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诗雨 丁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A (interleukin-17A,IL-17A)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中表达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A (interleukin-17A,IL-17A)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中表达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住院的KD患儿14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VIG敏感型115例,IVIG无反应型28例。另选取110例同性别、同年龄段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发热时间≥5 d,但排除了KD)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检测血清IL-17A水平,同时检测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WBC、NE、CRP及IL-17A对IVIG无反应型KD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KD患儿IVIG无反应的预测因素。结果 IVIG治疗前,KD组患儿血清IL-17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VIG无反应型KD患儿血清IL-17A水平明显高于敏感型KD患儿(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WBC、NE、CRP、IL-17A预测IVIG无反应型K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0.741、0.627、0.840。以血清IL-17A≥44.06 pg/mL为截断值,IL-17A预测IVIG无反应型KD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清IL-17A表达为KD患儿IVIG无反应的预测因素(OR=1.161,P=0.001)。结论 血清IL-17A水平在无反应型KD患儿中增高;血清IL-17A水平(≥44.06 pg/mL)对无反应型KD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白细胞介素-17A 儿童
下载PDF
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患儿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智超 郭夏 +1 位作者 王石 尹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复发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SLE复发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SLE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槐杞黄颗粒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抗核抗体(...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复发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SLE复发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SLE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槐杞黄颗粒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滴度阳性率、24 h Upro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SLEDAI评分变化,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SLE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NA滴度阳性率、24 h Upro及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LEDA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SLE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SLE复发患儿临床疗效,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功能,降低SLE活动度,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复发 槐杞黄颗粒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对血清D-二聚体、IL-2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凡 尹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治疗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对血清D-二聚体(D-D)、白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浆置换治疗,试验组给予DNA免疫吸附治疗。观察2组治疗...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治疗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对血清D-二聚体(D-D)、白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浆置换治疗,试验组给予DNA免疫吸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相关免疫指标水平(包括dsDNA、ANA、IgG、IgA、IgM、C3和C4等)及血清D-D、IL-23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血清D-D、IL-23水平与免疫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95.00%比71.67%,χ^2=11.761、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33%比28.33%,χ^2=8.014、P<0.05)。2组治疗后相关免疫指标水平及血清D-D、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血清D-D、IL-23水平与dsDNA、ANA、IgG、IgM、IgA、C3、C4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87、0.782、0.631、0.598、0.729、0.731、0.655,r=0.712、0.803、0.657、0.621、0.687、0.593、0.519;均P<0.05)。结论相较于血浆置换,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患儿D-二聚体、IL-2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浆置换 DNA免疫吸附 D-二聚体 白介素23
下载PDF
川崎病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27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4
作者 文旖旎 陈晶 +2 位作者 刘凡 丁艳 尹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2-578,共7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寻找早期诊断KD并发MAS(KD-MAS)的预警指标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2022年... 目的分析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寻找早期诊断KD并发MAS(KD-MAS)的预警指标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2022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诊治的27例KD-MAS患儿(KD-MAS组)及110例KD患儿(KD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室指标对KD-MAS的诊断价值。结果KD-MAS组患儿肝大、脾大、不完全K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冠状动脉受损、其他脏器受损、KD反复的发生率高于KD组,住院时长大于KD组(P<0.05)。