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甲苷与苄达赖氨酸合用对抑制大鼠肾系膜细胞外基质增生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印晓星 张银娣 +2 位作者 余俊先 沈建平 邱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在大鼠肾系膜细胞上观察黄芪甲苷与苄达赖氨酸合用对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系膜细胞在含不同药物的培养液中孵育后,放免法测定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含量;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RT-PCR法测定肾皮质TGFβ-1 m... 目的在大鼠肾系膜细胞上观察黄芪甲苷与苄达赖氨酸合用对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系膜细胞在含不同药物的培养液中孵育后,放免法测定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含量;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RT-PCR法测定肾皮质TGFβ-1 mRNA的相对含量;比色法测定各抗氧化指标。结果高剂量ASI与高剂量BDL合用组(AH+BH组)和低剂量ASI与低剂量BDL合用组(AL+BL组)的Ⅳ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相对含量较高糖组降低,高剂量ASI组(AH组)和高剂量BDL组(BH组)分别与AH+BH组相比差异都有显著性。AH+BH组和AL+BL组的S期细胞比例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单用ASI组和单用BDL组相当。AH组和BH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与AH+BH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合用ASI和BDL可增强它们的降低TGFβ-1水平、抑制Ⅳ型胶原生长和抗氧化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对高糖引起的ECM增生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苄达赖氨酸 大鼠肾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山莨菪碱舒张微血管作用与血管内皮的关系 被引量:15
2
作者 鲍颖霞 李庆平 汪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舒张微血管作用与内皮细胞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大鼠肠系膜血管床后给予山莨菪碱 ,观察去除血管内皮、给予NO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和ATP敏...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舒张微血管作用与内皮细胞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大鼠肠系膜血管床后给予山莨菪碱 ,观察去除血管内皮、给予NO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和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开放抑制剂格列本脲后对血管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 山莨菪碱对肠系膜血管床的舒张作用在去除血管内皮后 ,以 1μmol·L- 1的吲哚美辛、10 μmol·L- 1的L NAME或 1μmol·L- 1的格列本脲预处理后均显著减弱。结论 山莨菪碱的舒张微血管作用有内皮依赖性 ,且与内皮源性舒张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微血管 内皮 血管 血管舒张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与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倪永兵 王梦 +1 位作者 王斌 肖继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关系。方法:氯化钴处理PC12细胞模拟缺氧,去除氯化钴模拟复氧,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和RT-PCR技术检测缺氧0、1、2、4、8、12、16h以及复氧4、8、12hLDH漏出与HIF-1αmRNA...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关系。方法:氯化钴处理PC12细胞模拟缺氧,去除氯化钴模拟复氧,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和RT-PCR技术检测缺氧0、1、2、4、8、12、16h以及复氧4、8、12hLDH漏出与HIF-1αmRNA水平。结果:①氯化钴处理细胞后,LDH漏出逐渐增加,8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HIF-1αmRNA水平逐渐增加,4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②氯化钴处理4h,去除氯化钴后,LDH漏出于8h明显增加,HIF-1αmRNA表达于4h明显减少,8、12h略有升高。结论:HIF-1α对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缺氧 复氧 乳酸脱氢酶 PC12细胞 损伤 大鼠
下载PDF
Urocortin舒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与NO和K^+通道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汪红仪 陈洁 +2 位作者 徐华娥 陶金 李胜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探讨Urocortin(Uc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胸主动脉舒缩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血管灌流,观察Ucn对SHR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以及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N(ω)n itro-L-argin ine methyl ester,L-NAME)、亚甲蓝(M ethylene B l... 目的探讨Urocortin(Uc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胸主动脉舒缩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血管灌流,观察Ucn对SHR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以及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N(ω)n itro-L-argin ine methyl ester,L-NAME)、亚甲蓝(M ethylene B lue,MB)和格列本脲(G lybenc lam ide)对其舒张作用的影响。