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化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式革命 被引量:20
1
作者 叶浩生 王继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4-799,共6页
主流心理学一直坚持量化研究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质化研究开始复兴,成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范式"。实证主义的衰落和社会科学家对现象学、释义学科学观的重视是质化研究复兴的理论基础。量化方法的困境与多元方法论的... 主流心理学一直坚持量化研究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质化研究开始复兴,成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范式"。实证主义的衰落和社会科学家对现象学、释义学科学观的重视是质化研究复兴的理论基础。量化方法的困境与多元方法论的思潮、应用实践的需要都促进了心理学家重新接纳质化方法。质化方法的特征是:(1)追寻意义;(2)情境敏感性;(3)主位研究策略;(4)整体描述策略。在怎样看待质化研究方面,心理学内部存在着广泛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化研究 量化研究 范式 研究方法 心理学
下载PDF
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特点 被引量:10
2
作者 霍涌泉 梁三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158,共7页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复兴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特点。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并不是通过理论化的简单转向来克服心理学发展中的困难,或以总体的、一般的抽象术语重新发明元理论,而是力图在提高理论研究方式的科学化水平基础上,加...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复兴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特点。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并不是通过理论化的简单转向来克服心理学发展中的困难,或以总体的、一般的抽象术语重新发明元理论,而是力图在提高理论研究方式的科学化水平基础上,加强对具体的、中等水平的亚理论问题的整合性学术探讨。进一步寻求心理学理论研究走向繁荣的学科内在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心理学 实体理论 心理学理论
下载PDF
当前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中的方法论困境 被引量:7
3
作者 霍涌泉 李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4,共6页
当前心理学的文化研究在取得一系列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的发展问题。由于无法寻找到一种有效适用的研究心理文化问题的方法工具,其面临的方法论困境异常突出,如怎样正确处理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科学文化与... 当前心理学的文化研究在取得一系列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的发展问题。由于无法寻找到一种有效适用的研究心理文化问题的方法工具,其面临的方法论困境异常突出,如怎样正确处理科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研究范式达到视界融合,后现代及全球化社会背景下的心理学文化冲突等,急需加以研究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文化转向 范式转变 方法论
下载PDF
话语分析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话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薛灿灿 叶浩生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4期303-307,共5页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一种探讨不同场景下话语的组织方式及话语互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研究立场。它与心理学的对话,在应用上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在理论上补充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加速了"独白"心...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一种探讨不同场景下话语的组织方式及话语互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研究立场。它与心理学的对话,在应用上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在理论上补充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加速了"独白"心理学向"对话"心理学的过渡、推动了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话语分析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其反身性和缺乏客观性的特点受到了反对者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话语分析 心理学研究 对话
下载PDF
质化研究与循证实践:心理学中研究与实践的关联及互动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文登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102,共6页
在心理学中,研究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实践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排斥研究,呈现出研究与实践相分裂的局面。近年来,心理学研究领域出现了适合研究实践的质化研究范式,实践领域出现了关注与使用研究证据的循证实践运动,为实现心理学中研究与... 在心理学中,研究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实践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排斥研究,呈现出研究与实践相分裂的局面。近年来,心理学研究领域出现了适合研究实践的质化研究范式,实践领域出现了关注与使用研究证据的循证实践运动,为实现心理学中研究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文章阐述了心理学研究与实践的概念及其关联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质化研究与循证实践的兴起背景、特征及其对心理学研究与实践的关联与互动所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实践 质化研究 循证实践 互动
下载PDF
大力促进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3年第2期3-4,11,共3页
虽然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 10 0多年的历史 ,但是心理学一直缺乏带有“范式”特点的心理学理论。这导致了心理学的破碎和分裂。探讨心理学的“元”理论 ,大力促进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是心理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 无理论 学术年会 科学心理学 后现代问题 学术环境 现代心理学
下载PDF
基于心理学视野的责任过程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况志华 叶浩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在最近的20年里,随着各类社会问题的增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西方心理学界开始关注责任心理问题的研究,并在责任分类、责任归因、责任推断、责任心理活动过程、责任心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责任的分类学... 在最近的20年里,随着各类社会问题的增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西方心理学界开始关注责任心理问题的研究,并在责任分类、责任归因、责任推断、责任心理活动过程、责任心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责任的分类学研究主要倾向于采用二分法,即依照"事前-事后"、"积极-消极"或"个人-社会"等维度对之作出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往往标志着不同的研究兴趣或取向,作为心理活动过程与结构研究中的责任,通常被看作是个体对于自身心理和行为的规定性。在西方心理学界,责任心理过程研究主要集中在责任归咎的情境要素以及责任主体对于责任的认知、推断、承担的条件等问题的研究;影响责任形成和责任体验的心理学基础,即责任产生的社会背景、责任适用的基本条件、责任判断的一般过程等。在关于责任心理结构的研究中,奥哈根和维纳的研究影响较大。维纳从责任归因和推断的层面探究事后责任的心理结构;奥哈根则分别从理论和经验层面探讨了责任体验的一般机制,主张责任是一个包含内部动机、目标、行动、自我效能、控制、负责任和评估等要素在内在的复杂的心理结构。在讨论西方心理学界关于责任过程与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责任心理研究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 责任心理 心理结构
