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佩索利单抗治疗急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二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张猛 孙悦鑫 +2 位作者 李志瑜 包军 周映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报道佩索利单抗治疗2例急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疗效。2例患者均为男性,均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均治疗1次(900 mg)。治疗前24 h的GPP医师总体评估(GPPGA)脓疱评分均为4,GPP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GPPASI)评分分别为48.0和59.3。2... 报道佩索利单抗治疗2例急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疗效。2例患者均为男性,均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均治疗1次(900 mg)。治疗前24 h的GPP医师总体评估(GPPGA)脓疱评分均为4,GPP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GPPASI)评分分别为48.0和59.3。2例患者治疗后48 h GPPGA脓疱单项评分均0,GPPASI评分改善率为91.04%和89.21%。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C反应蛋白均在应用佩索利单抗后48 h内逐步回归或接近正常水平,且观察1周无反复,体温在给药后24 h内恢复正常且无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佩索利单抗
下载PDF
可变脉宽倍频532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曼里 魏婷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观察可变脉宽倍频532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皮肤血管病患者166例,其中鲜红斑痣117例、草莓状血管瘤38例、蜘蛛痣11例。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肤色、皮损部位、皮损颜色、治疗次数,选择可变脉宽倍频... 目的 观察可变脉宽倍频532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皮肤血管病患者166例,其中鲜红斑痣117例、草莓状血管瘤38例、蜘蛛痣11例。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肤色、皮损部位、皮损颜色、治疗次数,选择可变脉宽倍频532nm Nd:YAG激光的治疗参数治疗,其范围为能量密度9~24J/cm^2,脉冲宽度10~50ms,光斑直径3~4inm。结果 经过1~8次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鲜红斑痣84.6%,草莓状血管瘤89.5%,蜘蛛痣90.9%。结论 应用可变脉宽倍频532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疗效显著,其中以草莓状血管瘤、蜘蛛痣的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皮肤血管性疾病
下载PDF
多波长多功能激光系统治疗皮肤色素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曼里 魏婷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观察并比较多波长多功能激光系统治疗不同皮肤色素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皮肤色素损害患者 32 6例 ,其中太田痣 10 1例、咖啡斑 2 3例、雀斑 8例、色素痣 15例、毛痣 31例、文身 75例、文眉 (文眼线 ) 73例。应用多波长多功能激... 目的 观察并比较多波长多功能激光系统治疗不同皮肤色素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皮肤色素损害患者 32 6例 ,其中太田痣 10 1例、咖啡斑 2 3例、雀斑 8例、色素痣 15例、毛痣 31例、文身 75例、文眉 (文眼线 ) 73例。应用多波长多功能激光系统 ,针对不同病变类型 ,采用不同波长和工作参数进行激光褪色治疗。结果 经过 1~ 8次治疗 ,不同皮肤色素损害的有效率分别为 :太田痣 82 2 %、咖啡斑 6 0 9%、雀斑 6 2 5 %、色素痣 6 6 7%、毛痣74 2 %、文身 96 0 %、文眉 (文眼线 ) 91 8%。所有病例在治疗后均未遗留瘢痕。结论 应用多波长多功能激光系统治疗皮肤色素损害对文身、文眉 (文眼线 )的褪色效果最好 ,对太田痣 ,雀斑的褪色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临床分析 激光 皮肤色素沉着
下载PDF
泛发性发疹性皮肤胶原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宇 姚煦 刘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12期882-883,共2页
临床资料患儿男,19个月。因臀部密集皮色丘 疹19个月,泛发全身6个月,于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出生时臀部存在大片密集皮色米粒大丘疹,无搔抓等不适,从未消退,后皮疹逐渐增多,渐扩展至躯干、四肢。
关键词 胶原瘤 发疹性 泛发性 皮肤 临床资料 出生时 皮色 臀部
下载PDF
盐裂皮损围围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诊断表皮下水疱病
5
作者 顾富祥 孙火宝 张滨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报告了应用盐裂皮损周围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诊断22例表皮下水疱病的结果,所有22例表皮下水疱病盐裂皮损周围皮肤DIF均显示IgG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表皮侧、真皮侧或表皮真皮两侧,阳性率为100%。其中表皮侧... 本文报告了应用盐裂皮损周围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诊断22例表皮下水疱病的结果,所有22例表皮下水疱病盐裂皮损周围皮肤DIF均显示IgG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表皮侧、真皮侧或表皮真皮两侧,阳性率为100%。其中表皮侧17例、表皮真皮两侧均有2例,此19例均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真皮侧3例,2例为获得性大疱性在皮松解症(EBA)、1例为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3例天疱疮和4例正常人皮肤均阴性。此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 类天疱疮 表皮松解症 免疫萤光诊断
下载PDF
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皮肤病临庞疗效研究
6
