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LbMYB103基因克隆及转化拟南芥的研究
1
作者 郑蕊 岳思君 +2 位作者 王丽娟 钱贻崧 代金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2-1727,共6页
以枸杞品种‘宁杞1号’花药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分离了R2R3类MYB基因LbMYB103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cDNA片段,碱基序列与已知基因HQ415755完全一致。运用Gateway技术构建LbMYB103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pMDC83-LbMYB103,利用基因枪... 以枸杞品种‘宁杞1号’花药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分离了R2R3类MYB基因LbMYB103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cDNA片段,碱基序列与已知基因HQ415755完全一致。运用Gateway技术构建LbMYB103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pMDC83-LbMYB103,利用基因枪法将融合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过表达载体转入洋葱表皮细胞,将LbMYB103基因定位在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LbMYB103基因在花药中优势表达,果实中表达量较低,在根、茎和叶中均未检测到其转录本,推测LbMYB103基因可能在花药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pMDC83-LbMYB103转入拟南芥(Col-0),经筛选获得T1代抗性再生植株52棵,PCR鉴定有41棵阳性植株,收获T1代种子,经抗性筛选获得T2代抗性植株29棵,PCR鉴定有23棵阳性植株。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LbMYB103在拟南芥植株的基因组中正常表达。表型观察发现T1和T2代拟南芥花药发育异常,花发育迟缓,果荚短小无种子,进一步表明LbMYB103可能与植物的育性有关。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枸杞遗传转化,深入研究LbMYB103基因在枸杞花药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的调控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LbMYB103 植物过量表达载体 拟南芥 遗传转化
下载PDF
龋齿及牙周病患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微生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史彦 李成杰 +5 位作者 张明正 王鑫 杨少国 孟凡景 陈廷涛 杨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健康人和口腔患者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方法:选取典型的龋齿和牙周病患者,收集受刺激的唾液和口咽样本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比较各样品之间的物种组成差异。结果:各组的平均操作分类单...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健康人和口腔患者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方法:选取典型的龋齿和牙周病患者,收集受刺激的唾液和口咽样本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比较各样品之间的物种组成差异。结果:各组的平均操作分类单元(OTU)为315个,其中健康人口腔内硬壁菌(Firmicutes)、拟杆菌(Bacteroidetes)、蛋白菌(Proteobacteria)、放线杆菌(Actinobacteria)和梭杆菌(Fusobacteria)对应的OTU数目分别73、64、53、19和18个;此外,相对丰富度结果表明硬壁菌(Firmicutes)在儿童组中减少而在青年组和成年组中增多,而蛋白菌(Proteobacteria)在儿童组中增多而在青年组和成年组中减少。结论:年龄段和口腔疾病对牙齿的发育和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影响巨大,传统意义上的致病菌可能在口腔健康中同样发挥着维护口腔稳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龋齿 牙周炎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人体心理衰老主要特征和测评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龙耀 艾美玲 +4 位作者 邓鹏飞 周璇 曾妮 吴磊 黄河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8-481,共4页
目前衰老与心理学相关的探索正在兴起。有研究提示,保持协调、积极的自我观念有助于成功老龄化和延缓衰老,个体的主观认识和内心体验可影响其行为方式或思想状态,对自身产生正性或负性的影响,延缓或加剧衰老的进程〔1〕。良好的心态有... 目前衰老与心理学相关的探索正在兴起。有研究提示,保持协调、积极的自我观念有助于成功老龄化和延缓衰老,个体的主观认识和内心体验可影响其行为方式或思想状态,对自身产生正性或负性的影响,延缓或加剧衰老的进程〔1〕。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延缓衰老、抗衰老。现笔者从人体衰老的心理学角度就心理衰老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测评方法的研究动态进行概括。1关于人体心理衰老的概念从目前老年学及医学心理学众多信息分析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衰老 测评方法 老年医学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徐颜美 邓立彬 王小中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646-1648,共3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c,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血小板生成减少和血小板破坏增多引起,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目前,研究广泛认为遗传因素在 ITP 发病过程中起...