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在口腔疾病中的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婷 邓鹏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9-333,共5页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组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到生物技术各个领域。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复杂生物样品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反映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在口腔疾病研究中,代谢组学研究也获得了密切关注,它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参...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组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到生物技术各个领域。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复杂生物样品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反映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在口腔疾病研究中,代谢组学研究也获得了密切关注,它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无损伤、非侵入性地获取生物体的信息,使其在代谢组学研究中迅速发展。本文综述了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在口腔癌、牙周病、龋病等口腔疾病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口腔疾病
下载PDF
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景欢 吴也可 +5 位作者 李慧 廖莹 阮梦娇 曾维 张菁洋 黄定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0-23,27,共5页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为完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原始数据,探讨更优化的教育模式。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四川大学1 500名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主要为保持口...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为完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原始数据,探讨更优化的教育模式。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四川大学1 500名大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主要为保持口气清新而刷牙,甜食食用频率主要为每周1~2次,数量集中在100~400 g,女生食用甜食的频率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饮用饮料的频率和量更高,食用甜食后多数学生不做清洁措施,大多数学生在牙疼或变色时不会及时就诊,仅当疼痛难忍时才就医。结论大学生的口腔保健行为缺乏,食用甜食频率数量较高,就诊意识淡薄,学校等机构应该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来提高大学生自我口腔保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口腔保健行为 饮食习惯 问卷调查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ca8113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也可 宋东哲 +5 位作者 景欢 王馨玉 赵振刚 吕胡玲 廖爽 陈谦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24-526,530,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ca8113的抑制作用,并与传统化疗药物顺铂的作用相比较,评价其作为抗头颈部恶性肿瘤药物的价值。方法噻唑蓝比色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和顺铂对Tca8113增殖的抑制作用,形态学观察经药物作用...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ca8113的抑制作用,并与传统化疗药物顺铂的作用相比较,评价其作为抗头颈部恶性肿瘤药物的价值。方法噻唑蓝比色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和顺铂对Tca8113增殖的抑制作用,形态学观察经药物作用后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对Tca8113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量-效、时-效关系;较小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即可产生较好的抑制效果,作用小于7 d时与顺铂相当,7 d时0.001 mg.L-1抑制率达60%,0.01 mg.L-1抑制率达90%,显著优于顺铂(P<0.05);1、3、5 d作用点时,在大于0.1 mg.L-1时顺铂效果优于雷公藤内酯(P<0.05),7 d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个作用点雷公藤内酯醇的50%抑制浓度均小于顺铂。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ca8113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量-效、时-效关系,且在较低浓度和较长时间作用下其抑制率明显高于顺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顺铂 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ca8113 抗肿瘤作用 噻唑蓝
下载PDF
口腔放线菌对白假丝酵母菌拮抗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多 肖晓蓉 +4 位作者 朱硃 任倩 胡涛 龚其美 周红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观测3种口腔放线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点种法观察抑菌圈,分别采用反点种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共培养法,观察在口腔放线菌作用下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1)各实验组均未观察到清晰的抑菌圈;2)在黏... 目的观测3种口腔放线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直接点种法观察抑菌圈,分别采用反点种菌落计数法和液体共培养法,观察在口腔放线菌作用下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量的变化。结果1)各实验组均未观察到清晰的抑菌圈;2)在黏性放线菌软琼脂上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溶牙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软琼脂上无明显白假丝酵母菌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性放线菌组与溶牙放线菌组、内氏放线菌组相比,白假丝酵母菌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分别与3种放线菌共培养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黏性放线菌、溶牙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的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白假丝酵母菌 口腔黏膜 微生态
下载PDF
