勇 袁晶 邬堂春 陈学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0、2·5、5、10、20μmol/L的Na2SeO3、及分别加有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的Na2SeO3(10μmol/L)处理HepG2。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0、2·5、5、10、20μmol/L的Na2SeO3、及分别加有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的Na2SeO3(10μmol/L)处理HepG2。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以及用彗星实验检测细胞的DNA损伤。结果5、10、20μmol/L Na2SeO3作用于HepG21h即引起ROS增加,12h后即导致细胞HepG2活性下降,24h后DNA损伤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氧化剂GSH和NAC有效抑制了ROS升高,并增强了细胞活性,减弱了细胞DNA损伤,与未加GSH和NAC的Na2SeO3组(10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S的产生可能是亚硒酸钠造成HepG2DNA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亚硒酸钠 DNA损伤
下载PDF
引滦水源隐孢子虫和f_2噬菌体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洪亮 于凌琪 +4 位作者 冯利红 侯常春 徐瑛 顾强 陈学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26-927,共2页
目的 探讨天津引滦水源原虫与病毒污染现状和消长规律。方法 根据引滦河道的排污、与其他水体交叉及其倒虹闸的分布情况确定采样监测点。分别用隐孢子虫和f2 噬菌体表示水体受原虫和病毒污染的情况 ,水样通过浓集分离装置使隐孢子虫和... 目的 探讨天津引滦水源原虫与病毒污染现状和消长规律。方法 根据引滦河道的排污、与其他水体交叉及其倒虹闸的分布情况确定采样监测点。分别用隐孢子虫和f2 噬菌体表示水体受原虫和病毒污染的情况 ,水样通过浓集分离装置使隐孢子虫和f2 噬菌体得到浓集 ,隐孢子虫经过固定、洗脱、悬浮和洗涤、染色 ,镜检计数 ;f2 噬菌体滤液中加入Ecoli2 85寄主菌液 ,恒温培养 ,观察计数。结果 各采样点隐孢子虫和f2 噬菌体点次检出率分别为5 7 7%和 6 3 9% ,分别集中在春夏季和秋季。f2 噬菌体在中上游较高 ,于桥水库和下游较低。结论 引滦水源已受原虫和病毒的污染。建议将引滦河道中极易受到污染的自然河道和明渠段改为暗渠输水方式 ,并加强引滦河道沿岸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来源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滦水源 隐孢子虫 F2噬菌体 消长规律 控制对策
下载PDF
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HER2/neu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傅娟 蒋义国 +3 位作者 邹云锋 沈月兰 周兰兰 陈学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ER2/neu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SYBR GreenI实时定量RT-PCR(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经2.0μmol/L反式BPDE... 目的探讨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ER2/neu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SYBR GreenI实时定量RT-PCR(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经2.0μmol/L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细胞(16HBE-T)与对照DMSO溶剂组未恶性转化细胞(16HBE-N)之间HER2/neu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两组细胞内HER2/neu蛋白表达定位分析。结果经几种不同方法检测反式BPDE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HER2/neu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都比对照溶剂组细胞(16HBE-N)表达显著升高(P<0.05)。HER2/neu蛋白定位在胞膜。结论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存在HER2/neu表达增高,其可能与原癌基因HER2/neu被激活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 人支气管细胞 HER2/neu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用彗星试验检测苯并(a)芘致小鼠体细胞DNA的损伤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晶 肖伟 +1 位作者 刘慧 鲁文清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建立彗星试验检测苯并(a)芘腹腔染毒小鼠体细胞DNA损伤的方法。[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3个染毒组,每组4只。3个染毒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0.01 ml/g体重)和苯并(a)... [目的]建立彗星试验检测苯并(a)芘腹腔染毒小鼠体细胞DNA损伤的方法。[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3个染毒组,每组4只。3个染毒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0.01 ml/g体重)和苯并(a)芘(250、125、62.50 mg/g体重)。染毒3 h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肾和小肠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用于彗星试验。IMI彗星分析软件分析彗星尾距(oliver tail moment,TM)评价细胞DNA损伤的程度。[结果]高剂量组小鼠肝、肾和小肠细胞的彗星尾距值均增加,中、高剂量组小肠细胞的彗星尾距值均是溶剂对照组的5.22倍(P<0.05); 中、高剂量组小鼠肾细胞的尾距值分别是溶剂对照组的8.27和7.16倍(P<0.05)。高剂量组肝细胞的彗星尾距值是溶剂对照组的3.99倍。低剂量组仅小肠细胞的彗星尾距均值(1.285 μm)增加(P<0.05)。[结论]彗星试验可检测苯并(a)芘腹腔染毒小鼠肝、肾和小肠细胞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小鼠 肝细胞 肾细胞 小肠细胞 彗星试验 DNA损伤