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c,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血小板生成减少和血小板破坏增多引起,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目前,研究广泛认为遗传因素在 ITP 发病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ITP的家族发病率为2.57%(12/466)。基于样本量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既往研究大多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寻找 ITP 致病因素。迄今为止,研究者发现至少63种基因与 ITP存在关联,为深入阐释其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主要从免疫和 DNA甲基化两个方面对 ITP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遗传因素 易感基因
下载PDF
胆固醇代谢紊乱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立 徐颜美 +2 位作者 程竹君 熊招平 邓立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7-863,共7页
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首要疾病,而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高通量技术的推广和群体基因组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复杂性状(或疾病)易感基因或突变的发现,为深入解析胆固醇代谢紊乱的遗传... 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首要疾病,而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高通量技术的推广和群体基因组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复杂性状(或疾病)易感基因或突变的发现,为深入解析胆固醇代谢紊乱的遗传学病因提供了机会。文章整合传统遗传分析和近期GWAS筛查的结果,对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通路富集分析揭示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功能背景,以期更好地理解胆固醇代谢紊乱致病的分子机制,为其防治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易感基因 连锁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下载PDF
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生理功能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胜杰 陈廷涛 +2 位作者 董素琴 熊勇华 魏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00-1606,1613,共8页
双歧杆菌胞外多糖是其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类多糖类物质,化学结构复杂,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抗肿瘤、肠道菌群调节、免疫调节等。本文就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胞外多糖 生理功能 作用机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汤晓丽 邓连瑞 +4 位作者 张鹏霞 林加日 刘扬 徐劲松 邓立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918-4922,共5页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以胰岛素抵抗(IR)和β细胞分泌缺陷为特征的复杂性疾病,占糖尿病群体的大多数(95%).因遗传因素在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易感基因的发现一直是T2DM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以胰岛素抵抗(IR)和β细胞分泌缺陷为特征的复杂性疾病,占糖尿病群体的大多数(95%).因遗传因素在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易感基因的发现一直是T2DM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在复杂性状/疾病研究中的成功应用[2],T2DM的遗传学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从T2DM发病机制及相关性状两方面对这些易感基因/位点进行总结,以期了解遗传因素在糖尿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易感基因 位点
下载PDF
循环微囊泡miR-27a参与脑缺血小鼠血脑屏障紧密连接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吕燕妮 付龙生 钱贻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4-819,共6页
目的 研究脑缺血小鼠循环系统中,循环微囊泡miR-27a对血脑屏障紧密连接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离心超滤法分离缺血2 h脑组织上清液中微囊泡,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微囊泡形态,并检测微囊泡直径。在脑缺血2 h模... 目的 研究脑缺血小鼠循环系统中,循环微囊泡miR-27a对血脑屏障紧密连接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离心超滤法分离缺血2 h脑组织上清液中微囊泡,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微囊泡形态,并检测微囊泡直径。在脑缺血2 h模型基础上,股静脉注射5 mg·kg^(-1)微囊泡,TTC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梗死体积;HE染色检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5变化;Western blot检测occludin、claudin-5、TLR4、NF-κB、p38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 从缺血小鼠脑组织中分离的微囊泡为圆形或近圆形的双层膜结构小囊泡,颗粒平均直径为160 nm,符合微囊泡的形态学特征。