姜黄素对口腔舌癌细胞增殖与转移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教文 汤亚玲 +4 位作者 刘红 朱志宇 吕迪 耿宁 陈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口腔舌癌细胞增殖与转移能力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0、5、10、20、30、60、100μmol·L-1姜黄素处理人舌癌细胞SCC-4 24 h,采用MTT法、侵袭实验、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显微镜分别检测姜黄素对口腔舌癌细...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口腔舌癌细胞增殖与转移能力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0、5、10、20、30、60、100μmol·L-1姜黄素处理人舌癌细胞SCC-4 24 h,采用MTT法、侵袭实验、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显微镜分别检测姜黄素对口腔舌癌细胞增殖与转移能力的影响。然后,采用cDNA微陈列芯片技术筛选和实时定量RT-PCR验证姜黄素所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 MTT法检测显示:超过20μmol·L-1浓度时姜黄素明显地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实验显示:姜黄素在20、30、60μmol·L-1时对SCC-4癌细胞的侵袭有明显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姜黄素在20、30、60μmol·L-1的剂量下对细胞周期的分布有显著的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姜黄素(30μmol·L-1)会造成SCC-4癌细胞的细胞支架中的alpha-tubulin产生聚集的现象。cDNA微陈列芯片分析显示:87个基因可被姜黄素诱导增加;198个基因受姜黄素抑制。结论姜黄素抑制口腔舌癌的增殖和转移,其机制可能是使cdc27、EGFR sub-strate 15、PPAR-alpha和H2A histone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从而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M期,达到抗舌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姜黄素 增殖 转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p53转染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波 张松涛 +3 位作者 李龙江 韩波 赵洪伟 潘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确定重组腺病毒p53(rAd-p53)对口腔黏膜异常增生角化细胞POE-9n转染的最佳滴度及其转染效率,为其在口腔癌前病变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分子的重组腺病毒颗粒rAd-GFP确定口腔异常增生细... 目的确定重组腺病毒p53(rAd-p53)对口腔黏膜异常增生角化细胞POE-9n转染的最佳滴度及其转染效率,为其在口腔癌前病变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分子的重组腺病毒颗粒rAd-GFP确定口腔异常增生细胞对腺病毒转染的敏感性;以不同滴度的rAd-p53转染口腔异常增生细胞并通过MTT比色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rAd-p53转入细胞内表达P53蛋白。结果rAd-GFP转染POE-9n细胞在100~500的感染倍数(MOI)范围内转染效率都大于95%,当MOI为100、200和500时,转染效率升高不明显(r=0.124,P>0.05);在100~500的MOI范围内rAd-p53对POE-9n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显著,MOI=100、MOI=200及MOI=500组的生长抑制率在96h和120h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d-p53转染后的POE-9n细胞中均呈现P53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结论MOI=100可作为rAd-p53对POE-9n细胞转染的理想滴度,能获得较高且稳定的转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腺病毒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动物模型在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进展与评价
7
作者 石易鑫 蔡和 陈俊宇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19-1123,共5页
鉴于口腔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操作习惯不良、流程生疏等问题,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口腔实验教学动物模型作为口腔医学生临床前培训的重要环节,其相关研究值得关注。该文围绕口腔修复学、颌面外科学、牙周病学等... 鉴于口腔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操作习惯不良、流程生疏等问题,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口腔实验教学动物模型作为口腔医学生临床前培训的重要环节,其相关研究值得关注。该文围绕口腔修复学、颌面外科学、牙周病学等重点学科,以排龈实验、面部缝合、唇腭裂整复手术、牙周翻瓣术等实验教学为范例,探讨了口腔学科实验教学的既往动物模型,介绍了潜在动物模型,并对它们在口腔医学教育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本文旨在促进口腔医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口腔医学教育 口腔实验教学
下载PDF
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蒋俊强 丁一 +2 位作者 李小玉 蔡炜 王忠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运用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在不同时间对hPDLC增殖的影响;采用IFCC推荐法测定不同质量浓... 目的研究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运用MTT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在不同时间对hPDLC增殖的影响;采用IFCC推荐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作用后hPDLC的ALP活性,采用考马氏亮兰法,测定样本中蛋白量,从而测定每毫克冻融蛋白中所含的ALP比活性。结果10、1、0.1mg·L-1这3种质量浓度的骨碎补柚皮苷对hPDLC的增殖有促进作用;100、10、1、0.1mg·L-1的骨碎补柚皮苷均可促进hPDLC的ALP活性,其中以1mg·L-1组的促进作用最强。结论骨碎补柚皮苷对hPDLC具有促进增殖、促进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柚皮苷 牙周膜细胞 增殖 碱性磷酸酶活性
下载PDF
人体口腔微生物宏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邓盟(综述) 齐霞(综述) +1 位作者 徐欣(审校) 周学东(审校)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人体生态环境中共生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被誉为人体第二基因组。口腔微生物与口腔及全身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新一代高通量基因芯片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涌现让人们对口腔微生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本文就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技... 人体生态环境中共生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被誉为人体第二基因组。