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万展鹏 《医师在线》 2022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冠心病进行分组,其中合并冠心病46例(观察组),未合并冠心病者54例(对照组),检测两...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冠心病进行分组,其中合并冠心病46例(观察组),未合并冠心病者54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指标,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各指标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积分的增加,观察组血清胆红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随之下降,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随之上升。血清胆红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负相关,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价值较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各血清指标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下载PDF
实验室检测指标结合细胞形态学分析在MA与MD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
作者 游颖怡 李亚红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9期2369-2372,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以鉴别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21例MDS与17例M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常规及维生素B1... 目的:研究分析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以鉴别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21例MDS与17例M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常规及维生素B12(Vit B12),制作外周血涂片和骨髓涂片,观察细胞形态特征。结果:MA与MDS的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RBC)总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it B12、MCV>100 f 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762、3.979,P<0.05)。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嗜多色性红细胞、卡波环、中心淡染区扩大、原始粒细胞、双核粒细胞、粒细胞巨变、假Pelger-Huёt畸形、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1、14.568、10.238、12.533、14.568、7.495、4.661,P<0.05),大血小板、畸形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细胞形态分析,红系双核、奇数核、巨原红、巨早幼红、巨中幼红、大RBC、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粒系原始粒细胞(≥5%)、巨中幼粒、巨晚幼粒、巨杆状核、假Pelger-Huёt畸形、核浆发育不平衡、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多(>5叶)、颗粒减少或无颗粒,巨核系巨核核分叶多、小巨核、双圆巨核、多圆巨核、微小巨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14、4.259、7.112、20.761、18.087、9.401、15.641、21.478、9.547、8.197、5.768、3.619、4.259、4.661,P<0.05)。红系核畸形、多核、巨晚幼红,粒系晚幼粒、棒槌小体、环状核,巨核系大血小板、畸形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与MDS血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减少,MA红细胞形态以大细胞(MCV>100 f L)为主,而Vit B12显著降低,结合血清Vit B12测定有助于两者的鉴别。MA病态造血主要体现三系的巨幼变;MDS则有一些克隆性证据,表现在红系有双核、奇数核,粒系可见原始粒细胞、双核粒细胞、假Pelger-Huёt畸形,巨核系可见小巨核、微小巨核、双圆巨核、多圆巨核细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巨幼细胞性贫血 血常规 细胞形态学
下载PDF
染色体10q24.31片段重复导致先天性缺指/缺趾畸形的一个家系致病机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秀泉 王建 +7 位作者 熊符 吕伟标 周远青 杨少民 张玉婷 田小燕 连蔚 徐湘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6-724,共9页
先天性缺指/缺趾畸形表现为手足指/趾骨发育不全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中的精细操作及心理健康。本研究对一个患有先天性缺指/缺趾畸形家系进行了基因变异检测,分析总结了该疾病分型与基因变异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探讨了对此类疾病患... 先天性缺指/缺趾畸形表现为手足指/趾骨发育不全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中的精细操作及心理健康。本研究对一个患有先天性缺指/缺趾畸形家系进行了基因变异检测,分析总结了该疾病分型与基因变异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探讨了对此类疾病患者开展遗传咨询及基因诊断的策略。首先,采用临床体检及四肢X线检查的方式,对患者表型进行分析。然后,应用D10S1709、D10S192、D10S597、D10S1693和D10S587等5个位点对外周血DNA进行了单倍型分析,并利用Array-CGH检测基因重复片段。最后,通过基于家系调查和基因分析探讨先天性手足裂畸形的致病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先证者为典型的先天性手足裂畸形,表现为双侧食、中指缺失,拇指短,左手无名指畸形与缺失中指的皮肤相连成蹼状;双足正中裂开至足中部,第2和3趾缺失,第4和5趾融合。家系中其他患者表型变异较大。其外周血基因单倍型分析表现为染色体10q24.31-10q24.32区域有一个至少610 kb的重复,Array-CGH分析结果为10q24.31(102 832 650~103 511 083)×3。对先证者及其弟弟和父母进行单倍型分析,确认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为10q24.31-10q24.32基因重复,单倍型165-251-289-219-102为该病的等位基因。研究结果提示,该家系缺指/缺趾畸形乃由于染色体10q24.31(102 832650~103 511 083)×3引起,其单倍型165-251-289-219-102可作为检测10q24.31-10q24.32等位基因的疾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手足裂畸形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单体型基因分析 遗传咨询
下载PDF