结果Ucn(1 nmol.L-1~1μmol.L-1)可明显舒张内皮完整和去内皮SHR胸主动脉(P<0.01),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一氧化氮(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100μmol.L-1)和鸟苷酸环化酶(GC)抑制剂MB部分抑制Ucn舒张血管的作用,而且增强去甲肾上腺素(NE)产生的收缩反应。ATP敏感钾通道(KATP)阻断剂格列本脲(10μmol.L-1)可减弱Ucn的舒血管作用。结论Ucn对SHR血管具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此作用部分是Ucn增加血管内皮细胞NO水平实现的,并且与NO-cGMP通路和KATP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OCORTIN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NO KATP通道
下载PDF
PC12细胞化学缺氧复氧损伤与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斌 倪永兵 +4 位作者 王娟 李华 严虹 戈应滨 肖继皋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 1(HIF1)在PC12细胞化学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和去除氯化钴模拟化学缺氧和复氧 ,以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作为细胞损伤指标 ,观察化学缺氧和复氧后不同时间细胞损伤和HIF1...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 1(HIF1)在PC12细胞化学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和去除氯化钴模拟化学缺氧和复氧 ,以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作为细胞损伤指标 ,观察化学缺氧和复氧后不同时间细胞损伤和HIF1α蛋白变化。结果  在氯化钴模拟化学缺氧实验中 ,LDH漏出明显增加 ,8h达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电镜结果与LDH改变相一致 ,HIF1α蛋白表达在化学缺氧后 2 ,4 ,8和 12h均明显增加 ,8h达高峰 ,提示化学缺氧 8h后细胞损伤逐渐减轻可能与HIF1α蛋白水平升高有关。在模拟复氧实验中 ,LDH和细胞形态学改变都显示化学复氧 8h细胞损伤最为严重 ,而HIF1α蛋白表达在化学复氧 4和 8h均明显下降 ,提示细胞化学复氧损伤可能与HIF1α蛋白水平下降有关。 结论 HIF1对神经细胞化学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化学缺氧复氧损伤 缺氧诱导因子1 表达
下载PDF
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反应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许静 徐康康 +4 位作者 李庆平 王斌 顾海娟 李天媛 廖清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2-836,共5页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家族中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治疗反应和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筛选ALL患者98例,采用多重PCR技术分析GSTT1、GSTM1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早期治疗反应和发...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家族中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治疗反应和化疗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筛选ALL患者98例,采用多重PCR技术分析GSTT1、GSTM1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早期治疗反应和发生化疗毒副作用的差异。结果:GSTT1基因缺失型患者早期治疗反应较GSTT1基因非缺失型患者好(OR=3.35,95%CI:1.05~10.73,P=0.041),GSTT1和GSTM1基因双非缺失型患者发生早期治疗反应差的风险明显高于GSTT1和GSTM1任一基因缺失型及双缺失型(OR=5.73,95%CI:1.73~18.95,P=0.004)。GSTM1基因缺失型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及感染的风险高于GSTM1基因非缺失型患者(P<0.05),GSTT1和GSTM1基因双缺失型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及感染的风险明显高于两基因非双缺失型患者(P<0.05)。结论:GSTT1和GSTM1基因型与ALL患者早期治疗反应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关,GSTT1和GSTM1基因型有助于指导ALL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多态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早期治疗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高血压大鼠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日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建寨 魏立 +1 位作者 王晓军 李庆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元件基因(ATNG、AT1R、AT2R)的昼夜节律表达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的模型。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以及正常SD大鼠,在12h光暗交替...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鼠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元件基因(ATNG、AT1R、AT2R)的昼夜节律表达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的模型。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以及正常SD大鼠,在12h光暗交替的环境中饲养2周后,每隔4h取心脏,测心重指数等各项指标,用RT-PCR的方法检测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与正常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原(ATNG),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R)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型(AT2R)表达的变化。