KD-MAS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红细胞沉降率、血清白蛋白、血清钠离子、前白蛋白、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以及非渗出性结膜炎发生率均低于KD组(P<0.05);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latate dehydrogenase,LDH)、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均高于KD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SF、PLT、FIB、LDH对KD-MAS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9、0.966、0.932、0.897(均P<0.001),其最佳诊断临界点分别为349.95μg/L、159×10^(9)/L、3.85 g/L、403.50 U/L。4个指标联合诊断KD-MAS的曲线下面积高于PLT、FIB和LDH(均P<0.05),与SF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KD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肝脾大、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冠状动脉受损、KD反复等,需警惕KD-MAS的发生。SF、PLT、FIB、LDH对KD-MAS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尤其SF对KD-MAS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儿童风湿性疾病中的规范应用
5
作者 唐红霞 尹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6-821,共6页
儿童风湿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确切发病机制尚不详。但许多研究已证实该类疾病属于免疫系统激活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些疾病的精准治疗方案。除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外,免疫球蛋白作为多效免疫调节和抗炎... 儿童风湿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确切发病机制尚不详。但许多研究已证实该类疾病属于免疫系统激活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些疾病的精准治疗方案。除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外,免疫球蛋白作为多效免疫调节和抗炎制剂,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治疗选择,对一线治疗反应差的儿童风湿性疾病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大多数儿童风湿性疾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在双盲随机试验或病例报道的基础上超适应证使用。因此合理规范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儿童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机制 风湿性疾病 儿童
原文传递
激活PI3K-δ综合征合并关节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6
作者 唐红霞 尹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PIK3CD基因突变所致激活PI3K-δ综合征(APDS)合并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APDS合并关节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4岁10个月,因肝、脾、淋巴结肿大,咳嗽伴发热就诊。既往有反复... 目的探讨PIK3CD基因突变所致激活PI3K-δ综合征(APDS)合并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APDS合并关节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4岁10个月,因肝、脾、淋巴结肿大,咳嗽伴发热就诊。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IgG<0.07 g/L,IgA<0.26 g/L,IgM 1.78 g/L。CD19^+B细胞和CD 4^+T细胞数量减少及CD4^+/CD 8^+比例倒置,考虑为原发免疫缺陷病。基因检测示PIK3CD基因c.G3061:p.E1021K点突变,为杂合突变,确诊APDS。住院期间患儿出现双膝关节肿胀,左侧明显,不能行走。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及口服萘普生后关节肿痛明显缓解,能独立行走。结论APDS患儿可能会出现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缺陷病 激活PI3K-δ综合征 关节炎 基因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石 李智超 +3 位作者 郭夏 陶旭炜 周莉 曾凌空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2例PPHN患儿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轻度组(n=22例)、中度组(n=21例)和重度组(n=19例),同期选择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2例PPHN患儿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轻度组(n=22例)、中度组(n=21例)和重度组(n=19例),同期选择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PPHN患儿及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血清HMGB1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右室流出道内径、PASP及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 2)等指标,分析PPHN患儿血清HMGB1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PPHN患儿血清HMGB1、PASP、右室流出道内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PPHN患儿血清HMGB1、PASP、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HMGB1、PASP、右室流出道内径明显升高(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PaO 2、SpO 2明显降低(P<0.05);PPHN患儿血清HMGB1与PASP、右室流出道内径呈正相关性(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PaO 2、SpO 2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PPHN患儿血清HMGB1与PASP、心功能及血气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可较好反映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收缩压
下载PDF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医院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免疫指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文旖旎 李红 刘凡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87-2391,共5页
目的分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合并医院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免疫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203例武汉儿童医院JI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感染患儿与未感染... 目的分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合并医院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免疫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203例武汉儿童医院JI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感染患儿与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NK细胞比例、免疫球蛋白IgG水平、IgM水平、IgA水平、补体C3水平、补体C4水平进行研究和对比。结果有42例JIA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0.69%,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和消化系统感染,分别占44.07%和22.03%;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相比较,发生医院感染患儿的年龄较小,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血红蛋白水平较低(P<0.001);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相比较,发生医院感染患儿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IgG水平、IgM水平、IgA水平、补体C3水平较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高(P<0.05)。结论住院JIA患儿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反复多次感染多见,发生感染患儿具有年龄小、炎症标志物水平高、营养水平不佳等临床特征,医院感染可导致患儿的免疫功能紊乱进一步加剧,预防和控制JIA患儿的医院感染,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医院感染 儿童 临床特征 免疫指标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通过与TLR2结合负向调控巨噬细胞免疫功能
