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的CT和MRI表现
1
作者 庄碧梅 彭颖征 +2 位作者 蔡思怡 林禹 黄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23年于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4例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例进行了CT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进行了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仅进行了MRI平扫。分析肿瘤的...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23年于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4例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例进行了CT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进行了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仅进行了MRI平扫。分析肿瘤的形态、边缘、信号/密度特征、强化模式以及周围结构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4例患者均表现为单侧睾丸肿瘤,9例伴有睾丸鞘膜积液,12例同侧精索增粗且强化明显,3例为成人发病。其中2例进行了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1例发现腹膜后转移。7例肿块累及睾丸白膜。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呈明显的不均匀、渐进性强化,较大病灶伴有囊变和坏死。3例成人患者的病灶较大,伴有出血和坏死,周边结节样区域强化明显。11例患者的血清α-胎蛋白(AF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例术前未检测AFP。结论单侧睾丸肿块,同侧精索增粗且强化,病灶边缘结节样明显强化,结合血清AFP水平升高,应考虑睾丸原发性卵黄囊瘤。T2WI序列上多发结节样稍高信号及DWI序列上的不均匀高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卵黄囊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评估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流在克罗恩病CTE检查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
2
作者 王晓红 郭庆强 宋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目的这项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联合不同管电流在克罗恩病患者的腹部CT血管成像质量及肠壁相对强化值,从而探讨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流扫描方式在克罗恩病患者小肠CT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连续患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组(A组)和高... 目的这项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联合不同管电流在克罗恩病患者的腹部CT血管成像质量及肠壁相对强化值,从而探讨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流扫描方式在克罗恩病患者小肠CT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连续患者随机分为低浓度组(A组)和高浓度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CTE检查,扫描时应用相同的管电压、注射速率、对比剂用量,将动脉期扫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A组(碘浓度为300mg/mL的碘普罗胺)使用自动mAs,B组(碘浓度为400mg/mL的碘美普尔)使用0.6倍自动mAs;比较A组和B组有效辐射剂量及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强化程度、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主观评价指标,病灶区域肠壁强化进行以CT值测量为基础的客观评价。结果B组较A组有效剂量降低约40%;B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T值(366.9±56.5)及相对强化值(321.4±56.4)均高于A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T值(286.1±36.2)及相对强化值(240.9±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NR(30.4±8.9)及SNR(36.4±10.0)均高于A组在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CNR(22.0±5.4)及SNR(27.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在动脉期病变肠壁的CT值(111.7±13.8)及相对强化值(72.5±12.8)均高于A组在动脉期病变肠壁的CT值(94.1±18.2)及相对强化值(48.2±20.7),并且B组在动脉期病变肠壁的相对强化CT值>50HU;A、B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04±0.445)、(4.15±0.464),A、B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克罗恩病患者CTE检查中应用高浓度对比剂注射方案联合低管电流,能大幅度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对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强化程度更高、图像质量更佳,对病变肠壁强化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对比剂 低管电流 克罗恩病 小肠CT造影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68)Ga-FAPI-04 PET/CT在腹部肿瘤多时间点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对比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3
