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微囊化保加利亚乳杆菌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闫颖娟 卢俭 +2 位作者 周剑忠 李伟 董明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53-159,共7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微囊化保加利亚乳杆菌FMG-4高密度培养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在MRS培养基中添加乳清粉97.15 g/L、大豆蛋白粉10.00 g/L、酵母粉7.55 g/L、碳酸钙8.03 g/L、硫酸镁0.30 g/L、硫酸锰...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微囊化保加利亚乳杆菌FMG-4高密度培养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在MRS培养基中添加乳清粉97.15 g/L、大豆蛋白粉10.00 g/L、酵母粉7.55 g/L、碳酸钙8.03 g/L、硫酸镁0.30 g/L、硫酸锰0.02 g/L。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41.7℃、初始pH 6.9。此时保加利亚乳杆菌FMG-4细胞菌密度可达到3.18×1011 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芯微囊 响应曲面法 保加利亚乳杆菌 高密培养
下载PDF
不同乳脂率奶牛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子亮 王全 +6 位作者 曹辉 胡立萍 田雨 姜惠 毛永江 杨章平 张慧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00-3011,共12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乳脂率奶牛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差异。本试验基于江苏省某奶牛场2020年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选取胎次、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相近的高乳脂率奶牛(H组)及低乳脂率奶牛(L组)各5头,收集瘤胃液及奶样,...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乳脂率奶牛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差异。本试验基于江苏省某奶牛场2020年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选取胎次、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相近的高乳脂率奶牛(H组)及低乳脂率奶牛(L组)各5头,收集瘤胃液及奶样,测定常规乳成分指标、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消化酶活性;通过16S rDNA测序和非靶向液相色谱-质谱(L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瘤胃微生物组成及其代谢物。结果显示:相同饲粮条件下,H组和L组的乳脂率分别为5.82%和3.60%,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H组瘤胃液乙酸/丙酸比值显著高于L组(P <0.05)。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瘤胃内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且H组Kiritimatiellaeot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L组(P<0.05)。在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解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clasticum)和琥珀酸弧菌科UCG-001(Succinivibrionaceae_UCG-001)为优势菌属。2组间奶牛瘤胃菌群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菌群组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H组奶牛瘤胃内嗜木聚糖真杆菌群(Eubacterium_xylanophilum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组(P<0.05),而克里斯滕森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产粪甾醇真杆菌群(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瘤胃球菌科UCG-010 (Ruminococcaceae_UCG-010)、丁酸弧菌属2(Butyrivibrio_2)、产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 p-1088-a5_gut_group、聚乙酸菌属(Acetitomaculum)、毛螺梭菌属10(Lachnoclostridium_10)、毛螺旋菌科ND3007群(Lachnospiraceae_ND3007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L组(P<0.05)。H组瘤胃内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L组(P<0.05),但脂肪酶活性极显著低于L组(P<0.01)。代谢组学分析共发现了4种差异代谢物[差异倍数(FC)≥1.5且P<0.05],能够有效区分L组和H组。与L组相比,H组内显著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月桂酸、琥珀酸、月桂酸乙酯及12,13-二羟基十八碳烯酸(P<0.05),这些代谢物富集在脂肪酸生物合成及氨基酸代谢等通路。此外,瘤胃微生物与代谢组数据关联分析显示,月桂酸、月桂酸乙酯、二羟基十八烯酸均与粪球菌属2(Coprococcus_2)呈显著正相关(P<0.05),琥珀酸与琥珀酸弧菌科UCG-002(Succinivibrionaceae_UCG-002)和普雷沃氏菌科Ga6A1群(Prevotellaceae_Ga6A1_group)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相同饲粮条件下,乳脂率不同的奶牛,其瘤胃发酵模式、微生物组成及其代谢物均有不同,这些微生物的变化可引起瘤胃内脂肪酸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等通路的改变,最终影响乳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瘤胃微生物 瘤胃代谢物 乳脂代谢
下载PDF
双黄连对原料乳质量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彭常安 余芳 +1 位作者 杨靖东 王考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7-29,共3页
双黄连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苓和连翘,是治疗牛乳房炎的中成药.试验表明:含微量双黄连的原料乳,其酒精实验为阴性,其酸度、密度、脂肪及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均属正常范围,且不影响酸乳的凝固.
