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生行为类型与情感难言症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克俭 谭皓 郑红燕 《医学与社会》 2003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生行为类型与情感难言症发生与分布。方法采用行为类型与述情量表对高校948名医 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行为类型及情感难言症的发生具有性别、年级特征;且行为类型与述情 障碍及其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医学生行为类型与情感难言症发生与分布。方法采用行为类型与述情量表对高校948名医 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行为类型及情感难言症的发生具有性别、年级特征;且行为类型与述情 障碍及其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不同的行为类型、年级和性别是医学生情感难言症发生的重要影响 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行为类型 情感难言症
下载PDF
苯并[a]芘对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与热应激蛋白70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进波 肖成峰 +5 位作者 杨晓波 徐谦 柯磊 贺涵贞 胡丙长 邬堂春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4,共3页
为探讨苯并 [a]芘 (BaP)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及与热应激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关系。采用离体培养猪主动脉内皮细胞 ,不同浓度BaP(0、0 5、1、10、2 0 μmol L)染毒 2 4h ,以MTT法分析不同浓度BaP对内皮细胞增殖活性... 为探讨苯并 [a]芘 (BaP)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及与热应激蛋白 70 (HSP70 )表达的关系。采用离体培养猪主动脉内皮细胞 ,不同浓度BaP(0、0 5、1、10、2 0 μmol L)染毒 2 4h ,以MTT法分析不同浓度BaP对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细胞HSP70表达的改变。结果发现 ,BaP染毒 2 4h后 ,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低剂量 (0 5 μmol L)染毒组HSP70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而中、高剂量 (1、10、2 0 μmol L)抑制HSP70的表达。结果提示BaP抑制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生长活性 ;一定浓度的BaP能抑制主动脉内皮细胞HSP7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 内皮细胞 MTT 热应激蛋白70
下载PDF
苯并[a]芘对小鼠神经毒性的光镜、电镜及行为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涂白杰 陈胜 +6 位作者 肖成峰 高雅娟 谭浩 杨杪 柯磊 贺涵贞 邬堂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 研究苯并 [a]芘对小鼠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方法 将 50只昆明小鼠分为 5组 ,每组 1 0只 ,染毒组用苯并 [a]芘的植物油溶剂进行腹腔注射处理 ,每次剂量分别为 7 8,3 2 ,1 3mg/kg,每周 4次 ;溶剂对照组用植物油溶剂作平行处理 ;... 目的 研究苯并 [a]芘对小鼠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方法 将 50只昆明小鼠分为 5组 ,每组 1 0只 ,染毒组用苯并 [a]芘的植物油溶剂进行腹腔注射处理 ,每次剂量分别为 7 8,3 2 ,1 3mg/kg,每周 4次 ;溶剂对照组用植物油溶剂作平行处理 ;空白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实验中观察一般情况 ,于实验第2 1、 35、 49、 63天各进行 1次行为学实验 ,实验 1 0周后取小鼠脑组织、脊髓与坐骨神经制作光镜及电镜切片并观察。结果 发现苯并 [a]芘染毒组光镜及电镜下可见明显的神经组织损伤 ,行为学测试中游泳实验记分较对照组低 ,而溶剂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组织结构未见异常 ,行为学实验正常。结论 苯并 [a]芘具有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小鼠 神经毒性 光镜 电镜 行为学
下载PDF
P22^(phox)基因多态性及维生素E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美安 蒋长征 +5 位作者 郑红艳 王峰 杨杪 谭皓 胡丙长 邬堂春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b2 4 5(P2 2 phox)C2 4 2T基因突变频率及该基因多态性与血浆中维生素E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检测P2 2 phox基因型在冠心病患者中频率的分布 ,应用反相高效...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b2 4 5(P2 2 phox)C2 4 2T基因突变频率及该基因多态性与血浆中维生素E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检测P2 2 phox基因型在冠心病患者中频率的分布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检测血浆中维生素E浓度。结果 在总的研究人群中P2 2 phox基因的C和T两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 92 72 %和 7 2 8% ;C2 4 2T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有关 ;血浆中高维生素E水平对冠心病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二者对冠心病的发生呈负相乘模型交互作用。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 ,男性、吸烟、不饮酒、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父母中风史及血浆中低维生素E浓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2 2 phoxC2 4 2T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有关 ,血浆中高维生素E水平在冠心病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基因 多态性 维生素E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心房利尿钠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龙献 张利芸 +1 位作者 王峰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心房利尿钠肽 (atrialnatriureticpeptide ,ANP)T2 2 3 8C基因多态性、血浆中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 ,NO)浓度、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活性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 ,应...