作者 章泽宇 崔斌 +5 位作者 汪建华 王胜利 张英英 梁思雨 程超 左长京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5期493-500,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68)G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FAPI)-04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像的最佳扫描时间点,并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68)G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FAPI)-04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像的最佳扫描时间点,并评估肿瘤与阻塞性炎症中^(68)Ga-FAPI-04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方法:回顾并分析2021年1—11月因腹部肿瘤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68)Ga-FAPI-04 PET/CT显像的患者临床资料。利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各时间点肿瘤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肿瘤背景比值(tumor-to-background ratio,TBR)和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对肿瘤及阻塞性炎症的滞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例患者,在15 min、1 h和2 h肿瘤灶的SUV_(max)分别为8.52(4.18~18.4)、8.59(4.69~13.8)和7.64(3.22~21.0),对应的TBR为4.22(1.87~17.76)、4.67(2.20~29.05)和4.30(2.48~35.20)。尽管1 h的SUV_(max)和TBR值高于其他时间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min、1 h和2 h的SNR分别为6.41(2.45~8.24)、5.0(1.68~5.57)和3.02(1.39~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1.691,P<0.001),其中15 min的SNR最高。此外,15 min与1 h间肿瘤灶的RI显著高于阻塞性炎症(-0.195~0.415 vs-0.422~0.11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注射^(68)Ga-FAPI-04后15 min的图像SNR最高,可作为临床常规扫描时间点。此外,15 min与1 h的RI可有效地用于区分肿瘤与阻塞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8)G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腹部肿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信噪比 滞留指数
下载PDF
核磁弥散成像及ADC值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黄春嘉 刘旭俊 +2 位作者 孙晓明 连益民 白伟力 《广州医药》 2024年第11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核磁弥散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MRI与DWI,记录图... 目的探讨与分析核磁弥散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MRI与DWI,记录图像质量、信号特征,计算ADC值,评价诊断效能。结果12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肝内非肿瘤性病变70例(非肿瘤组:肝脓肿32例、肝囊肿28例、肝炎性假瘤10例),肝内肿瘤性病变50例(肿瘤组:肝血管瘤38例,肝癌12例)。非肿瘤组与肿瘤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4.29%(66/70)与88.00%(44/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9,P>0.05)。非肿瘤组的磁共振信号特征多为高信号(62.86%),肿瘤组多为低信号(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91,P<0.05)。在b值为400 s/mm^(2)和800 s/mm^(2)条件下,非肿瘤组的ADC值(0.84±0.17、0.77±0.14)均低于肿瘤组(1.29±0.24、1.1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29、9.302,P<0.05)。DWI判断为肝内非肿瘤性病变68例,DWI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5.71%(67/70)和98.00%(49/50),ROC曲线显示DWI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95。结论DWI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中的图像显示质量高,可通过信号特征与ADC判断病灶状况,对鉴别肝内非肿瘤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弥散成像 肝内非肿瘤性病变 图像质量 信号特征 表观弥散系数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CT脑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郑宏伟 蔡思怡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完成CT脑灌注成像检查的10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参数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完成CT脑灌注成像检查的10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收集CT脑灌注成像参数包括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独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T脑灌注成像参数对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00例ACI患者的梗死区和对照区CT脑灌注成像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2分者有64例,>2分者有36例。两组溶栓前收缩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rCBF、rCBV、MTT、TT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TT(OR=2.079)、TTP(OR=1.855)、NIHSS评分(OR=1.820)是影响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TT、TTP、NIHSS评分及三者联合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0.873、0.903、0.990,以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CT脑灌注成像参数MTT和TTP可用于预测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且与NIHSS评分联合应用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脑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对比进展期胃癌与原发性胃淋巴瘤中上腹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 被引量:14
6