关键词 原料乳 双黄连注射液 酸乳 凝固 质量
下载PDF
苏北地区某奶牛场乳房炎顽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蒋临正 徐悦 +4 位作者 林志平 马芳 邢光东 周明旭 卢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从江苏北部某牛场共采集26头经四环素治疗1周的患乳房炎奶牛的奶样31份,从生牛乳中分离鉴定出病原菌12株,其中大肠杆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停乳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肠球菌、松鼠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从江苏北部某牛场共采集26头经四环素治疗1周的患乳房炎奶牛的奶样31份,从生牛乳中分离鉴定出病原菌12株,其中大肠杆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停乳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肠球菌、松鼠葡萄球菌、产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大肠杆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林可霉素均显示出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菌株W9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和头孢喹肟均表现出多重耐药;产色葡萄球菌菌株W12对林可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多重耐药;松鼠葡萄球菌菌株W11对林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和头孢喹肟均耐药。在9种常用的兽用抗生素中,12株分离菌对林可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到83.3%(10/12);对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均仅为8.3%(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分离鉴定
下载PDF
用生物膜干涉技术快速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小军 付辉 +3 位作者 薛峰 马涛 曾祥翔 朱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3期9749-9750,9810,共3页
[目的]采用生物膜干涉技术建立快速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疏水作用力在APS光线生物传感器探头末端固定氨苄青霉素-BSA偶联物,结合40 nm纳米金标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建立了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 [目的]采用生物膜干涉技术建立快速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疏水作用力在APS光线生物传感器探头末端固定氨苄青霉素-BSA偶联物,结合40 nm纳米金标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建立了检测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方法。[结果]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牛乳中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灵敏度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灵敏度高1倍。该技术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浓度为1 000 ng/ml的黄曲霉毒素M1、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氯霉素、三聚氰胺无交叉反应。[结论]研究表明,金标记BLI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定量范围较小,并不适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定量检测,但却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定性检测方法,可用于牛乳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干涉技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纳米金-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偶联物 牛乳 受体
下载PDF
奶牛乳与血液中酮病预警新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华加敏 田雨 +6 位作者 何生平 刘小军 向明慧 周天赐 徐晨杰 陈芳慧 蔡亚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20,共9页
[目的]酮病是高产奶牛常发的代谢性疾病,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奶牛泌乳早期的生产性能DHI(奶牛群体改良)以及外周血的血细胞成分分析数据,阐明酮病发生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及早预警牧场牛群酮病的发展。[方法]连续3年(2018—2020年)追踪... [目的]酮病是高产奶牛常发的代谢性疾病,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析奶牛泌乳早期的生产性能DHI(奶牛群体改良)以及外周血的血细胞成分分析数据,阐明酮病发生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及早预警牧场牛群酮病的发展。[方法]连续3年(2018—2020年)追踪江苏省境内某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产后前3个月酮病高发期的生产性能数据,筛选出25头健康和20头酮病奶牛,进一步采集2020年产后第1个月的外周血进行血细胞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作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确定各指标对酮病的预警值。[结果]奶牛生产性能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脂率与酮病显著正相关,乳糖率与酮病显著负相关;奶牛血细胞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是与酮病正相关的指标;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鲜牛乳中乳脂率和血液中淋巴细胞数两项联合指标对奶牛酮病具有显著的预警作用,其中乳脂率的最佳分界值为4.21%,淋巴细胞数的最佳分界值为4.815×109L-1。[结论]生鲜奶中的乳脂率和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数可作为奶牛产后发生酮病的预警依据,用于指导牧场及时做好调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病 奶牛群体改良(DHI) 乳脂率 淋巴细胞数目 ROC分析
下载PDF
快速检测生鲜乳中玉米赤霉醇试纸条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昌林 刘彬 +3 位作者 谢本华 毕思远 朱海 李晓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5期151-154,共4页