下载PDF
心理史学的发展对心理学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莉萍 叶浩生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共4页
心理史学的发展给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带来如下启示:心理学史专业工作者应加强史学修养,明确自己的史学研究立场和原则;心理学史不只是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从拒绝到接受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的态... 心理史学的发展给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带来如下启示:心理学史专业工作者应加强史学修养,明确自己的史学研究立场和原则;心理学史不只是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从拒绝到接受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的态度转变,蕴涵着当代人文社科研究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史学 心理学史 教学 研究 启示
下载PDF
组织咨询心理学的三种取向及其比较研究
9
作者 任亚辉 叶浩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1-1423,共3页
基于不同的理论预设和方法学路线,组织咨询心理学领域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研究取向,即经验实证取向、临床治疗学取向以及实践—知识创生取向。文章在系统阐述三种取向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就组织观、研究方法、实践特征等问题对三者加以分... 基于不同的理论预设和方法学路线,组织咨询心理学领域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研究取向,即经验实证取向、临床治疗学取向以及实践—知识创生取向。文章在系统阐述三种取向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就组织观、研究方法、实践特征等问题对三者加以分析比较,并指出了各取向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咨询心理学 经验实证取向 临床治疗学取向 实践-知识创生取向
下载PDF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道路:理论整合的视角
10
作者 宋晓东 叶浩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是人文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的一部分。在文化转向语境中,"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要求建设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心理科学"。从后经验主义理论心理学出发,这意味着以中国为现实文化主体的知...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是人文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的一部分。在文化转向语境中,"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要求建设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心理科学"。从后经验主义理论心理学出发,这意味着以中国为现实文化主体的知识体系整合,即中国本土文化与心理学经验知识的双向诠释和建构。在经验基础或逻辑方面,整合要求进行知识体的区分;在体系建构和诠释方面,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编篡服从于元理论层面的修辞学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 本土化 后经验主义 理论心理学 修辞学
下载PDF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 被引量:75
11
作者 况志华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2-709,共8页
当代西方心理学界先后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等新的研究取向。这三种取向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着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视野,并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本文综述了这三种取向的... 当代西方心理学界先后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等新的研究取向。这三种取向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着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视野,并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本文综述了这三种取向的核心观点和基本特征,论证了它们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主张反思的意义在于超越,不同取向的整合应基于宽容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 现代主义 后现代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下载PDF
具身社会认知: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转向 被引量:27
12
作者 薛灿灿 叶浩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0-1235,共6页
具身社会认知是具身认知同社会认知对话的产物,这种对话从三个维度展开,即具身自我认知、具身人际认知、具身群体认知。本研究不仅论证了具身认知的视角提高了传统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生态效度,而且从进化心理学、镜像神经元、认知语言学... 具身社会认知是具身认知同社会认知对话的产物,这种对话从三个维度展开,即具身自我认知、具身人际认知、具身群体认知。本研究不仅论证了具身认知的视角提高了传统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生态效度,而且从进化心理学、镜像神经元、认知语言学、发生认识论视角对具身社会认知的现象进行了归因探析。具身社会认知作为一种研究思潮,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1)具身社会认知是否是向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回归;(2)具(体)身(体)是否仅仅是社会认知过程的一种附带现象,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具身社会认知 生态效度 进化心理学 镜像神经元
下载PDF
责任的二重性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心理学的视野 被引量:25
13
作者 叶浩生 杨文登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3,共5页
责任就是做好分内应做之事,既包括职务客观要求的"应做之事",也包括个体主观认同的"分内之事",体现出客观与主观二重性。这一特性决定了责任意识包含对应做之事进行客观认识的"责任认知"与对分内之事进... 责任就是做好分内应做之事,既包括职务客观要求的"应做之事",也包括个体主观认同的"分内之事",体现出客观与主观二重性。这一特性决定了责任意识包含对应做之事进行客观认识的"责任认知"与对分内之事进行主观认同的"责任情感"二个方面。培养责任认知可以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但责任情感的培养却需另辟蹊径。该文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归因理论与角色扮演理论等出发提出了培养责任意识的几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 二重性 责任意识 责任认知 责任情感 培养
下载PDF
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 被引量:785
14
作者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5-710,共6页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心含义包括:(1)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2)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心含义包括:(1)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被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2)认知的内容是身体提供的;(3)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具身认知最初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渊源,但是现在这种哲学思考已经开始走向实证领域,实验的认知心理学家开始从具身的角度看待认知,形成了具身认知研究思潮。但是具身认知研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认知 具身化 具身认知 认知主义
