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V阳性滤泡性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1
作者 程开芳 左林伟 +4 位作者 胡芳芳 廖首生 陆相桐 李里香 黄文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30-332,共3页
EBV阳性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类较为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其以结节状分布、结节内见中心细胞及中心母细胞,伴有EBV阳性表达为特征。在这种FL中,EBV阳性的淋巴细胞位于滤泡分布区。本文对2例EBV阳性FL的病例进行回顾性... EBV阳性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类较为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其以结节状分布、结节内见中心细胞及中心母细胞,伴有EBV阳性表达为特征。在这种FL中,EBV阳性的淋巴细胞位于滤泡分布区。本文对2例EBV阳性FL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该病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今后的临床病理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阳性 滤泡性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苏晓燕 陶欣 +3 位作者 廖首生 杨高亮 林兰 曾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FX)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5例AFX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AFX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5例AFX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平... 目的探讨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FX)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5例AFX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AFX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5例AFX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58.6岁。AFX表现为皮肤浅表结节,最大径0.9~2.5 cm。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多样,以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为主,混有单核及多核瘤巨细胞,核分裂象易见。其中1例瘤细胞质内含有色素,1例合并基底细胞癌,1例伴大量炎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显示AFX以表达波形蛋白、CD10为主,部分病例表达细胞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及CD68,所有病例Ki-67增殖指数均较高。5例AFX患者均行皮肤肿块局部切除,仅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至2022年5月5例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AFX临床罕见,镜下改变易与恶性肿瘤混淆,包括CD10在内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汪庆余 郝华 +2 位作者 刘绮颖 喻林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PHE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复习。结果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2岁(10~70岁)。3... 目的探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PHE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复习。结果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2岁(10~70岁)。3例原发于骨内,均为多骨性累及,其中1例伴发皮肤结节;另3例分别表现为软组织局部肿块、皮肤和软组织多灶性病变及皮肤黑色斑块。影像学检查:3例骨病变均表现为多骨性骨质破坏,1例皮肤和软组织多灶性病变累及多个组织平面。眼观:送检肿瘤组织呈灰白、灰红或灰褐色,直径0.5~4cm,平均2cm。镜检:病变边界不清,可累及真皮、皮下、肌肉或骨组织。肿瘤主要由疏松条束状、结节状或片状分布的胖梭形细胞组成,部分区域内瘤细胞呈上皮样,间质内可见散在的中性粒细胞。高倍镜下见瘤细胞胞质丰富,嗜伊红色,核染色质呈空泡状,可见小核仁,形态上类似横纹肌母细胞。除1例局部区域外,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或仅有轻度异型性,核分裂象为1~2个/10HPF。部分区域内可见炎性或液化性坏死。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CK(AE1/AE3),不同程度表达CD31和FLI1,INI-1标记显示无缺失,Ki-67平均增殖指数约5%。本组6例中2例复发,其中1例在短期内发生双肺转移。结论PHE是一种局部易复发偶有转移的中间性血管内皮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血管内皮瘤 横纹肌母细胞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FMNL-2和MMP-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罗佳 章敬成 +3 位作者 刘繁荣 吴冬梅 廖首生 杨宇晴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FMNL-2和MMP-2的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检测10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FMNL-2和MMP-2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图文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6.0测定FMNL-2和MMP-2的蛋白累... 目的探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FMNL-2和MMP-2的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检测10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FMNL-2和MMP-2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图文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6.0测定FMNL-2和MMP-2的蛋白累积吸光度值(IOD),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肝癌及癌旁组织中FMNL-2蛋白IOD值分别为(90 748.36±46 276.91)和(39 075.46±24 763.12),MMP-2蛋白IOD值分别为(87 969.46±27 131.77)和(59 517.72±20 218.2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NL-2在伴与不伴肝硬化组中IOD值分别为(47 471.96±40 273.54)和(72 123.41±45 517.93)(P<0.05);MMP-2在HBsAg阳性或阴性组中IOD值分别为(77 668.34±27 682.79)和(64 585.83±26 173.62)(P<0.05),在有无转移组中IOD值分别为(63 854.73±21730.42)和(77 218.05±28 93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肝癌及癌旁组织中FMNL-2和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40,P=0.016)。结论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FMNL-2和MMP-2蛋白异常表达,联合监测两者蛋白表达可能会有助于肝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成蛋白相关蛋白2(FMNL-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测值与慢性肾脏病滤过功能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成 罗丹丹 +6 位作者 龚良庚 曾磊 周国盛 樊烨 徐高四 涂卫平 房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633-3636,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值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脏滤过功能及其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50例(100个肾脏)为CKD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0例(40个... 