结果SHR和RHR的左心重与全心重比值及全心重与体重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SHR和RHR组心脏RAS元件基因表达较对照组增高。RAS元件基因的mR-NA的表达都表现出昼夜节律,SHR和RHR组昼夜变化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RAS元件基因的过表达和其波动的增加在心肌肥厚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昼夜节律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与神经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王斌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神经细胞缺氧损伤 神经细胞复氧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利多卡因通过激活AMPK/SOCS3信号通路改善阿霉素引起的急性心肌损伤
9
作者 陈建溯 宋雅君 +4 位作者 吴胜兰 周超一 金莱 刘文涛 李庆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8-1075,共8页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lidocaine,Lido)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小鼠心脏损伤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32只SPF小鼠随机分为Saline组、Dox组、Dox+Lido组、Lido组4组(n=8),观察并检测各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多普勒血流成像、心电...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lidocaine,Lido)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小鼠心脏损伤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32只SPF小鼠随机分为Saline组、Dox组、Dox+Lido组、Lido组4组(n=8),观察并检测各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多普勒血流成像、心电图、心脏超声,以及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心肌组织中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磷酸化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recombinant 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的含量。结果:与Saline组比较,Dox组小鼠体重、生存率明显降低,心率降低、QRS波时限及QT间期延长,血浆CK-MB、cTnI值明显上升,心脏挛缩,心腔变小,TF、MMP-9升高,心脏组织中p-AMPK、SOCS3、Cx43表达减低;与Dox组相比,Dox+Lido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增加,心率上升,QRS波时限及QT间期正常,血浆CK-MB、cTnI值处于正常区间,心脏大小未见明显改变,TF、MMP-9降低,心脏组织中p-AMPK、SOCS3、Cx43表达增加。结论:利多卡因能通过激活p-AMPK/SOCS3/Cx43信号通路和抑制TF/MMP-9高表达改善阿霉素诱导的急性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肌损伤 利多卡因 AMPK CX43 SOCS3
下载PDF
黄连素通过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毒性的研究
10
作者 朱续昌 邵宏安 +4 位作者 周小扣 肖珺文 刘文涛 金莱 李庆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434-439,共6页
目的探究黄连素是否在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心肌毒性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Dox组),治疗组(Dox+BBR,200 mg/kg组)。监测小鼠化疗后的病死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 目的探究黄连素是否在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心肌毒性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Dox组),治疗组(Dox+BBR,200 mg/kg组)。监测小鼠化疗后的病死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l)的含量;超声心动图评价小鼠心功能。心电图检测小鼠心率,检测小鼠心电QRS波时程、QT间期。彩色激光多普勒检测小鼠肠道血流,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变化。黄连素治疗结束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与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心脏中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黄连素降低了阿霉素诱导小鼠的死亡率,改善了心脏挛缩,显着抑制了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心电图结果显示,黄连素缓解了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Dox+BBR组肠道微循环血流量高于Dox组。相比之下,Dox+BBR组血清中LPS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TF、MMP-9和Bax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TFPI和Bcl-2在心脏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连素通过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入血,抑制心脏中TF的表达和炎症的产生,发挥心脏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肠道 内毒素 黄连素
下载PDF
α-与β-甘草酸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范益 丁建花 +4 位作者 刘苏怡 张徐宁 刘强 章静 胡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19-622,共4页