与缺血组比较,注射微囊泡miR-27a能够加重缺血小鼠脑组织损伤,进一步增加脑组织梗死体积,降低缺血脑组织中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上调TLR4表达,激活NF-κB、p38蛋白的磷酸化,IL-1β和TNF-α释放增多;而给予阻断剂antagomiR-27a能够减轻小鼠脑组织损伤,抑制TLR4、NF-κB、p38蛋白的活化。结论 微囊泡miR-27a可明显增加缺血小鼠脑组织损伤,加重缺血脑组织紧密连接损伤,其机制与上调缺血脑组织中TLR4、NF-κB、p38蛋白的磷酸化,释放IL-1β和TNF-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微囊泡 miR-27a TLR4 MCAO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
下载PDF
分离纯化小鼠胰岛的方法学研究
9
作者 王丹 郑怀宇 +2 位作者 时水珍 贺香勤 邓柯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0期5-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分离纯化小鼠胰岛的方法。方法将10~20周、体质量25~30 g 的雄性 ICR 小鼠断颈处死后,经十二指肠大乳头,进入胰管行胶原酶-P 灌注、原位消化;然后在显微镜下挑取胰岛;采用台盼蓝染色、DTZ 染色,以及葡萄糖、氯化钾刺... 目的:探讨分离纯化小鼠胰岛的方法。方法将10~20周、体质量25~30 g 的雄性 ICR 小鼠断颈处死后,经十二指肠大乳头,进入胰管行胶原酶-P 灌注、原位消化;然后在显微镜下挑取胰岛;采用台盼蓝染色、DTZ 染色,以及葡萄糖、氯化钾刺激胰岛素分泌等方法观察胰岛的活性、纯度及功能。结果每只小鼠分离的胰岛可达200~250个,且纯度达99%、活性大于98%,20 mmol·L-1葡萄糖或40 mmol·L-1氯化钾刺激胰岛后胰岛素的分泌是基础分泌量的4~7倍。结论本方法可分离纯化到活性、纯度及生物活性高的胰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胰岛素分泌 动物 实验 小鼠
下载PDF
PM2.5的健康危害、毒理效应与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虹 万雪莹 +1 位作者 陈廷涛 邹长伟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25-142,共18页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尤其是细粒子(PM2.5,fine particulate matter)因粒径小、成分复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为突出。PM2.5的毒理效应与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分析其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能更好地把握其...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尤其是细粒子(PM2.5,fine particulate matter)因粒径小、成分复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为突出。PM2.5的毒理效应与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分析其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能更好地把握其核心领域并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基于文献检索与分析,系统梳理了PM2.5危害导致的疾病类型;介绍了PM2.5毒理研究的主要实验手段;讨论当前认知的PM2.5毒理效应(包括PM2.5不同组分、不同来源、不同季节的影响);汇总PM2.5毒理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的原理、特点、检测指标与测定方法,解析目前研究认为的五种主要的PM2.5毒理作用机制。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就PM2.5毒理实验、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并提出今后需要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PM2.5健康危害的准确评估和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健康危害 毒理实验 健康效应 作用机制
下载PDF
TRIMs蛋白家族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艾美玲 黄璇 张慧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465-5468,共4页
XNF7(Xenopus laevis nuclear factor 7)是在非洲爪蟾蜍中发现的首个TRIMs蛋白家族成员[1]。之后,将基因组序列和功能基因组学的方法相结合,确定了大量的TRIMs家族成员[2]。截止到目前,从人类及直系同源生物中已经发现了70多种,从灵... XNF7(Xenopus laevis nuclear factor 7)是在非洲爪蟾蜍中发现的首个TRIMs蛋白家族成员[1]。之后,将基因组序列和功能基因组学的方法相结合,确定了大量的TRIMs家族成员[2]。截止到目前,从人类及直系同源生物中已经发现了70多种,从灵长类到鳗鱼和线虫等物种中都存在该蛋白家族成员[3~5]。TRIMs蛋白也叫RBCC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S 泛素化连接酶 肿瘤
下载PDF
靶向重组Aif-T18融合蛋白对TEM1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邓侃 陈廷涛 彭颖征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3-48,共6页