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心房利尿钠肽 (atrialnatriureticpeptide ,ANP)T2 2 3 8C基因多态性、血浆中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 ,NO)浓度、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活性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 ,应用聚合酶链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olymerasechai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PCR RFLP)方法检测 12 0例冠心病患者 (包括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和 13 0名非冠心病对照人群ANPT2 2 3 8C基因多态性 ,应用试剂盒测定血浆中NO含量和NOS的活性。 [结果 ]总研究人群中ANPT2 2 3 8C基因多态性的A1和A2两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 2 5 .46%和74.5 4% ,冠心病组A2A2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冠心病患者血浆NO和NO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在所研究的人群中 ,ANPT2 2 3 8C基因型的分布与血浆NO浓度及NOS活性无相关性。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 ,性别、体重指数 (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血浆总胆固醇、NO浓度、NOS活性 ,A2A2ANPT2 2 3 8C基因型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NPT2 2 3 8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显著相关 (P <0 .0 5 ) ,将成为冠心病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ANP C基因 血浆 NOS 尿钠肽 利尿 多态性 分布频率 浓度
下载PDF
椎间盘体外培养方法及其初步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进波 杨磊 +3 位作者 姬文婕 易桂林 周宏元 王辉 《劳动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椎间盘藻酸盐体外培养方法。同时将这种培养方法初步应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 ,以进一步了解退变的表现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大鼠椎间盘分置于藻酸盐和对照培养基进行培养 ,应用不同剂量的萘啶酸退变剂对藻酸盐培...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椎间盘藻酸盐体外培养方法。同时将这种培养方法初步应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 ,以进一步了解退变的表现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大鼠椎间盘分置于藻酸盐和对照培养基进行培养 ,应用不同剂量的萘啶酸退变剂对藻酸盐培养方法培养的椎间盘进行处理 ,分别测定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中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藻酸盐方法培养的椎间盘其胶原含量、含水率、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 ,AKP)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 (P>0 0 5 ) ;而在对照组 ,以上指标出现了明显降低 (P <0 0 1)。随退变剂浓度的升高 ,羟脯氨酸 (hydroxyproline ,HYP)、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peroxidase ,GSH Px)活性升高。[结论 ]藻酸盐培养方法有利于维持椎间盘正常的代谢和功能。HYP的增加可能是椎间盘退变的表现之一 ,而NO和GSH Px在椎间盘退变中可能起到某些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 椎间盘 离体培养 退变
下载PDF
冷库作业工人淋巴细胞中HSP70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舫 谷庆 +5 位作者 张仁忠 徐海 何美安 蒋长征 吴逸明 邬堂春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 研究冷应激对冷库作业工人体内HSP70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冷库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保鲜冷库 ( 0℃组 ) 5 3人 ,水产冷库 ( -2 0℃组 ) 5 3人 ;另选年龄、性别、劳动强度与之匹配的、不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村民 ... 目的 研究冷应激对冷库作业工人体内HSP70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冷库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保鲜冷库 ( 0℃组 ) 5 3人 ,水产冷库 ( -2 0℃组 ) 5 3人 ;另选年龄、性别、劳动强度与之匹配的、不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村民 5 8人作为对照。用Westernblot法检测淋巴细胞HSP70水平。结果  0℃组和 -2 0℃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 ,其淋巴细胞HSP70水平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0℃组与 -2 0℃组相比 ,HSP7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低温环境作为一种应激因素 ,可使体内热应激蛋白合成与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蛋白70(HSP70) 冷应激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苯并[a]芘损害神经元DNA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涂白杰 邬堂春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染毒对体外培养大鼠小脑粒细胞胞核DNA的损伤。方法取8日龄SD大鼠小脑粒细胞进行培养,并分(1)空白对照组;(2)溶剂对照组(等量DMSO平行处理);(3)低浓度BaP染毒组(BaP5μmolL+S9-mix);(4)中浓度BaP染毒组(BaP15μmo...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染毒对体外培养大鼠小脑粒细胞胞核DNA的损伤。方法取8日龄SD大鼠小脑粒细胞进行培养,并分(1)空白对照组;(2)溶剂对照组(等量DMSO平行处理);(3)低浓度BaP染毒组(BaP5μmolL+S9-mix);(4)中浓度BaP染毒组(BaP15μmolL+S9-mix);(5)高浓度BaP染毒组(BaP45μmolL+S9-mix)。染毒90min,胰酶消化法收集标本。