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9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的公共艺术——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公共艺术教学与实践
1
作者 季鹏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公共艺术(Public Art)于2013年正式成为设计学的二级学科,引发了艺术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艺术类系科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风潮。公共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注重传统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更致力于"公共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出... 公共艺术(Public Art)于2013年正式成为设计学的二级学科,引发了艺术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艺术类系科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风潮。公共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注重传统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更致力于"公共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出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边缘性和实验性。本文就学科的描述与界定,尤其是建构学院体制下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性 实验性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下载PDF
实验,拥有多重释义的设计理念——“实验—2014”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展观摩札记 被引量:3
2
作者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179,共8页
本文针对"实验—2014"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展进行分析和评价,积极推崇展览体现的"学院派设计"品格,这是设计教育界渴望的一种设计力量,在其身上闻不到一丝市侩气息,有的只是对设计本体的思考和一种内敛... 本文针对"实验—2014"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毕业生作品展进行分析和评价,积极推崇展览体现的"学院派设计"品格,这是设计教育界渴望的一种设计力量,在其身上闻不到一丝市侩气息,有的只是对设计本体的思考和一种内敛的人文精神。展出的一系列作品形态实现了跨界表达,采用的是多种元素进行构建,追求的设计方法破除了原有的专业界限,大胆进行门类与样式之间的交叉,使设计语言变得极为丰富。这一切反映出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实验性"设计教学进行持续探索的价值所在,尤其是此次毕业生作品展的"实验"主题定位,展现的正是"南艺设计"的品牌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设计”品格 实验性 毕业生作品展 分析和评价
下载PDF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被引量:4
3
作者 邬烈炎 《中国艺术》 2019年第5期45-55,共12页
一、历史沿革与现状面貌刘海粟等于1912年创建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颜文樑等于1922年创建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科、音乐科,在1952年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设址无锡。1957年迁址南京,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 一、历史沿革与现状面貌刘海粟等于1912年创建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颜文樑等于1922年创建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科、音乐科,在1952年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设址无锡。1957年迁址南京,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专科学校 南京艺术学院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刘海粟 艺术系 颜文樑
下载PDF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4
作者 王佳宁 张倩雯 +123 位作者 田芯菁 刘谯(指导) 郑涵 李晨妍 钟逸恺 汤子馨(指导) 郭雪萍 司皓月 王娇 章长怡 李大雁(指导) 王怡 张佳程 金晶(指导) 李方轩 丁源(指导) 徐雪琳 郑业明 张艺荣 杨叶帆 左磊 徐鸣璐 丁菲 黄雨阳 徐敏(指导) 王晶晶 刘一帆 杨佳馨 姚翔翔(指导) 张荩以 邵菲 郭大松 丁治宇(指导) 盛亚勋 彭钰琦 施煜庭(指导) 沙陶陶 徐旻培(指导) 李金蔓 曹方(指导) 蒋曼芊 何方(指导) 王帆(指导) 陶霏霏(指导) 刘志伟 张抒(指导) 唐永琪 姚翔宇(指导) 柏悦 潘玥 朱广艺 陈皓(指导) 董书文 庞蕾(指导) 徐荣华 童芳(指导) 丁新新 张萍(指导) 徐婉茹 卢毅(指导) 陆梦 王建(指导) 刘新月 龚建培(指导) 薛宁(指导) 周姣 乔爽(指导) 张延 戴宇婷 高震(指导) 吴竟诚 韩笑 周勇(指导) 刘畅 周军南(指导) 程艳玲 李安琪(指导) 张蕙芃 郑静(指导) 景璐 樊进(指导) 陈颖 祁吉(指导) 陈澳 王欣(指导) 刘静 姬益波(指导) 李彩雯 张威(指导) 俞智雪 赵阳臣(指导) 胡震 庄纾(指导) 祁亚婷 周庆(指导) 许哲诚(指导) 周晓静 马翀(指导) 张礼敏 袁维忠(指导) 郑杰煜 张宇 徐薇 汪晓婧 邬烈炎(指导) 季鹏(指导) 袁媛 李树(指导) 李文轩 吴映月(指导) 陈思雯 肖卓赟(指导) 方宇婷 蒋炎(指导) 林佳豪 张栩华(指导) 沈彬 杨美华(指导) 蒋璀阳 成乡(指导) 时铭 于名涛(指导) 纪夏雨 王克震(指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10-I0010,I0012,I0013,F0004,共4页
下载PDF