作者 罗小华 宋彬 +1 位作者 庄雄杰 吴秀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AGC)与原发性胃淋巴瘤(PGL)中上腹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有中上腹淋巴结转移的61例AGC和17例PGL患者的中上腹CT表现,对比分析转移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结...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AGC)与原发性胃淋巴瘤(PGL)中上腹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有中上腹淋巴结转移的61例AGC和17例PGL患者的中上腹CT表现,对比分析转移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结果 AGC中上腹淋巴结转移以肝胃韧带(44/61,72.13%)、贲门周围(28/61,45.90%)、腹腔干周围(27/61,44.26%)、胃结肠韧带(18/61,29.51%)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胰头周围(18/61,29.51%)发生率较高,PGL则以肝胃韧带(15/17,88.24%)、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胰头周围(9/17,52.94%)、胃结肠韧带(8/17,47.06%)、腹腔干周围(8/17,47.06%)和腹主动脉周围下部(8/17,47.06%)发生率较高;PGL腹主动脉周围下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χ2=4.606,P=0.032),转移淋巴结最大短轴径(MSAD)≥2.5cm的比例高于AGC,强化较均匀,坏死少见(P均<0.001)。结论与AGC相比,PGL更易引起腹主动脉周围下部淋巴结肿大,MSAD≥2.5cm的淋巴结比例较高,强化较均匀而坏死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对比分析屏气三维梯度-自旋回波与呼吸门控触发三维快速自旋回波MR胰胆管成像 被引量:16
7
作者 魏志民 宋玉坤 +3 位作者 韩海伟 黄旭 陈翠芳 吴秀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对比屏气三维梯度-自旋回波MR胰胆管造影(3D-Grase-MRCP)与呼吸门控触发三维快速自旋回波MR胰胆管造影(3D-Tse-MRCP)图像质量。方法对96例疑诊胰腺或胆道疾病患者行屏气3D-Grase-MRCP和呼吸门控触发3D-TSE-MRCP序列扫描,比较2种序... 目的对比屏气三维梯度-自旋回波MR胰胆管造影(3D-Grase-MRCP)与呼吸门控触发三维快速自旋回波MR胰胆管造影(3D-Tse-MRCP)图像质量。方法对96例疑诊胰腺或胆道疾病患者行屏气3D-Grase-MRCP和呼吸门控触发3D-TSE-MRCP序列扫描,比较2种序列图像质量评分、显示病变情况及胆总管对比噪声比(CNR)。将3D-Grase-MRCP图像分为屏气组和屏气配合不佳组,对比2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3D-Tse-MRCP图像胆总管CNR值[357.08(209.73,594.38)]高于3D-Grase-MRCP[256.14(141.54,417.87),Z=-3.01,P<0.05]。3D-Grase-MRCP图像胆囊、胆囊管、胆总管及肝内胆管主要分支评分均高于3D-Tse-MRCP(P均<0.01),显示胆囊结石(n=42)和胆囊管结石(n=7)更清晰(P均<0.05);屏气组(n=68)3D-Grase-MRCP图像胆囊、胆囊管、胆总管、胰管及肝内胆管主要分支质量评分均高于屏气配合不佳组(n=28,P均<0.01)。结论屏气3D-Grase-MRCP图像质量及显示病变优于呼吸门控触发3D-Tse-MRCP,且扫描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质量控制 梯度-自旋回波序列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雷 庄雄杰 +1 位作者 汪敬群 吴秀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FT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9例SFT均为单发病灶,发生于幕上者5例,幕下1例,枕部中线跨天幕1例、伴颈椎管种植转...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SF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FT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9例SFT均为单发病灶,发生于幕上者5例,幕下1例,枕部中线跨天幕1例、伴颈椎管种植转移,颈椎管、右侧脑室体部各1例。肿瘤边界清楚,椭圆形或类圆形6例,不规则形3例;2例可见分叶征,病灶最大径15.26~78.13mm。②4例CT平扫为略高密度,2例密度均匀,2例不均匀,1例瘤内伴灶性坏死,1例合并出血。③与脑实质对比,6例T1wI呈等信号为主的不均匀信号,2例呈均匀等信号;6例T2WI为低、等(或略高)混杂信号,2例为均匀等或略高信号。④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5例,均匀强化2例;3例可见“脑膜尾征”;2例见血管流空。⑤镜下显示肿瘤由疏密不均的梭性细胞、致密胶原纤维以及大量薄壁血管组成。结论中枢神经系统SF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与临床病理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是诊断SFT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非离子型造影剂与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CT扫描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沈明华 柴晓明 +2 位作者 罗竹人 吴小强 王小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614-5616,共3页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与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CT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CT扫描的肝脏肿瘤患者90例,根据使用造影剂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离子型造影剂,实验组予以非离子型造影剂,扫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扫描效果、不良反应情况...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与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CT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CT扫描的肝脏肿瘤患者90例,根据使用造影剂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离子型造影剂,实验组予以非离子型造影剂,扫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扫描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造影后肾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扫描效果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降低(P<0.05),造影后2、7 d的肾功能影响较低(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较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的扫描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造影剂 离子型造影剂 肝脏肿瘤 CT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科 杜绪仓 汪敬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患者资料,分析其X线平片、CT、MRI、SPECT和PET-CT的不同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平片简便易行,能提供病变部位整体信息,对长骨...