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不平等的农村现实及其生发机制
1
作者 刘强 王瑜 《四川教育》 2024年第5期6-8,共3页
教育不平等的农村现实主要表现为空巢热、陪读热、择校热、城市热四种现象,是由教育动力变迁、教育责任伦理、面子实践和阶层分化等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对此,各地应从农村教育自身、教育责任伦理转变、兼顾“面子”和“里子”以及推进... 教育不平等的农村现实主要表现为空巢热、陪读热、择校热、城市热四种现象,是由教育动力变迁、教育责任伦理、面子实践和阶层分化等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对此,各地应从农村教育自身、教育责任伦理转变、兼顾“面子”和“里子”以及推进“城乡中国”结构走向纵深四个方面共同努力,推动农村教育在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上更加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不平等 教育现实 生发机制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角下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的境遇、动因及其治理
2
作者 王瑜 汤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9-65,共7页
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和文化知识技能水平的重要路径,对于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中的社会关系为职校生隐性辍学提供了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的境... 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和文化知识技能水平的重要路径,对于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中的社会关系为职校生隐性辍学提供了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的境遇进行划分,表现为物质空间中座次边缘的“混学”群体、知识空间中课堂游离的“困学”体验以及生活空间中网络沉迷的“厌学”情绪。基于这种空间结构进行成因分析发现,区隔化物质空间中功利的办学理念产生“读书无用”的辍学观念,标准化知识空间中受限的文化资本滋生“读书无望”的辍学心态,虚拟化生活空间中迷失的身份认同催生“读书无趣”的辍学体验。基于此,应营造文化平等环境以强调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包容,开展文化补偿教育以改善弱势学生群体的文化惯习,畅通文化沟通途径以重塑立足现实生活的身份认同,从而加强对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中职学生 隐性辍学 空间社会学
下载PDF
西部地区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发生因素及治理对策
3
作者 王瑜 刘强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静待毕业”“人在心不在”等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问题日益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议题。在对西部地区部分中职学校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发现,中职学生的隐性辍学行为呈现出“读书无望”“读书无用”“读书无趣”等三种实践困境,其... “静待毕业”“人在心不在”等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问题日益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议题。在对西部地区部分中职学校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发现,中职学生的隐性辍学行为呈现出“读书无望”“读书无用”“读书无趣”等三种实践困境,其背后隐含着教育分流困境、人才供需矛盾和身份认同冲突等发生因素。对此,应推进中职教育横向融通和纵向贯通,树立“读书有希望”的价值观念;加大中职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读书有用处”的进步阶梯;增强对中职学生的情感关怀与教育体验,养成“读书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中职学生 隐性辍学 发生因素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比较教育研究范式审思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瑜 汤同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8,49,共9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可以在实现研究对象的全球性拓展、研究数据的形象化采集以及研究成果的智能化产出等方面给比较教育研究带来突破性的技术赋能。同时,研究者们也应警惕如文化失声的技术陷阱、西方中心的话语殖民...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可以在实现研究对象的全球性拓展、研究数据的形象化采集以及研究成果的智能化产出等方面给比较教育研究带来突破性的技术赋能。同时,研究者们也应警惕如文化失声的技术陷阱、西方中心的话语殖民、去情景化的方法困境等潜在的技术主义价值隐患,积极在本土文化继承、学科话语自主以及实践问题导向方面做出应有努力。基于此,比较教育研究应积极应对此次技术变革,在认识层面应重视研究内容的文化性,强化境域性的跨文化理解;在功能层面应强调研究话语的自主性,强化本土理论的生成与传播;在方法层面应注重研究问题的实践性,强化具身性的在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比较教育 范式
原文传递
正义观视角下隐性学治理路径探究--基于法、美、日的经验
5
作者 王瑜 何苗苗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94,共15页
基于农村地区学生、城乡流动学生和城市地区学生的不同学意愿,可以划分为资源匮乏、文化冲突和学业负担三种不同的隐性学类型内涵。在正义观视角下对法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隐性毂学治理政策进行价值逻辑分析,发现其分别遵循着增强... 基于农村地区学生、城乡流动学生和城市地区学生的不同学意愿,可以划分为资源匮乏、文化冲突和学业负担三种不同的隐性学类型内涵。在正义观视角下对法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隐性毂学治理政策进行价值逻辑分析,发现其分别遵循着增强欠发达地区学生求学信心、促进流动学生多维文化适应和注重学业负担过重学生人格关怀的治锻逻辑,背后体现了资源配置的分配正义、文化生态的关系正义和教育交往的承认正义。基于此,我国的隐性学治理应加大农村教育与文化的资源补偿,持续激发学生内生发展动力、应打造城乡包容互通的文化生态,不断培养学生多元文化适应能力、应加大教育过程的情感关怀,积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毂学 隐性学 正义 毂学治理
