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活力、血管形成能力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EPCs,设10-4、10-3、10-2g/L黄芪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各组...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活力、血管形成能力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EPCs,设10-4、10-3、10-2g/L黄芪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各组EPCs黏附、迁移、血管形成能力的差异;MTT法检测EPCs的活力变化;RT-PCR法检测EPCs中e NOS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PCs中e 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黄芪提取物组促EPCs黏附、迁移、血管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且呈浓度依赖性(F值分别为15.256、13.633、97.549,均P<0.05);EPCs的活力显著增加,呈时间(F时间=9.755)和浓度依赖性(F组间=10.018);且EPCs中e NOS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呈浓度依赖性(F值分别为56.356、77.125,均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具有调控EPCs促血管新生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上调e NOS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展开更多
目的检测代谢性骨病患者跟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四种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y,TRAP)、脱氧吡啶酚(deoxy pyridinoline,D-Pyr)、Ⅰ型胶原N端肽(N-telope tide of typeⅠcol...目的检测代谢性骨病患者跟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四种骨吸收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y,TRAP)、脱氧吡啶酚(deoxy pyridinoline,D-Pyr)、Ⅰ型胶原N端肽(N-telope tide of typeⅠcollagen,NTX)、尿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OP)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超声法、酶联免疫法、氯氨T化学法测定82例代谢性骨病患者跟骨BMD T值、Z值以及血清TRAP、尿D-Pyr/Cr、尿NTX/Cr、尿HOP/Cr水平,多元回归分析其相关性,并以85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结果代谢性骨病患者跟骨BMD T值、Z值、骨硬度指数下降(P<0.05),男女性T值与年龄负相关,与体质量正相关(P<0.05),而与身高、BMI相关关系不大;患病组血清TRAP、尿D-Pyr/Cr、尿NTX/Cr、尿HOP/Cr水平升高(P<0.05),男性BMD除Z值与TRAP外,T值、Z值均与TRAP、D-Pyr/Cr、NTX/Cr、HOP/Cr负相关(P<0.05),女性T值、Z值与D-Pyr/Cr、NTX/Cr负相关(P<0.05)。结论代谢性骨病患者跟骨BMD下降,骨吸收标志物TRAP、D-PYR、NTX、HOP水平升高,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可较准确评估患者的骨量变化及病情程度。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方法成功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黄芪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方法成功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黄芪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各组大鼠数量均为8只。黄芪提取物各治疗组给予上述对应的各药物剂量ig给药,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ig给予20 m L·kg-1·d-1的生理盐水,连续饲养4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电镜法分析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和血管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心肌细胞坏死严重,完整的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P<0.05),胶原含量显著增加(P<0.01),内皮细胞缺失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提取物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相对规整,胶原含量明显下降(P<0.05),新生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P<0.05),内皮细胞形态相对完整,数量也明显增多(P<0.05),VEGF及CD3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黄芪提取物可明显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紊乱状态,促进受损心肌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的增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活力、血管形成能力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EPCs,设10-4、10-3、10-2g/L黄芪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各组EPCs黏附、迁移、血管形成能力的差异;MTT法检测EPCs的活力变化;RT-PCR法检测EPCs中e NOS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PCs中e 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黄芪提取物组促EPCs黏附、迁移、血管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且呈浓度依赖性(F值分别为15.256、13.633、97.549,均P<0.05);EPCs的活力显著增加,呈时间(F时间=9.755)和浓度依赖性(F组间=10.018);且EPCs中e NOS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呈浓度依赖性(F值分别为56.356、77.125,均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具有调控EPCs促血管新生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上调e NOS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文摘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方法成功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黄芪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各组大鼠数量均为8只。黄芪提取物各治疗组给予上述对应的各药物剂量ig给药,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ig给予20 m L·kg-1·d-1的生理盐水,连续饲养4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电镜法分析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和血管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心肌细胞坏死严重,完整的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P<0.05),胶原含量显著增加(P<0.01),内皮细胞缺失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提取物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相对规整,胶原含量明显下降(P<0.05),新生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P<0.05),内皮细胞形态相对完整,数量也明显增多(P<0.05),VEGF及CD3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黄芪提取物可明显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紊乱状态,促进受损心肌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