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氏解郁调肝散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考察
1
作者 梁林辉 章斌 +2 位作者 芦珂 姚永秀 何露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9-82,90,共5页
(目的)建立于氏解郁调肝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加强于氏解郁调肝散的质量控制。(方法)依据2020版《中国药典》中非无菌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测法进行方法适用性考察。(结果)采用1∶1000稀释法测定需氧菌总数,采用1∶10稀释法测定霉菌和酵... (目的)建立于氏解郁调肝散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加强于氏解郁调肝散的质量控制。(方法)依据2020版《中国药典》中非无菌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测法进行方法适用性考察。(结果)采用1∶1000稀释法测定需氧菌总数,采用1∶10稀释法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各实验菌回收率在0.5~2之间;三种控制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均可采用常规接种法,结果符合要求。(结论)研究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于氏解郁调肝散的质量控制,为完善于氏解郁调肝散的质量标准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氏解郁调肝散 微生物限度 平皿法
下载PDF
雅安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和发展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莹莹 唐莉 +1 位作者 吴建国 尧忱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77-79,82,共4页
“十八大”以来,国家将中医药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强有力的促发展政策,极大鼓舞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信心。文章通过对雅安市区位、自然生... “十八大”以来,国家将中医药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强有力的促发展政策,极大鼓舞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信心。文章通过对雅安市区位、自然生态、中药材资源、中药材产业基础、科研技术和政策支持等优势的分析,聚焦雅安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发现存在中药材五化种植程度不高、种子种苗不规范、种植地基础设施较差、拳头产品少、全产业链不完善、长效机制不健全和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借助政策引领探寻雅安市中药材产业高速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安市 中药材 高速发展 策略
下载PDF
附子粗多糖的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芮苑 刘芳 +5 位作者 邓鸿丹 杨璐萍 郝莉 侯新莲 罗霄 胡慧玲 《中药与临床》 2023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附子粗多糖的结构特征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三氯甲烷脱蛋白等方法制备附子粗多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以及扫描电镜推测其可能存在的结构,最后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评估多糖的... 目的:探究附子粗多糖的结构特征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三氯甲烷脱蛋白等方法制备附子粗多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以及扫描电镜推测其可能存在的结构,最后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评估多糖的抗氧化效果。结果:紫外光谱分析附子粗多糖不含核酸、蛋白质以及多肽等物质;扫描电镜观察其呈片状不规则形态;热重数据分析附子多糖具有两个失重阶段,具有典型的多糖类失重现象;在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中,附子粗多糖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高达98.01%和96.08%,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论:附子粗多糖热稳定较好,抗氧化能力较强,可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多糖 结构特征 抗氧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附子废弃物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4
作者 张芮苑 刘芳 +5 位作者 张倩 杨璐萍 李琳 郝莉 侯新莲 胡慧玲 《中药与临床》 2023年第1期20-23,28,共5页
本研究通过热水醇沉提取附子醇沉废弃物中的多糖,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优化附子废弃物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表明,附子废弃物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1次,加水量26倍,提取时间1.75 h,实际得到多糖含量为26.60... 本研究通过热水醇沉提取附子醇沉废弃物中的多糖,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优化附子废弃物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表明,附子废弃物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1次,加水量26倍,提取时间1.75 h,实际得到多糖含量为26.60%。响应面优化提取附子废弃物中的附子多糖含量较高,为实现废弃物中附子有效成分再利用提供参考,为中药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废弃物 多糖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提取条件 资源开发
下载PDF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离心喷雾干燥系统的节能措施
5
作者 宋绍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13-16,共4页
中药配方颗粒的干燥工序是配方颗粒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耗能环节。对于热敏性药物,中药配方颗粒需要在短时间内高温受热干燥,以达到质量要求,保证药品质量。目前使用离心式喷雾干燥塔,能很好的满足热敏药物的干燥要求。在配方颗... 中药配方颗粒的干燥工序是配方颗粒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耗能环节。对于热敏性药物,中药配方颗粒需要在短时间内高温受热干燥,以达到质量要求,保证药品质量。目前使用离心式喷雾干燥塔,能很好的满足热敏药物的干燥要求。在配方颗粒生产种使用的离心喷雾干燥塔,系统较为复杂,单位收粉能耗较高。离心喷雾干燥系统影响能耗的因素较多,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结合配方颗粒产品实际生产特点,实际运行经验,采取应对措施,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以达到降低配方颗粒产品单位能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喷雾干燥塔 碳达峰碳中和 节能