作者 杨曼里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9年第9期693-693,共1页
关键词 皮肤病 药物疗法 丁酸氢化可的松
下载PDF
盐裂皮损周围皮肤直接免疫荧光鉴别诊断表皮下水疱病
7
作者 顾富祥 孙火宝 张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8,共2页
应用盐裂皮损周围皮肤直接免疫荧光 (DIF)检查 2 2例表皮下水疱病的结果 :IgG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表皮侧 1 7例 ,表皮真皮两侧均有 2例 ,均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BP) ;真皮侧 3例 ,2例为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EBA) ,1例为大疱性系统性红斑... 应用盐裂皮损周围皮肤直接免疫荧光 (DIF)检查 2 2例表皮下水疱病的结果 :IgG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表皮侧 1 7例 ,表皮真皮两侧均有 2例 ,均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BP) ;真皮侧 3例 ,2例为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EBA) ,1例为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BSLE)。对照组均阴性。此法简便易行 ,经济实用 ,准确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裂 皮损周围皮肤 水疱病 表皮下 DIF 鉴别诊断
全文增补中
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
8
作者 张猛 包军 +1 位作者 郭昊 李久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11-413,共3页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患者男,70岁。左大腿伸侧结节伴溃疡2年余。皮肤科检查:左大腿伸侧见一蚕豆大暗红色结节,中央破溃、结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呈巢状排列的筛状、腺管状生长肿瘤,瘤细胞呈单一形态的基底样细胞...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患者男,70岁。左大腿伸侧结节伴溃疡2年余。皮肤科检查:左大腿伸侧见一蚕豆大暗红色结节,中央破溃、结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呈巢状排列的筛状、腺管状生长肿瘤,瘤细胞呈单一形态的基底样细胞。筛状结构中可见大小不一的微囊,囊腔内可见酸性黏蛋白,腔壁衬以扁平的上皮细胞。诊断:原发性皮肤腺样囊性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腺样囊性癌 原发性
下载PDF
5%米诺地尔泡沫剂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
9
作者 赵敏 吴桥芳 +3 位作者 周蓝波 林雪雯 孙蔚凌 范卫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9-522,共4页
目的:观察5%米诺地尔泡沫剂用于中国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双盲、RO-GAINE^(R)阳性对照的临床试验,入组Hamilton-Norwood分级为Ⅲv、Ⅳ、Ⅴ级且18~49岁的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开展用药随访,共24周。结... 目的:观察5%米诺地尔泡沫剂用于中国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双盲、RO-GAINE^(R)阳性对照的临床试验,入组Hamilton-Norwood分级为Ⅲv、Ⅳ、Ⅴ级且18~49岁的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开展用药随访,共24周。结果:从毛发显微图像分析、全头毛发照相及专家评分、患者满意度自评及Hamilton-Norwood分级评估,5%米诺地尔泡沫剂和ROGAINE^(R)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0%和13.0%(P>0.05)。结论:5%米诺地尔泡沫剂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性脱发 5%米诺地尔泡沫剂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初诊为表皮囊肿的619例患者临床误诊分析
10
作者 张猛 包军 +1 位作者 马立文 后文俊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5-518,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表皮囊肿的临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南京市鼓楼医院皮肤科就诊并初诊为表皮囊肿的619例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619例患者中男351例(56.7%),女268例(43.3%),平均年龄为(3... 目的:分析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表皮囊肿的临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南京市鼓楼医院皮肤科就诊并初诊为表皮囊肿的619例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619例患者中男351例(56.7%),女268例(43.3%),平均年龄为(38.9±14.9)岁,年龄中位数为35岁。其中发生于头面部262例(42.3%),肩背部248例(40.1%),其他部位109例(17.6%)。组织病理证实误诊278例(44.9%),其中毛根鞘囊肿151例(24.4%),毛母质瘤35例(5.7%),皮内痣19例(3.1%),皮肤纤维瘤17例(2.7%),化脓性肉芽肿11例(1.8%),脂肪瘤、皮样囊肿、神经鞘瘤各5例(0.8%),其他30例(4.8%)。结论:表皮囊肿临床误诊率达44.9%,易误诊部位是头面部及上肢,最易被误诊疾病是毛根鞘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囊肿 误诊
下载PDF
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本维莫德乳膏序贯治疗手部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11