交叉学科建设要凸显自身学科的独特性——专访南京艺术学院校长张凌浩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淑娟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在2022年公布的《新版学科》目录中,设计学一级学科除学科门类发生变化以外,交叉学科设计学的设立形成了对艺术学门类设计相关学科的一种及时补充,那么,交叉学科设计学的全新设置,如何实现学术创新、如何提炼内核凝练核心的专业知识体... 在2022年公布的《新版学科》目录中,设计学一级学科除学科门类发生变化以外,交叉学科设计学的设立形成了对艺术学门类设计相关学科的一种及时补充,那么,交叉学科设计学的全新设置,如何实现学术创新、如何提炼内核凝练核心的专业知识体系、如何挖掘中国传统生活美学领域的设计智慧等问题,都关系到设计艺术研究领域开展“三大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学术创新 专业知识体系 南京艺术学院 学科门类 设计智慧 艺术学门类 相关学科
下载PDF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6
作者 李淑琪 樊进(指导) +10 位作者 陈明生 王欣(指导) 陆斌(指导) 常瑶昱 周勇(指导) 潘末雨 吴映月(指导) 陈媛诗 周姣(指导) 吴佳恒 王克震(指导)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1,共6页
设计者自述:家庭是社会情感纽带的基础单元,从组建家庭,到生儿育女,到五世同堂,无不是家庭的凝聚力和时空穿透力,也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基础。在家庭团聚中,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筹交错间,是家人倾诉交流的最佳时刻。平时无法说、没来得及... 设计者自述:家庭是社会情感纽带的基础单元,从组建家庭,到生儿育女,到五世同堂,无不是家庭的凝聚力和时空穿透力,也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基础。在家庭团聚中,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筹交错间,是家人倾诉交流的最佳时刻。平时无法说、没来得及说的话都会在用餐的间隙流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时刻 人类情感 毕业设计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基础单元 穿透力 情感纽带 家庭
原文传递
美术院校中的参数化设计与建造教学实录——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徐炯 《世界建筑》 2013年第9期120-123,138,共4页
参数化设计作为一种革新的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受此影响,国内美术院校也将其引入到建筑教学中。这种具有实验性、研究性、跨界性特征的参数化设计与建造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从概念到实践的全程式设计体验。本文详细分... 参数化设计作为一种革新的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受此影响,国内美术院校也将其引入到建筑教学中。这种具有实验性、研究性、跨界性特征的参数化设计与建造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从概念到实践的全程式设计体验。本文详细分析了这种教学在美术院校展开的背景、缘由以及适用价值,并以南京艺术学院的相关教学为重点考量对象,对美术院校如何开展这类教学的相关问题加以探析阐述,以期作一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院校 参数化设计 数字建造 教学研究
下载PDF
从设计到建造——南京艺术学院参数化设计教学笔记与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炯 詹和平 《城市建筑》 2012年第9期74-76,共3页
本文详尽记录南京艺术学院一次以参数化设计为主题的实验性教学过程,全面展现课程从设计到建造的整个历程,通过分析、阐述非常规式教学的独特性和难点,为此类实验性空间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参数化设计 建造 教学研究
下载PDF
适宜的建造实验——以南京艺术学院微展亭设计教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治宇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4期188-193,共6页
在实验教学的名义下,文章以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为实验点,基于由经典建筑案例的设计分析而得到的三种创新操作手法,与学生共同创作了三组原想概念,并将其以足尺空间实体呈现的方式进行了适宜的建造。在增强学生对形式、结构和空间感... 在实验教学的名义下,文章以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为实验点,基于由经典建筑案例的设计分析而得到的三种创新操作手法,与学生共同创作了三组原想概念,并将其以足尺空间实体呈现的方式进行了适宜的建造。在增强学生对形式、结构和空间感知力的同时,也用适宜的范式完成了一次在场性空间建造的教学探索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的 建造 实验 微展亭 设计教学 足尺
下载PDF
关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晓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3年第3期66-70,共5页
时代进入21世纪,设计学科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经济时代,需要对我们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发展纲领作一次整合,提出新的目标。作为设计学院的院长,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推进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科的发展,这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 时代进入21世纪,设计学科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经济时代,需要对我们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发展纲领作一次整合,提出新的目标。作为设计学院的院长,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推进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科的发展,这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以下是我对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提供一个思路供大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培养目标 教学理念 办学特色 工作原则 学科发展
下载PDF
3+1教学模式——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玻璃艺术专业
11