HBsAg及HBV DNA定量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程阶段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贤坤 吴翠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3期1829-1831,1836,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病程进展中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比较其在慢性乙肝不同病程阶段的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30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分为轻、中及重型慢性乙肝组。采用化...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病程进展中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比较其在慢性乙肝不同病程阶段的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30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分为轻、中及重型慢性乙肝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DNA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583.96、6998.34、3669.91U/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50,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中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P<0.05);中型慢性乙肝组与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Z=-1.22,P>0.05)。轻、中、重型慢性乙肝组HBVDNA定量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46500、2840000、894000logcopy/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33,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中型慢性乙肝组HBVDNA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P<0.05);其他两两比较,HBVDNA定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与HBVDNA在轻型慢性乙肝组、中型慢性乙肝组、重型慢性乙肝组患者中均呈正相关(r=0.68、0.60、0.66,P<0.05)。结论HBsAg及HBVDNA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病程阶段均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慢性乙肝病程进展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VDNA载量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HE4、CA12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黎阳成 朱雪莲 贺志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474-477,481,共5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清人类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子宫良性病变患者27例(NE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9例(EAH组)及EC患者45例(EC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该院门诊健康体...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清人类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子宫良性病变患者27例(NE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19例(EAH组)及EC患者45例(EC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该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4组对象的血清HE4和CA125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收集EC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血清HE4和CA125水平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E4与CA125对EC的诊断价值。结果 EC组血清HE4和CA125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EAH组,而对照组表达水平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4和CA125水平与EC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和组织分级均无关(P>0.05),但与肌层浸润程度、手术-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血清HE4诊断早期EC的敏感度为76.95%,特异度为85.95%;CA125诊断EC的敏感度为29.45%,特异度为64.85%。EC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HE4、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 EC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疾病进展有关,且血清HE4对早期EC的诊断价值高于CA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附睾蛋白4 糖类抗原125 子宫内膜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孕期D-Dimer、FIB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在静脉栓塞和产后出血的运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樊凤娇 吴秉毅 +4 位作者 杨辉 郭跃文 吕伟标 宋睿 于新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736-3740,3744,共6页
目的建立各孕期D-Dimer、FIB的参考区间,探讨D-Dimer水平在静脉栓塞及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孕妇2 176例,育龄非孕妇80例,静脉栓塞8例及产后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75例。按孕龄分为早孕(890例)、中孕(641例)、晚孕组(645例)。采用P9... 目的建立各孕期D-Dimer、FIB的参考区间,探讨D-Dimer水平在静脉栓塞及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孕妇2 176例,育龄非孕妇80例,静脉栓塞8例及产后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75例。按孕龄分为早孕(890例)、中孕(641例)、晚孕组(645例)。采用P95表示D-Dimer参考区间的单侧上限,采用P2.5~P97.5表示FIB参考区间的上下限。通过参考区间评估8例静脉栓塞和75例产后出血的D-Dimer、FIB水平,验证本研究建立参考区间的有效性。利用ROC曲线评价及分析D-Dimer、FIB水平在产后出血的诊断效率,并确定最佳cutoff值。结果各孕期D-Dimer参考区间单侧上限分别为0.77,1.72,2.44μg/mL。各孕期FIB参考区间分别为2.79~5.38,2.85~5.77,3.02~6.02 g/L;采用上述参考区间评估8例静脉栓塞的D-Dimer、FIB水平,D-Dimer均为阳性结果。D-Dimer水平为2.55μg/mL作为预测产后出血的最佳cutoff值。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孕妇凝血功能参考区间,提高了凝血功能在妊娠期的应用价值;D-Dimer为2.55μg/mL对产后出血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D-DIMER FIB 参考区间 静脉栓塞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妊娠早期TPOAb状态与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关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贤坤 吕嘉敏 +2 位作者 陈映慧 卓伟 吴翠云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早期甲状腺素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状态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规律进行孕检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1 176例,筛查其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指标...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早期甲状腺素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状态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规律进行孕检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1 176例,筛查其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TPOAb阳性及阴性妊娠妇女血糖、促甲状腺素(TSH)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分析两组孕妇发生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进一步探讨FT4与血糖的关系。