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患者资料,分析其X线平片、CT、MRI、SPECT和PET-CT的不同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平片简便易行,能提供病变部位整体信息,对长骨显示较佳;CT、MRI在不规则骨巨细胞瘤的诊断、肿瘤侵犯范围以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等方面均有独特优势;SPECT和PET-CT能发现较小病灶,且对病理分级为恶性或恶变的骨巨细胞瘤早期发现骨转移有较高价值。结论综合运用X线平片、CT、MRI及SPECT和PET-CT可提高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X线摄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附33例报告)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郁万江 汪敬群 +1 位作者 韩成坤 张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总结33例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其诊断依据。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病史1个月~5年,主要症状为局部软组织肿块。33例均摄有X线平片;21例行CT检查,其中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1... 目的:总结33例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其诊断依据。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病史1个月~5年,主要症状为局部软组织肿块。33例均摄有X线平片;21例行CT检查,其中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18例行MR平扫,1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33例X线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块,5例(15.15%)可见斑点状钙化灶,2例(6.06%)可见大片状钙化。21例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6例边界清楚,周围肌肉受推压变薄;15例边界不清,周围肌肉与病灶间无清楚边界。病灶最大径2.10~18.60cm。9例伴有邻近骨质侵蚀性溶骨性破坏,破坏边缘锐利,无硬化边;6例(28.57%)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斑点状或斑片状钙化灶;2例(9.52%)可见大片状不均匀钙化。7例包绕邻近关节生长。14例行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逐渐强化,其中12例(57.14%)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囊状无强化区。18例T1WI均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11例(61.11%)出现高、中、低"三重信号"征。病灶最大径2.40~20.10cm。8例边界清楚;10例侵犯邻近肌肉,边界不清,周围出现明显水肿信号。4例病灶中可见短T1长T2出血信号;2例(11.11%)病灶囊变区内可见明显的液-液平面。15例MR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0例(66.67%)病灶内含有大小不一、无强化的囊状结构。7例包绕邻近关节生长的病灶,侵蚀性骨质破坏表现较CT明显。结论:滑膜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但需要与多种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三回波序列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成坤 韩海伟 +3 位作者 陈识 庄碧梅 张惠杰 庄雄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MR三回波序列在体测定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将75例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与正常对照组并构建脂肪肝大鼠模型,分别于喂养的第2、4、6、8、10周行3.0T MR T1W三回波序列扫描,在显示肝脏的连续三个最大层面取9个R... 目的探讨MR三回波序列在体测定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将75例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与正常对照组并构建脂肪肝大鼠模型,分别于喂养的第2、4、6、8、10周行3.0T MR T1W三回波序列扫描,在显示肝脏的连续三个最大层面取9个ROI,通过公式计算信号强度并取平均值,纠正T2*效应,计算大鼠肝脏脂肪含量,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高脂组三回波序列、组织病理的脂肪含量分别为(23.16±13.37)%、(36.13±24.39)%,正常对照组三回波序列、组织病理的脂肪含量分别为(2.27±1.31)%、(2.72±1.6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R三回波序列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呈正相关(r=0.96,P<0.01);Bland&Altman曲线分析显示二者一致性良好。结论MR三回波序列对于无创、定量测量肝脏脂肪含量有重要价值,有望为指导临床干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磁共振成像 三回波序列
下载PDF
CT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图像对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特征、形态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许燕塔 姜聪明 +1 位作者 陈渊明 施武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6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重建图像对急性阑尾炎(AA)的影像学特征、形态诊断。方法选择本院近3年(研究时间段截取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80例AA(经病理诊断)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MSCT诊断及后处理重建图像技术[多平面重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重建图像对急性阑尾炎(AA)的影像学特征、形态诊断。方法选择本院近3年(研究时间段截取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就诊的80例AA(经病理诊断)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MSCT诊断及后处理重建图像技术[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对比不同CT技术对AA病理分型诊断价值、对比不同MSCT重建图像技术CT征象显示率MPR/CPR后处理诊断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影像学形态及特征。