目的研究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值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脏滤过功能及其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50例(100个肾脏)为CKD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0例(40个肾脏)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双侧肾皮质和肾髓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根据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的分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将CKD组的100个肾脏分为肾功能正常组36个、肾功能轻度受损组44个和肾功能中度受损组20个,比较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与SKGFR的相关性;18例CKD患者行右肾穿刺活检,分析其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与病理损害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及不同肾功能CKD组患者肾皮质ADC值均大于肾髓质(P<0.05)。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肾功能轻度受损组、肾功能中度受损组较肾功能正常组降低(P<0.05),肾功能中度受损组较肾功能轻度受损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KD组肾皮质和肾髓质的ADC值与SKGFR均呈正相关(r皮=0.697,P<0.01;r髓=0.800,P<0.01);CKD患者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与病理损害积分均呈负相关(r皮=-0.814,P<0.01;r髓=-0.800,P<0.01)。结论 DWI是一种无创的新技术,在其基础上测量的ADC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KD患者的肾脏滤过功能及病理损害程度,对早期诊断CKD患者肾功能的损害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扩散加权成像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478例江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状态研究
6
作者 刘宸希 曾治民 +1 位作者 廖首生 万华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583-585,602,共4页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组织学分型、有无吸烟史、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运用ADx-ARMS■ EGFR基因突变试剂盒,检测478例江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分析E...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组织学分型、有无吸烟史、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运用ADx-ARMS■ EGFR基因突变试剂盒,检测478例江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478例NSCLC患者共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193例,突变率为40.4%(193/478)。其中外显子19和21突变分别占突变总数的50.8%(98/193)和39.9%(77/193);腺癌和腺鳞癌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1.2%(189/459)和57.1%(4/7);无吸烟史EGFR突变率52.3%(102/195)显著高于有吸烟史患者32.2%(91/283)(P<0.05);女性EGFR突变率为56.9%(124/218)显著高于男性的26.5%(69/260)(P<0.05)。结论江西地区NSCLC患者EGFR突变主要为19-Del和L858R,且常见于腺癌或腺鳞癌、无吸烟史的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突变扩增阻滞系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汪庆余 雷瑛 +1 位作者 邬黎青 冯琼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485-486,492,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5例选用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本组58例(占69.88%,58/83例)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及胞浆内见黑色素颗粒直接诊断;另25例(...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5例选用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本组58例(占69.88%,58/83例)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及胞浆内见黑色素颗粒直接诊断;另25例(占30.12%,25/83例)因黑色素稀少、无色素而做免疫组化检测HMB45(阳性率76%、19/25)、S100(阳性率88%、22/25)、melan-A(阳性率72%、18/25)、Vim(阳性率96%、24/25)、CK(阳性率28%、7/25)、Ki-67(阳性率100%、25/25)而获得确诊。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复杂多变,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相关抗原在其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病理 诊断分析
下载PDF
腹膜恶性间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邢炜 付静 +2 位作者 刘繁荣 白月奎 李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752-175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5例PMM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MM发病多为中老年人... 目的: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5例PMM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MM发病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人偶见。患者可以有或无腹胀、腹痛,个别表现为脐部溢液。B超及CT显示单发或多发盆腹腔肿物,伴或不伴腹腔积液。生长方式为局限性或弥漫性,局限性者可以局限于肠壁向肠腔内生长形成内生性肿物。镜下组织形态复杂多样,有上皮样型及肉瘤样型双相分化特点。免疫组化示所有病例均表达Calretinin、AE1/AE3、vimentin,部分病例不同程度表达CK5/6(3/5)、D2-40(1/5)、WT-1(3/5)、HBME-1(2/5),没有病例表达CD34、Ber-EP4、DOG1、CEA、CD117、desmin、SMA、p53、NSE、ER、PR、PAX8。随访4~20个月,2例死亡,3例存活。结论:PMM少见,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复杂多样。少见部位如脐、肠腔内生性的PMM,临床及病理容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且需与腹腔原发或转移性的其他肿瘤相鉴别,必要时用分子病理手段来帮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恶性间皮瘤 临床特点 病理形态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假肌源性(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汪庆余 郝华 +1 位作者 雷浪 苏晓燕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假肌源性(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PH/ES-H)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PH/ES-H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PH/ES-H均为男性,年龄47岁和70岁,分别因颈肩区复发性肿块及左... 目的探讨假肌源性(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PH/ES-H)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PH/ES-H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PH/ES-H均为男性,年龄47岁和70岁,分别因颈肩区复发性肿块及左拇指外伤后软组织肿块就诊。