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的LIMS实践
1
作者 赫元萍 王合生 喻义勇 《实验与分析》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采用的LIMS系统功能,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在LIMS项目实施中需要把握的关键步骤,以及LIMS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岗位配置和流程调整。
关键词 LIMS系统 环境监测中心站 南京市 环境监测实验室 项目实施
下载PDF
构建南京市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雅萍 陈宝琳 张丹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共3页
简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加快能力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核心,加强网络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保障,队伍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根本。提出南京市环境监测要树立大环保观念... 简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加快能力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核心,加强网络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保障,队伍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根本。提出南京市环境监测要树立大环保观念,通过现代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从属地监测向流域监测、区域监测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监测体系 南京市
下载PDF
南京市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网络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金鑫 唐雅萍 王合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3,共3页
对南京市现有的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空气监测网络优化方案。
关键词 环境空气 监测网络 优化 监测项目
下载PDF
南京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方案的优化
4
作者 熊光陵 陈建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89年第1期37-40,64,共5页
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城市环境噪声普查方法是网格布点、大样本一次性测量。南京市自1980年开始开展这项工作,按规范以500×500米网格城区布设测点205个,每年各测点昼,夜分别监测一次约8分钟,计算各测点等效连续A声级的算术平均值(... 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城市环境噪声普查方法是网格布点、大样本一次性测量。南京市自1980年开始开展这项工作,按规范以500×500米网格城区布设测点205个,每年各测点昼,夜分别监测一次约8分钟,计算各测点等效连续A声级的算术平均值(以下简称网格平均声级Leq)。鉴于噪声传播的随机性、局限性,各测点的监测数据反映的仅是测点附近某一时段的噪声状况,而并非该网络0.25km^2的年度噪声水平,因而普查结果所表明的主要是全市环境噪声总体统计结果及分布规律。然而这些信息又是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管理、各城市间宏观声环境的比较所必不可少的,环境部门必须定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此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环境噪声 噪声监测 网格布点
下载PDF
基于TM影像的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梅卓华 金焰 +2 位作者 张哲海 赵春霞 姚诚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2000年和2007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获得了南京市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表明,从2000~2007年,南京市耕地减少36117.51公顷,草地减少1161.75公顷,而水域增加了23170.31公顷,建设用地增加了8272.01公顷,林地增加5... 以2000年和2007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获得了南京市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表明,从2000~2007年,南京市耕地减少36117.51公顷,草地减少1161.75公顷,而水域增加了23170.31公顷,建设用地增加了8272.01公顷,林地增加5750.91公顷,未利用地增加了86.03公顷。2007年,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2.20,属于良好状态。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规划的变革都促进了南京市土地利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遥感监测 评价 南京
下载PDF
南京市交通干道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苗欣 孙成 +2 位作者 王禹 薛光璞 杭维琦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6-9,共4页
使用Tenax管在常温下富集采样 ,研究了南京市交通干道大气环境中苯系物的污染状况和季节变化规律 ,监测过程历时 1年。同时在中山陵设点采样 ,以作背景研究。经过GC/MS联用仪分析测定 ,共检出 14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 ,其中含量较高的是苯... 使用Tenax管在常温下富集采样 ,研究了南京市交通干道大气环境中苯系物的污染状况和季节变化规律 ,监测过程历时 1年。同时在中山陵设点采样 ,以作背景研究。经过GC/MS联用仪分析测定 ,共检出 14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 ,其中含量较高的是苯系物。结合获得的大气中苯系物的比值以及采样点的周围环境 ,对苯系物进行源分析 ,表明苯系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其污染程度与气候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交通干道 大气环境 挥发性有机物 苯系物 汽车尾气
下载PDF
南京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与特点 被引量:37
7
作者 杭维琦 薛光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6,9,共4页
参照美国EPATO17的方法研究南京市不同功能区(交通区、商业旅游区、居住区、工业区和清洁对照点)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一年四季中的组成及浓度水平。共检出189种挥发性有机物,并随气温下降而减少;苯系物稳定存在于各功能区,... 参照美国EPATO17的方法研究南京市不同功能区(交通区、商业旅游区、居住区、工业区和清洁对照点)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一年四季中的组成及浓度水平。共检出189种挥发性有机物,并随气温下降而减少;苯系物稳定存在于各功能区,浓度秋季最高。交通区污染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环境空气 苯系物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南京市环境空气PM_(2.5)中多种元素 被引量:11
8
作者 杜青 张予燕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2期45-49,共5页
采用聚四氟乙烯膜采样,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微波消解样品,ICP-MS法测定南京某国控点环境空气PM_(2.5)中30种元素,结果目标元素在0μg/L^500μg/L之间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2 ng/m^3~15 ng/m^3,实际样品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5%~19.6%... 采用聚四氟乙烯膜采样,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微波消解样品,ICP-MS法测定南京某国控点环境空气PM_(2.5)中30种元素,结果目标元素在0μg/L^500μg/L之间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2 ng/m^3~15 ng/m^3,实际样品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5%~19.6%,加标回收率为78.5%~126%;所测元素的年日均值为0.03 ng/m^3~1 462 ng/m^3,占PM_(2.5)总量的7.3%。主要来自化石燃烧、机动车排放和钢铁冶炼的Cd、Zn、Se、Pb、Sb、Cu、As富集程度较高,Al、Ba、Be、Fe主要来自土壤岩石等自然源,富集度低。元素测定值季节分布呈秋冬高、春夏低的态势,与PM_(2.5)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测定 PM2.5 分布特征 富集因子 环境空气