9
作者 李智超 沈芯 +3 位作者 袁纯辉 王军 向贇 蔡秦真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07-515,共9页
目的尿素酶B(UreB)是幽门螺杆菌疫苗设计的重点候选抗原,本研究拟探究UreB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用重组UreB蛋白刺激小鼠骨髓来源M0型巨噬细胞,经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极化和抗原提呈分子表达;共培... 目的尿素酶B(UreB)是幽门螺杆菌疫苗设计的重点候选抗原,本研究拟探究UreB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用重组UreB蛋白刺激小鼠骨髓来源M0型巨噬细胞,经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极化和抗原提呈分子表达;共培养试验、CFSE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增殖及IFN-γ表达水平。构建UreB截短体,NanoBiT和免疫共沉淀检测UreB与TLR2结合表位。结果UreB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并逆转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极化,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同时,UreB也能抑制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分子MHCⅡ和CD86的表达,并进而抑制CD4+T细胞增殖和IFN-γ表达。分子机制研究表明UreB主要依赖于C端7个氨基酸残基与TLR2结合发挥以上调控作用。结论本研究证实UreB可通过C端7个氨基酸残基与TLR2结合发挥免疫负调控功能,有助于以UreB为基础的幽门螺杆菌疫苗设计及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酶B TLR2 巨噬细胞 抗原提呈
原文传递
匹多莫德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感染预防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凡 丁艳 +3 位作者 尹微 唐红霞 周治国 文旖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651-3655,共5页
目的分析匹多莫德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感染预防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70例JI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 目的分析匹多莫德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感染预防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70例JI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匹多莫德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例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两组患儿出院后连续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儿在随访期间的感染次数、严重感染比例、单次感染持续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儿进行疗效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NK细胞比例及血清IgG、IgM、IgA水平分别为(33.62±8.22)%、(23.36±12.05)%、(1.39±0.65)、(14.31±2.03)%、(16.16±3.76)g/L、(1.82±0.43)g/L、(2.01±0.62)g/L,均优于对照组患儿的(28.76±5.64)%、(30.34±10.27)%、(1.00±0.68)、(11.05±2.71)%、(10.98±3.69)g/L、(1.19±0.45)g/L、(1.62±0.63)g/L(P<0.05);试验组患儿的感染次数、严重感染概率、单次感染持续时间分别为(2.92±1.53)次、11.43%、(2.65±3.92)d均低于对照组的(7.38±3.25)次、40%、(9.18±5.23)d(P<0.05);试验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34.29%(χ2=21.766,P<0.001)。结论在JIA患儿的治疗中,于常规药物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免疫紊乱状态,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多莫德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儿童 感染预防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凡 丁艳 +1 位作者 唐红霞 尹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与影响因素,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SLE患儿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合并肺部感染患...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与影响因素,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SLE患儿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病原菌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临床资料,归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确诊为肺部感染患儿35例,感染率为29.91%,其中31例患儿的痰样本中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88.57%。革兰阴性菌19株占61.29%,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8株占25.8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4株占12.90%,以白假丝酵母为主。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株数较多。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苄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株数较多,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株数较少。受累器官数量、血红蛋白水平、应用大剂量激素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SLE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其发生与重要器官损害情况、营养水平及应用激素治疗等因素有关,临床应给予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部感染 病原菌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右旋布洛芬和萘普生在治疗儿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彤 尹薇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比较右旋布洛芬和萘普生治疗儿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根据使用止痛药类型分为右旋布洛芬组(观察组)和萘... 