口腔微生物与口腔及全身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新一代高通量基因芯片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涌现让人们对口腔微生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本文就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技术、口腔微生物宏基因组及其与口腔和全身疾病防治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组 基因芯片 第二代测序 宏基因组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近红外拉曼光谱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一 文志宁 +3 位作者 李龙江 李梦龙 张壮 高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索近红外拉曼光谱技术及化学计量法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0例、鳞状细胞癌组织20例、白斑30例进行近红外拉曼光谱扫描,分析不同病变类型的特征性光谱,通过化学计量法进行分析建模,并评价... 目的探索近红外拉曼光谱技术及化学计量法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0例、鳞状细胞癌组织20例、白斑30例进行近红外拉曼光谱扫描,分析不同病变类型的特征性光谱,通过化学计量法进行分析建模,并评价其分类诊断效力。结果相对于正常组织,鳞状细胞癌及白斑中DNA、蛋白及脂类合成增强,表现出较明显的增殖活性。在对鳞状细胞癌和正常组织的建模比较中,诊断准确度98.81%;在鳞状细胞癌与白斑建模诊断中,诊断准确度96.30%。结论近红外拉曼光谱检测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建模技术,可以检测到口腔正常黏膜、白斑及鳞状细胞癌样本中的生化物质变化,并进行准确分类建模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白斑 近红外拉曼光谱 支持向量机 诊断
下载PDF
鼠双微粒体2蛋白、P53在口腔白斑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帮锋 吴平凡 +2 位作者 潘剑 李一 李龙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鼠双微粒体2(MDM2)和P53在口腔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1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24例口腔白斑(OLK)组织及41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MDM2蛋白和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正常黏膜中未见MDM2和P53阳... 目的研究鼠双微粒体2(MDM2)和P53在口腔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1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24例口腔白斑(OLK)组织及41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MDM2蛋白和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正常黏膜中未见MDM2和P53阳性表达,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MDM2阳性率分别为58.3%和75.6%,P53的阳性率分别为37.5%和68.3%,与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相比,MDM2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指标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显示,MDM2与P53蛋白在口腔白斑组(P=0.018)及口腔鳞癌组(P=0.000)中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结论 MDM2在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显著作用,其与P53表达的相关性表明这二者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形成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双微粒体2 P53蛋白 口腔白斑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牙周基础治疗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禾 徐屹 +2 位作者 赵蕾 孟姝 吴亚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洁刮治术(SRP)治疗前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变化,分析P.gingivalis与SRP疗效之间的关系,探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监测和评价SRP的可能... 目的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洁刮治术(SRP)治疗前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变化,分析P.gingivalis与SRP疗效之间的关系,探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监测和评价SRP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SRP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探诊出血(BOP);采集SRP治疗前后的龈下菌斑共142个样本,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的P.gingivalis。构建含有P.gingivalis扩增片段的重组质粒,建立定量标准。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SRP治疗后PD、CAL和BOP均明显下降(P<0.001);治疗前P.gingivalis检出率为80.28%,治疗后下降为54.23%;治疗前P.gingivalis数量与PD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70(P<0.001),治疗后牙周袋内细菌数量明显减少(P<0.001)。治疗前牙周袋内P.gingivalis的定植数量与PD、CAL和BOP的改善无相关性(P>0.05),但治疗后治疗有效位点P.gingivalis数量减少程度明显大于治疗无效位点(P<0.05),细菌减少量与PD改善弱相关(r=0.25,P=0.04)。结论SR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P.gingivalis检出率和绝对数量;治疗前P.gingivalis定植水平对临床指标的改善没有影响,治疗后P.gingivalis数量下降程度可以反映治疗效果。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可以用于牙周炎治疗效果的监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周洁刮治术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人体口腔微生物组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薛晶 肖丽英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人体第二基因组——微生物组。本文简要介绍人体微生物组、人体口腔微生物组以及微生物基因研究新技术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群 微生物组 测序技术
下载PDF
口腔常见放线菌代谢组学鉴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明云 郭强 +5 位作者 周学东 熊萍 贾向明 肖晓蓉 李伟 肖丽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初步将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常见放线菌——内氏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的鉴定。方法在BHI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内氏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用比浊法测定菌液密度,绘制生长曲线,选择稳定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波... 目的初步将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常见放线菌——内氏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的鉴定。