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及铜合金化学抛光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6
1
作者 薛永强 栗秀萍 郝红英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0-12,共3页
对微酸性H2O2-HNO3型化学抛光工艺进行了改进,用L氧化剂替代部分易分解的H2O3,使H2O3浓度降低到原工艺配方的1/10,且抛光效果与原工艺相当,抛光液寿命大大提高,成本不足原工艺的1/3。讨论了抛光液中各组... 对微酸性H2O2-HNO3型化学抛光工艺进行了改进,用L氧化剂替代部分易分解的H2O3,使H2O3浓度降低到原工艺配方的1/10,且抛光效果与原工艺相当,抛光液寿命大大提高,成本不足原工艺的1/3。讨论了抛光液中各组分浓度及工艺条件对抛光质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抛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化学抛光 氧化剂 表面处理
下载PDF
化学混凝法处理果胶废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贾素云 王香梅 +1 位作者 刘国庆 孟海英 《华北工学院学报》 EI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处理采用盐析法提取果胶的工艺废水 .方法 利用果胶废水中残余 Al( )并加入聚丙烯酰胺 (简称 PAM)为混凝剂 ,石灰乳为助凝剂 ,炉渣和活性炭联合脱色的方法 .结果 通过正交实验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废水无色... 目的 处理采用盐析法提取果胶的工艺废水 .方法 利用果胶废水中残余 Al( )并加入聚丙烯酰胺 (简称 PAM)为混凝剂 ,石灰乳为助凝剂 ,炉渣和活性炭联合脱色的方法 .结果 通过正交实验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废水无色透明 ,Al( )去除率达 99.3% ,SO2 - 4 去除率为 90 .5% ,CODCr去除率为 87.0 % ,p H值为 7.0 ,达到回用水的标准 .结论 该工艺简便易行 ,处理费用低廉 ,易于在乡镇企业推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生产 混凝剂 脱色剂 化学混凝法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铁系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育珍 张学俊 +1 位作者 曹端林 庞稳绩 《工业催化》 CAS 2005年第10期28-30,共3页
概述了煤直接液化过程中铁系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及表征方法,探讨了催化剂存在的不足与研究方向。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铁系催化剂 活性氢 机理
下载PDF
引发体系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蔡开勇 王久芬 杜拴丽 《华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引发体系对合成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引发机理出发,本文对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5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以及聚合温度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 目的研究引发体系对合成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引发机理出发,本文对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5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以及聚合温度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各种引发体系对合成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过硫酸钾-连二硫酸钠体系是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有效引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引发剂 相对分子质量 PAM
下载PDF
铝系阻燃剂阻燃PP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迎春 谢江波 +1 位作者 杜拴丽 王邵平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4年第4期31-33,共3页
将用偶联剂处理的碱式碳酸铝镁加入到聚丙烯中,通过对体系阻燃性、力学性能等研究得出:碱式碳酸铝镁能够对聚丙烯起到良好的阻燃效果,碱式碳酸铝镁的加入提高了聚丙烯的冲击强度,当碱式碳酸铝镁质量分数为23%时,体系的冲击强度最高。... 将用偶联剂处理的碱式碳酸铝镁加入到聚丙烯中,通过对体系阻燃性、力学性能等研究得出:碱式碳酸铝镁能够对聚丙烯起到良好的阻燃效果,碱式碳酸铝镁的加入提高了聚丙烯的冲击强度,当碱式碳酸铝镁质量分数为23%时,体系的冲击强度最高。研究了偶联剂的用量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偶联剂用量的增加,体系的拉伸强度降低,冲击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偶联剂质量分数为1.0%时,体系的冲击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系阻燃剂 PP 力学性能 聚丙烯 阻燃性 碱式碳酸铝镁 冲击强度 拉伸强度
下载PDF
HDPE-g-MAH对HDPE/CaCO_3填充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温变英 张学东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9年第6期20-24,共5页
通过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了高分子型界面相容剂HDPE -g -MAH ,并将其应用于HDPE/CaCO3填充体系 ,考查了HDPE -g -MAH对HDPE/CaCO3填充体系的增容效果和增容机理。结果显示 ,HDPE -g -MAH有效提高了HDPE/CaCO3两相间的界面粘结 。
关键词 聚乙烯 碳酸钙 相容剂 填充 增容作用 改性
下载PDF
甲苯-TNT-水体系膜萃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健生 王连军 +1 位作者 赵宝昌 翁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6-380,共5页
