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玉萍 刘梅娟 +1 位作者 吴家岚 廖晓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Morse跌倒评估量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将某三级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发生院内跌倒的30例患者设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主要诊断按1... 目的探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Morse跌倒评估量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将某三级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发生院内跌倒的30例患者设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主要诊断按1∶3匹配同期同科室未发生跌倒事件的住院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通过敏感度、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等检验Morse跌倒评估量表得分及危险因素总分对消化内科患者跌倒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钠(OR=18.907,95%CI 2.929-122.032)、低血钾(OR=5.322,95%CI 1.340-21.135)、跌倒前24 h使用2种及以上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OR=7.105,95%CI 2.002-25.215)、收缩压<110 mm Hg(OR=4.748,95%CI 1.374-16.406)、低血红蛋白(中重度)(OR=3.378,95%CI 0.816-13.990)是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Morse跌倒评估量表得分预测消化内科患者跌倒的敏感性为0.667,特异性为0.578,Youden指数为0.245,ROC曲线下面积为0.652。危险因素总分预测消化内科患者跌倒的敏感性为0.800,特异性为0.844,Youden指数为0.644,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结论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同时使用多种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低收缩压、低血红蛋白(中重度)是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Morse跌倒评估量表对预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准确性较低,需要根据专科疾病及用药特点进一步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跌倒 住院患者 危险因素 量表
下载PDF
不同肠道清洁度下急诊肠镜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璟 唐瑾 +3 位作者 陈烨 智发朝 刘思德 何美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2-52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肠镜的必要性及最佳肠道准备方式。方法收集近年南方医院188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结肠镜检查相关资料,根据检查时机将患者分为急诊组与择期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不同肠镜检查时机对急性下消化... 目的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肠镜的必要性及最佳肠道准备方式。方法收集近年南方医院188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结肠镜检查相关资料,根据检查时机将患者分为急诊组与择期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不同肠镜检查时机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断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纳入肠道清洁度进行多因素分层分析,分析不同肠道清洁度对急诊肠镜诊断率的影响。结果急诊组118例,择期组70例,两组的诊断率无统计学差异(P=0.724),但急诊组确定性出血灶的诊断率显著高于择期组(P=0.041),口服泻药的比例则显著低于择期组(P<0.001)。肠道清洁度"优"、"良"、"差"在口服泻药及清洁灌肠的患者中的比例依次为63.6%vs 13.5%、28.6%vs 24.3%、7.8%vs 62.2%(P<0.001)。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示,清洁度"优"较"差"显著提高肠镜诊断率(P=0.012),多因素logistic模型中,分组与清洁度的交互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清洁度"优"时急诊组诊断率显著高于择期组(P=0.03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组清洁度"优"时诊断率显著高于清洁度"差"(P=0.015)。结论当肠道清洁度为"优"时,急诊肠镜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率优于择期肠镜,但通过清洁灌肠准备肠道时肠道清洁度差,从而降低了其诊断优势,因此在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急诊肠镜肠道准备应尽量选用口服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肠镜 择期肠镜 肠道准备方式 肠道清洁度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健康和疾病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烨 刘乐 《胃肠病学》 2020年第2期65-69,共5页
胃肠道中含有广泛多样、宿主特异性的微生物群,它们不仅适应了胃肠道中独特而多样的环境,而且能对外界各种变异原迅速作出反应,通过一系列生化信号与宿主相互作用,协调营养物质交换,调控免疫功能。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在内... 胃肠道中含有广泛多样、宿主特异性的微生物群,它们不仅适应了胃肠道中独特而多样的环境,而且能对外界各种变异原迅速作出反应,通过一系列生化信号与宿主相互作用,协调营养物质交换,调控免疫功能。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在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之上,肠道菌群失调可参与或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微生态学角度研究肠道菌群与人类宿主的关系,对近年来发现的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微生物学 消化系统疾病 黏膜屏障 免疫平衡
下载PDF
医源性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及其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松 石云 +2 位作者 刘思德 张亚历 姜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629-631,共3页