[目的]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玉米赤霉醇的试纸条方法。[方法]利用有机合成方法,研制了一种玉米赤霉醇半抗原,将其载体蛋白偶联得到免疫抗原,并通过人工免疫的方法获得单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法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 [目的]采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玉米赤霉醇的试纸条方法。[方法]利用有机合成方法,研制了一种玉米赤霉醇半抗原,将其载体蛋白偶联得到免疫抗原,并通过人工免疫的方法获得单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法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玉米赤霉醇层析试纸条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标记胶体金,其原理是玉米赤霉醇抗原和羊抗鼠Ig G分别喷到自制的膜(硝酸纤维)上,然后将样品垫、吸水垫分别放置在PVC板上,再制成试纸条。[结果]试纸条检测限可达0.5~1.0μg/kg,具有速度快、简单等优点。此外,该试纸条与大部分的玉米赤霉醇没有明显的交叉反应。[结论]利用该试纸条可实现对生鲜乳中玉米赤霉醇添加试验的准确判定。该试纸条有望实现对生鲜乳中玉米赤霉醇残留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乳 玉米赤霉醇 试纸条 单克隆抗体 免疫层析 胶体金
下载PDF
浓缩与冻结方式对牛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聪 胡长利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4-221,共8页
通过膜分离将鲜牛乳浓缩成不同总固形物含量的乳样(11. 83%、14. 94%、17. 61%、23. 01%),采用4种冻结方式(冰箱冻结、冷库冻结、螺旋冻结、平板冻结)对乳样进行冻结处理。测定乳样的色度、p H值、酸度、粒度、乙醇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并... 通过膜分离将鲜牛乳浓缩成不同总固形物含量的乳样(11. 83%、14. 94%、17. 61%、23. 01%),采用4种冻结方式(冰箱冻结、冷库冻结、螺旋冻结、平板冻结)对乳样进行冻结处理。测定乳样的色度、p H值、酸度、粒度、乙醇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并结合共聚焦显微镜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总固形物含量的升高,牛乳的p H值、酸度、乙醇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降低,总色差值、平均粒径增大。经冻结处理后乳样中β-乳球蛋白含量均降低。在4种冻结方式中,平板冻结速率最快,乳样的乙醇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最高;冰箱冻结的乳样平均粒径和乳脂肪球粒径均最大。综上,推荐将鲜牛乳浓缩至总固形物含量为23. 01%,然后采用平板冻结的工艺,可以更好地维持冻结乳样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方式 总固形物含量 酸度 稳定性 粒度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生牛乳中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沈梦琪 龄南 +2 位作者 王猛 胡静 胡长利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4,50,共5页
作为非热杀菌技术的一种,超高压技术在保证灭菌效率的同时能有效保留牛乳中的营养物质。本实验主要以工作压力、保压时间和保温时间3个因素为变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对生牛乳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 作为非热杀菌技术的一种,超高压技术在保证灭菌效率的同时能有效保留牛乳中的营养物质。本实验主要以工作压力、保压时间和保温时间3个因素为变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对生牛乳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能够显著杀灭生牛乳中的微生物,且灭菌效果会随着工作压力和保压时间的增加而有所提升,保温时间则没有明显促进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了超高压处理生牛乳的最优工艺组合为工作压力600MPa、保压时间15min、保温时间30min。经此条件处理的超高压杀菌乳在2~6℃条件下贮藏30d后,其微生物结果才超出评测标准。因此,超高压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长巴氏杀菌乳的货架期,有利于扩大其销售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牛乳 超高压 微生物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下载PDF
超高压加工技术在牛乳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胡长利 龄南 龚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4623-4629,共7页
超高压加工技术是非热杀菌技术的一种,在牛乳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热点。本文概述了非热加工技术的概念、发展和特点,特别针对超高压加工技术在牛乳加工中对微生物、乳蛋白和乳脂肪等成分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简要分析超高压杀菌设备... 超高压加工技术是非热杀菌技术的一种,在牛乳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是当前热点。本文概述了非热加工技术的概念、发展和特点,特别针对超高压加工技术在牛乳加工中对微生物、乳蛋白和乳脂肪等成分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简要分析超高压杀菌设备及其在乳品工业的应用现状。超高压杀菌技术在牛乳加工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和商业化推广应用,本文还展望了超高压技术在乳制品工业中的制约因素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加工技术 牛乳 应用
下载PDF
内源性β-内酰胺酶在生鲜牛乳中的区分与牧场管控方案的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辉 刘小军 +5 位作者 戴莉 史书政 吴庆云 谢本华 林季敏 马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4,共3页
通过耐药菌体外培养并借助牛乳中β-内酰胺酶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试纸条产品及杯碟法等进行实验研究,对舒巴坦敏感的β-内酰胺酶杯碟法4 U检出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区分内源性β-内酰胺酶的参考方法,为牧场及奶农管控β... 