苔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SCGE法检测大鼠小脑粒细胞胞核DNA的损伤程度;TUNEL法检测大鼠小脑粒细胞胞核DNA的损伤率,并对细胞存活率与DNA损伤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染毒组与对照组以及各染毒组之间大鼠小脑粒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001);(2)染毒组与对照组以及各染毒组之间大鼠小脑粒细胞胞核DNA损伤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5~P<0.0001);(3)细胞存活率与DNA损伤率负相关(r=-0.9402,P<0.01);(4)高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之间大鼠小脑粒细胞胞核DNA损伤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aP染毒可引起大鼠小脑粒细胞胞核DNA损伤,损伤程度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加强。胞核DNA损伤是BaP引起体外神经元死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大鼠 小脑粒细胞 DNA损伤
下载PDF
不同气候地区武警战士脂质氧化-抗氧化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美安 张奎江 +5 位作者 付瑜 李芳泽 陈会海 刘连红 蒋长征 邬堂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气候因素对不同地区的武警战士脂质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和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从 6个不同气候地区随机抽取健康男性武警战士共 1 0 0 0人 ,采用试剂盒测定各项指标。结果  6个不同地区武警战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目的 探讨气候因素对不同地区的武警战士脂质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和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从 6个不同气候地区随机抽取健康男性武警战士共 1 0 0 0人 ,采用试剂盒测定各项指标。结果  6个不同地区武警战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及谷胱甘肽 (GSH)浓度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SOD和GSH Px在不同气候地区间呈相似的变化趋势 ,GSH渐升后突降 ,而丙二醛 (MDA)浓度各地区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气候因素对武警战士的脂质抗氧化酶活力有影响 ,寒冷和炎热地区武警战士血浆中SOD、GSH Px活力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警战士 脂质过氧化 不同气候 抗氧化
下载PDF
手工搬举作业搬举技术的工效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静 杨磊 《人类工效学》 2006年第4期45-47,共3页
通过文献综述概括了手工搬举作业搬举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心理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力学、主观的、操作的、临床的标准对三种搬举技术(蹲举、半蹲举和背举)进行的评价,可供手工搬举作业工效学设计参考。
关键词 搬举 手工搬运 工效学
下载PDF
冷库工人血浆中NO及NOS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舫 姚武 +5 位作者 谷庆 张仁忠 徐海 何美安 邬堂春 吴逸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研究低温作业人群血浆中NO、NOS水平 ,探讨低温作业对人可能的危害与机制。方法 选冷库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保鲜冷库 (0℃组 ) 5 3人 ,水产冷库 (-2 0℃组 ) 5 3人 ,另选不从事有毒有害职业的村民5 7人作为对照 ,用试剂盒... 目的 研究低温作业人群血浆中NO、NOS水平 ,探讨低温作业对人可能的危害与机制。方法 选冷库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保鲜冷库 (0℃组 ) 5 3人 ,水产冷库 (-2 0℃组 ) 5 3人 ,另选不从事有毒有害职业的村民5 7人作为对照 ,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NO、NOS水平。结果  0℃组与 -2 0℃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 ,其血浆中NO含量和NOS活性均增高 (P <0 .0 5 )。0℃组与 -2 0℃组相比 ,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冷作业工人中存在着NO含量和NOS活性增高 ,可能与机体处于冷应激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冷库工人 血液检查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养路工肺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克俭 张鄂 +3 位作者 鲁翠荣 黄光荣 殷丽霞 陈荣安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1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养路工肺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其预警指标。方法 选择湖北省公路局系统 995名男性养路工为接触组 (分油工组、砂工组、水泥组及混合组 ) ,另选同单位系统 2 49名非养路工为对照组。采用 DFM- 86肺功能测试仪对每一对... 目的 探讨养路工肺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其预警指标。方法 选择湖北省公路局系统 995名男性养路工为接触组 (分油工组、砂工组、水泥组及混合组 ) ,另选同单位系统 2 49名非养路工为对照组。采用 DFM- 86肺功能测试仪对每一对象进行了肺功能测定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体格检查和详细的问诊。所得数据由 EXCEL建立数据库 ,以 SA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油工组与对照组相比 ,VC、VC1、VC2、VC0 .5、FVC、FEV1.0、FEV1.0 / FVC、FVC/ VCPR、MMF、PEFR/ H、V2 5 / H等指标均有明显下降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而水泥组 VC0 .5、VC1、FEV1.0、MMF、PEFR/ H、V2 5 / 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油工组各项指标也较其它 3组有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不同工龄组各项肺功能指标随着工龄的增加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吸烟的接触组与不吸烟接触组相比较 ,V5 0 / H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吸烟对照组与非吸烟对照组相比较 ,MMF明显下降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V5 0 / H也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相比 ,FVC/ VCPR、VC两项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P<0 .0 1) ;FEV1.0、MMF、V5 0 / H3项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另外 ,接触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路工 肺功能 吸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抗热休克蛋白70抗体表达水平的研究