结果 1 176例GDM妇女中TPOAb阳性组206例,TPOAb阴性组970例;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服糖后1 h血糖、2 h血糖及T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组FT4中位数为9.71,明显低于TPOAb阴性组的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组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患病率为20.87%,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的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FT4与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T4与空腹血糖、糖负荷后1 h、2 h血糖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妊娠早期TPOAb阳性的GDM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增高,以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最常见。临床应全面监测此类孕妇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进而通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为GMD及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预防、管理和产后随访策略提供最强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促甲状腺素 游离甲状腺素 妊娠期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 血糖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尿液内毒素检测对CAUTI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卢秀芬 贺志军 +2 位作者 刘绮婷 冯仲信 马胜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686-69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尿液内毒素水平对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CAUTI)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180例确诊为CAUTI的患者,根据血清PCT和尿液内毒素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种类。将180例患者分为不使用抗菌药物组(60例...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尿液内毒素水平对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CAUTI)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180例确诊为CAUTI的患者,根据血清PCT和尿液内毒素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种类。将180例患者分为不使用抗菌药物组(60例)、抗革兰阴性(G^-)菌抗菌药物组(60例)和抗革兰阳性(G^+)菌抗菌药物组(60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细菌检出及耐药情况、院内感染和治疗情况、相关检验指标、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抗G^-菌抗菌药物组、抗G+菌抗菌药物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累积用量、院内感染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P<0.001)。3组之间不同细菌的检出率及CAUTI相关检验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G^-菌抗菌药物组和抗G^+菌抗菌药物组治疗后不同细菌耐药株的检出率均低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P<0.05)。3组治疗后尿路刺激征各项指标(尿频、尿急和尿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结合尿液内毒素检测可用于指导CAUTI患者的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内毒素 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凝血四项与妊娠晚期孕妇胎盘早剥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阮淑韵 何晓韵 吴浩存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4期479-480,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与妊娠晚期孕妇胎盘早剥发生的相关性。方法120例妊娠晚期孕妇均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统计胎盘早剥发生情况,分析凝血四项与妊娠晚期孕妇胎盘早剥的相关性。结果120例妊娠晚期孕妇发生胎盘早剥20例,发生率为16.67%。胎盘...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与妊娠晚期孕妇胎盘早剥发生的相关性。方法120例妊娠晚期孕妇均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统计胎盘早剥发生情况,分析凝血四项与妊娠晚期孕妇胎盘早剥的相关性。结果120例妊娠晚期孕妇发生胎盘早剥20例,发生率为16.67%。胎盘早剥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长于非胎盘早剥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显著低于非胎盘早剥组(P<0.05)。ROC曲线显示,PT、TT、APTT、FIB水平预测妊娠晚期孕妇胎盘早剥的AUC值分别为0.681、0.670、0.835、0.860,且以APTT、FIB水平预测性能更高。结论凝血四项与妊娠晚期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四项 妊娠晚期 孕妇 胎盘早剥
下载PDF
肝纤四项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肝硬化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黎阳成 贺志军 朱雪莲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7期699-700,共2页
目的分析肝纤四项[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与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对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肝硬化患者240例为观察组,2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肝纤... 目的分析肝纤四项[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与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对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肝硬化患者240例为观察组,2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肝纤四项和TBA检测,比较两组各指标检测结果及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间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HA、LN、PCⅢ、Ⅳ-C和TB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分级HA、LN、PCⅢ、Ⅳ-C和TBA水平比较:A级<B级<C级(P<0.05);联合检测准确度显著高于肝纤四项检测及TBA检测(P<0.05)。结论肝纤四项与TBA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早期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透明质酸 层黏连蛋白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总胆汁酸 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