下载PDF
浅析双效电浓缩机组在配方颗粒浓缩工艺中的应用
6
作者 宋绍学 尧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1期5-8,共4页
双效电浓缩机组,利用热泵原理,将二效蒸发的蒸汽热能回收利用,达到热量循环利用的目的。双效电浓缩机组运行稳定,对于采用水提的中药浓缩工艺过程,适用性强,运行成本较低。中药配方颗粒水提煎煮液,品种多,浓缩量大,能耗高。部分热敏性... 双效电浓缩机组,利用热泵原理,将二效蒸发的蒸汽热能回收利用,达到热量循环利用的目的。双效电浓缩机组运行稳定,对于采用水提的中药浓缩工艺过程,适用性强,运行成本较低。中药配方颗粒水提煎煮液,品种多,浓缩量大,能耗高。部分热敏性中药品种使用传统浓缩器,质量波动较大。采用双效电浓缩机组能实现70℃以下浓缩,能有效保证热敏性品种在浓缩环节的质量稳定性。对于一些起泡品种,也有良好的适应性,减少跑料,减少药液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浓缩 配方颗粒 节能降碳 热敏性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配伍乌头碱对体外培养心衰模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董艳红 谢晓芳 +2 位作者 李雪梅 朱雅宁 彭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2-475,共4页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Rg_1配伍乌头碱对体外培养心衰模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1×10^(-7)mol/L)、人参皂苷Rg_1组(1×10^(-8)mol/L)、乌头碱组(1&#... 目的:考察人参皂苷Rg_1配伍乌头碱对体外培养心衰模型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1×10^(-7)mol/L)、人参皂苷Rg_1组(1×10^(-8)mol/L)、乌头碱组(1×10^(-9)mol/L)以及人参皂苷Rg_1与乌头碱不同配比的配伍组(1∶1、2∶1、1∶2,V/V)。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以0.8%戊巴比妥钠诱导心肌细胞心衰模型。成模后,各组细胞给予相应药物培养1 h,然后检测细胞总三磷酸腺苷(ATP)酶、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力;检测细胞培养液中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细胞中总糖原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总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明显降低,Na^+-K^+-ATP酶活力明显升高,培养液中ACP、LDH活力及BN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总ATP酶活力显著升高,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显著降低,且以人参皂苷Rg1与乌头碱2∶1配伍时作用最强;乌头碱组和各配伍组细胞Na^+-K^+-ATP酶活力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细胞培养液中ACP、BNP活力均有降低的趋势,细胞内总糖原含量和培养液中TNF-α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人参皂苷Rg_1配伍乌头碱可改善大鼠心衰模型心肌细胞ATP酶活力和膜通透性,调节细胞分泌BNP,对心衰模型心肌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且以人参皂苷Rg_1与乌头碱2∶1配伍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乌头碱 配伍 心衰模型 心肌细胞 细胞膜通透性 离子转运相关酶
下载PDF
基于SWOT模型的四川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军 方清茂 +7 位作者 赵军宁 杨殿兴 赵炳祥 张大鸣 尹莉 邢军 王巧 童恩亲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6期782-788,共7页
采用SWOT分析法,项目组全面分析四川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发展现状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该基地在"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下,创建了"边建设、边科研、边推广... 采用SWOT分析法,项目组全面分析四川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发展现状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该基地在"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下,创建了"边建设、边科研、边推广"的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了基地中药材种子种苗"供应有保障、科研有转化、企业有产品、产品有市场、市场有反馈"的良性发展模式。四川基地通过合理建设布局、搭建平台、坚持市场化运作措施等手段尝试开展了中药材种子种苗的规范化生产与经营,从源头上提高中药材的品质、稳定中药材的质量,进而推动四川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模型 种子种苗 繁育基地 现状分析 对策探讨
下载PDF
基于Microtox技术的中药注射剂毒性早期发现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军宁 鄢良春 罗荔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29-1934,共6页
Microtox技术(即微毒技术)是测定环境中有害有毒物质生物毒性的一种方法,以非致病的发光细菌作为试验系,以其发光强度变化作为检测指标,日前已成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生物毒性检测手段。本文概述了本团队基于Microtox技术发展一种能够反... Microtox技术(即微毒技术)是测定环境中有害有毒物质生物毒性的一种方法,以非致病的发光细菌作为试验系,以其发光强度变化作为检测指标,日前已成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生物毒性检测手段。本文概述了本团队基于Microtox技术发展一种能够反映中药注射剂特点的早期、灵敏、快速、可靠的新技术平台和方法体系,探讨解决现有高风险中药注射剂生物评价及检测方法难以控制其风险的难题,实现高风险中药毒性参数的定量化表征,从而提高中药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Microtox技术 发光细菌 微小毒性 生物评价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真武汤研究进展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瑞煜 张翅 +3 位作者 吴建国 唐莉 朱雅宁 万丽 《中药与临床》 2022年第4期46-53,共8页