作者 杨美华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6,共1页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玻璃工作室由青年教师杨美华建立于2007年。杨美华200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玻璃艺术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玻璃的铸造艺术语言、玻璃的内部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解构主义玻璃艺术表现形式等。
关键词 设计学院 艺术学院 艺术专业 玻璃 教学模式 南京 艺术表现形式 青年教师
原文传递
产业转型背景下的校企协同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以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柏雷 《人力资源管理》 2017年第11期325-326,共2页
中国大量以制造为何核心的企业,是以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以工艺生产为核心竞争力的。而这些正随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原材料价格提高等因素而逐渐丧失。产业的升级,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成为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显著的课题。"设... 中国大量以制造为何核心的企业,是以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的以工艺生产为核心竞争力的。而这些正随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原材料价格提高等因素而逐渐丧失。产业的升级,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成为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显著的课题。"设计思维"可以作为方法学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探讨中国以工艺生产为核心的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但现行的设计教学模式基于包豪斯以来工业化的生产开发模式,后续虽然应对产业技术的革新我们的产品设计教学一直在做一定程度的变动,但是这种应对是被动的方式。在一些设计院校的校企协同实践中以及正在探索设计教学模式的各院校中已经出现一些有效的方式,这些方式或聚焦于具体课程,或着眼于更宏观的学科方向。设计教学将以一种全面而彻底的方式融入信息网络世界,在这片虚拟的土壤上培育设计教育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设计思维 设计教学模式
下载PDF
后工艺时代文创设计的教学思考——南京艺术学院文化创意设计专业毕业创作评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成乡 《中国艺术》 2021年第2期30-35,共6页
"后工艺运动"的概念是马克·雷曼(Mark Lyman)于2007年提出的观点。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作室手工艺运动,后工艺在当下的艺术实践中,超出了原来手工艺定义的局限。今天的手工艺专业越来越具有复杂的智知性内涵,同... "后工艺运动"的概念是马克·雷曼(Mark Lyman)于2007年提出的观点。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作室手工艺运动,后工艺在当下的艺术实践中,超出了原来手工艺定义的局限。今天的手工艺专业越来越具有复杂的智知性内涵,同时还需要对新材料进行不断实验与探索,与艺术、设计相互交叉。在近十年后工艺的浪潮中,国内院校里的手工艺面貌与国际趋于同步,其具有独立的价值观而非设计或艺术形式下的材料替换。同时,南京艺术学院(简称"南艺")的文创设计方向面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在教学上有了更多维度的需求,在设计教学与实践中打通了艺术、设计、科技、经济等学科的壁垒,多学科交叉、共享,并准确把握了自身学科语言,以寻求新时代所需求的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艺时代 文创设计 数字化 综合材料 创意设计
下载PDF
景观设计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以南京艺术学院二年级城市设计教学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大雁 尹康 《美术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163-164,共2页
南京艺术学院景观设计专业为适应该学科对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二年级开设城市设计课程。笔者介绍该校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编排、课题设置和作业成果要求,探讨艺术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安排好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 南京艺术学院景观设计专业为适应该学科对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二年级开设城市设计课程。笔者介绍该校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编排、课题设置和作业成果要求,探讨艺术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安排好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专业教学 城市设计 课程设置
下载PDF
丹青年华谱畅想——记南京艺术学院邢庆华教授的艺术设计之路
15
作者 孙慧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11期32-35,共4页
如著名的日本设计家深则直人的说法,设计师是"通过设计来造物的人",那么艺术设计师则可以说是按照美的法则来造物的人。本栏目将陆续介绍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师,也欢迎崭露头角的我国中青年设计家向世界介绍自己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 艺术设计师 南京艺术学院 中青年 教授 美的法则 成功之路 设计家 国内外
下载PDF
试论“毕业设计报告”对于现代手工艺专业教学的意义——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
16
作者 冯宽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5-77,共3页
