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33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肖卫东 李勇 +2 位作者 李学明 杨兴龙 武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53-1454,1456,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6年10月间该院手术治疗的3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其中Todani分型:Ⅰ型28例,Ⅱ型1例,Ⅳ型4例。结果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9例,囊肿切...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6年10月间该院手术治疗的33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其中Todani分型:Ⅰ型28例,Ⅱ型1例,Ⅳ型4例。结果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9例,囊肿切开外引流术1例,囊肿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3例(9.1%,3/33),无手术相关死亡。平均随访时间(22±13)个月(2~51个月),发生远期并发症2例(6.9%,2/29),表现为轻度胆管炎。3例(9.1%)合并癌变,分别于术后6、10、12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结论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主要的手术方式。切除囊肿时,近端应在尽量切净囊肿基础上行大口径胆肠吻合,远端应保证胰液引流通畅,勿损伤胰管开口。对于合并癌变者,应积极争取行根治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外科手术在7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正人 聊识君 +3 位作者 王晓娇 周水根 杨鋆 武彪 《上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3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对她们均在进行新辅助治疗后施行了乳腺癌根治术,同时采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壁巨大的创面。结果 :7例患...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对她们均在进行新辅助治疗后施行了乳腺癌根治术,同时采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壁巨大的创面。结果 :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肌皮瓣坏死及切口的延期愈合,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外科手术能明显改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腹直肌肌皮瓣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结节定位装置在甲状腺手术的应用
3
作者 梁玮 罗宇庭 +5 位作者 张扬 陈荣 傅南涛 曾彦德 曾佳信 周聪怡 《世界肿瘤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176-182,共7页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切除为甲状腺小结节的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想方法,但是对小结节的定位成为手术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一种新型甲状腺结节定位装置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切除为甲状腺小结节的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想方法,但是对小结节的定位成为手术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一种新型甲状腺结节定位装置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运用该定位装置在术前对有强烈手术意愿的患者进行甲状腺结节精准定位。随后对该项技术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评估该新型定位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探究该项定位技术的安全性(定位过程是否导致出血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和成功率(能否精准定位甲状腺微小结节并且将其成功切除);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可行性(定位过程持续时间以及定位装置是否失败和损坏)。结果:共对29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29个甲状腺微小结节进行术前精准定位。总体而言,28例患者的甲状腺微小结节被成功精准定位并切除,未出现术中定位钩子断裂或者脱落的情况。1例患者出现了结节与定位针钩子之间存在距离偏差,最终扩大切除范围后才将结节切除。其中结节直径大小中位数为0.5 cm,定位过程的时间平均数为13 min。没有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出现明显的相关并发症。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该定位装置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定位成功率,能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率,同时也方便临床手术医生操作。是一种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结节精准定位技术。Background & Objective: 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nodul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Surgical resection provides an ideal method for the patholog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yroid nodules, but the localization of nodules is a major problem in the surgical proces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a novel thyroid nodule localization device in thyroid surgery. Methods: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the localization device was used to accurately locate thyroid nodules in patients with a strong desire for surgery. Subsequently,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novel positioning technology. Primary outcome measures included examining the safety of the localization technique (whether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resulted in bleeding and other adverse effects) and success rate (whether the tiny thyroid nodules could be accurately located and successfully removed). Secondary outcome measures include feasibility (duration of the positioning process and whether the positioning device fails and is damaged). Results: A total of 29 thyroid micronodules in 29 patients undergoing thyroidectomy were accurately located before the operation. Overall, the thyroid micronodules were successfully located and removed in 28 patients without intraoperative location hook breakage or loss. In 1 patient, there was a distance deviation between the nodules and the positioning needle hook, and the nodules were removed only after the scope of resection was expanded. The median diameter of nodules was 0.5cm. The average time of the positioning process was 13 minutes. None of the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during or after the procedure. Conclusion: The localization device is safe and reliable in thyroid surgery, and has a high localization success rate, which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of thyroid diseases and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of clinical surgeons. It is an accurate nodule localization technique with a certain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精准定位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基于统一定义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卫东 李勇 +4 位作者 蔡军 李学明 余永欢 武彪 揭志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基于统一定义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腹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7月间295例PD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协作组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标准诊断腹部并发症,并用Logi... 