验证Aif-T18融合蛋白对肿瘤内皮细胞标志分子1(TEM1)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IRES-TEM1-EGFP,转染TEM1阴性表达细胞MS1,经G418筛选得到TEM1阳性细胞株(MS1-TEM1);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ET302-Aif和pET302... 验证Aif-T18融合蛋白对肿瘤内皮细胞标志分子1(TEM1)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IRES-TEM1-EGFP,转染TEM1阴性表达细胞MS1,经G418筛选得到TEM1阳性细胞株(MS1-TEM1);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ET302-Aif和pET302-Aif-T18,转化至表达宿主菌BL2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菌体得到所需的目的蛋白,采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技术检测融合蛋白对MS1和MS1-TEM1细胞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杀伤的效果。本研究中,主要利用单链抗体scFvT18选择性携带凋亡诱导因子AIF,靶向抑杀TEM1阳性细胞,从而为Aif-T18融合蛋白在肿瘤治疗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1 单链抗体 AIF
下载PDF
FKBP12.6与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13
作者 宛明 谢伶 +2 位作者 徐辉 刘欢 韩仁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13-2015,共3页
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尤其是对老年人群.他克莫司结合蛋白( FKBP)12. 6是一种内质网钙离子释放通道兰尼碱受体( RyR)结合蛋白,在介导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F... 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尤其是对老年人群.他克莫司结合蛋白( FKBP)12. 6是一种内质网钙离子释放通道兰尼碱受体( RyR)结合蛋白,在介导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FKBP12. 6与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结合蛋白(FKBP)12.6 心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及其靶基因网络 被引量:15
14
作者 汤晓丽 邓立彬 +6 位作者 林加日 张伟龙 刘双梅 魏懿 梅普明 汪雁 梁尚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7-615,共9页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之一,能调控内源性胆固醇、脂肪酸、甘油三酯和磷脂合成所需酶的表达,以维持血脂动态平衡。研究表明,SREBP-1及其靶基因网络的异常可引...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之一,能调控内源性胆固醇、脂肪酸、甘油三酯和磷脂合成所需酶的表达,以维持血脂动态平衡。研究表明,SREBP-1及其靶基因网络的异常可引起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心功能紊乱、血管并发症和肝脂肪变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近年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扩展了对SREBP-1靶基因及其转录调控模式的了解。文章对SREBP-1蛋白结构、活化过程、DNA结合位点及其调控的靶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介绍了基于组学数据的转录调控网络的构建,这将有助于更好的认识SREBP-1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为深入探讨脂质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靶基因 基因调控网络 脂类代谢
下载PDF
青年和老年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肺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燕妮 付龙生 +4 位作者 钱贻崧 江明金 何礼标 欧阳爱军 郑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0-806,共7页
目的研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肺组织损伤情况及机制。方法按5~6月龄和20~21月龄,将C57BL/6J小鼠分为青年和老年组。实验组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为缺血1 h再灌注1、12、24、48 h组。取各灌注时间点的小鼠心肺组织,HE和TUNEL染色观察形态学... 目的研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肺组织损伤情况及机制。方法按5~6月龄和20~21月龄,将C57BL/6J小鼠分为青年和老年组。实验组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为缺血1 h再灌注1、12、24、48 h组。取各灌注时间点的小鼠心肺组织,HE和TUNEL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化学比色法检测心脏Na^+-K^+-ATP酶、Ca^(2+)-ATP酶变化,称重法计算肺指数,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肺组织中核因子κBp65(NF-κBp65)、磷酸化NF-κBp65(p-NF-κB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水平,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青年和老年小鼠分别在再灌注24 h和再灌注1 h发生肺部炎症反应,而分别于再灌注24 h和再灌注12 h可见心脏出血,肺对再灌注刺激的反应比心脏组织更早。同时在对Na^+-K^+-ATP酶、Ca^(2+)-ATP酶、肺指数、NF-κB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的测定发现,这些指标在青年和老年小鼠组上的变化与其病理组织变化时程一致。结论老年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会引起心肺组织的损伤,能量代谢和炎症级联反应为其损伤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并发症 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心肺损伤 老年小鼠 炎症级联反应
下载PDF