目的比较右旋布洛芬和萘普生治疗儿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根据使用止痛药类型分为右旋布洛芬组(观察组)和萘普生组(对照组),观察组按每次7 mg/kg,2次/d,对照组按照每次5 mg/kg,2次/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2组患儿用药前后不同时段的关节疼痛缓解情况及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7例患儿,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49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受累关节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师(P=0.736)和患儿及家长(P=0.563)均认为2组患儿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医师(P=0.025)和患儿及家长(P=0.024)认为右旋布洛芬耐受性评分更高。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4.2%(2/48例)]低于对照组[18.4%(9/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3,P=0.027)。结论右旋布洛芬与萘普生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的镇痛效果相似,右旋布洛芬具有更优的耐受性和更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布洛芬 萘普生 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 胃肠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
原文传递
巨细胞病毒及EB病毒感染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13
作者 文旖旎 刘凡 +1 位作者 丁艳 尹薇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217,共5页
为分析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活动度的关系,选取78例SLE患儿作为SLE组,根据发病时间、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情况将SLE患... 为分析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活动度的关系,选取78例SLE患儿作为SLE组,根据发病时间、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情况将SLE患儿分为新发组(35例)和稳定组(43例),另选取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Spearman法分析CMV及EBV感染与儿童SLE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LE组患儿CMV IgM、EBV DNA阳性率分别为25.64%、26.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12.00%,P<0.05);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MV IgM、EBV DNA阳性与SLE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5、0.241,P<0.05);稳定组患儿CMV IgM阳性率为34.88%,显著高于新发组(14.29%,P=0.038);CMV IgM(+)组抗核糖体P蛋白(anti-ribosomal P protein,Rib-P)抗体阳性率(60.00%)高于CMV IgM(-)组(25.86%,P=0.006),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率(70.00%)高于CMV IgM(-)组(36.21%,P=0.009),抗β2糖蛋白1(anti-beta 2 glycoprotein 1,β2GP1)抗体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均高于CMV IgM(-)组(P<0.05),补体3(complement 3,C3)水平低于CMV IgM(-)组(P<0.05);EBV DNA(+)组CD19+、CD23+/CD19+细胞表达率,ESR,SLEDAI均高于EBV DNA(-)组(P<0.05),C3水平低于EBV DNA(-)组(P<0.05)。该研究提示,CMV及EBV感染与儿童SLE的发生以及疾病活动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疾病活动度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因子与肾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刘一 文旖旎 吴映辉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与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31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是否有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110例)和非肾损害组(205例...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与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31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是否有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110例)和非肾损害组(205例)。检测并对比外周血Th、Treg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采用Pearson法分析外周血Th、Treg细胞因子与肾损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肾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清IL-4、IL-17水平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IFN-γ、TGF-β1水平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的NAG、尿mAlb、α1-MG、β2-MG呈负相关(P<0.05)。肾损害组的血清总IgE、ESR、ASO、IL-4、IL-17水平高于非肾损害组(P<0.05),而IFN-γ和TGF-β1水平则低于非肾损害组(P<0.05)。增高的总IgE、ESR、ASO、血清IL-4和IL-17为肾损害危险因素,而血清IFN-γ和TGF-β1为其保护因素。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的IL-4、IL-17水平升高,IFN-γ、TGF-β1水平降低,提示Th和Treg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干扰素-Γ 白介素-4 白介素-17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大黄素对小鼠急性肝损伤过程中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宝香 刘盼 +2 位作者 丁艳 高源 梅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6,共4页
通过实时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 mRNA及蛋白质表达,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研究大黄素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大黄素处理各组肝组织中TLR4 mRNA... 通过实时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4 mRNA及蛋白质表达,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研究大黄素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大黄素处理各组肝组织中TLR4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黄素能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提示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而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脂多糖 急性肝损伤 TOLL样受体
原文传递