下载PDF
南京市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杭维琦 薛光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1,共2页
通过在南京市大气国控点采集PM10样品,测量苯并[a]芘浓度。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中苯并[a]芘月均值浓度呈双峰型变化,季节变化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受工业污染的影响,呈现北高南低的局面。南京市苯并[a]芘浓度在国内外部分大... 通过在南京市大气国控点采集PM10样品,测量苯并[a]芘浓度。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中苯并[a]芘月均值浓度呈双峰型变化,季节变化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受工业污染的影响,呈现北高南低的局面。南京市苯并[a]芘浓度在国内外部分大城市中处于较低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环境空气 苯并[A]芘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南京市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喻义勇 董艳平 +1 位作者 郁晶 孟磊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2期4-7,共4页
南京市正在构建的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为核心,有机整合在线和手工监测资源,以信息化平台为体系运转载体,以期为减排管理提供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持。在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推广过程中需重点解决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管... 南京市正在构建的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为核心,有机整合在线和手工监测资源,以信息化平台为体系运转载体,以期为减排管理提供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持。在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推广过程中需重点解决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在线监测与手工监测的整合,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减排 监测体系 在线监控 南京市
下载PDF
南京市街道峡谷机动车尾气污染特点和环境容量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予燕 李修刚 张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5期11-13,共3页
通过对具有街道峡谷特征的南京市中山路机动车的车流量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调查与监测 ,了解到中山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中CO、NOx 的质量浓度与车流量有关 ,成正比关系 ,日车流量高峰时间分别在 10 :0 0、14 :0 0和18:0 0。中山... 通过对具有街道峡谷特征的南京市中山路机动车的车流量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调查与监测 ,了解到中山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中CO、NOx 的质量浓度与车流量有关 ,成正比关系 ,日车流量高峰时间分别在 10 :0 0、14 :0 0和18:0 0。中山路环境容量分析是通过污染物扩散模型对CO、NOx 污染物质量浓度模拟 ,其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相近 :CO质量浓度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值在 [0 .5 ,2 ]区间的比例为 96 %;NOx 质量浓度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值在 [0 .5 ,2 ]区间的比例为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街道峡谷 机动车 尾气污染 环境容量分析 扩散模型 空气环境监测
下载PDF
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秦洁琼 于忠华 +1 位作者 孙瑞玲 陆璐 《中国环境管理》 2018年第6期99-106,共8页
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2001—2016年南京市产业结构演进轨迹和高级度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定性描述了三产比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定量分析了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并通过产业高级度... 产业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2001—2016年南京市产业结构演进轨迹和高级度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定性描述了三产比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定量分析了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并通过产业高级度和生态环境影响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全市产业结构总体经历了一次转型,产业结构高级度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与SO_2排放量、NO_x排放量、SO_2年均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则与其均呈负相关关系;(3)全市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属于中等,产业转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轨迹与产业结构变动轨迹在变化趋势上存在一致性,且要滞后于产业结构转型。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南京市生态环境会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南京市
下载PDF
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潇江 喻义勇 +1 位作者 张迪生 陈建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对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进行调整。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按照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城市和乡村功能区分别进行划分;明确了4类声功能区的距离范围,更加符合噪声传播特性;针对噪声污染特点,对于相关规范未涵盖的内容作了...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对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进行调整。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按照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城市和乡村功能区分别进行划分;明确了4类声功能区的距离范围,更加符合噪声传播特性;针对噪声污染特点,对于相关规范未涵盖的内容作了补充规定,使声环境管理更具针对性。区划结果表明,主城区1类区和3类区比例有所减小,2类区比例有所增加,全市范围内1类区比例仍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环境功能区划 南京市
下载PDF
南京市内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中水质变化趋势回顾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玉香 周宁晖 方孝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6期42-43,共2页