脂多糖刺激小胶质细胞产生的微囊泡加重氧糖剥夺条件下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损伤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燕妮 付龙生 +3 位作者 李艳明 温金华 魏筱华 钱贻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1-217,共7页
目的研究在氧糖剥夺(OGD)条件下,向脑血管内皮细胞(RBEC)中加入提取自脂多糖(LPS)刺激的大鼠小胶质细胞上清液的循环微囊泡(MV),考察其对RBEC紧密连接功能的损伤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提取1 mg/L LPS刺激24 h的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M... 目的研究在氧糖剥夺(OGD)条件下,向脑血管内皮细胞(RBEC)中加入提取自脂多糖(LPS)刺激的大鼠小胶质细胞上清液的循环微囊泡(MV),考察其对RBEC紧密连接功能的损伤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提取1 mg/L LPS刺激24 h的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MV并进行鉴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V中微小RNA-27a(miR-27a)水平。RBEC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MV组、OGD 6 h组、OGD-MV孵育组。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RBEC中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和密封蛋白5(claudin-5)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BEC中occludin、claudin-5、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p65(NF-κBp65)和p38的蛋白磷酸化水平,ELISA测定RBEC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MV形状为近似圆形双层膜结构,平均直径为150 nm,符合MV的形态学特征。与正常小胶质细胞相比,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的MV中miR-27a水平异常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加入MV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当在OGD条件下,RBEC中紧密连接受到损害,occludin和claudin-5表达降低,而加入MV后,RBEC紧密连接破坏加重,occludin和claudin-5表达进一步降低,OGD组小胶质细胞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GD组小胶质细胞TLR4及NF-κBp65、p38磷酸化水平增加,而OGD-MV孵育组中,TLR4和NF-κBp65、p38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升高,且IL-1β和TNF-α水平也明显增加。结论 LPS刺激小胶质细胞上清液MV中miR-27a水平升高,可致OGD条件下RBEC紧密连接损害进一步加重,可能与其上调TLR4表达及NF-κBp65、p38的磷酸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泡(MV) miR-27a 氧糖剥夺(OGD) 小胶质细胞 脑血管内皮细胞 紧密连接
下载PDF
ATP适体接枝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化学发光酶检测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喜鸾 陈馨 +3 位作者 高文菊 魏婷婷 林月敏 艾凡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0-346,共7页
制备了油酸修饰的Fe_3O_4纳米粒子,利用盐酸多巴胺对其表面进行氨基化改性,制得水分散性良好的Fe_3O_4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表征。随后,将氨基修饰的三磷酸腺... 制备了油酸修饰的Fe_3O_4纳米粒子,利用盐酸多巴胺对其表面进行氨基化改性,制得水分散性良好的Fe_3O_4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表征。随后,将氨基修饰的三磷酸腺苷(ATP)适体接枝到Fe_3O_4纳米粒子上,结合荧光素酶化学发光法进行ATP的定量检测,并应用于市售酸奶中乳酸菌ATP含量的检测,其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各项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_3O_4纳米粒子是一种分散性好、易分离的载体,其粒径均一、稳定、磁性强、与适体结合性能好,拓展了Fe_3O_4纳米粒子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纳米粒子 氨基功能化 适体 化学发光检测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hsa-miR-181a在脑卒中发病中的分子调控网络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燕妮 钱贻崧 付龙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2-1047,共6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固有免疫信号分子hsa-miR-181a与脑卒中相关的分子调控网络。方法运用UCSC基因组浏览器、人类miRNA疾病数据库、TF-miRNA调控数据库、miRNA靶基因预测验证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疾...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固有免疫信号分子hsa-miR-181a与脑卒中相关的分子调控网络。方法运用UCSC基因组浏览器、人类miRNA疾病数据库、TF-miRNA调控数据库、miRNA靶基因预测验证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疾病数据库、DLANALAB-Lnc Base数据库、转录因子结合谱数据库,研究hsa-miR-181a的上游转录因子,下游靶基因及与其相互作用的LncRNA间的多个调控途径,绘制hsa-miR-181a的核心调控网络图。