大黄素对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艳 刘德滢 +3 位作者 刘盼 文旖旎 唐红霞 熊小丽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地塞米松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α-异硫氰酸萘酯(ANIT)50...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地塞米松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α-异硫氰酸萘酯(ANIT)50 mg/kg一次灌胃大鼠建立淤胆型肝炎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造模后48 h留取标本,检测其肝功能和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法尼醇X受体(FXR)、小异源二聚体伴侣受体(SHP)、胆盐输出泵(BSE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酸转移酶2B4(UGT2B4)mRNA表达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转氨酶(ALT)、胆汁酸(TB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分别为(68.1±26.1) μmol/L、(46.3±20.1) μmol/L、(483±228) U/L、(159.1±57.9) μmol/L、(2.0±0.5) U/L、(996±382) U/L、(324±120) U/L,大黄素组TB、DB、ALT、TBA、AST、ALP水平分别为(15.0±8.7) μmol/L 、(10.8±3.9) μmol/L、(147±71) U/L、(60.1±22.7) μmol/L、(295±104) U/L、(222±59) U/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黄素组TB、DB、ALT、TBA、GGT、AST、ALP明显低于熊去氧胆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B、DB、ALT、TBA、GGT、AST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黄素组48 h肝组织FXR、SHP、BSEP、UGT2B4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87±0.285、0.892±0.390、0.902±0.149、1.785±0.403),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152±0.088、0.559±0.194、0.561±0.123、0.177±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黄素可显著降低ANIT诱导的淤胆型肝炎大鼠中TB、DB、ALT、TBA、AST、ALP水平及减轻其肝组织病理学损害,疗效优于熊去氧胆酸及地塞米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FXR及其下游分子SHP、BSEP、UGT2B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胆汁淤积 肝炎 法尼醇X受体 小异源二聚体伴侣受体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酸转移酶 胆盐输出泵
原文传递
原发性遗传性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相关癫痫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德滢 胡春辉 +1 位作者 尹薇 刘智胜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509-1513,共5页
遗传性神经递质病是一组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多在儿童时期起病, 是由神经递质或其合成过程中必需的辅助因子合成、分解或转运缺陷引起,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原发性遗传性神经递质病临床表型包括发育迟缓、运动障碍、精神分裂症和... 遗传性神经递质病是一组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多在儿童时期起病, 是由神经递质或其合成过程中必需的辅助因子合成、分解或转运缺陷引起,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原发性遗传性神经递质病临床表型包括发育迟缓、运动障碍、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 其中癫痫是其主要临床表型。γ氨基丁酸、谷氨酸、乙酰胆碱、生物胺等神经递质均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原发性遗传性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相关癫痫表型多样, 从轻微表型到严重的早发性癫痫性脑病不等。如果癫痫患儿有以下特征, 应怀疑遗传性神经递质病:(1)早发性癫痫性脑病伴发育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运动障碍;(2)频繁出现特殊的脑电图模式, 包括暴发抑制、高度节律失调、弥漫性、局灶性或多灶性放电;(3)头颅影像学提示代谢毒性的疾病特征;(4)脑脊液中检测到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遗传性神经递质病的早期识别与诊治, 在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及改善预后方面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遗传性神经递质病 癫痫 机制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小胶质细胞在癫痫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德滢 胡春辉 +1 位作者 尹薇 刘智胜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193-1196,共4页
神经元的同步异常放电形成癫痫发作,然而,中枢神经系统中除神经元外,小胶质细胞作为大脑的主要免疫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和成年期对神经回路的发育和维持起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参与早期癫痫发作,可通过增加炎症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介导癫... 神经元的同步异常放电形成癫痫发作,然而,中枢神经系统中除神经元外,小胶质细胞作为大脑的主要免疫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和成年期对神经回路的发育和维持起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参与早期癫痫发作,可通过增加炎症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介导癫痫发作。小胶质细胞可调节癫痫发作后异常神经发生,促进癫痫发作后神经元的死亡,引起神经退化。还可影响癫痫发作后突触修剪,通过吞噬或剥离消除突触,破坏突触兴奋与抑制平衡,加重癫痫发作。小胶质细胞在癫痫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小胶质细胞是否参与了癫痫的发生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发作 小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新生儿Goltz综合征PORCN基因新发突变一例
19
作者 武亚丽 梅娟 +1 位作者 赵玲霞 尹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报道1例新生儿Goltz综合征及PORCN基因新发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Goltz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患儿致病基因,Sanger测序法验证突变基因。结果患儿女,出生后7 h因... 目的报道1例新生儿Goltz综合征及PORCN基因新发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Goltz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患儿致病基因,Sanger测序法验证突变基因。结果患儿女,出生后7 h因头皮缺损、面部、双膝关节内侧多发表皮缺损、左耳廓畸形、右手中指无名指并指、右足拇指二趾并趾、左足呈“龙虾爪”畸形就诊。基因检测显示,患儿PORCN基因第4外显子第514~521位插入了一段重复的TCCTTCCA片段(c.514_521dupTCCTTCCA),导致第175号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脯氨酸(p.S175Pfs*14),并引起该蛋白的翻译在此后第14个密码子终止。患儿父母均未检测到此杂合突变。该患儿确诊为Goltz综合征。结论Goltz综合征有多种表型,结合PORCN基因突变可确诊。c.514_521dupTCCTTCCA杂合突变为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皮肤发育不全 婴儿 新生 DNA突变分析 Goltz综合征 PORCN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