目的分析医源性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就临床所见的69例医源性消化道出血进行分析。结果医源性消化道出血分布于临床各科室,病因各不相同,但以外科手术、外伤、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激素治疗、... 目的分析医源性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就临床所见的69例医源性消化道出血进行分析。结果医源性消化道出血分布于临床各科室,病因各不相同,但以外科手术、外伤、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激素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等为主,临床上多以黑便为主要症状;对于已发生的医源性消化道出血,及时予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能及时止血,大出血时经积极止血及抗休克治疗,甚至内镜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医源性消化道出血各个临床科室均常见,病因各异,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消化道出血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创新临床内科护理教学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抗抗 刘梅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12期130-131,共2页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助、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要素”,要求在教学模式上,以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确定护生学习的主题,同时强调护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临床内科护...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助、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要素”,要求在教学模式上,以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确定护生学习的主题,同时强调护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临床内科护理教学方法创新已有多种模式,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概念图教学、教与学角色互换、临床病例导入法等。这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虽方法各异,但都是一种增强教学感染力、提高护生主动性为核心的主动教学法。本文通过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一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建的教案实例,提出这种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临床护理教学创新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创新型临床护理人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 护理教学模式 临床内科 理论创新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临床护理教学 主动教学法 高护生
下载PDF
概念图在消化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抗抗 罗小琴 刘梅娟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8期164-165,共2页
本文介绍了概念图教学在临床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如何通过概念图将护生学习过的基础科目如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科目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引导护生自主思考、学习,掌握具体内科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案。认为概念图在... 本文介绍了概念图教学在临床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如何通过概念图将护生学习过的基础科目如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科目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引导护生自主思考、学习,掌握具体内科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案。认为概念图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能较好地体现基础与临床护理学习的有机联系,从而达到引导护生主动学习、复习以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图 内科护理学 护理教学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多株消化道肿瘤细胞在硝酸纤维素膜界面生长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王亚东 李爱民 +4 位作者 彭阳 白杨 燕群 邓丽娟 刘思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观察多株消化道肿瘤细胞在硝酸纤维素膜界面上的生长情况,探讨硝酸纤维素膜作为细胞培养载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大肠癌细胞、胃癌细胞、胰腺癌细胞、肝癌细胞株等肿瘤细胞接种在硝酸纤维素膜界面培养,培养结束后在光学显微镜以及... 目的观察多株消化道肿瘤细胞在硝酸纤维素膜界面上的生长情况,探讨硝酸纤维素膜作为细胞培养载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大肠癌细胞、胃癌细胞、胰腺癌细胞、肝癌细胞株等肿瘤细胞接种在硝酸纤维素膜界面培养,培养结束后在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标志物,对比检测实验组和六孔板对照组培养液上清中两者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差异,评价硝酸纤维素膜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膜染色透明处理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膜表面细胞保持较好的增殖状态和细胞形态;肿瘤细胞主要标志物均呈阳性表达;硝酸纤维素膜及膜上细胞的扫描电镜表征:该膜呈现孔径均一的海绵样空间立体结构,膜表面生长的细胞呈不规则形态且有伪足形成。结论硝酸纤维素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细胞生长载体材料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纤维素膜 细胞培养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ω-3鱼油脂肪乳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林永良 刘俊 +1 位作者 熊婧 马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085-2087,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在使用ω-3鱼油脂肪乳前后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8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分为常规全胃肠外营养(TPN)组(A组)和鱼油脂肪乳+TPN组(B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3、7天时外周血...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在使用ω-3鱼油脂肪乳前后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8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分为常规全胃肠外营养(TPN)组(A组)和鱼油脂肪乳+TPN组(B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3、7天时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比例及TBIL、AST、ALT水平。