目的:总结近十年关于真武汤的研究进展,分析真武汤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方法:以“真武汤”为关键词,检索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研究作者、机构及... 目的:总结近十年关于真武汤的研究进展,分析真武汤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方法:以“真武汤”为关键词,检索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研究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十年真武汤研究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纳入的915篇文献主要发表在非中文核心期刊,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为《光明中医》,累计发表36篇真武汤相关文献;核心期刊中最多的为《中华中医药学刊》,累计发表了15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李文杰,辽宁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关键词分析发现真武汤研究主要集中在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领域。结论:真武汤研究紧扣“温阳利水”功效,开展了大量临床观察性研究、方证理论研究和药理机制探索研究。现阶段依旧围绕心功能和肾功能开展相关研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主题,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以及肾病综合征研究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CiteSpace5.7.R5W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川产道地药材品质控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的研究思路与实践
11
作者 彭成 裴瑾 +7 位作者 谢晓芳 熊亮 李敏 王曙 童荣生 朱雅林 刘昭华 刘静 《中药与临床》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在2011年提出“道地药材形成的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道地药材品质控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思路,开展了川产道地药材川芎、附子、川贝母、红花、半夏、益母草、赶黄草、厚朴的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培育、生态环境研究与规划... 本文在2011年提出“道地药材形成的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道地药材品质控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思路,开展了川产道地药材川芎、附子、川贝母、红花、半夏、益母草、赶黄草、厚朴的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培育、生态环境研究与规划化种植、生产加工体系与新标准建立、功效作用原理与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道地药材 品质控制 产业化 关键技术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附子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佳琛 赵鑫磊 +10 位作者 翁倩倩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李兵 蔡秋杰 陈周全 张翅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8期1340-1360,共21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附子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考证,为包含附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附子药材主流基原为毛茛科乌头Aconitum carmichae...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附子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考证,为包含附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附子药材主流基原为毛茛科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药用部位为其子根,以四川绵阳为道地产区;宋代起开始大规模种植,清代陕西成为另一产区,但品质不及四川。附子炮制历史变迁复杂,由火制转变为水火共制,其辅料也经历了“简单-复杂-简单”的演变过程。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附子药材以乌头A.carmichaeli子根为来源,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黑顺片”炮制品的加工规范进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附子 基原 道地 炮制 本草考证
下载PDF
附子中6种生物碱质谱裂解机制及醇解产物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翅 潘德林 +1 位作者 朱雅宁 郝莉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2期2278-2282,共5页
目的探讨附子中6种生物碱裂解规律,研究双酯型生物碱乙醇解产物。方法采用HPLC-ESI-MS技术,在正离子模式下,扫描分析双酯型生物碱在乙醇的转化产物,并阐述其规律。结果通过对已知6种生物碱的多级质谱分析及文献调研,总结了6种酯型生物... 目的探讨附子中6种生物碱裂解规律,研究双酯型生物碱乙醇解产物。方法采用HPLC-ESI-MS技术,在正离子模式下,扫描分析双酯型生物碱在乙醇的转化产物,并阐述其规律。结果通过对已知6种生物碱的多级质谱分析及文献调研,总结了6种酯型生物碱的裂解规律,并确定了双酯型生物碱的乙醇产物。结论 3种双酯型生物碱在乙醇中,发生乙醇解反应,分别生成8-乙氧基新乌头碱、8-乙氧基乌头碱和8-乙氧基次乌头碱;由于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还有焦乌头碱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乌头碱 双酯型生物碱 裂解规律 醇解产物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结合正交试验优化红参的炮制工艺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新莲 黄露 +3 位作者 彭成 朱雅宁 蔡帮军 周勤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8-1233,共6页