该文以甲苯 TNT 水体系为对象 ,对膜萃取模型进行了研究 ,求取了该体系膜萃取过程的传质方程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所得的传质方程可信、有效 ,相对偏差在 1 0 %以内。比较和分析膜萃取过程中各部分传质阻力 ,可以看出 ,... 该文以甲苯 TNT 水体系为对象 ,对膜萃取模型进行了研究 ,求取了该体系膜萃取过程的传质方程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所得的传质方程可信、有效 ,相对偏差在 1 0 %以内。比较和分析膜萃取过程中各部分传质阻力 ,可以看出 ,对于该体系选取疏水膜器 ,可以有效地减小膜阻 ,强化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 萃取 甲苯-TNT-水体系
下载PDF
高聚物增塑体系热力学相容性及相图研究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邵自强 郝红英 解芳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 综述了高聚物增塑体系组分间热力学相容性研究的方法 .方法 检索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 .结果 综合了测量高聚物增塑体系组分间热力学相容性参数及建立体系相图的方法、种类及现状 .结论 利用近代溶液理论与多种近代测试手... 目的 综述了高聚物增塑体系组分间热力学相容性研究的方法 .方法 检索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 .结果 综合了测量高聚物增塑体系组分间热力学相容性参数及建立体系相图的方法、种类及现状 .结论 利用近代溶液理论与多种近代测试手段交叉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高聚物增塑体系 热力学相容性
下载PDF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CAI课件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久芬 乔晋忠 +1 位作者 王华锋 江兰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介绍了高分子化学试题库的建立方法.试题库由试题和题库管理系统两部分构成.该题库管理系统选用Delphi5.0和MicrosoftWord软件制作;试题来源于高分子化学教材、自编和向其它高校收集.该系统软件与MicrosoftWord兼容,使得试题和答案的...  介绍了高分子化学试题库的建立方法.试题库由试题和题库管理系统两部分构成.该题库管理系统选用Delphi5.0和MicrosoftWord软件制作;试题来源于高分子化学教材、自编和向其它高校收集.该系统软件与MicrosoftWord兼容,使得试题和答案的输入、修改、排版和打印变得非常方便;该题库管理系统能按一定要求自动生成试卷,并对试卷进行修改、排版和打印.高分子化学试题库是目前较好的题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 试题库 题库管理系统 试题 CAI
下载PDF
造纸废水中COD与SS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素云 李帅锋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研究了预报造纸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简称COD)的简便方法.以造纸厂排水渠各监测点废水的测定结果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了CODCr与悬浮物(简称SS)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从而得出利用测定SS的量来预报CODCr的简便方法.该方法...  研究了预报造纸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简称COD)的简便方法.以造纸厂排水渠各监测点废水的测定结果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了CODCr与悬浮物(简称SS)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从而得出利用测定SS的量来预报CODCr的简便方法.该方法预报误差在±10%以内,便于对造纸废水CODCr的监测与宏观控制,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相关关系 造纸废水 悬涂物 重铬酸钾法 化学需氧量
下载PDF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素云 徐春彦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分析了现行的工科《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弊端 ,提出了“突出重点、淡化一般、加强技能训练”的教改原则和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基本单元的“单元教学法”。正确处理了该教学法在不同教学阶段中师生主导地位转化、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 分析了现行的工科《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弊端 ,提出了“突出重点、淡化一般、加强技能训练”的教改原则和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基本单元的“单元教学法”。正确处理了该教学法在不同教学阶段中师生主导地位转化、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教学学时比例及实验室“开放”与“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 单元教学法 综合能力
下载PDF
蓖麻油质量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福泉 李冰 +2 位作者 王之钰 张雷蓬 申力文 《天津化工》 CAS 2004年第2期21-23,共3页
采用电热丝直接浸入液相加热、三层保温的量热装置,利用已知质量定压热容的甘油校正了蓖麻油质量定压热容测定过程中不同温区的热损失,据此测定了蓖麻油在310K~410K温区的质量定压热容。
关键词 蓖麻油 热容 温度
下载PDF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卫芝贤 畅云仙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5-36,39,共3页
介绍了对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改革。调查显示 :92 %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 ,他们用的时间更长 ,压力更大 ,但仍有 89%的学生肯定这种学习方法 ,新的教学模式在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 介绍了对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改革。调查显示 :92 %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 ,他们用的时间更长 ,压力更大 ,但仍有 89%的学生肯定这种学习方法 ,新的教学模式在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 ,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化学教学改革 无机化学