结果MPR/CPR后处理MSCT技术检出率(98.75%)明显高于常规CT(76.25%)(P<0.05),两种CT技术在周围脓肿诊断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单纯性AA、坏疽性AA、PAA中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技术远段与周围组织关系、阑尾全程显示率(98.75%、97.50%)均明显优于MPR技术(46.25%、32.50%)(P<0.05)。穿孔性、NPAA患者阑尾增大、阑尾粪石、淋巴结肿大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AA患者阑尾强化缺损、蜂窝织炎、阑尾腔积气、积液、周围脓肿征象发生率明显高于NPAA患者(P<0.05)。结论MSCT联合MPR、CPR后处理重建图像技术应用于AA诊断中效果显著,CPR技术辅助MPR技术可以充分显示远段与周围组织关系、阑尾全程,确保诊断的精确性,并根据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及形态准确检出及区分病理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后处理重建技术 急性阑尾炎 影像学特征 形态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鼻及副鼻窦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秀荣 李英丽 柴晓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及副鼻窦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及副鼻窦pPNETs的影像学资料。4例同时接受CT、MR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仅接受CT平扫检查,1例仅接受MR增强检查。结果 CT平扫病灶为等... 目的探讨鼻及副鼻窦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及副鼻窦pPNETs的影像学资料。4例同时接受CT、MR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仅接受CT平扫检查,1例仅接受MR增强检查。结果 CT平扫病灶为等肌肉密度的软组织肿块,MR SE T1WI为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可见囊变或坏死(n=2)、出血(n=2),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广泛累及周围结构,周围骨质筛孔状破坏,轻度膨胀并可见残存骨壳。结论鼻腔及副鼻窦pPNETs的密度、信号无明显特征性。病变所致的骨质改变可能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CT可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的情况,MRI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及侵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胚瘤 原始 外周 鼻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5
15
作者 郁万江 张雷 +1 位作者 汪敬群 陈志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530-153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讨论其影像学诊断。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MFH 26例,男15例,女11例,〉40岁21例,占80.77%。病史3个月~5年。7例摄有X线平片。CT平扫17例,增强扫描8例。M... 目的:回顾性分析2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讨论其影像学诊断。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MFH 26例,男15例,女11例,〉40岁21例,占80.77%。病史3个月~5年。7例摄有X线平片。CT平扫17例,增强扫描8例。MR平扫15例,增强扫描8例。病灶大多位于大腿、小腿、前臂和臀部。23例位于深部软组织,3例位于表浅软组织。结果:21例(80.77%)呈不规则长圆形或长条形软组织肿块,直径〉5cm。3例X线平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伴邻近骨质侵蚀性破坏,2例伴有骨膜增生。CT平扫多呈等、低或略低密度,仅1例高密度。CT增强均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界均不清,累及邻近肌肉。CT上2个病灶内可见弧形钙化,其病灶直径均〉5.0cm。13例可见邻近骨骼破坏或骨膜增生。MR平扫15例,T1WI多呈等或低信号,合并出血4例。T2WI多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10例病灶周围可见片状水肿信号。MR增强扫描8例,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边界清楚,邻近肌肉受压推移,12例边界不清,邻近肌肉侵犯。6例可见邻近骨骼受侵。结论:发生于中老年人,位于下肢、前臂深部软组织的巨大肿块,尤其是呈长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长条状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伴有邻近骨质破坏或骨膜反应,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者,应首先考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肿瘤 恶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IVIM-MRI主要参数扩散系数及灌注因子与前列腺病理诊断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曼 陈识 周小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45-2648,共4页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MRI)主要参数真实扩散系数(D)及灌注因子(f)和前列腺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87例前列腺检查患者,依照病理结果分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n=44)和前列腺癌(PCa)组(n=43),并根据PCa患者Gleaso...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MRI)主要参数真实扩散系数(D)及灌注因子(f)和前列腺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87例前列腺检查患者,依照病理结果分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n=44)和前列腺癌(PCa)组(n=43),并根据PCa患者Gleason评分(GS)分为低危组(GS<7分,n=15)和中高危组(GS≥7分,n=28),对各组患者IVIM-MRI结果进行比较;通过病理结果计算各组患者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两组灌注扩散系数(D*)、f与MV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的诊断效能。