阐述了内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内容和安排、内秦淮河监测断面的点位布设及监测状况,以及内秦淮河水质变化趋势及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根据1986年-2002年内秦淮河全域的监测结果统计,内秦淮河水质监控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反映工... 阐述了内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内容和安排、内秦淮河监测断面的点位布设及监测状况,以及内秦淮河水质变化趋势及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根据1986年-2002年内秦淮河全域的监测结果统计,内秦淮河水质监控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反映工业污染的挥发酚、氰化物和重金属等指标的监测结果近6、7年都处于未检出或检出限水平,反映生活污水有机污染的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等监控指标都已达到或基本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水质要求,惟有氨氮指标降幅缓慢,估计是部分私设排污口的污水未进入截流管而直接排入秦淮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秦淮河 环境综合整治 变化趋势 南京市
下载PDF
南京市城区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源解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杭维琦 黄世鸿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年第4期18-21,共4页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 (CMB) ,对南京市城区 7个环境监测点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TSP)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 ,得出 4类主要污染源对TSP的平均贡献率 :建筑尘 39 8% ,煤烟尘 2 5 7% ,土壤尘 1 9 2 % ,冶炼尘1 8%。同时 ,对...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 (CMB) ,对南京市城区 7个环境监测点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TSP)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 ,得出 4类主要污染源对TSP的平均贡献率 :建筑尘 39 8% ,煤烟尘 2 5 7% ,土壤尘 1 9 2 % ,冶炼尘1 8%。同时 ,对该市城区的地面尘也进行了源解析 ,结果表明地面尘与环境空气中TSP的构成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化学质量平衡法 源解析 南京 采样
下载PDF
南京市环境应急处置体系现状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柏松 陈鑫淇 韩颖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12期42-45,共4页
在对南京市环境应急处置体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环境风险、环境应急管理机制、环境应急指挥体系运行、环境应急监测体系以及环境应急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存在的环境应急机制,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 在对南京市环境应急处置体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环境风险、环境应急管理机制、环境应急指挥体系运行、环境应急监测体系以及环境应急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存在的环境应急机制,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且提出了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预案体系,加强应急处置能力、队伍建设及环境预警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对于和南京拥有类似环境风险特征的城市环境安全预警及应急响应系统的构建也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应急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机动车尾气对南京市道路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振涛 张予燕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调查了南京市机动车尾气对道路环境污染的状况 ,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指出 ,从 1991年以来 ,南京市机动车总量和道路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 ,但由于城市道路条件的改善 ,道路通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道路两侧污染物NOx,C... 调查了南京市机动车尾气对道路环境污染的状况 ,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指出 ,从 1991年以来 ,南京市机动车总量和道路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 ,但由于城市道路条件的改善 ,道路通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道路两侧污染物NOx,CO浓度均有所下降 ,但仍分别高于对照点 2 2倍、3 2倍 ,道路汽车排气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提出 ,随着道路车流量的不断增加 ,要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必须推广清洁燃料以及低污染车和零污染车 ,同时进一步加强道路建设 ,提高车辆通行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废气 空气质量 道路环境污染 清洁燃料
下载PDF
南京市新装修住宅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玉香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A04期84-85,共2页
通过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指出南京市新装修住宅室内环境空气以甲醛、二甲醛、二甲苯、甲苯污染为主,提出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 装修 住宅 室内环境空气
下载PDF
南京市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管理措施与成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鑫 李秋红 +2 位作者 谢馨 陆芝伟 徐荣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5年第1期52-54,共3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现有监测体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改革现行的环境监测体制,推进环境监测的市场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南京市环保部门针对这一现状,相继出台了具体管理措施,鼓励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进入环境监测事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现有监测体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改革现行的环境监测体制,推进环境监测的市场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南京市环保部门针对这一现状,相继出台了具体管理措施,鼓励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进入环境监测事业,进行了监测业务分包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 管理措施
下载PDF
浅谈南京环境监测信息化项目风险管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锴 叶兵 +1 位作者 王丽媛 喻义勇 《四川环境》 2017年第6期87-90,共4页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环境监测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动力与支持,但是由于一些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方法的不得当,致使诸多信息化项目出现了基础对象管理分散、综合信息提取不足,以及系统方便性、扩展性和安全性缺失...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环境监测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动力与支持,但是由于一些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方法的不得当,致使诸多信息化项目出现了基础对象管理分散、综合信息提取不足,以及系统方便性、扩展性和安全性缺失等问题。为了规避信息化项目风险对环境监测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结合自身特点,总结相关经验,深入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这些措施经过实践论证,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信息化项目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