下载PDF
实验室仪器设备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6
14
作者 霍红 贾建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4年第4期6-8,共3页
为适应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开发了一套实验室仪器设备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利用该系统直接查询、修改、添加、浏览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数据。
关键词 实验室 数据管理 数据库 VB
下载PDF
纤维素衍生物增塑体系溶剂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红英 邵自强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 研究纤维素衍生物与低分子体系溶剂化程度对热力学相容性影响 .方法 对增塑体系组分间热力学相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测试 .结果 建立了半刚性链纤维素衍生物增塑体系组分相容性界限与溶剂化参数间关系 .结论 在溶剂化状... 目的 研究纤维素衍生物与低分子体系溶剂化程度对热力学相容性影响 .方法 对增塑体系组分间热力学相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测试 .结果 建立了半刚性链纤维素衍生物增塑体系组分相容性界限与溶剂化参数间关系 .结论 在溶剂化状态下 ,影响纤维素衍生物增塑体系热力学相容性的主要因素是溶剂化程度 ,而溶剂化程度与小分子、纤维素衍生物中葡萄糖环基摩尔体积比值 V1 / V2 和溶剂化参数 z值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体系 纤维素衍生物 热力学相容性 溶剂化 溶液
下载PDF
用DCP化学交联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玉蓉 《山西化工》 2001年第4期11-12,17,共3页
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交联剂,以松节油和苯乙烯为助交联剂对聚丙烯(PP)进行化学交联,考察了DCP的用量对交联PP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凝胶量的影响。
关键词 聚丙烯 化学交联 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 松节油 苯乙烯
下载PDF
聚苯乙烯水基微粒体系形成过程相反转的研究
17
作者 王香梅 高保娇 周少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0-34,共5页
分别用阴、阳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低分子非离子 /阴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实现了聚苯乙烯的微粒化水基化。用乳化过程中体系电导率和粘度的变化表征了乳化相反转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N 甲基 4 乙烯基吡啶 苯乙烯共聚物季... 分别用阴、阳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低分子非离子 /阴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实现了聚苯乙烯的微粒化水基化。用乳化过程中体系电导率和粘度的变化表征了乳化相反转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N 甲基 4 乙烯基吡啶 苯乙烯共聚物季铵盐比聚苯乙烯磺酸钠作表面活性剂对PS实现微乳化的相反转点时体系的含水量低。用TX 10和聚苯乙烯磺酸钠复配可提高油水界面的界面膜强度、乳化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水基微粒体系 形成过程 相反转 研究 微粒化水基化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改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模式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裕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针对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结合《分离工程》课程的特点 ,提出了该课程授课模式改变方案 ,通过在教学中联系本学科科研成果来培养学生工程兴趣、运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工程问题的技能以及改变考试模式等方法 ,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 针对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结合《分离工程》课程的特点 ,提出了该课程授课模式改变方案 ,通过在教学中联系本学科科研成果来培养学生工程兴趣、运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工程问题的技能以及改变考试模式等方法 ,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观念和工程实践 ,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分离工程》 课程教学模式 化工专业 高校 教学方法 考试模式
下载PDF
聚合反应工程的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评述了聚合反应工程的发展和现状。阐述了聚合动力学和模型化、聚合反应器的操作特性和放大设计。
关键词 聚合反应工程 聚合动力学 聚合过程
下载PDF
甲苯-TNT-水体系膜萃取传质特性的研究
20
作者 李健生 郝艳霞 +2 位作者 王连军 赵宝昌 翁霁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24,7,共4页
以甲苯 - TNT-水体系为对象 ,对膜萃取过程进行了研究 ,求取了该体系膜萃取过程的分传质系数关联式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在实验的操作范围内 ,所得的分传质系数关联式相对偏差在 10 %以内 。
关键词 萃取 传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