目的:建立红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优选其最优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ShieldTMRP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0μL。以人参皂苷Rb1... 目的:建立红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优选其最优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ShieldTMRP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0μL。以人参皂苷Rb1为参照,绘制10批红参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确定共有峰。以蒸制温度、蒸制时间、干燥方法为考察因素,人皂苷类成分含量、指纹图谱相似度为指标,采用L16(43)正交试验优化红参的炮制工艺并进行验证;采用SPSS 19.0软件对10批红参样品和最优工艺炮制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批红参共有1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20;共指认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等3个共有峰。最优炮制工艺为100℃蒸制150 min,60℃干燥;验证试验结果显示,3批红参最优工艺炮制品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分别为0.26%~0.29%、0.17%~0.20%、0.47%~0.54%,其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7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批红参及3批最优工艺炮制品可聚为两类,即HS3~HS10聚为一类、3批最优工艺炮制品及HS1、HS2聚为一类。结论:所建指纹图谱可用于红参的炮制工艺优化,能表征炮制工艺参数波动与药材整体质量的相关性变化;所得最优炮制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炮制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下载PDF
Microtox(微毒)技术应用于红花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荔敏 鄢良春 +3 位作者 卫天喜 华桦 祝勇军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35-1941,共7页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红花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红花注射液进行了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2 m L反应...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红花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红花注射液进行了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2 m L反应体系下,最优复苏液体积0.9 m L/支菌,每个待测样品加入最优的菌液体积50μL,最优检测时间10 min,最优p H范围5-10,且10 min时发光强度以80-120万为宜;重复性试验、中间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不同生产厂家A、B、C成品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3.36%、5.58%、4.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费氏弧菌的毒性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不同生产厂家(包括原研单位在内)之间成品EC50值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红花注射液成品生物学检测标准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用Microtox技术检测红花注射液综合毒性并用于控制不同厂家成品质量的波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ox技术 发光细菌 红花注射液 综合毒性
下载PDF
Microtox技术应用于参麦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炳祥 罗荔敏 +3 位作者 鄢良春 华桦 胡美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42-1947,共6页
目的:开发一项新的检测技术——Microtox技术,以用于参麦注射液的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参麦注射液进行... 目的:开发一项新的检测技术——Microtox技术,以用于参麦注射液的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参麦注射液进行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在2 m L反应体系下,最优复苏液体积0.9 m L/支菌,每个待测样品加入最优菌液体积50μL,最优检测时间为10 min,最优p H范围为5-10,且10 min发光强度以80-120万为宜;重复性试验、中间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15%;不同生产厂家A、B、C成品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35.60%、92.34%、146.57%,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费氏弧菌的毒性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不同生产厂家之间成品EC50值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参麦注射液成品生物学检测标准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用Microtox技术检测参麦注射液综合毒性并用于控制不同厂家成品质量波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ox技术 发光细菌 参麦注射液 综合毒性
下载PDF
Microtox(微毒)技术应用于参附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荔敏 鄢良春 +3 位作者 侯新莲 华桦 干建伟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3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独家品种-参附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某药厂独家品种参附注射液进行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独家品种-参附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某药厂独家品种参附注射液进行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2 mL反应体系下,最优复苏液体积0.9 mL/支菌,每个待测样品加入最优菌液体积50μL,最优检测时间为10 min,pH为5-10,且10 min发光强度80-120万;重复性试验、中间精密度试验的RSD,均符合测定要求。