下载PDF
抗氧化维生素对苯并(a)芘抑制内皮细胞HSP70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增光 杨进波 +6 位作者 杨杪 何美安 徐谦 白云 贺涵贞 胡丙长 邬堂春 《劳动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抗氧化维生素C(VitaminC ,VitC)和维生素E(VitaminE ,VitE)对苯并 (a)芘 (benzo(a)pyrene ,BaP)抑制内皮细胞热休克蛋白 70 (heatshockprotein ,HSP70 )表达的干预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不染... [目的 ]研究抗氧化维生素C(VitaminC ,VitC)和维生素E(VitaminE ,VitE)对苯并 (a)芘 (benzo(a)pyrene ,BaP)抑制内皮细胞热休克蛋白 70 (heatshockprotein ,HSP70 )表达的干预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不染毒 ,染毒组以不同浓度BaP( 0、0 .1、0 .5、1、5、10 μmol/L)染毒 2 4h ,VitE和VitC预处理组以 10 0 μg/ml的VitE和VitC预处理 6h后 ,再以不同浓度BaP( 0、0 .1、0 .5、1、5、10 μmol/L)染毒 2 4h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SP70表达的改变。 [结果 ]BaP抑制了内皮细胞HSP70的表达 ;VitE和VitC预处理组内皮细胞HSP70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 [结论 ]VitE和VitC具有抵抗BaP抑制内皮细胞HSP70表达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维生素 苯并(A)芘 内皮细胞 HSP70表达 维生素C 维生素E
下载PDF
苯并(a)芘对热休克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进波 徐谦 +6 位作者 蒋长征 柯磊 何启强 白云 贺涵贞 胡丙长 邬堂春 《劳动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研究苯并 (a)芘 (benzo(a)pyrene ,BaP)对热休克因子 1(heatshockfactor 1,HSF1)的影响。 [方法 ]离体原代培养猪主动脉内皮细胞 ,以不同浓度的BaP( 0、0 .1、0 .5、1、5、10 μmol/L)染毒 2 4h ,分别以Western blot法和凝胶阻... [目的 ]研究苯并 (a)芘 (benzo(a)pyrene ,BaP)对热休克因子 1(heatshockfactor 1,HSF1)的影响。 [方法 ]离体原代培养猪主动脉内皮细胞 ,以不同浓度的BaP( 0、0 .1、0 .5、1、5、10 μmol/L)染毒 2 4h ,分别以Western blot法和凝胶阻滞电泳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法检测各浓度组细胞HSF1表达及HSF1与热休克元件 (heatshockelement,HSE)结合水平的变化。 [结果 ]低、中浓度 ( 0 .1~ 1μmol/L)的BaP对HSF1总表达量基本无影响 ,胞质和胞核HSF1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 (P >0 .0 5 ) ,但随BaP浓度的升高 ,HSF1有向胞核转移的趋势 ;而高浓度 ( 5、 10μmol/L)的BaP会导致胞浆和胞核HSF1均降低 (P <0 .0 5 )。低、中浓度 ( 0 .1~ 1μmol/L)BaP作用下 ,HSF1 HSE结合水平基本不变或略有上升 ,高浓度 ( 5、10 μmol/L)的BaP使HSF1 HSE结合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BaP作用时 ,内皮细胞HSF1表达水平与分布、HSF1 HSE结合能力的改变可能是BaP导致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70 ,HSP70 )表达降低原因之一 ;但BaP作用下 ,内皮细胞HSF1表达水平与分布、HSF1 HSE结合能力的改变与HSP70表达改变并不完全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热休克因子1 HSF1 细胞培养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的研究进展(一)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洪亮 陈学敏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0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细胞 侵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吸烟对冠心病的影响Ⅱ: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龙献 王旋 +4 位作者 何美安 张利芸 蒋长征 胡丙长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 ]探讨吸烟、血清淀粉蛋白A(SAA)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浆中SAA、C 反应蛋白 (CRP)、白介素 6(IL 6)浓度。 [结果 ]血浆SAA、CRP浓度在对照组、心绞痛组和心梗组依次升高 ,SAA的浓度分别 2 .97,3 .90和 8... [目的 ]探讨吸烟、血清淀粉蛋白A(SAA)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浆中SAA、C 反应蛋白 (CRP)、白介素 6(IL 6)浓度。 [结果 ]血浆SAA、CRP浓度在对照组、心绞痛组和心梗组依次升高 ,SAA的浓度分别 2 .97,3 .90和 8.77mg/L ,CRP浓度分别为 3 .0 3 ,3 .10和 6.85mg/L ,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SAA与CRP的偏相关系数为 0 .793 ,呈正相关 (P <0 .0 5 ) ;SAA及CRP与IL 6间具较弱的正相关 ,r分别为 0 .15 7和 0 .3 14 ,均为P <0 0 5 ;吸烟与SAA在冠心病发生中具有交互作用。 [结论 ]高水平血浆SAA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吸烟与SAA在冠心病发生中具有交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SAA 吸烟 CRP 血浆 血清淀粉样蛋白A IL-6 高水平 结论 正相关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苯并(a)芘致内皮细胞HSP70基因表达改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进波 何启强 +6 位作者 蒋长征 徐谦 柯磊 王峰 贺涵贞 胡丙长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信号途径在苯并(a)芘 (BaP)影响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离体培养猪主动脉内皮细胞 ,不同浓度BaP(0、0.1、0.5、1、5、10μmol/L)染毒24h,并以12_十四酸佛波酯_13_乙酸盐 (PMA)和抑制剂Sta...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信号途径在苯并(a)芘 (BaP)影响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离体培养猪主动脉内皮细胞 ,不同浓度BaP(0、0.1、0.5、1、5、10μmol/L)染毒24h,并以12_十四酸佛波酯_13_乙酸盐 (PMA)和抑制剂Staurosporine于不同时间点进行干预 ,以Western__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SP70表达的变化。 [结果]BaP抑制HSP70表达 ;PKC的激动剂 (PMA)可完全或部分消除BaP对HSP70的抑制作用 ,而这种作用可迅速被PKC的抑制剂(Staurosporine ,STP)所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苯并(A)芘 内皮细胞 HSP70 基因表达 应激因素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过氯酸铵对大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开良 宋明芬 王晓文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氯酸铵(AP)对大鼠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其在航天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选用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AP剂量为48,96,192 mg/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各组经气管一次性注入AP染毒,... 目的探讨过氯酸铵(AP)对大鼠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其在航天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选用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AP剂量为48,96,192 mg/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各组经气管一次性注入AP染毒,于染毒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分别检测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染毒后各剂量组的血常规各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生化指标,染毒后第3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中、高剂量组(86.7,85.5 U/L)显著高于对照组(56.6 U/L,P<0.05);第7天,羟脯氨酸(HYP)含量低、中、高剂量组(17.4,17.1,18.2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3.3μg/ml,P<0.01);第28天,高剂量组尿素氮含量(19.4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4.7 mmol/L,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对大鼠血常规未见明显影响。AP可致血清ALT活力和HYP含量的短期升高性变化,但其对ALT和HYP及其他生化指标的异常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酸盐类 血常规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硒镉联合注射染毒法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志刚 李郧 +3 位作者 陈学敏 杨克敌 谢虹 夏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1-532,共2页