采用脂多糖(LPS)刺激慢病毒感染的BV2小胶质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肿瘤蛋白63(p63)、miR-181a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水平变化,对hsa-miR-181a调控网络进行验证。结果 UCSC数据库中显示hsa-miR-181a有2个亚型,在多个物种中具有高度保守性。通过疾病分析及文献调研发现hsa-miR-181a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缺血性疾病。信息学分析显示hsa-miR-181a受转录因子p63调控的同时,又调控着下游靶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LR4等58个基因。此外,Lnc RNA CDKN2B-AS1的转录和其锌指转录因子Snail、n-MYC也可能与hsa-miR-181a存在相互作用。所有基因构成一个以hsa-miR-181a为核心的调控网络,在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LPS刺激的BV2细胞中,TLR4、p63、miR-181a水平升高,而RNA慢病毒技术干扰小胶质细胞中的p63的表达后,p63表达降低,miR-181a水平也降低,下游NF-κB p65水平被抑制,表明p63是TLR4调节miR-181a表达的关键信号分子。结论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初步验证了hsa-miR-181a分子在脑卒中疾病中的调控网络,为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固有免疫 hsa-miR-181a 脑卒中 调控网络
下载PDF
FMNL3基因转染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EMT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元凤 肖移生 +4 位作者 罗小江 胡国柱 路名芝 吴晓牧 辛洪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60-1462,1467,共4页
目的探讨成蛋白样3型蛋白(FMNL3)基因转染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FMNL3表达质粒pEGFP-N1/FMNL3转染至SW480细胞中(以未转染质粒的SW480细胞作正常对照,转染空载质粒的S... 目的探讨成蛋白样3型蛋白(FMNL3)基因转染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FMNL3表达质粒pEGFP-N1/FMNL3转染至SW480细胞中(以未转染质粒的SW480细胞作正常对照,转染空载质粒的SW480细胞为阴性对照),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质粒转染前、后细胞FMNL3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MNL3转染前、后SW480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SW480细胞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表达变化;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FMNL3基因转染对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FMNL3转染48h后SW480细胞中FMNL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FMNL3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中,转染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典型的圆形、多边形变成梭形并伸出多个细长突起的间充质样,呈现典型的EMT形态学改变;转染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中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上调;转染FMNL3基因后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显著增强。结论 FMNL3基因可能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细胞EMT而促进其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成蛋白样3型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下载PDF
靶细胞提取联用HPLC-TOF MS法分析丹红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燕妮 钱贻崧 付龙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91-2695,共5页
目的应用靶细胞提取联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 MS)法分析丹红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并对其防治疾病的分子机制做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将小胶质细胞(BV2细胞)和丹红注射液共孵育,HPLC-TOF MS法对所得的细胞破碎液进行分析,然后挖... 目的应用靶细胞提取联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 MS)法分析丹红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并对其防治疾病的分子机制做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将小胶质细胞(BV2细胞)和丹红注射液共孵育,HPLC-TOF MS法对所得的细胞破碎液进行分析,然后挖掘靶细胞结合成分中与脑卒中相关的蛋白和信号通路。结果从BV2细胞破碎液中检测到丹参素、原儿茶醛、6-羟基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丹酚酸B这5种丹红注射液中的水溶性成分,再构建靶细胞结合成分-蛋白网络,映射在Biocart信号通路中,包括Toll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凋亡、MAPK信号通路等,关联脑卒中发病机制的炎症、氧化应激方面。结论该研究初步阐释了丹红注射液与脑卒中信号通路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活性成分 BV2细胞 脑卒中 HPLC-TOF MS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