通过耐药菌体外培养并借助牛乳中β-内酰胺酶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试纸条产品及杯碟法等进行实验研究,对舒巴坦敏感的β-内酰胺酶杯碟法4 U检出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区分内源性β-内酰胺酶的参考方法,为牧场及奶农管控β-内酰胺酶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牛乳 内源性 Β-内酰胺酶 牧场管控 杯碟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乳饮料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3种添加剂含量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昌林 《分析仪器》 CAS 2020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乳饮料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3种添加剂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0.45μm滤膜过滤;采用shimadzu ODS-C18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PDA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乳饮料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3种添加剂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0.45μm滤膜过滤;采用shimadzu ODS-C18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PDA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3种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在浓度0.3~12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在0.05~0.10mg/k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2.26%~100.82%之间;重复性RSD在5.0%以内。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重复性好、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含乳饮料中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 含乳饮料 苯甲酸 山梨酸
下载PDF
不同来源乳酸菌发酵乳抗氧化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玉军 王慧晶 +3 位作者 刘冬 陈大卫 卢俭 顾瑞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7,共4页
从不同来源的58株乳酸菌中筛选出抗氧化性能较好的菌株。分别测定不同乳酸菌发酵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分离自新疆传统乳制品ST1发酵30 h最高为30.01 U/mL,分离自新疆天然混... 从不同来源的58株乳酸菌中筛选出抗氧化性能较好的菌株。分别测定不同乳酸菌发酵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分离自新疆传统乳制品ST1发酵30 h最高为30.01 U/mL,分离自新疆天然混合菌株gz-08 GP1发酵30 h最高为28.77 U/mL,分离自长寿老人肠道中LV108在发酵30 h活性最高为27.34 U/mL;ST1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清除能力曲线为y=12.526x+10.776;GP1在发酵18 h时,其T-AOC最强为18.35 U/mL。所有菌株均具有SOD活性,细胞破碎后各菌株的抗氧化能力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抗氧化活性 体外
下载PDF
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文利 程景雄 +1 位作者 龄南 胡长利 《中国奶牛》 2018年第12期47-50,共4页
作为我国食品产业的支柱行业之一,乳制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一系列乳制品法规政策、标准制度的颁布,以及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我国乳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仍有乳品安全事件发生。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乳品... 作为我国食品产业的支柱行业之一,乳制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一系列乳制品法规政策、标准制度的颁布,以及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我国乳品安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仍有乳品安全事件发生。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乳品安全现状和在乳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对加强乳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监管提出了健全完善乳制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大市场并行的监管模式、加大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质量安全 监管
下载PDF
酶制剂对泌乳前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植福华 《中国奶牛》 2012年第13期71-73,共3页
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和泌乳时间相近的30头泌乳前期荷斯坦牛,随机分为3组(试验Ⅰ组、Ⅱ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在试验组精料补充料中添加300g/t和600g/t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 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和泌乳时间相近的30头泌乳前期荷斯坦牛,随机分为3组(试验Ⅰ组、Ⅱ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在试验组精料补充料中添加300g/t和600g/t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奶牛产奶量分别提高了1.18kg/d和1.23kg/d,乳脂率分别提高了0.03和0.39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分别提高了0.01和0.05个百分点,体细胞数分别下降15.86万个/mL和14.63万个/mL,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泌乳前期的奶牛日粮中添加外源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具有促进奶牛泌乳、改善乳成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奶牛 产奶量
下载PDF
生物膜干涉技术快速定性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16
作者 李宏 戴莉 +4 位作者 林季敏 薛峰 石锡莲 张美娟 朱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3期12927-12929,共3页
[目的]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通过疏水作用力在APS光线生物传感器探头末端固定环丙沙星-BSA偶联物,结合纳米金-喹诺酮类抗生素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建立了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 [目的]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通过疏水作用力在APS光线生物传感器探头末端固定环丙沙星-BSA偶联物,结合纳米金-喹诺酮类抗生素单克隆抗体偶联物,建立了检测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法。[结果]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比免疫层析法至少高出1倍。该检测方法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浓度1 000ng/ml的黄曲霉毒素M1、青霉素G、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氯霉素、三聚氰胺无交叉反应。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不同基质牛乳检测对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分别采用免疫层析试纸条和建立的金标记BLI检测方法检测43份牛乳(原奶)样品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二者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生物膜干涉技术检测牛乳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牛乳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定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干涉技术 喹诺酮类抗生素 纳米金-喹诺酮类抗生素单克隆抗体偶联物 牛乳