目的 观察大鼠经腹腔注射硒、镉染毒 ,硒镉在腹腔内发生前置化学反应而改变染毒物化学性质及对机体作用。方法 利用不同染毒组中硒对镉毒性的不同拮抗效果 ,结合体外化学反应及体内腹腔混合的定性试验 ,确定毒物在腹腔中混合及反应的... 目的 观察大鼠经腹腔注射硒、镉染毒 ,硒镉在腹腔内发生前置化学反应而改变染毒物化学性质及对机体作用。方法 利用不同染毒组中硒对镉毒性的不同拮抗效果 ,结合体外化学反应及体内腹腔混合的定性试验 ,确定毒物在腹腔中混合及反应的情况。结果 左右腹腔同时注射染毒液在大鼠腹腔中能够快速混合 ,并发生化学反应 ,形成亚硒酸镉沉淀 ,从而大大降低了机体对镉的吸收 ,硒对镉毒性显示出很好的假性拮抗效果。结论 在多种毒物联合染毒试验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镉联合注射染毒法 方法学研究 染毒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的研究进展(二)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洪亮 陈学敏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06年第3期177-179,183,共4页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细胞 侵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多环芳烃致癌的分子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7
作者 安社娟 陈家堃 陈学敏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 ,其中毒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从其与细胞色素P4 5 0的关系、多环芳烃受体的作用及其对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细胞色素P450 多环芳烃受体 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下载PDF
氟对大鼠脑组织蛋白激酶A的影响及硒、锌制剂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军 陈学敏 《卫生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硒制剂 锌制剂 大鼠 脑组织 蛋白激酶A 拮抗作用 细胞凋亡 毒性
下载PDF
吸烟对冠心病的影响I:血浆维生素E的作用
19
作者 程龙献 蒋长征 +3 位作者 何美安 郑红燕 胡丙长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 ]研究吸烟对血浆维生素E(VitE)在冠心病中的作用的影响。 [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武汉市 3家大型医院和 3个社区 ,按照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选择冠心病病人 15 8人 ,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 2 72人。使用标准化的调查表获得... [目的 ]研究吸烟对血浆维生素E(VitE)在冠心病中的作用的影响。 [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武汉市 3家大型医院和 3个社区 ,按照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选择冠心病病人 15 8人 ,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 2 72人。使用标准化的调查表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他们血浆中VitE的含量。 [结果 ]吸烟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 (调节OR :3 .42 ;95 %可信区间 (CI) :2 .2 8~ 5 .3 2 )。测得的VitE的浓度范围是 0 .5~ 5 7.0 μmol/L。在不吸烟的研究对象中 ,VitE表现出中等强度的保护效应 ,调节其他混杂因素后OR值及 95 %CI分别为 0 .3 5和 0 .18~ 0 .69。但在吸烟的研究对象中没有发现有意义的保护效应 ,调节其他混杂因素后OR值及 95 %CI分别为 0 .60和 0 .2 6~ 1.3 5。[结论 ]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吸烟 血浆 OR值 保护效应 维生素E 混杂因素 研究对象 中等 结论
下载PDF
苯并(a)芘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钙依赖型钾通道的影响
20
作者 杨进波 徐谦 +6 位作者 蒋长征 柯磊 王峰 白云 贺涵贞 胡丙长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苯并 (a)芘[benzo(a)pyrene ,BaP]对血管内皮细胞钙依赖型钾通道 (Ca2 + _dependentK+ channel,KCa)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原代培养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不同浓度的BaP(0、0.1、0.5、1、5、10μmol/L)染毒24h,以全细胞膜... [目的]研究苯并 (a)芘[benzo(a)pyrene ,BaP]对血管内皮细胞钙依赖型钾通道 (Ca2 + _dependentK+ channel,KCa)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原代培养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不同浓度的BaP(0、0.1、0.5、1、5、10μmol/L)染毒24h,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细胞KCa 的变化情况。[结果]随BaP浓度的逐渐升高 ,内皮细胞膜KCa 开放程度扩大。在膜电位为 +40mV时 ,对照组和BaP染毒组 (0.1、0.5、1、5、10μmol/L)的外向电流分别为 (350.12±53.23)、(372.35±54.56)、(765.25±86.55)、(897.44±79.33)、(1245.65±89.75)、(1810.23±65) pA ,其中BaP(0.5、1、5、10μmol/L)染毒组的外向电流值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aP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内Ca2 +浓度 ,可能引起KCa 开放程度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主动脉 内皮细胞 钙依赖型钾通道 细胞培养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