目的 :探讨甘草酸 (glycyrrhizicacid ,GL)的两个差向异构体α GL和 β GL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特征。方法 :运用HPLC UV法检测小鼠单次ivα GL或 β GL5 3mg·kg-1后 5、15、30、6 0和 180min时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药物含量 ,比较... 目的 :探讨甘草酸 (glycyrrhizicacid ,GL)的两个差向异构体α GL和 β GL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其特征。方法 :运用HPLC UV法检测小鼠单次ivα GL或 β GL5 3mg·kg-1后 5、15、30、6 0和 180min时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药物含量 ,比较、评价两者的分布差异及特征。结果 :α GL和 β GLiv后分布迅速 ,除血外 ,肝中含量最高 ,肺、肾、脂肪、心、卵巢、肠、脾、睾丸、肌肉中药物含量依次减小 ,脑中最低 ;肠肝循环的第二峰现象出现在 30min时 ;α GLiv后早期肝含量显著高于 β GL ,血及其余组织脏器药物含量明显低于 β GL或与其相近 ;随时间的延长药物含量迅速降低的同时肠浓度渐高 ,至 180min时α GL各组织脏器 (除肠外 )药物浓度接近或低于检测限 ,β GL则仍维持较高浓度 ,是峰值的 30 %~ 70 %。结论 :小鼠ivα GL后在体内呈肝分布特异性 ,转化成GA的速率高于 β GL ,无组织蓄积 ;而 β GL在体内分布广泛 ,代谢较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甘草酸 β-甘草酸 组织分布 比较 HPLC-UV法
下载PDF
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曹磊 兰新新 +3 位作者 王林晓 丁建花 范益 胡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7期721-726,共6页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大鼠急性期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onga法制备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 MCAO)模型,于缺血1.5 h再灌后1 h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0.625,1.25和2.5 mg/kg,i.p.,bid)及阳性药依达拉奉注射液(3.0 ...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大鼠急性期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onga法制备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t MCAO)模型,于缺血1.5 h再灌后1 h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0.625,1.25和2.5 mg/kg,i.p.,bid)及阳性药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kg,i.p.,bid),再灌注72 h后通过TTC染色、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水肿测定观察银杏内酯注射液对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应用免疫组化观察药物对主要神经血管单元组分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血管形态和数量的改变。结果:银杏内酯注射液(2.5 mg/kg,i.p.,bid)显著改善t MCAO模型大鼠急性期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并且能调节神经血管单元组分,表现为减轻缺血再灌后大鼠半影区皮层神经元的丢失,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降低血管外基质胶原蛋白Ⅳ(Collagen IV)的降解。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对t MCAO模型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神经血管单元
下载PDF
NF-κB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始动作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石翠格 胡刚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具有慢性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 ,血管内皮细胞在引发和扩大炎症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 ,以NF κB家族为调控中心的内皮细胞活化及炎症诱导有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共同途径 ,选择性保护内皮细胞 ,可能为治疗动脉粥样...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具有慢性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 ,血管内皮细胞在引发和扩大炎症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 ,以NF κB家族为调控中心的内皮细胞活化及炎症诱导有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共同途径 ,选择性保护内皮细胞 ,可能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核转录因子 NF—kB
下载PDF
盐酸埃他卡林对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虹 解卫平 +1 位作者 汪海 胡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 :研究埃他卡林 (iptakalim ,IPT)对内皮素 1(ET 1)诱导的大鼠肺动脉环收缩、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正常SD大鼠肺动脉环建立ET 1的浓度反应曲线 ,研究IPT累积给药的舒张血管效应 ;通过微型导管直接向麻醉大鼠肺动脉注射... 目的 :研究埃他卡林 (iptakalim ,IPT)对内皮素 1(ET 1)诱导的大鼠肺动脉环收缩、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正常SD大鼠肺动脉环建立ET 1的浓度反应曲线 ,研究IPT累积给药的舒张血管效应 ;通过微型导管直接向麻醉大鼠肺动脉注射药物 ,四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 ;直接向肺动脉注射ET 1,测定注射后 5、10、2 0、30、6 0min的平均肺动脉压 ;观察注射ET 1前或注射后 2min给予IPT对肺动脉压的影响。结果 :在 0 .0 5~5 0nmol·L-1浓度范围内 ,ET 1呈浓度依赖性地引起肺动脉环收缩 ,其EC50 ±L95为 10 .4 8±1.5 2nmol·L-1,b±Sb 为 0 .82± 0 .0 85 ,r =0 .97。在10 -13 ~ 10 -3 nmol·L-1浓度时 ,IPT呈浓度依赖地拮抗ET 1诱导的肺动脉环收缩 ,其IC50 为5 .84nmol·L-1。