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南通地区矮身材儿童常见病因及运动、学习状况,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矮身材儿童的相关资料,通过详尽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矮小以明确病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8例矮身材儿童进行运动...目的:探究南通地区矮身材儿童常见病因及运动、学习状况,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矮身材儿童的相关资料,通过详尽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矮小以明确病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8例矮身材儿童进行运动、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列联系数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南通地区矮身材儿童的运动和学习情况,及其与病因的相关性。对照组按年龄成组匹配的原则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08名儿童。结果在确诊的108例矮身材患儿中,生长激素缺乏症(GHD)61例,占56.5%;非生长激素缺乏矮身材(NG-HD)47例,占43.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参加体育锻炼则为保护因素;好动不安且注意力不集中为危险因素,经常好动不安且注意力不集中所起作用更大( P <0.001,OR =7.483,95% CI =2.620~21.374);常见病因与运动和学习情况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各种类型的运动(篮球、羽毛球、跑步、骑脚踏车)均为儿童矮身材的保护因素,好动不安且注意力不集中为儿童矮身材的危险因素;无论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矮身材儿童都应当尽量增加正确的运动,避免或减少上述危险因素的暴露。展开更多
为了提高留学生在儿科学见习中的质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在2006级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阶段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受到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为了提高留学生在儿科学见习中的质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在2006级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阶段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受到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既能从整体上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又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展开更多
PBL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果的和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其精髓在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在国外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成功,国内不少院校也在尝试使用,但多用于理论课教学...PBL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果的和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其精髓在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在国外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成功,国内不少院校也在尝试使用,但多用于理论课教学中,在见习教学中运用尚属少见。我院儿科教研室承担着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致使教学质量不易控制。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过渡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我们将PBL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教学(team based learning,TBL)结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儿科临床见习的同年级医学本科生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TBL结合CP教学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教学(team based learning,TBL)结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儿科临床见习的同年级医学本科生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TBL结合CP教学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各120例,临床见习期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表和理论考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教师认为TBL联合CP教学可以形成系统、规范的带教程序,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临床见习带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学相长。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学习目标明确,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文献检索和语言表达能力。观察组主观性试题成绩平均34.56±2.20分,总分80.54±2.76分,高于对照组的31.28±1.92分和76.90±2.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L结合CP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儿科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南通地区矮身材儿童常见病因及运动、学习状况,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矮身材儿童的相关资料,通过详尽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矮小以明确病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8例矮身材儿童进行运动、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列联系数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南通地区矮身材儿童的运动和学习情况,及其与病因的相关性。对照组按年龄成组匹配的原则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08名儿童。结果在确诊的108例矮身材患儿中,生长激素缺乏症(GHD)61例,占56.5%;非生长激素缺乏矮身材(NG-HD)47例,占43.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参加体育锻炼则为保护因素;好动不安且注意力不集中为危险因素,经常好动不安且注意力不集中所起作用更大( P <0.001,OR =7.483,95% CI =2.620~21.374);常见病因与运动和学习情况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各种类型的运动(篮球、羽毛球、跑步、骑脚踏车)均为儿童矮身材的保护因素,好动不安且注意力不集中为儿童矮身材的危险因素;无论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矮身材儿童都应当尽量增加正确的运动,避免或减少上述危险因素的暴露。
文摘为了提高留学生在儿科学见习中的质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在2006级留学生临床见习教学阶段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受到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既能从整体上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又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
文摘PBL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果的和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其精髓在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在国外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成功,国内不少院校也在尝试使用,但多用于理论课教学中,在见习教学中运用尚属少见。我院儿科教研室承担着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致使教学质量不易控制。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过渡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我们将PBL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文摘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教学(team based learning,TBL)结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儿科临床见习的同年级医学本科生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TBL结合CP教学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各120例,临床见习期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表和理论考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教师认为TBL联合CP教学可以形成系统、规范的带教程序,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临床见习带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学相长。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学习目标明确,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文献检索和语言表达能力。观察组主观性试题成绩平均34.56±2.20分,总分80.54±2.76分,高于对照组的31.28±1.92分和76.90±2.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L结合CP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儿科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