结果 B组在使用ω-3鱼油脂肪乳7 d时CD3+、CD4+、CD8+细胞较治疗前有所上升,3 d时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8+CD28+细胞在治疗3 d时较治疗前升高,治疗7 d时较使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在各个时间点变化不明显。两组AST、ALT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B组的AST、ALT与A组相比有所下降。NK、CD4+CD45RA、CD8+CD28-、TBIL在两组间和各个治疗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ω-3鱼油脂肪乳能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肿瘤的能力,并可改善肝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Ω-3鱼油脂肪乳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彩娟 王秀丽 陈烨 《西部医学》 2013年第4期505-506,510,共3页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并研究其预防对策。方法纳入医院消化科确诊的320例消化性溃疡病例为研究对象,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将其中89例溃疡复发者作为研究组,231例未复发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320例消...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并研究其预防对策。方法纳入医院消化科确诊的320例消化性溃疡病例为研究对象,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将其中89例溃疡复发者作为研究组,231例未复发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3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有89例溃疡复发,复发率为27.8%,与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发病季节、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因素、服用损伤胃黏膜类药物等。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应针对复发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复发 相关因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煜伟 毕丽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门诊76例FD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口服复方阿嗪米特2片/次,3次/日,阿普唑仑0.4mg3次/d;对照组38例,口服多潘立酮10mg/次,3...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门诊76例FD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口服复方阿嗪米特2片/次,3次/日,阿普唑仑0.4mg3次/d;对照组38例,口服多潘立酮10m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的变化和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计算总有效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和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15.8±5.5,治疗后降至5.2±3.4,对照组治疗前症状总分积为15.2±4.9,治疗后降至8.8±5.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68.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焦虑、抑郁的有效率治疗组为100%、90.9%,显著优于对照组9.1%,18.2%P均<0.01,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阿嗪米特 阿普唑仑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脆弱拟杆菌灭活菌在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11
作者 闫馨文 常秀娟 +4 位作者 柳珂 刘洋洋 王晔 白杨 智发朝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2期177-180,186,共5页
目的拟探究脆弱拟杆菌灭活菌(IBF)在迟发型过敏反应(DTH)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野生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1×106 CFU/只)、中(1×108 CFU/只)、高(1×1010 CFU/只)剂量IBF组及左旋咪唑组(30 mg/kg),每... 目的拟探究脆弱拟杆菌灭活菌(IBF)在迟发型过敏反应(DTH)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野生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1×106 CFU/只)、中(1×108 CFU/只)、高(1×1010 CFU/只)剂量IBF组及左旋咪唑组(30 mg/kg),每组10只小鼠。在予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后,2,4-二硝基氟苯(DNFB)所诱导的DTH模型中研究IBF是否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小鼠耳肿胀程度、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为主要的观察指标,同时对小鼠各类血细胞进行计数。结果中、高剂量IBF可明显增加受环磷酰胺抑制的小鼠耳廓肿胀,同时可调节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各剂量IBF对胸腺指数无明显改善,均可显著增加脾脏指数。结论IBF可恢复小鼠对外源性过敏原所导致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且能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脾脏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脆弱拟杆菌 迟发型过敏反应
下载PDF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被引量:467
12
作者 刘文忠 谢勇 +7 位作者 陆红 成虹 曾志荣 周丽雅 陈烨 王江滨 杜奕奇 吕农华 《胃肠病学》 2017年第6期346-360,共15页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p)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我国消化病学和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p)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我国消化病学和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处理 消化病学 消化性溃疡 中华医学会
下载PDF
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症的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2
13