目的基于统一定义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腹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7月间295例PD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协作组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标准诊断腹部并发症,并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腹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总的腹部并发症发生率为45.4%,病死率为3.4%,再手术率为5.1%。胃排空延迟49例(16.6%),胰瘘37例(12.5%),出血18例(6.1%),腹腔感染16例(5.4%),切口感染或裂开8例(2.7%),胆瘘4例次(1.4%),胃肠吻合口瘘1例(0.3%),不全性肠梗阻1例(0.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地(OR=3.310)和胰管直径(OR=2.278)是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胰瘘(OR=2.945)和术前高胆红素水平(OR=1.062)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胰瘘(OR=2.104)和腹腔感染(OR=1.326)是B/C级胃排空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消化道瘘(OR=1.965)是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推行统一定义来评价PD术后并发症,有助于并发症的诊治,也有利于学术交流。针对各自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望减少PD术腹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肖卫东 李勇 +4 位作者 蔡军 曾林山 余永欢 李学明 揭志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3541-3543,3547,共4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4月该院施行的279例PD术的临床资料。术后出血的诊断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协作组(ISGPS)的胰腺切除术后出血(PPH)定义...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4月该院施行的279例PD术的临床资料。术后出血的诊断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协作组(ISGPS)的胰腺切除术后出血(PPH)定义及分级标准。结果 18例(6.5%,18/279)发生术后出血,其中消化道出血6例,腹腔内出血12例;早期出血6例,迟发性出血12例;轻度5例,重度13例;B级11例,C级7例。出血时间为术后1h~20d,中位时间为5.5d。再手术10例(55.6%,10/18),死亡4例(22.2%,4/18)。结论及时而果断的再手术是处理PD术后并发出血的一个重要手段。精细熟练的操作、严密吻合、彻底止血及有效预防胰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后出血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附14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学明 肖卫东 +2 位作者 邓小荣 张荣艳 杨赣萍 《江西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06年12月间1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无中转,平均手术时间为152min,平均出血量为200m...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06年12月间1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无中转,平均手术时间为152min,平均出血量为200ml。术中发现副脾1例(7.1%,1/14)。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2~36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d。发生手术并发症2例(14.3%,2/14),皮下气肿1例,左侧腹壁广泛淤斑1例。术后1周内血小板计数很快上升,平均峰值达284×109/L。随访2~51个月(平均21.6个月),根据疗效标准,显效7例,良效4例,进步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5.7%(12/14)。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腹腔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上腹部开腹手术史再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18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晓华 黄春燕 +1 位作者 肖卫东 李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1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既往上腹部手术史后再次腹腔镜下胆道探查的可行性、安全性、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曾有上腹部手术再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的18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无中转开腹,无穿刺损伤、无严重胆漏、肠瘘、出血、感染、... 目的探讨既往上腹部手术史后再次腹腔镜下胆道探查的可行性、安全性、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曾有上腹部手术再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的18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无中转开腹,无穿刺损伤、无严重胆漏、肠瘘、出血、感染、死亡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18±27)min,术中失血量(80±26)mL,常规术后第1天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5-8d。术中胃、十二指肠各损伤1例,予腔镜下修补,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B超复查未发现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既往手术史导致的腹腔粘连会影响穿刺方法及部位选择、组织器官辨认以及随后的操作,施术者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可保证再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安全、可行,短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上腹部开腹手术史 腹腔镜 胆道探查术
下载PDF
Survivin siRNA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段睿 刘正人 张浩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K1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表达特异性Survivin si RNA序列的质粒载体,与表达无关序列si RNA的质粒载体分别转染K1细胞;G418筛...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K1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表达特异性Survivin si RNA序列的质粒载体,与表达无关序列si RNA的质粒载体分别转染K1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Survivin si RNA和表达无关序列si RNA的K1细胞,与未转染的K1细胞分别注射于裸鼠皮下,观察三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Survivin si RNA组比无关序列si RNA组肿瘤平均质量减少56%,比未转染组肿瘤平均质量减少63%;Survivin si RNA组MVD明显低于无关序列si RNA组及未转染组(P<0.05);无关序列si RNA组与未转染组MV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 si RNA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K1裸鼠移植瘤的微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SIRNA 甲状腺癌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良性血液系统疾病13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学明 肖卫东 +2 位作者 武彪 邓小荣 刘强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2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血液病 脾切除术 腹腔镜 方法