下载PDF
高产丁酸乳酸菌的筛选及调节免疫功能评价
17
作者 张蕊 张琪 +3 位作者 桑跃 张永祥 胡雅倩 龄南 《中国奶牛》 2022年第6期29-33,共5页
本文目的是筛选高产丁酸的乳酸菌,并评价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是利用PCR扩增丁酸激酶基因片段筛选可代谢产丁酸的乳酸菌,气相色谱法测定菌株发酵液的丁酸产量;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乳酸菌低、高剂量组(1×10^(7)CFU... 本文目的是筛选高产丁酸的乳酸菌,并评价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是利用PCR扩增丁酸激酶基因片段筛选可代谢产丁酸的乳酸菌,气相色谱法测定菌株发酵液的丁酸产量;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乳酸菌低、高剂量组(1×10^(7)CFU/只、1×10^(9)CFU/只),测定脾淋巴转化、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和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从40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一株含有丁酸激酶基因的副干酪乳杆菌L-113,发酵24 h后丁酸产量达5.8 g/L;另外,L-113能够显著增强小鼠的脾淋巴转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能力和NK细胞活性等免疫功能。本研究可为菌株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 乳酸菌 免疫调节 功能评价
下载PDF
酶制剂和酵母培养物对泌乳前期奶牛.产奶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雨 张国礼 +1 位作者 葛继文 陈诗敏 《中国奶牛》 2023年第12期1-4,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制剂和酵母培养物对泌乳前期奶牛产奶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泌乳时间和产奶量相近的160头荷斯坦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精料补充料中添加2kg/t酶制剂和酵母培养物,试验周...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制剂和酵母培养物对泌乳前期奶牛产奶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泌乳时间和产奶量相近的160头荷斯坦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精料补充料中添加2kg/t酶制剂和酵母培养物,试验周期为60d。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奶量高出1.27kg/(头·d)(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以及乳糖含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采食量高了0.4kg/(头·d),乳尿素氮和体细胞数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添加酶制剂和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泌乳高峰期奶牛产奶量,改善乳成分,提高消化能力。此外,粪筛结果表明,随着泌乳时间增加,上、中、下层比例趋于合理,其中试验组粪筛的上层从11.4%下降为8.0%,中层由38.8%下降为15.5%,下层由49.8%增长为76.5%,说明试验组奶牛瘤胃更加健康,消化能力改善更加明显。综上可知,添加酶制剂和酵母培养物可提升泌乳前期奶牛产奶性能并提高其消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前期奶牛 酶制剂 酵母培养物 泌乳性能 消化率
下载PDF
南京地区奶牛热应激预防措施及效果浅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波 仲崇怀 +1 位作者 葛德祥 陈长树 《中国奶牛》 2010年第8期18-20,共3页
南方地区夏季奶牛热应激预防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6~9月,通过对南京地区9个牧场成母牛试验,采取综合措施,从管理、环境、饲养、牛舍设施等方面入手,改善奶牛生存环境,增加牛体舒适度。结果较为理想,与2008年同期相比,成母牛... 南方地区夏季奶牛热应激预防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6~9月,通过对南京地区9个牧场成母牛试验,采取综合措施,从管理、环境、饲养、牛舍设施等方面入手,改善奶牛生存环境,增加牛体舒适度。结果较为理想,与2008年同期相比,成母牛单产增长23.51%,情期受胎率增长20.6%、发病率降低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区 奶牛 热应激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Dex模型小鼠肠道菌群调控研究
20
作者 邱金玲 成一新 +4 位作者 刘小凡 邓阳 郭丽萍 龄南 任广旭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7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索乳铁蛋白是否能够调节Dex模型小鼠肠道微生态结构。方法:选取40只SPF级C57BL/6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造模组(30只),经过4周模型构建,将造模组随机分成DEX组(模型组,10只)、LF组(乳铁组,10只)和LF+WP组(乳铁+乳清组... 目的:探索乳铁蛋白是否能够调节Dex模型小鼠肠道微生态结构。方法:选取40只SPF级C57BL/6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造模组(30只),经过4周模型构建,将造模组随机分成DEX组(模型组,10只)、LF组(乳铁组,10只)和LF+WP组(乳铁+乳清组,10只),通过乳铁和乳清连续干预3周后采集样品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乳铁蛋白能改变Dex模型小鼠肠道菌群,与DEX组相比,梭菌纲(Clostridia)、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颤螺旋菌目(Oscillospirales)、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升高;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丹毒丝菌目(Erysipelotrichales)以及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相对丰度下降。结论:大剂量乳铁蛋白能够改变Dex小鼠肠道微生物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乳清蛋白 16s rDNA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