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胶艾汤和四物汤对血虚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和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活力的影响,探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补血功效变化的机制。方法每天于大鼠眼底静脉丛放血5 m L/kg,连续放血12 d,复制大鼠血虚模型;同时造模大鼠分别i...目的比较胶艾汤和四物汤对血虚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和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活力的影响,探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补血功效变化的机制。方法每天于大鼠眼底静脉丛放血5 m L/kg,连续放血12 d,复制大鼠血虚模型;同时造模大鼠分别ig给予不同剂量的胶艾汤、四物汤、胶三汤及胶四汤,复方阿胶浆为阳性对照,各组均给药12 d;检测各组大鼠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免疫器官指数、红细胞膜Ca2+,Mg2+-ATP和Na+,K+-ATP酶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BC、HGB、HCT、PLT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膜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力明显降低(P<0.05、0.01),脾脏和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胶艾汤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大鼠RBC、PLT、HCT、HGB(P<0.05、0.01),升高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0.01),增强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力(P<0.05、0.01);四物汤组可明显升高大鼠RBC、HCT、PLT(P<0.05),升高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0.01),增强Ca2+,Mg2+-ATP酶活力(P<0.05)。四物汤组对RBC和Na+,K+-ATP酶活力改善作用明显弱于胶艾汤中剂量组。结论胶艾汤和四物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补血作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补血作用具有减弱的趋势。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四物汤类方主要活性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分析,探索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关关系。方法:针对类方中藁本内酯、正丁烯基酜内酯、川芎内酯、阿魏酸、没食子酸、芍药苷、焦地黄素A、...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四物汤类方主要活性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分析,探索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关关系。方法:针对类方中藁本内酯、正丁烯基酜内酯、川芎内酯、阿魏酸、没食子酸、芍药苷、焦地黄素A、梓醇等共有的活性成分及各方差异的代表性活性成分,依据PharmMapper数据库构建多成分-蛋白网络,获取的靶点信息利用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数据库,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四物汤类方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与结论:网络分析表明,在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四物汤及其类方共有的潜在作用靶点群;四物汤主要活性成分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相关的51条通路,除与四物汤相同的通路外,少腹逐瘀汤偏重于脂质代谢;香附四物汤偏重于氨基酸代谢通路;桃红四物汤偏重于碳水化合物代谢;芩连四物汤偏重于ErbB,VEGF信号转导通路。四物汤及衍化方既有共同的作用靶点及通路,又各有偏重,体现了方剂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模式,该研究为深入研究四物汤类方分子作用机制提供线索。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胶艾汤和四物汤对血虚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和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活力的影响,探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补血功效变化的机制。方法每天于大鼠眼底静脉丛放血5 m L/kg,连续放血12 d,复制大鼠血虚模型;同时造模大鼠分别ig给予不同剂量的胶艾汤、四物汤、胶三汤及胶四汤,复方阿胶浆为阳性对照,各组均给药12 d;检测各组大鼠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免疫器官指数、红细胞膜Ca2+,Mg2+-ATP和Na+,K+-ATP酶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BC、HGB、HCT、PLT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膜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力明显降低(P<0.05、0.01),脾脏和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胶艾汤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大鼠RBC、PLT、HCT、HGB(P<0.05、0.01),升高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0.01),增强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力(P<0.05、0.01);四物汤组可明显升高大鼠RBC、HCT、PLT(P<0.05),升高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0.01),增强Ca2+,Mg2+-ATP酶活力(P<0.05)。四物汤组对RBC和Na+,K+-ATP酶活力改善作用明显弱于胶艾汤中剂量组。结论胶艾汤和四物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补血作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补血作用具有减弱的趋势。
文摘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四物汤类方主要活性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分析,探索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关关系。方法:针对类方中藁本内酯、正丁烯基酜内酯、川芎内酯、阿魏酸、没食子酸、芍药苷、焦地黄素A、梓醇等共有的活性成分及各方差异的代表性活性成分,依据PharmMapper数据库构建多成分-蛋白网络,获取的靶点信息利用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数据库,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四物汤类方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与结论:网络分析表明,在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四物汤及其类方共有的潜在作用靶点群;四物汤主要活性成分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相关的51条通路,除与四物汤相同的通路外,少腹逐瘀汤偏重于脂质代谢;香附四物汤偏重于氨基酸代谢通路;桃红四物汤偏重于碳水化合物代谢;芩连四物汤偏重于ErbB,VEGF信号转导通路。四物汤及衍化方既有共同的作用靶点及通路,又各有偏重,体现了方剂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模式,该研究为深入研究四物汤类方分子作用机制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