作者 张猛 后文俊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8-591,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本维莫德乳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0例手部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均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本维莫德乳膏序贯治疗,具体方法为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2 min后再外用本...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本维莫德乳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0例手部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均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本维莫德乳膏序贯治疗,具体方法为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2 min后再外用本维莫德乳膏,每日2次;1周后停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继续仅外用本维莫德乳膏,每日2次。对照组(40例)仅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每日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4周,4周后观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皮损恢复情况,并判定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性别构成基本一致,年龄、病程、手部湿疹严重程度指数(HEC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率为57.5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本维莫德乳膏序贯治疗手部慢性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慢性 手部 复方氟米松 本维莫德 序贯治疗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6
12
作者 顾富祥 孙火宝 水从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4,共2页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作用,作者采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了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抗Hp抗体。结果显示: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17例血清抗HpIgG抗体阳性,应用根除Hp感染的方案治疗2月后...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作用,作者采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了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抗Hp抗体。结果显示: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17例血清抗HpIgG抗体阳性,应用根除Hp感染的方案治疗2月后,17例阳性患者有12例获得痊愈。由此考虑Hp感染可能与部分荨麻疹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幽门螺杆菌 抗体
下载PDF
利拉萘酯软膏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阎乎玲 彭振辉 +2 位作者 杨森 于建斌 宋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利拉萘酯软膏治疗体股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有效对照、平行分组法对144例体股癣患者进行了4周的临床研究。结果138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并纳入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71例,对照组67例,试验组治愈率为46.48%... 目的探讨利拉萘酯软膏治疗体股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有效对照、平行分组法对144例体股癣患者进行了4周的临床研究。结果138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并纳入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71例,对照组67例,试验组治愈率为46.48%,对照组为40.30%,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3.10%和83.58%,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5.83%和95.6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70%和0。两组之间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2%利拉萘酯软膏治疗体股癣综合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1%联苯苄唑软膏相似,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萘酯 联苯苄唑 体股癣
下载PDF
尖锐湿疣治疗方案和复发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志瑜 范卫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17,共8页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该病治疗方案主要为外用及系统药物、侵袭治疗(激光、冷冻及手术等)、光动力疗法、热疗及免疫治疗等。尖锐湿疣复发因素包括HPV潜伏感染及亚临床感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HPV分型...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该病治疗方案主要为外用及系统药物、侵袭治疗(激光、冷冻及手术等)、光动力疗法、热疗及免疫治疗等。尖锐湿疣复发因素包括HPV潜伏感染及亚临床感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HPV分型、疣体情况(大小、数目及分布部位)、精神因素、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合并其他生殖道感染等。目前没有能绝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手段,彻底清除可见疣体、清除潜伏和亚临床HPV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治疗合并生殖道感染等有利于预防尖锐湿疣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治疗 复发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封包治疗乏脂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玥 李志瑜 +1 位作者 包军 任发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2-313,共2页
乏脂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好发于老年患者胫前。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丘疹、脱屑甚至皲裂,可伴有抓痕及血痂等.