作者 辛小敏 朱薇 +4 位作者 陈楚弟 郭文 彭阳 潘德寿 智发朝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HGM)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胚胎残余病变,患者多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或慢性胃炎症状,临床上容易漏诊。该实验通过对135例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症病例的分析,探讨其临床诊疗特点。方法有FD或慢性胃炎症状... 目的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HGM)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胚胎残余病变,患者多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或慢性胃炎症状,临床上容易漏诊。该实验通过对135例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症病例的分析,探讨其临床诊疗特点。方法有FD或慢性胃炎症状行胃镜检查患者,发现十二指肠HGM病变行内镜切除并作病理检查,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采用Glasgow评分对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结果 4 650例胃镜检查患者中,发现十二指肠HGM患者134例,胃镜检出率为2.9%。患者主要表现上腹隐痛不适、反酸或腹胀等症状。按罗马Ⅲ标准分类,其中符合餐后不适综合征(PDS)者92例(69.2%)、上腹痛综合征(EPS)43(31.8%)。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HGM主要位于十二指肠球部(93.3%),降段较为少见(6.7%)。形态上主要分为4种类型:以多发结节样隆起最为多见,占57%;其次为单发息肉或多发颗粒状隆起(34.1%)。少见的还有溃疡及肿块型,分别占6.7%和2.2%。这两型由于形态不典型,极易误诊为消化性溃疡或肿瘤。超声内镜(EUS)对不典型的十二指肠HGM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意义,表现为黏膜下层低回声光团,内有无回声区,但这些特征有时也易误诊为异位胰腺。内镜下切除十二指肠HGM对症状改善有帮助。结论十二指肠HGM是部分FD或慢性胃炎症状反复发作的原因,内镜下治疗HGM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胃黏膜异位 内镜 功能性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赖晓嵘 童华生 +2 位作者 林焕建 符永杰 何美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224-222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02例AP患者包括急性轻症胰腺炎组(MAP)68例和重症胰腺炎组(SAP)34例,采用荧光定量法测定患者入院当天血清PCT水平,比较MAP和SAP组间PCT水平差异,分析PCT与相关指...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02例AP患者包括急性轻症胰腺炎组(MAP)68例和重症胰腺炎组(SAP)34例,采用荧光定量法测定患者入院当天血清PCT水平,比较MAP和SAP组间PCT水平差异,分析PCT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SAP患者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CT差异,探讨PCT与AP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患者入院时血清PCT水平[8.5(0.4,6.7)ng/mL]明显高于MAP组[0.9(0.2,5.0)ng/mL,P<0.05]。SAP感染组的血清PCT水平[(26.7±27.6)ng/m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4.1±10.5)ng/mL],两组的死亡或自动出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可以作为AP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急性胰腺炎 感染 预后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介导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仁强 黄玲 +3 位作者 马晓欣 金思一 王丹 李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0-795,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NLPR3炎症小体激活与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AngⅡ的不同浓度和刺激时间刺激HUVECs,找到最适合的AngⅡ刺激浓度与时间。AngⅡ刺激HUV...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NLPR3炎症小体激活与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AngⅡ的不同浓度和刺激时间刺激HUVECs,找到最适合的AngⅡ刺激浓度与时间。AngⅡ刺激HUVECs前,预用AngⅡ受体阻断剂氯沙坦阻断AngⅡ作用;NAD(P)H抑制剂DPI或H2O2清除剂CAT降低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用caspase-1抑制剂YVAD阻断caspase-1作用;用NLRP3 si RNA沉默胞内NLRP3表达。运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内NOX4、NLRP3、caspase-1以及IL-1β含量。结果(1)HUVECs在浓度10-9M AngⅡ刺激12 h后,胞内NOX4、NLRP3、caspase-1以及IL-1β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2)氯沙坦、DPI、CAT、YVAD和NLRP3 si RNA都可减轻AngⅡ诱导的上述反应。结论 AngⅡ通过促进HUVECs活性氧生成,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胞内炎症介质IL-1βP17活性片段生成增加,诱导血管炎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脐静脉内皮细胞 活性氧 NLRP3炎症小体 白介素-1Β
下载PDF
胃镜直视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梗阻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晓林 智发朝 +3 位作者 王福泉 徐唐丽 梁碧云 付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82-983,共2页
目的观察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食管梗阻的患者,在内镜直视下置入记忆合金带膜支架治疗。54例患者共置入金属支架58个,其中国产支架46个、进口支架12个。支架置入后有29例患... 目的观察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食管梗阻的患者,在内镜直视下置入记忆合金带膜支架治疗。54例患者共置入金属支架58个,其中国产支架46个、进口支架12个。支架置入后有29例患者分别接受了化疗和(或)放疗。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置入支架成功,术后患者进食困难及生存质量明显改善,6例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支架置入后呛咳、发烧、吞咽困难等症状迅速控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未发生与支架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内镜直视下放置食管金属内支架较X线下置入支架更为方便快捷,可避免X线照射,对解除患者恶性食管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支架置入后续行的化疗和(或)放疗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食管梗阻 金属内支架治疗 胃镜直视下 放置 食管金属内支架 内镜直视下 置入金属支架 置入支架 食管气管瘘 置入后 临床疗效 病理检查 记忆合金 国产支架 生存质量 进食困难 术后患者 吞咽困难 X线照射 治疗方法 自膨式