下载PDF
西方女权心理学评介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浩生 郭爱妹 《心理学动态》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2-287,共6页
当代西方女权心理学有经验主义的女权心理学、认识论的女权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女权心理学等形式,其中以后现代主义女权心理学为主流。女权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中充斥着男性中心的偏见,存在着歧视、压抑妇女的现象。他们主张女性不... 当代西方女权心理学有经验主义的女权心理学、认识论的女权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女权心理学等形式,其中以后现代主义女权心理学为主流。女权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中充斥着男性中心的偏见,存在着歧视、压抑妇女的现象。他们主张女性不仅应该成为心理学知识的客体,更应该成为心理学知识的主体,认为女性心理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父权制社会下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女权心理学促进了西方心理学家对传统心理学的内容和方法的深层次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该 西方心理学 存在 认识论 经验主义 后现代主义 传统 现象 偏见 客体
下载PDF
心理学的视角:关于智力本质的当代思考 被引量:9
16
作者 蒋京川 叶浩生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2,共6页
人类对智力的探究走过了壮阔的历史,从最初的哲学思考到当代心理学的实证考察,心理学家们对智力的结构、发展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智力测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当代智力观和智力理论的演变、发展历程,论述当代... 人类对智力的探究走过了壮阔的历史,从最初的哲学思考到当代心理学的实证考察,心理学家们对智力的结构、发展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智力测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当代智力观和智力理论的演变、发展历程,论述当代智力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拓展智力概念的内涵,对智力进行动态评估,探讨智力的神经生理机制,以及开展整合式、跨学科的智力研究,将是智力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本质 智力研讨会 理论取向 智力论争 未来趋向
下载PDF
人格: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解读 被引量:10
17
作者 彭彦琴 叶浩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4,共6页
通过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这一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风韵的视角,可对人格问题做一全新解读:一方面,“以心为本”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人格本质;另一方面,“儒道互补”则极好地展示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人格模式。
关键词 人格 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 以心为本 儒道互补
下载PDF
荆其诚的国际心理学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文登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02-910,共9页
荆其诚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心理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言人。他视野开阔,是颇具造诣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功底深厚的理论心理学家。文章没有涉及他在认知与发展心理学方面所做的贡献,只从理论方面分析他的国际心理... 荆其诚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心理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言人。他视野开阔,是颇具造诣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功底深厚的理论心理学家。文章没有涉及他在认知与发展心理学方面所做的贡献,只从理论方面分析他的国际心理学思想及实践,找寻他对心理学研究所持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追求。文章认为荆其诚在宏观把握心理学的发展逻辑后,以"两个阵营的心理学"来界定心理学的现状,坚信心理学的未来是一种国际的心理学。为了达成这一学术理想,荆其诚不仅撰文将国外心理学介绍到中国、将中国心理学推介到国外,还积极投身于国际心理学组织与实践,长期担任国际心联的领导职务,组织并主持召开了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荆其诚的一生为彰显心理学的国际维度、促进国际心理学交流、将中国心理学推上世界舞台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其诚 国际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会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 实践
下载PDF
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被引量:66
19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0-275,共6页
西方心理学正在展现出对文化影响日渐增加的关注。这种文化转向既有科学哲学和历史的原因 ,也受到世界范围内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影响。文化转向的主要表现是 :( 1)对心理学自然科学模式的反思与诘难 ;( 2 )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 3 )... 西方心理学正在展现出对文化影响日渐增加的关注。这种文化转向既有科学哲学和历史的原因 ,也受到世界范围内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影响。文化转向的主要表现是 :( 1)对心理学自然科学模式的反思与诘难 ;( 2 )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 3 )跨文化心理学面临的批评及其转变 ;( 4 )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分支领域对文化影响的关注。作者认为 ,文化的转向对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 文化 多元文化论 转向
下载PDF
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 被引量:43
20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4-190,共7页
随着经验实证主义的衰落,心理学迎来了后经验主义时代。在后经验主义时代,人们对理论和经验观察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理论不再是经验观察的附属物,相反,经验事实是被理论决定的。理论不是经验事实的概括和归纳,而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建构... 随着经验实证主义的衰落,心理学迎来了后经验主义时代。在后经验主义时代,人们对理论和经验观察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理论不再是经验观察的附属物,相反,经验事实是被理论决定的。理论不是经验事实的概括和归纳,而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建构。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以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释义学和社会建构论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理论的评价标准不再是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因为经验事实由于受到理论的污染,不再是一种客观的标准。在后经验主义条件下,理论的评价标准可建立在概念和逻辑、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修辞与叙事以及实践和应用的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心理学 后经验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后现代主义 范式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