下载PDF
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103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学明 肖卫东 +3 位作者 邓小荣 李勇 武彪 张江南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人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间我院103例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监床资料,其中上腹部手术史32例(A组),下腹部手术史71例(B组)。结...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人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间我院103例有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监床资料,其中上腹部手术史32例(A组),下腹部手术史71例(B组)。结果:本组99例完成LC术,4例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96.1%,无手术相关并发症。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61.4 min和5.3 d,较B组明显延长(42.5 min和3.2 d, P<0.01)。两组的中转开腹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3%vs 2.8%,P>0.05)。结论:下腹部手术史对LC手术操作影响不大,上腹部手术史不是LC的禁忌证,但增加了LC的难度。有腹部手术史施行LC手术的关键在于,选择好第一穿刺点,分离腹腔粘连建立起操作空间和安全分离松解胆囊区域的粘连使胆囊三角解剖重归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腹腔粘连
下载PDF
miR-148a/b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卫东 刘智文 +3 位作者 文武 王福飞 廖国良 李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7-9,F0003,共4页
目的构建miR-148a/b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胰腺癌AsPC-1细胞,并观察其miR-148a/b的表达水平。方法根据miRBase提供的序列合成miR-148a/b前体,PCR扩增后形成双链,插入线性化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pcDNA3.1/miR-148a/b,进行酶切和测序鉴... 目的构建miR-148a/b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胰腺癌AsPC-1细胞,并观察其miR-148a/b的表达水平。方法根据miRBase提供的序列合成miR-148a/b前体,PCR扩增后形成双链,插入线性化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pcDNA3.1/miR-148a/b,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胰腺癌AsPC-1细胞分4组进行质粒转染:转染pcDNA3.1/miR-148a(miR-148a组)、转染pcDNA3.1/miR-148b(miR-148b组)、转染pcDNA3.1(空质粒对照组)和仅加脂质体(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后,采用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48a/b的表达量。结果 pcDNA3.1/miR-148a/b的酶切和测序与miRBase提供的序列完全一致。转染48 h后,miR-148a组AsPC-1细胞中的miR-148a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6.76±0.35比1.00±0.54、1.02±0.40,均P<0.05),miR-148b组AsPC-1细胞中的miR-148b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28±0.08比1.02±0.35、1.01±0.28,均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miR-148a/b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iR-148a/b,该质粒能显著上调胰腺癌AsPC-1细胞的miR-148a/b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8a b 真核表达质粒 胰腺癌
下载PDF
经上腹正中切口行巨脾切除术的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学明 陈海鸣 +2 位作者 俞建平 李江涛 谭启优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660-661,共2页
目的探讨经上腹正中切口行巨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107例巨脾患者经上腹正中切口行脾切除术或门奇断流术,其中单纯行脾切除38例,58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11例行食管下段横断吻合(7例)或胃底环扎(4例)。结果脾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0(60-12... 目的探讨经上腹正中切口行巨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107例巨脾患者经上腹正中切口行脾切除术或门奇断流术,其中单纯行脾切除38例,58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11例行食管下段横断吻合(7例)或胃底环扎(4例)。结果脾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0(60-120)min,脾脏标本称重平均860(300-2700)g。无围手术期死亡,均痊愈出院。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腹腔内出血2例,胃漏1例,切口感染2例,食管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上腹正中切口行原位脾切除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学明 陈海鸣 袁克俭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773-774,共2页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例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有急性胰腺炎病史,4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其中3例合并糖尿病,1例为胰体尾部结核。术前肝功能检查均正常。7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例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有急性胰腺炎病史,4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其中3例合并糖尿病,1例为胰体尾部结核。术前肝功能检查均正常。7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发现胃底静脉曲张。结果 7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行脾切除+胰体尾切除术,2例行脾切除+胰腺囊肿外引流术。术后静脉曲张消失,均未再发生出血。结论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对有症状的患者,在治疗胰腺疾病的同时应附加脾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胰腺
下载PDF
下调基因Trib3表达对H_2O_2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李晓华 黄春燕 +1 位作者 肖卫东 李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Trib3基因在肝细胞氧化应激诱导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H_2O_2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模型,瞬时转染siTrib3至人正常肝细胞系,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Trib3的表达。流式检测转染siTrib3后对H_2O_2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Trib3基因在肝细胞氧化应激诱导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H_2O_2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模型,瞬时转染siTrib3至人正常肝细胞系,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Trib3的表达。流式检测转染siTrib3后对H_2O_2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及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在H_2O_2诱导的肝细胞氧化应激诱导凋亡模型下,Trib3的表达增加(P<0.01),下调Trib3蛋白增加H_2O_2诱导的肝细胞凋亡(P<0.01),并可激活Stat3信号通路。结论 Trib3蛋白参与了H_2O_2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且保护H_2O_2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b3 H2O2 肝细胞凋亡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叶善平 时军 +5 位作者 江群广 邱华 刘东宁 雷雄 高庚妹 李太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8-902,共5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科达芬奇机器人(机器人组,n=53)或腹腔镜辅助(腹腔镜组,n=58)直肠癌Dixon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C...