下载PDF
法国辍学治理的控辍机制、保学措施及经验启示
6
作者 王瑜 何苗苗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35,共15页
辍学治理一直是各国推进教育质量和公平改革的重点议题。法国政府在学生辍学问题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治理经验,探索出能有效促进辍学者重塑发展动力和重建社会联系的内生性治理机制:凸显动态精准的控辍防范机制和强调内外协同的保学帮扶... 辍学治理一直是各国推进教育质量和公平改革的重点议题。法国政府在学生辍学问题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治理经验,探索出能有效促进辍学者重塑发展动力和重建社会联系的内生性治理机制:凸显动态精准的控辍防范机制和强调内外协同的保学帮扶措施。可以看到,法国辍学治理具有在系统治理方面强调治理主体的专业性、在依法治理方面重视保障制度的体系性、在综合治理方面注重成效评估的循证性、在源头治理方面关注辍学成因的内生性等特征,对我国提升辍学治理能力、完善辍学治理实践、彰显辍学治理效能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辍学 治理 控辍保学
下载PDF
承认理论视角下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机理与教育路径
7
作者 王瑜 韦海霞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承认理论对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内涵和实践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各民族是在法权平等、情感关爱、价值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精神交融,其可以通过...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承认理论对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内涵和实践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各民族是在法权平等、情感关爱、价值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精神交融,其可以通过在实践活动中重视民族立法、聚焦情感认同和强调社会尊重,不断保障各民族成员的实质平等、增强各民族的心理归属及凝聚各民族成员的价值共识。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教育路径应是以法治教育树立民族平等观念,以共情教育厚植民族团结情感,以价值观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理论 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美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办学实践述评
8
作者 张清玲 王蒙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1,共7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及世界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加,全球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蓬勃发展。其中,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海外国际学校在办学规模、教育质量、经济收益和国际声誉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显著的竞争优势。这不仅与美国基础教育海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及世界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增加,全球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蓬勃发展。其中,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海外国际学校在办学规模、教育质量、经济收益和国际声誉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显著的竞争优势。这不仅与美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多元办学模式、全方位管理体制相关,也与全球整合与本土响应范式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生源结构有关。然而,愈发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教师流失以及如何平衡办学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张力成了美国基础教育海外学校可持续发展巫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在积极鼓励和支持基础教育“走出去”。美国海外国际学校发展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在战略制定、资金筹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基础教育 海外国际学校
原文传递
我国乡村地区辍学治理体系的历史演进、制度特征与优化对策
9
作者 王瑜 汤同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51,共8页
作为教育扶贫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治理举措,辍学治理一直是我国推进教育权利公平与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议题。从政策历时性演进来看,我国乡村地区辍学治理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阶段性特征,经历了保障贫困家庭儿童入学机会的普惠... 作为教育扶贫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治理举措,辍学治理一直是我国推进教育权利公平与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议题。从政策历时性演进来看,我国乡村地区辍学治理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阶段性特征,经历了保障贫困家庭儿童入学机会的普惠性治理阶段和提升弱势儿童群体教育质量的专项式治理阶段、增强文化弱势学生学习信心的内生型治理阶段,并具有以县域政府治理为主导、以目标责任绑定为核心、以统一量化标准为依据等制度特质。针对因情感、心理等内生因素导致的隐性辍学问题,乡村地区辍学治理现代化建设应加大协同互通的统筹治理,深化智志双扶的长效治理,探索乡村教育的在地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区 控辍保学 辍学 教育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