预先注入IPT(1.0和 0 .5mg·kg-1)可以拮抗ET 1诱导的肺动脉高压 ;预先注入选择性KATP拮抗剂格列本脲 2 0mg·kg-1则可阻断IPT的作用。给予ET 1后 2min经肺动脉注入IPT(1.0mg·kg-1)可阻断ET 1诱导的肺动脉压升高。结论 :IPT可显著拮抗或逆转ET 1诱导的肺动脉高压 ,其机制在于开放KATP通道 ,预先给予IPT的效果优于肺动脉高压形成后给药 ,IPT是一个富有潜力的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候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ATP敏感性钾通道 内皮素-1 盐酸埃他卡林 大鼠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犬全血中两种基喜树碱活性成份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徐宁 丁建花 +3 位作者 刘苏怡 刘强 范益 胡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犬全血中羟喜树碱两种活性成份羧酸型羟喜树碱(CHCPT)和内酯型羟喜树碱(LHCPT)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荧光法,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3nm,发射波长为550nm,Discovery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三乙胺-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犬全血中羟喜树碱两种活性成份羧酸型羟喜树碱(CHCPT)和内酯型羟喜树碱(LHCPT)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荧光法,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3nm,发射波长为550nm,Discovery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三乙胺-0.05mol·L-1磷酸氢二钾缓冲液(345160,pH6.8),流速1.0ml·min-1,N2000色谱工作站采集数据,外标法计算药物浓度。结果全血样品中CHCPT、LHCPT峰分离良好,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样品峰,最低检测浓度为2.5μg·L-1。CHCPT、LHCPT浓度范围在2.5~1500μg·L-1间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1196x-921.56和y=11840x-5188.4,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8和0.9991,绝对回收率分别为85.5%~98.6%和78.4%~89.1%,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0.7%~103.9%和96.8%~102.0%,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5.0%,提取后样品-75℃冻存7d稳定。结论本实验方法具有专属性,且灵敏、可靠,适用于HCPT类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的检测,有助于深入研究HCPT两种活性成份CHCPT和LHCPT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型羟喜树碱 内酯型羟喜树碱 全血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抑制使缺氧-复氧的PC12细胞氧自由基生成增加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娟 严宏力 +3 位作者 倪永兵 王斌 肖继皋 王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PC12细胞化学性缺氧 复氧以及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HIF1α蛋白表达和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方法 :制造化学缺氧 复氧模型 ,用含或不含氯化钴的DMEM培养液孵育PC12细胞。封闭HIF1α基因表达 ,用含HIF1α... 目的 :研究PC12细胞化学性缺氧 复氧以及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HIF1α蛋白表达和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方法 :制造化学缺氧 复氧模型 ,用含或不含氯化钴的DMEM培养液孵育PC12细胞。封闭HIF1α基因表达 ,用含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和氯化钴的DMEM培养液孵育PC12细胞。HIF1α寡核苷酸进行同样处理和只用含氯化钴的DMEM培养液孵育PC12细胞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 ,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半定量。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间接反映氧自由基的生成量。 结果 :与缺氧组相比 ,缺氧 复氧组复氧后HIF1α蛋白表达受到抑制 ,同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加。HIF1α反义寡核苷酸亦可抑制HIF1α蛋白表达和升高氧自由基水平。 结论 :抑制HIF1α的表达可导致氧自由基大量生成 ,加重缺氧 复氧PC12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Α 复氧 反义寡核苷酸 氧自由基 PC12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积雪草甙对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防治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萍 丁建花 +1 位作者 顾兵 胡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0-473,共4页
目的:研究积雪草甙对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制备大鼠乳腺增生症模型。在制备模型同时或之后,灌服积雪草甙。于给予受试药后第32天测量左右两个乳房直径、高度和乳头直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 目的:研究积雪草甙对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制备大鼠乳腺增生症模型。在制备模型同时或之后,灌服积雪草甙。于给予受试药后第32天测量左右两个乳房直径、高度和乳头直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浓度;镜下观察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计算乳腺增生率和增生程度。结果:积雪草甙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症的发生率,抑制乳腺增生程度,调节血清E2和P浓度,改善E2/P比值。结论:积雪草甙能降低乳腺增生程度,减少乳腺增生症的发生率,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甙 大鼠 乳腺增生 防治 雌二醇 孕酮