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科达芬奇机器人(机器人组,n=53)或腹腔镜辅助(腹腔镜组,n=58)直肠癌Dixon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C反应蛋白、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男性性功能评分等。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36.7±11.4)min,明显长于腹腔镜组(124.1±21.5)min(t=3.827,P=0.000);术中出血量(69.7±12.0)ml,明显少于腹腔镜组(75.3±13.2)ml(t=-2.370,P=0.020);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中位数3 d(1~6 d),明显短于腹腔镜组4 d(2~6 d)(Z=-3.029,P=0.002);术后24 h C反应蛋白(53.3±7.9)mg/L,明显低于腹腔镜组(57.1±6.3)mg/L(t=-2.829,P=0.006);术后男性性功能评分(19.0±3.1)分,明显高于腹腔镜组(17.1±3.3)分(t=2.186,P=0.033)。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9±3.8)、(16.5±3.7)枚,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54.7±6.7)、(55.6±7.4)h,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数分别为6(5~24)、6(4~28)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7(6~26)、7.5(5~30)d,术后并发症分别为9、8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安全可行,且术中出血更少、炎症反应轻、盆腔自主神经损伤更轻,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达芬奇手术系统 腹腔镜 C反应蛋白 性功能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前列腺转移1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煌斌 鄢业鸿 +3 位作者 万昊 肖建生 赵世涛 曾位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7-1428,共2页
肝癌不仅恶性程度高,且易发生转移,转移可发生于肝内或肝外,其中肝外转移以肺、骨、淋巴结等较为常见,发生前列腺转移的案例临床上很少见。本文将1例肝癌前列腺转移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转移 前列腺肿瘤
下载PDF
术前胆红素水平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先通 李勇 +3 位作者 吴玉静 肖卫东 傅南涛 陈海滨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S1期107-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探索术前胆红素应控制的最佳水平,总结梗阻性黄疸患者行术前减黄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指导临床应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方法对住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探索术前胆红素应控制的最佳水平,总结梗阻性黄疸患者行术前减黄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指导临床应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方法对住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胆红素≥171μmol/L组与<171μmol/L组年龄、性别、体重分布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0.909、0.174);两组术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2、0.026);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肿瘤位置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60、0.459、0.796、0.189、0.580、0.494);两组肿瘤的大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两组术后其他各个并发症之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减黄后,两组胰瘘、术中出血≥600m L与<600 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35)。结论术前胆红素水平与肿瘤大小有关;术前高水平的胆红素严重影响肝功能;高水平胆红素增加术后总体并发症;有效的术前减黄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胰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术前减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及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亮华 李正荣 +4 位作者 曹毅 江晓华 吴阿豪 舒旭峰 冯宗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及复发性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7月7日至2020年11月13日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的5例局部晚期及复发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及复发性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7月7日至2020年11月13日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的5例局部晚期及复发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66(60-71)岁,BMI 20.3(16.4-24.2)kg/m2。4例患者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均达到R0切除。术中出血量1010(350-2000)mL,手术时间507(360-655)min。术后住院13.2(10-18)d。术后发生1例尿路感染,术后30 d内无死亡,无再次手术。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可使潜在R0切除的局部晚期及复发性直肠癌患者症状缓解;但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较多,手术难度较大,需仔细进行术前评估,谨慎选择局部晚期及复发性直肠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盆腔脏器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在胆囊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及模型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林林 邱模竞 +4 位作者 章小明 潘希望 郑张耀 李太原 胡家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38-4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在胆囊癌(GB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69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GBC患者,收集分析其包括术前血液生化检查报告在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ROC... 目的探讨基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在胆囊癌(GB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69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GBC患者,收集分析其包括术前血液生化检查报告在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ROC曲线获得SIR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的最佳分界值,依据SIRI的最佳分界值将纳入患者分为高SIRI组(>1.19)和低SIRI组(≤1.19)。通过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倾向性评分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高SIRI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低于低SIRI组(P<0.001),且SIRI的预后预测价值较NLR,PLR,MLR更强。Cox多因素分析得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NLR、SIRI是GB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临床病理因素和SIRI构成的列线图可以有效地预测GBC患者的预后。结论SIRI是有效的根治性切除术后GBC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其预测效能优于NLR、PLR、M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 预后 列线图
下载PDF
内镜甲状腺手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令成 武彪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内镜 操作方法 适应证 禁忌证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