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颖教授在稻作(种)起源问题上的探索及贡献 被引量:5
1
作者 赵艳萍 倪根金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6-271,共6页
丁颖教授一生致力于稻作学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因发现野生稻而开启中国栽培稻种起源的研究,数十年不断丰富材料和方法,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纠正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的错误。本文旨在探寻丁颖教授在中国稻作、稻... 丁颖教授一生致力于稻作学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因发现野生稻而开启中国栽培稻种起源的研究,数十年不断丰富材料和方法,论证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纠正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的错误。本文旨在探寻丁颖教授在中国稻作、稻种起源问题上探索的每一个脚印,展示他的解答思路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颖 稻作起源 稻种起源 探索历程
下载PDF
19世纪中美应对大蝗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艳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30,共6页
19世纪中后期,同一纬度带的中国与北美大陆几乎同期经历了罕见的大蝗灾,影响两国至深:发生于中国清咸丰年间的大蝗灾被列为近代十大灾荒之一,而美国的大蝗灾则颠覆了新移民者征服新土地的信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北美土地的农业垦殖方式。... 19世纪中后期,同一纬度带的中国与北美大陆几乎同期经历了罕见的大蝗灾,影响两国至深:发生于中国清咸丰年间的大蝗灾被列为近代十大灾荒之一,而美国的大蝗灾则颠覆了新移民者征服新土地的信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北美土地的农业垦殖方式。两国的蝗灾无论是从技术史的角度解析蝗害的除治,还是从社会学史探讨两国在蝗害发生、蝗害成因及蝗虫应对都有着显著的相似性,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政治体制、文化背景下灾害应对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蝗灾 共性 差异性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广东的天花流行与防治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丽楠 刘玲娣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11-217,共7页
民国时期,广东几乎每年都有天花疫情发生.为了应对传染病,广东省建立了卫生行政及传染病防治机构,并自制牛痘疫苗;相关机构按周、月、年对疫情进行统计,并定期上报,以了解疫情进展.同时,还成立了传染病医院收容天花患者.港口检疫则将天... 民国时期,广东几乎每年都有天花疫情发生.为了应对传染病,广东省建立了卫生行政及传染病防治机构,并自制牛痘疫苗;相关机构按周、月、年对疫情进行统计,并定期上报,以了解疫情进展.同时,还成立了传染病医院收容天花患者.港口检疫则将天花列为重点检查对象.为了推广牛痘接种,政府与社会合作,组织大规模的“种痘运动”,以儿童、学生和年轻人作为主要接种对象,并借助媒体积极宣传天花防治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广东 天花 种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