下载PDF
39例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付金金 黄载伟 +1 位作者 林英豪 肖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多原发癌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462例结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MPC)的诊断标准,筛选出39例MPC,并对其发病年龄、5年生存率、病变部位以及治疗方... 目的分析结直肠多原发癌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462例结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Warran和Gates提出的多原发癌(MPC)的诊断标准,筛选出39例MPC,并对其发病年龄、5年生存率、病变部位以及治疗方式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等进行统计。结果(1)MPC的发生率为2.67%(39/1462),同时性多原发癌(SC)18例,异时性多原发癌(MC)21例;(2)MPCC好发于左半结肠和直肠,发病年龄为61.02±13.94岁,5年生存率为61.76%;MC的预后优于SC;(3)3例早期MPCC,根治性手术后5年生存率100%;30例中晚期MPCC行根治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33%、83.33%、73.33%,3例中晚期MPCC行姑息性手术+辅助性化疗,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0,3例中晚期MPCC仅行姑息性化疗,1年和3年生存率也分别为66.67%和0。结论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MPC,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根治性手术和化疗对中晚期MPCC患者的生存与预后明显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结直肠癌 发病部位 TNM分期 病理类型 预后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的大肠癌Colo205细胞生成肿瘤干细胞球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鹰飞 肖冰 +3 位作者 赖卓胜 涂三芳 王媛媛 张小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通过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FM)培养大肠癌Colo205细胞,分离并扩增出肿瘤干细胞球。方法SFM培养大肠癌Colo205细胞,以含血清培养基(SSM)组为对照。观察细胞形态,检测正常肠道干细胞标志Musashi-1的表达,更换培养基为SSM诱导其分... 目的通过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FM)培养大肠癌Colo205细胞,分离并扩增出肿瘤干细胞球。方法SFM培养大肠癌Colo205细胞,以含血清培养基(SSM)组为对照。观察细胞形态,检测正常肠道干细胞标志Musashi-1的表达,更换培养基为SSM诱导其分化,分别检测SFM组细胞分化前、分化后以及SSM组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表达的改变,分析各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Colo205细胞能在SFM中存活、增殖并形成肿瘤干细胞球,高表达Musashi-1,SFM组细胞分化前CD133、CD44的表达高于SSM组和SFM组分化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M组分化后与SS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发现肿瘤干细胞球处于高增殖状态,核型分析发现SFM组细胞与SSM组细胞染色体条数未见明显差别。结论含生长因子的SFM培养Colo205细胞,可生成肿瘤干细胞球,这种细胞球富集了肿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Colo205细胞 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球 无血清培养基
下载PDF
237例成人偏头痛中西医完全病史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小星 陈宝田 +3 位作者 陈敏 黄瑞凝 伍志勇 商建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8-831,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偏头痛患者病史特征,明确各病史特征的诊断价值大小,寻找适合我国的偏头痛诊断方法。方法对237例成人偏头痛患者采集完全病史,统计分析每个病史特征的独立诊断价值;追溯研究对象儿童时期是否有小儿偏头痛,进行小儿偏头痛类... 目的研究成人偏头痛患者病史特征,明确各病史特征的诊断价值大小,寻找适合我国的偏头痛诊断方法。方法对237例成人偏头痛患者采集完全病史,统计分析每个病史特征的独立诊断价值;追溯研究对象儿童时期是否有小儿偏头痛,进行小儿偏头痛类型研究。结果 237例偏头痛患者中,女性占73.4%(174/237),对偏头痛诊断价值较高的病史特征依次为重度头痛(71.7%,170/237)、颞部头痛(64.1%,152/237)、恶心呕吐(61.2%,145/237)、跳痛(55.7%,132/237)、小儿偏头痛病史(51.9%,123/237)、胀痛(46.8%,111/237)、有家族史(44.3%,105/237)、畏声(42.2%,100/237)、头晕(36.3%,86/237)、畏光(33.8%,80/237);多数患者受酒精(66.2%,102/154)、睡眠(62.4%,148/237)和六淫(59.5%,141/237)、七情(56.1%,133/237)的影响,并且将近半数女性患者受月经周期(42.5%,74/174)的影响。结论偏头痛的诊断应采集完全病史,即将中医与西医、成人与儿童病史结合,以减少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病史特征 完全病史 诊断
下载PDF
亲和素桥连构建携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及体外荧光鉴定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郑道文 杨莉 +4 位作者 宾建平 陈楚弟 陈少敏 王月刚 吴平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体外荧光方法鉴定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BSB)桥连技术构建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BSBp)的可靠性。方法不同荧光标记物分别标记MB-BSBp的不同部位,观测微泡荧光强度(0、1、2和3级),以普通脂质超声微泡(MB)作对照。结果加... 目的体外荧光方法鉴定生物素-亲和素-生物素(BSB)桥连技术构建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BSBp)的可靠性。方法不同荧光标记物分别标记MB-BSBp的不同部位,观测微泡荧光强度(0、1、2和3级),以普通脂质超声微泡(MB)作对照。结果加入FITC荧光亲和素孵育,生物素化脂质微泡(MB-B)呈现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无荧光显示(0级)。以两个浓度梯度(1∶4和1∶16)的DTAF荧光二抗(抗抗P-选择素单抗抗体)标记MB、MB-B、MB-BS和MB-BSBp,MB-BSBp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3级);而MB-B、MB-BS仅在1∶4时显示微弱的绿色荧光(1级),MB在两个浓度梯度下均无荧光显示(0级)。结论抗P-选择素单抗通过亲和素桥连有效装配在MB-B表面,体外荧光法是鉴定靶向微泡配体连接可靠性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靶向超声微泡 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