9批次待测参附注射液EC50值无显著性差异(41.07%,RSD<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费氏弧菌的毒性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不同批次之间成品EC50值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参附注射液不同批次之间质量波动性较小,生产工艺控制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ox技术 发光细菌 参附注射液 综合毒性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化学成分鉴定及其炔醇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琪 王晓雅 +4 位作者 刘杰 彭成 熊亮 朱雅宁 周勤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31-1936,共6页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炔醇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方法经大孔吸附树脂、中压液相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参附注射液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炔醇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方法经大孔吸附树脂、中压液相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参附注射液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其中炔醇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评价活性炔醇类化合物对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从参附注射液中共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其中包括8个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即人参皂苷Rg1(1)、人参皂苷Re(2)、人参皂苷Rb_(1)(3)、人参皂苷Rk_(1)(4)、20(R)-人参皂苷Rh_(1)(5)、20(S)-人参皂苷Rg_(3)(6)、三七皂苷R_(1)(7)、人参三醇(8);4个炔醇类化合物,即(3R,9R,10R)-人参炔三醇(9)、人参环氧炔醇(10)、heptadeca-1,8-dien-4,6-diyne-3,10-diol(11)、人参炔醇(12)。4种炔醇类化合物中,仅化合物10有抗炎活性。化合物10对正常的RAW264.7细胞无毒;其给药浓度为12.5~50.0μmol/L时,可显著逆转脂多糖诱导的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的升高(P<0.05或P<0.01);在给药浓度为50.0μmol/L时,可显著逆转脂多糖诱导的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量的升高(P<0.05)。结论化合物4、7、10~12首次在参附注射液中被鉴定并报道,其中人参环氧炔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炔醇类 抗炎活性 人参皂苷 分离鉴定
下载PDF
Microtox技术应用于生脉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荔敏 鄢良春 +3 位作者 华桦 祝勇军 胡美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1期1948-1953,共6页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生脉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生脉注射液进行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生脉注射液综合毒性检测。方法:以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通过方法学考察确定最优检测体系及方法学可靠性;在最优检测体系条件下,首次以费氏弧菌对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生脉注射液进行发光菌综合毒性检测。结果:2 m L反应体系下,最优复苏液体积0.9 m L/支菌,每个待测样品加入最优菌液体积50μL,最优检测时间10 min,最优p H范围5-10,且10 min发光强度以80-120万为宜;重复性试验、中间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15%;不同生产厂家A、B、C成品的EC50平均值分别为22.10%、34.10%、46.04%,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对费氏弧菌的毒性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不同生产厂家之间成品EC50值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我们生脉注射液成品生物学检测标准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应用Microtox技术检测生脉射液综合毒性并用于控制不同厂家成品质量波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ox技术 发光细菌 生脉注射液 综合毒性
下载PDF
金关片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药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琳莉 杨芳炬 +2 位作者 郑焱江 梁楠 植茂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3期476-477,491,共3页
目的探讨金关片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药效作用。方法小鼠分为造模给药同时进行处理,以及造模后给药处理。每类处理都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5%-CMC-Na溶液20 mL/kg)、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别嘌呤40 mg/kg),金关片高、中、低剂量组(金... 目的探讨金关片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药效作用。方法小鼠分为造模给药同时进行处理,以及造模后给药处理。每类处理都将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5%-CMC-Na溶液20 mL/kg)、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别嘌呤40 mg/kg),金关片高、中、低剂量组(金关片2.4 g/kg、1.2 g/kg、0.6 g/kg)。通过饲喂小鼠酵母膏造成高尿酸血症模型,对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第7日(造模给药同时进行),和造模第10日(造模后给药处理)末次给药30 min后,经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中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含量。结果金关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UA、BUN、Scr水平(P<0.05或P<0.01),降低水平以造模给药同时进行组更明显。结论金关片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并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所致的高尿素氮、高肌酐水平;对模型形成过程小鼠血清中尿酸水平有良好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金关片 尿酸 尿素氮 肌酐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