13
作者 杨杪 谭皓 +5 位作者 陈永文 王峰 何美安 蒋长征 陈胜 邬堂春 《劳动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0,148,共3页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抗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抗体水平与正常人有无差异 ,并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Western ELISA方法检测 192例冠心病患者中抗HSP70抗体水平 ,并以 192例无冠心病的个体作为对照。[...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抗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抗体水平与正常人有无差异 ,并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Western ELISA方法检测 192例冠心病患者中抗HSP70抗体水平 ,并以 192例无冠心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结果 ] 192例冠心病患者中抗HSP70抗体阳性 7例 ,对照组 5例 ,病例组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抗HSP70抗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联系 ,抗HSP70抗体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 抗热休克蛋白70 抗体表达 HSP70 CHD 血管性疾病
下载PDF
P22^(phox)基因多态性与吸烟在冠心病中的交互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何美安 蒋长征 +4 位作者 王峰 杨杪 谭皓 胡丙长 邬堂春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b245(P22phox)C242T基因多态性与吸烟在冠心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整群抽样抽取武汉市三家大型医院和三个社区,选取冠心病病例147人,健康对照254人。冠心病病例诊断按照WHO的诊断标准,对照组经体检为非冠心病病人,并且...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b245(P22phox)C242T基因多态性与吸烟在冠心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整群抽样抽取武汉市三家大型医院和三个社区,选取冠心病病例147人,健康对照254人。冠心病病例诊断按照WHO的诊断标准,对照组经体检为非冠心病病人,并且无严重的肝、肾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使用Interheart调查表获取每个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并取得知情同意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型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22phox基因型,采用非条件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结果在总的研究人群中,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危险度增加,调整OR=3.43(95%CI:1.96-6.00,P=0.00),当P22phox基因型为CC时,吸烟的调整OR=3.80(95%CI:2.11-6.84,P=0.00),基因型为CT+TT时吸烟的OR=3.33(P=0.07);当调整混杂因素后,P22phoxCC基因型和吸烟的交互作用系数为2.81,为交互作用中的超相乘模型。结论P22phoxC242T多态性与吸烟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交互作用,为超相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基因 多态性 交互作用
下载PDF
苯并[a]芘作用下HSP70、P53在人胚肺细胞中定位及共表达的研究
15
作者 徐增光 文冠华 +2 位作者 高雅娟 杨晓波 邬堂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551-553,567,共4页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作用下HSP70、P53在人胚肺细胞(HEL)中的定位及共表达。方法:培养正常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分别以0,10,50,100,200μmol·L-1BaP染毒3h,用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观察HSP70、P53的表...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作用下HSP70、P53在人胚肺细胞(HEL)中的定位及共表达。方法:培养正常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分别以0,10,50,100,200μmol·L-1BaP染毒3h,用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观察HSP70、P53的表达。结果:HEL细胞经不同浓度的BaP染毒3h后,HSP70在胞浆、胞核均有表达,随BaP染毒浓度的增加,逐渐由细胞浆表达向核转移;而P53表达在胞浆、胞核均呈增加趋势(除200μmol·L-1BaP外),胞核中P53蛋白表达水平略高于胞浆;小于50μmol·L-1BaP处理的HEL细胞,HSP70和P53以细胞浆共表达为主,而BaP浓度大于50μmol·L-1时,主要表现为胞核共表达。结论:BaP染毒的人胚肺细胞HSP70、P53的分布及定位方式具有浓度依赖的趋势,表现为随BaP染毒浓度的增加,HSP70与P53由胞浆共表达转变胞核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热休克蛋白70 P53蛋白 定位 共表达
下载PDF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基因G+1688A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杨颖 罗晖 +2 位作者 程龙献 何美安 邬堂春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基因G+1688A(Ser563Asn)多态性与老年人群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 目的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基因G+1688A(Ser563Asn)多态性与老年人群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100例老年MI患者和120例老年非冠心病对照人群PECAM-1基因的第8号外显子区单碱基突变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分析,即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与MI的关系。结果A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43%:24%,p<0.001),等位基因间亦存在同样的趋势(A/G:65%:54%,p<0.001)。而且在高胆固醇或收缩压过高的人群中,基因型为AA者患MI的危险度增高。结论在老年MI患者中,PECAM-1基因G+1688A点突变多态性与MI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老年患者MI的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肌梗死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G+1688A (Ser563Asn)