关键词 多磺酸粘多糖 湿疹 乏脂性 丁酸氢化可的松 疗效
下载PDF
关节病性银屑病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顾宁琰 刘布骏 +1 位作者 顾富祥 丁丛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病性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9例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1.4岁,男18例、女11例,男∶女为1.64∶1。以皮损为首发者20例(69.0%),关节炎首发者6例(20.7%),皮损和... 目的:探讨关节病性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9例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1.4岁,男18例、女11例,男∶女为1.64∶1。以皮损为首发者20例(69.0%),关节炎首发者6例(20.7%),皮损和关节炎同时发生者3例(10.3%);皮损类型为寻常型27例(93.1%),脓疱型1例(3.4%),红皮病型1例(3.4%);关节炎分类为非对称性少关节炎型10例(34.5%),远端指(趾)间关节炎型7例(24.1%),脊柱关节病型6例(20.7%),对称性多关节炎型4例(13.8%),残毁性关节炎型2例(6.9%);25例患者接受关节X线检查,其中20例有阳性改变,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骨质吸收和骨刺形成。结论:本病男性多发,各型银屑病皮损都可并发关节炎病变。非对称性少关节炎和远端指(趾)关节易受累是本病的特点。甲氨蝶呤、来氟米特、阿维A、雷公藤多苷、沙利度胺、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非甾体类抗炎药、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合理联合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关节病性
下载PDF
多功能电离子联合ALA-PDT及干扰素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志瑜 陶玥 +3 位作者 包军 周映 后文俊 刘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评价多功能电离子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及重组人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240例宫颈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多功能电离子烧灼治疗后行ALA-PDT治疗,每周1次及重组人干扰素50μg肌肉注射,每周3次,连续... 目的:评价多功能电离子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及重组人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将240例宫颈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多功能电离子烧灼治疗后行ALA-PDT治疗,每周1次及重组人干扰素50μg肌肉注射,每周3次,连续4周。B组电离子烧灼后行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4次;C组多功能电离子烧灼后肌注重组人干扰素,每周3次,连续4周;D组仅使用多功能电离子烧灼。所有患者末次治疗结束后每月复诊1次,连续3次。并于末次治疗结束后的第4、8和12周进行复发率评估。结果:共189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随访3个月后,A、B、C、D各组患者痊愈率分别为96.08%,83.67%,81.25%及53.66%,各组HPV清除率分别为74.51%,53.06%,50.00%及12.20%。结论:多功能电离子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及重组人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尖锐湿疣 多功能等离子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重组人干扰素
下载PDF
液氮冷冻治疗小儿头面部血管瘤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曼里 杨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1-851,共1页
关键词 头面部血管瘤 液氮冷冻治疗 小儿 冷冻疗法治疗 小面积
下载PDF
仅双耳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志瑜 陶玥 +1 位作者 刘军 王益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0-574,共5页
报告1例仅双耳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男,52岁。双耳红肿8个月余。8个月前双耳出现红肿及灼热,无疼痛及瘙痒,双耳郭逐渐肥厚、下垂。皮肤科检查:双耳呈牛肉样暗红色,松软下垂,耳垂不受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慢性炎症,真皮下胶原纤... 报告1例仅双耳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男,52岁。双耳红肿8个月余。8个月前双耳出现红肿及灼热,无疼痛及瘙痒,双耳郭逐渐肥厚、下垂。皮肤科检查:双耳呈牛肉样暗红色,松软下垂,耳垂不受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慢性炎症,真皮下胶原纤维增生,伴多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可见少量退变的软骨样组织。诊断:复发性多软骨炎。予口服甲泼尼龙16 mg,每日2次,治疗1周后双耳红肿明显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软骨炎 复发性
下载PDF
增殖性天疱疮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军 姚煦 +1 位作者 崔盘根 刘维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4-365,共2页
报告发生在非常见部位的增殖性天疱疮1例。患者男,72岁。双足疣状皮损半年,加重1月。组织病理示角质层中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移入,表皮高度增生肥厚,可见嗜酸性小脓肿形成。直接免疫病理:棘细胞间IgG阳性,呈网状。间接免疫病理:Ig... 报告发生在非常见部位的增殖性天疱疮1例。患者男,72岁。双足疣状皮损半年,加重1月。组织病理示角质层中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移入,表皮高度增生肥厚,可见嗜酸性小脓肿形成。直接免疫病理:棘细胞间IgG阳性,呈网状。间接免疫病理:IgG 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增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