镜下见肿瘤组织形态类似于上皮样肉瘤,由密集成片或略呈结节状增生的卵圆形或圆形的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组成,二者之间相互移行;可伴有局灶性坏死。其中1例局部区域肿瘤细胞见胞质内空泡形成,但不含红细胞,也无明显的血管腔形成。免疫组化标记示肿瘤细胞上皮性及血管内皮细胞标记(可表达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均(+)。结论 PH/ES-H是一种少见的中间性或低度恶性的血管内皮瘤,形态上具有上皮样肉瘤或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部分特点,诊断时必须结合免疫组化结果与之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肉瘤 假肌源性/上皮样肉瘤样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庆余 雷瑛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3-14,41,11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类。方法对具乳头状结构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2例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临床、病理并结合免疫组化标记进行观察。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常具有纤维...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类。方法对具乳头状结构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2例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临床、病理并结合免疫组化标记进行观察。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常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单层异型上皮细胞,缺乏肌上皮细胞层,未见淋巴结转移;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癌细胞呈中空的微乳头状或腺管状排列,癌巢与间质由于周围组织收缩形成明显的空隙,易见淋巴管内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病例癌细胞CK8、EMA、Ki-67均阳性,SMA呈阴性。结论乳腺原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及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组具乳头状结构的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形态及预后不同,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癌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SMYD家族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岩岩 邹灵毓 刘繁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456-2459,共4页
SET和MYND结构域蛋白(the 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SMYD)家族是一类蛋白质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可以通过甲基化组蛋白及非组蛋白,调节基因表达、参与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控制等,从而在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细胞癌(he... SET和MYND结构域蛋白(the 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SMYD)家族是一类蛋白质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可以通过甲基化组蛋白及非组蛋白,调节基因表达、参与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控制等,从而在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病率高、预后差,为提高患者临床预后,有必要寻找新的特异性标志物及药物治疗靶点。该文就SMYD家族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HCC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T和MYND结构域蛋白 肝细胞癌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华 徐芬 +3 位作者 邬黎青 曾磊 李里香 戴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870-871,874,共3页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又称衬细胞血管瘤,是仅发生于脾脏的一种较为罕见的、具有特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学特征的良性肿瘤。该肿瘤来源于脾窦岸细胞,而窦岸细胞属于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因此,它具有向内皮细胞...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又称衬细胞血管瘤,是仅发生于脾脏的一种较为罕见的、具有特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学特征的良性肿瘤。该肿瘤来源于脾窦岸细胞,而窦岸细胞属于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因此,它具有向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双向分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岸细胞 血管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磊 邬黎青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进一步认识其病变性质。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肾EAML(为复发病例)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进一步认识其病变性质。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肾EAML(为复发病例)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进行观察分析及讨论。结果 EAML主要由弥漫、形态多样的上皮样细胞组成,局灶可见多核瘤巨细胞。上皮样细胞呈巢状和片状排列,部分区在血管周围呈套袖样分布。上皮样细胞圆形或多角形,胞浆颗粒状、丰富,细胞异型明显,细胞核较大,核仁清楚,核分裂象易见,并大片出血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MB45、Melan-A、SMA阳性。结论 EAML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芬 郝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lipoma,HAM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HAML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3例HAML,年龄分别为46岁,38岁和16岁,均无结节硬化症。术前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lipoma,HAM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HAML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3例HAML,年龄分别为46岁,38岁和16岁,均无结节硬化症。术前影像诊断为肝占位。眼观:肿瘤直径7~20cm,肿瘤境界清楚,无包膜,质地脆、易碎,可见出血、坏死。镜检:瘤组织由上皮样细胞、平滑肌样细胞、脂肪组织和厚壁血管组成。上皮样细胞体积大或巨大,呈多边形,胞质丰富,嗜酸性或空泡状,核仁明显。平滑肌样细胞呈梭形,瘤细胞弥漫性或巢团状排列。免疫组化标记:3例病例标本均表达Melan-A,例二和例三表达HMB45,例一和例二表达S-100。SMA和CD34三例病例均表达。Ki-67例一约10%(+),例二和例三均<5%(+)。结论HAML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组织学上由上皮样细胞、平滑肌样细胞、脂肪组织和厚壁血管组成,瘤细胞较为特异的表达Melan-A、HMB45及S-100。免疫组化标记可与其它肝脏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肝脏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红 张文昌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07-708,714,共3页