毕业设计报告是目前艺术院校现代手工艺专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毕业考核方式,它记录了毕业生的心理路程、创新意识及实验过程,承载着学院派手工艺教学的变化与创新。本文将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在对历届现代手工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报告进行... 毕业设计报告是目前艺术院校现代手工艺专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毕业考核方式,它记录了毕业生的心理路程、创新意识及实验过程,承载着学院派手工艺教学的变化与创新。本文将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在对历届现代手工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报告进行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毕业设计报告的理念、方法、手段,乃至对培养人才所具有的价值,以及它能起到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报告 现代手工艺 教学创新 学院派设计
下载PDF
防疫骑行头盔的设计研究--南京艺术学院“抗疫·无障碍设计工作坊”研究成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至惟 林哲娜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1年第10期39-41,44,共4页
本文属于南京艺术学院“抗疫·无障碍设计工作坊”的系列研究成果。结合新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现状,以骑行头盔为切入点,尝试把防疫功能与头盔相结合。通过数字模型建造技术对头盔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使其与现有红外测温设备相适应,再利... 本文属于南京艺术学院“抗疫·无障碍设计工作坊”的系列研究成果。结合新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现状,以骑行头盔为切入点,尝试把防疫功能与头盔相结合。通过数字模型建造技术对头盔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使其与现有红外测温设备相适应,再利用3D打印技术对头盔进行实际制造,并在此基础上安装测温设备。在兼顾骑行安全与低重量的基础上,实现骑行头盔的防疫功能。在当前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以一个实践案例,研究如何通过防疫设备与生活用品相结合,达到方便大众生活并提高社会防疫能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障碍设计 防疫 骑行头盔 红外测温
下载PDF
不止是纸——南京艺术学院《实验性设计》之“纸衣服”教学探索
18
作者 姬益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纸衣服"是南艺服装设计专业《实验性设计》的课程作业,其课程教学是在"跨界"和"反"传统的理念指引下,鼓励学生勇于跨越专业之界限,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线索,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相关专业知识,最... "纸衣服"是南艺服装设计专业《实验性设计》的课程作业,其课程教学是在"跨界"和"反"传统的理念指引下,鼓励学生勇于跨越专业之界限,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线索,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相关专业知识,最终使学生掌握设计创作具有多样性和非"唯一性"特征。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解决作品形式、材料、工艺的创新问题。近几年来,其作品形式,独具特色,备受业界关注,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但也被外界片面地认为是"纸衣服"课程。笔者希望通过"不止是纸"一文来阐述"纸衣服"课程的本质。同时,也是对此课程教学的梳理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衣服” 实验性设计 创新 形式
下载PDF
作为“实验”的“艺术”——南京艺术学院展亭适宜建构之教学实录
19
作者 丁治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5-161,共7页
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实验教学的统筹下,笔者以展亭适宜建构作为环艺二年级建筑设计实验课题的切入点,并基于线面复构、折向错叠、自然拓形和高技转译四种经典操作手法,与学生共同塑造了四组整合结构、空间和表皮为一体的艺术性足尺空间... 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实验教学的统筹下,笔者以展亭适宜建构作为环艺二年级建筑设计实验课题的切入点,并基于线面复构、折向错叠、自然拓形和高技转译四种经典操作手法,与学生共同塑造了四组整合结构、空间和表皮为一体的艺术性足尺空间实体。在丰富和提高学生空间建构和体验感知能力的同时,也以适宜建构的方式完成了一次作为"实验"的"艺术"的务实性教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艺术 展亭 适宜建构 教学实录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
20
作者 虞英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20期109-111,共3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培养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跨学科,即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推进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横向交叉,协同合作。该文在梳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开放的跨...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培养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跨学科,即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推进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横向交叉,协同合作。该文在梳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开放的跨学科课程、建立项目制跨学科协同以及开创个性化培养模式等路径,探讨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跨专业 培养模式 南京艺术学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