下载PDF
Genistein对高钾和化学缺氧所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颖 李华 +2 位作者 严虹 潘金顺 王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Genistein(gen)对高钾和化学缺氧所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RPE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及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结果:200mmol/LKCl作用... 目的:研究Genistein(gen)对高钾和化学缺氧所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RPE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及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结果:200mmol/LKCl作用12h可降低细胞存活率至(43.97±3.43)%,gen50、100、200μmol/L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且呈浓度依赖性。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现,200mmol/LKCl作用2h细胞膜开始皱缩,4h胞膜皱缩更加明显,胞核也开始浓缩,8h后仅见细胞核和断裂呈絮状的细胞膜,12h仅可见固缩的细胞核,而200μmol/Lgen可以减轻细胞损伤,4h后方见细胞膜开始皱缩;CoCl2损伤模型中,500μmol/LCoCl2作用12h可降低细胞存活率至(57.81±17.19)%,gen50、100、200μmol/L时也可浓度依赖性升高细胞存活率。结论:Gen对高钾和化学缺氧所致人RPE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STEIN KCl CoCl2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损伤 保护
下载PDF
粉防己碱促进和敏化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莉 张长平 李庆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角度探讨粉防己碱逆转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两肾一夹法制备肾性高血压模型,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主动脉和尾动脉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3H]-TdR掺入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粉防己碱对培养细胞... 目的: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角度探讨粉防己碱逆转肾血管性高血压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两肾一夹法制备肾性高血压模型,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主动脉和尾动脉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凋亡数量;[3H]-TdR掺入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粉防己碱对培养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粉防己碱能够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并使低血清和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粉防己碱逆转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血管重构的机制可能与诱导和敏化RHR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重构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粉防己碱
下载PDF
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持续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韦龙静 童明庆 +4 位作者 李庆平 刘根焰 顾兵 梅亚宁 文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测定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2∶1)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和持续效应。后者包括抗生素后效应(PAE)、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LIE)和亚抑菌浓度后效应(PASME)。方法以肉汤试管稀释法测定MIC。将大肠埃希菌与一定冲击浓度的头孢曲... 目的测定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2∶1)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和持续效应。后者包括抗生素后效应(PAE)、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LIE)和亚抑菌浓度后效应(PASME)。方法以肉汤试管稀释法测定MIC。将大肠埃希菌与一定冲击浓度的头孢曲松-舒巴坦作用2h后,在不同药物浓度条件下继续培养,用倾皿培养法进行菌落计数(CFU/mL),以log(CFU/mL)对培养时间(h)绘制生长曲线,计算PAE、PLIE和PASME。结果①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别为8/4mg/L和大于256mg/L。②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PAE为负值或很短。③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PLIE在低冲击浓度(2MIC、4MIC)时为负值或很短,当浓度增加至10MIC时,其PLIE>6.5h。结论时间依赖的头孢曲松-舒巴坦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PLIE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为了提高头孢曲松-舒巴坦的临床疗效,其给药方法的设计除了要延长T>MIC外,适当提高给药的峰浓度或许亦有利于疗效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舒巴坦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抗生素后效应 β内酰胺抑制剂后效应 亚抑菌浓度后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