目的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国内报道较少,为引起临床及病理的广泛注意,以免误诊,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治疗预后进行深入探讨。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6例在我院明确诊断的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进行讨论。结果 ... 目的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国内报道较少,为引起临床及病理的广泛注意,以免误诊,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治疗预后进行深入探讨。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6例在我院明确诊断的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进行讨论。结果 6例截肢,4例关节离断,2例局部切除,1例局部搔刮。随访发现1例肺转移术后2月死亡。2例术后一年内死亡。1例7年后死亡。6例存活3个月至36个月不等。4例失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骨原发性 病理
下载PDF
骨肉瘤15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义陂 曾秋林 张文昌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1975年至2015年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共157例进行切片,HE染色,选择性做网状纤维,VG及奥新蓝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型分级。结果骨肉瘤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在本组157例中146例皆于手... 目的探讨骨肉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1975年至2015年我院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共157例进行切片,HE染色,选择性做网状纤维,VG及奥新蓝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型分级。结果骨肉瘤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在本组157例中146例皆于手术后死亡,在随访的99例中,多在术后6个月至1年内死亡,占31.31%,1至2年内死亡占17.17%其中最短于术后2个月死亡,仅11例存活超过5年以上。结论传统的分型分级,不能显示分型分级与预后有明确关系,免疫组化检测能精准判断患者的生存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病理分析 生存期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冬眠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磊 李里香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冬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此瘤的认识。方法对3例冬眠瘤进行光镜观察,应用S-100蛋白、CD34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本质,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特点:肿瘤呈分叶状结构,为纤维血管分割,肿瘤细胞为圆形... 目的探讨冬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此瘤的认识。方法对3例冬眠瘤进行光镜观察,应用S-100蛋白、CD34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本质,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特点:肿瘤呈分叶状结构,为纤维血管分割,肿瘤细胞为圆形、多角形,胞质丰富,部分胞质内见嗜酸性颗粒及许多小脂滴,细胞核小,居中。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100蛋白阳性、CD34阴性。结论冬眠瘤病理特征显著,应注意与粘液样脂肪肉瘤、成年型横纹肌瘤、黄色瘤、颗粒细胞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ERC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参数关系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张建 高歌 +1 位作者 詹媛 程波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1-533,537,共4页
目的探讨HERC2在不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和浸润性导... 目的探讨HERC2在不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显示HERC2在乳腺良性病变、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4/50)、32%(16/50)、58%(29/50),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C2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率为4%(2/50)。(2)HERC2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3)Western blot显示HERC2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CR2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评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C2 乳腺癌 免疫组化 蛋白印迹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19
作者 曾磊 邬黎青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629-630,60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特点、肿瘤发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此瘤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2例原发脑室、额叶内的CNC进行光镜观察,应用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进行免疫组...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特点、肿瘤发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此瘤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2例原发脑室、额叶内的CNC进行光镜观察,应用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本质,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肿瘤1例发生于侧脑室,1例发生于额叶。组织学特点:肿瘤由密集一致的小圆形细胞组成,胞质透明,有核周空晕,核小而圆,居中,呈菊形团状排列,特征性改变为无核神经元纤维基质岛。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yn、NSE阳性。结论 CNC是伴神经元分化的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对确诊CNC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ALK、ROS1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贺荣芝 刘川 +5 位作者 蔡婧 刘建辉 盛天乐 袁世洋 李里香 邹叶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47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9.3%(171/34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47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9.3%(171/347),突变易发生于女性、腺癌、年龄(≤62岁)及不吸烟患者(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无关(P>0.05);突变类型以19-del和L858R为主(占87.1%)。ALK基因突变率为4.3%(15/347),ROS1基因突变率为1.7%(6/347),两基因突变均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无关(P>0.05),但ALK基因突变和ROS1基因突变者均为腺癌。另外,EGFR和ROS1基因突变共存者占0.3%(1/347)。结论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ALK及ROS1基因突变率。EGFR突变易发生于女性、腺癌、年龄≤62岁、不吸烟者,ALK和ROS1基因突变可能更易发生于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和ROS1基因突变可以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EGFR基因 ELM4-ALK融合基因 ROS1基因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