下载PDF
苯并[a]芘作用下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莫传伟 徐谦 +1 位作者 邬堂春 陈群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5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BaP作用不同时间时体外人类肺腺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Westernblot和AnnexinV FITCapoptosis凋亡试剂盒以及松胞素B阻断核质分裂微核法分别研究了BaP不同浓度( 0 ,1 2 5 ,2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BaP作用不同时间时体外人类肺腺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在染色体损伤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Westernblot和AnnexinV FITCapoptosis凋亡试剂盒以及松胞素B阻断核质分裂微核法分别研究了BaP不同浓度( 0 ,1 2 5 ,2 5 ,5 0 ,10 μmol/L)作用6h体外人类肺腺癌A5 49细胞HSP70的表达、细胞凋亡和染色体的损伤。结果:0~10 μmol/L剂量范围内的BaP作用6h时,肺腺癌细胞HSP70的表达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细胞凋亡率由7 15±0 0 7%升高到17 3 6±0 2 2 % ,与对照组相比,染毒浓度为5~10 μmol/L时,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微核率由5 77±0 13 %升高到2 1 90±0 89%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短时间作用BaP的细胞毒性主要表现为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细胞凋亡主要在高浓度的BaP诱导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肺腺癌细胞A549 热休克蛋白70 染色体损伤 凋亡
下载PDF
冷库工人血浆中HSP70抗体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研究
18
作者 周舫 张巧 +6 位作者 姚武 谷庆 张仁忠 徐海 何美安 邬堂春 吴逸明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 研究低温作业人群中HSP70抗体水平及血浆中SOD、GSH、MDA等脂质过氧化指标水平,探讨低温作业对人可能的危害与机制。方法 选冷库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保鲜冷库(0℃组) 5 3人,水产冷库(-2 0℃组) 5 3人,另选不从事有毒有害职... 目的 研究低温作业人群中HSP70抗体水平及血浆中SOD、GSH、MDA等脂质过氧化指标水平,探讨低温作业对人可能的危害与机制。方法 选冷库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保鲜冷库(0℃组) 5 3人,水产冷库(-2 0℃组) 5 3人,另选不从事有毒有害职业的村民5 7人作为对照。用Westernblot ELISA法研究血浆中热应激蛋白抗体表达水平,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SOD、GSH、MDA等生化指标。结果 对照组5 7人中有3人出现血浆HSP70抗体1∶10阳性,阳性率为5 %;而0℃组5 3人中有14人阳性,占2 6%;-2 0℃组5 3人有11人出现阳性(2 .1%)。对照组1人出现1∶2 0阳性(2 %) ,0℃组有8人阳性,占15 %;-2 0℃组也有8人出现阳性(15 %)。0℃组与-2 0℃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浆HSP70抗体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此外,0℃组与-2 0℃组中还各有1人出现1∶40阳性,而对照组没有检出。0℃组与-2 0℃组相比,HSP70抗体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P >0 .0 5 )。对于各生化指标,0℃组与-2 0℃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浆中SOD活性、GSH含量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 )。而MDA含量增高(P <0 . 0 5 )。0℃组与-2 0℃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在冷作业工人中存在着血浆中HSP70抗体水平的升高及脂质过氧化程度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蛋白70(HSP70) 低温作业 抗体滴度 脂质过氧化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BPDE-DNA加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雅娟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1年第1期45-49,64,共6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 BPDE- DNA加合物形成机制、引起突变类型、BPDE- DNA加合物与毒物代谢相关酶系的关系及 32 P后标记法、免疫学方法和 L M- PCR等检测方法 。
关键词 BPDE-DNA 加合物 毒物代谢相关酶 环境污染学物
下载PDF
心钠素基因多态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张利芸 程龙献 +2 位作者 王璇 胡丙长 邬堂春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心钠素(ANF)T2238C基因多态性与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限制型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研究人群ANF T2238C基因多态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中T... 目的探讨心钠素(ANF)T2238C基因多态性与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限制型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研究人群ANF T2238C基因多态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中TNF-α水平。结果冠心病组A2A2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血浆TNF-α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NF-α浓度、A2A2ANF T2238C基因型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NF T2238C多态性及血浆TNF-α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钠素 基因多态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