结果 BPH组患者D显著高于PCa组,D*和f(不含b=800 s/mm^2)显著低于PCa组(P<0.05);两组f(含b=800 s/mm^2)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相较于中高危组,低危组患者D*、f(含b=800 s/mm^2)和f(不含b=800 s/mm^2)显著较高,D显著更低(P<0.05)。BPH组MVD显著低于PCa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BHP组f值与MVD呈正相关(r=0.772,P<0.05),PCa组D*与MVD显著正相关(r=0.784,P<0.05)。ROC曲线发现,D值的最佳诊断阈值为0.9×10^-3 mm^2/s,特异度为86.0%,敏感度为94.1%。结论 IVIM-MRI在前列腺良恶性及恶性肿瘤的严重程度诊断中有着很好的价值,扩散系数D的降低和灌注分数f的升高都是前列腺癌诊断的明显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系数D 灌注因子f 磁共振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双回波序列和^1H-MRS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内脂肪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庄碧梅 韩成坤 +3 位作者 陈识 庄雄杰 汪敬群 韩海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双回波序列和1 H-MRS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内脂肪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只NAFLD SD大鼠首先行双回波序列扫描和1 H-MRS检查,并测定肝内脂肪含量,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分析双回波序列与1 H-MRS、组织病理学结... 目的探讨双回波序列和1 H-MRS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内脂肪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只NAFLD SD大鼠首先行双回波序列扫描和1 H-MRS检查,并测定肝内脂肪含量,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分析双回波序列与1 H-MRS、组织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双回波序列与1 H-MRS所测肝内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936,P<0.001);双回波序列与组织病理学所测肝内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946,P<0.001),Bland-Ahman曲线分析显示双回波序列和病理学测定的大鼠肝内脂肪含量一致性非常好。结论双回波序列测定NAFLD肝内脂肪含量简便、易行,且准确性高,有望取代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磁共振成像 氢质子波谱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评估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德浩 汪敬群 +2 位作者 吴小强 庄雄杰 周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急性白血病(AL)骨髓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AL患者(患者组)及100例健康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M RI及增强扫描M RI(CEM RI),比较两组的髂...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急性白血病(AL)骨髓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AL患者(患者组)及100例健康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M RI及增强扫描M RI(CEM RI),比较两组的髂骨及椎体的最大强化率(Emax)及强化斜率(Slope),分析AL患者Emax及Slope与原始细胞百分比(protocells%)的相关性。结果:AL患者的腰椎Emax及Slope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CR患者及PR患者的Emax及Slope明显下降(P<0.05)。Protocells%=-0.5632+0.0540Emax+0.0056Slope。AL患者的Emax及Slope与患者的Protocells%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增强扫描MRI检查与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急性白血病 骨髓浸润
下载PDF
MRI对四肢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汪敬群 郁万江 +2 位作者 庄雄杰 吴小强 李子彦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08-110,135,共4页
目的:探讨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提高MRI对四肢神经鞘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资料,其中上肢8例,下肢15例。23例均行常规MRI扫描,包括自旋回波(SE)T_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_2 WI和SE T_1 W... 目的:探讨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提高MRI对四肢神经鞘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资料,其中上肢8例,下肢15例。23例均行常规MRI扫描,包括自旋回波(SE)T_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_2 WI和SE T_1 WI增强扫描。结果:23例肿瘤有20例呈椭圆形或梭形,边界清楚光滑,14例位于神经血管束走行区,沿神经走行方向生长,并与神经偏心性相连,9例未追踪到起源神经。21例有完整包膜。绝大多数神经鞘瘤T_1WI呈中等至低信号,所有肿瘤T_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或高低混合信号,增强扫描有不均匀强化。其中显示靶征6例,神经出入征14例,脂肪包绕征10例,脂肪尾征12例。结论:MRI有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和范围,靶征、神经出入征、脂肪包绕征和脂肪尾征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 神经鞘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表现特点 被引量:3
20
作者 郁万江 张雷 +2 位作者 汪敬群 陈志强 柴晓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0-431,共2页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多原发于软组织,原发于骨的相对少见,术前诊断多较困难。本文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1例骨原发性MFH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关键词 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性 骨和骨组织 诊断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