方法在BHI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内氏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用比浊法测定菌液密度,绘制生长曲线,选择稳定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波谱,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法显示2组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可以区分2种放线菌。结论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有望应用于口腔放线菌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合成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俊强 蔡炜 +2 位作者 王忠朝 丁一 李小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合成、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内总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 目的研究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总蛋白合成、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骨碎补柚皮苷对人牙周膜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内总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骨碎补柚皮苷作用后人牙周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00、10、1、0.1mg·L-14种质量浓度的骨碎补柚皮苷在第3、5、7天均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内总蛋白的合成,其中以1mg·L-1组促进作用最强。骨碎补柚皮苷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后,细胞质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明显增多。结论骨碎补柚皮苷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蛋白质合成,使细胞代谢更旺盛,功能更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柚皮苷 牙周膜细胞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在全身性疾病及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海娟 张洁 黄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00-203,共4页
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可分为3种:神经原性、内皮性和诱生性,NOS基因多态性主要表现在内皮性NOS。本文主要探讨NOS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牙周炎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心血管病 糖尿病 牙周炎
下载PDF
丝素蛋白/纳米羟磷灰石支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勇 李罡 +1 位作者 陈静 陈治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设计和构建三维丝素蛋白/羟磷灰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联合运用丝素蛋白非编织方法和仿生矿化技术,制备并表征三维多孔丝素蛋白/纳米羟磷灰石的有机/无机组织工程支架。结果仿生矿化在非编织支架上形成的针状羟磷灰石晶体,直... 目的设计和构建三维丝素蛋白/羟磷灰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法联合运用丝素蛋白非编织方法和仿生矿化技术,制备并表征三维多孔丝素蛋白/纳米羟磷灰石的有机/无机组织工程支架。结果仿生矿化在非编织支架上形成的针状羟磷灰石晶体,直径20~60nm,长100~300nm。复合支架孔隙度为70%~78%,孔径为(163.4±42.6)μm。结论采用非编织丝素蛋白和仿生矿化的方法可制备孔隙度和孔径可控的组织工程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仿生矿化 羟磷灰石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N2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小倩 刘西茜 +5 位作者 张永红 张平 卢礼兵 李小玉 黄萍 冯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以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ca8113为实验模型,初步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N2(HMGN2)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作用。方法大量培养重组人HMGN2表达载体大肠杆菌BL21,用异丙基-1-硫代-β-呋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HMGN2的表达,产物用B-PER GST Fus... 目的以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ca8113为实验模型,初步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N2(HMGN2)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作用。方法大量培养重组人HMGN2表达载体大肠杆菌BL21,用异丙基-1-硫代-β-呋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HMGN2的表达,产物用B-PER GST Fusion Protein Purification Kit进行纯化。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HMGN2,通过MTT、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凋亡效果及抗凋亡的分子机制。结果经MTT检测证明HMGN2能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的生长,通过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检测证明HMGN2能使Tca8113的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且能使Tca8113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S期,促进Tca8113细胞凋亡。结论 HMGN2可以促进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N2 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 凋亡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整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莺 李继华 +4 位作者 李玉宝 左奕 胡静 马永清 王雪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0,2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材料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及BMSCs作为种子细胞、多孔n-HA/PA6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鼠颅骨极限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整复效果。方法... 目的初步探讨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n-HA/PA6)多孔材料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及BMSCs作为种子细胞、多孔n-HA/PA6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鼠颅骨极限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整复效果。方法矿化诱导的第3代BMSCs与n-HA/PA6多孔材料复合培养,MTT检测细胞增殖,ALP染色检测骨向分化。将BMSCs与n-HA/PA6复合物植入大鼠颅骨8mm骨缺损处,4、8、16周时,应用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植入物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成骨修复情况,并与单纯n-HA/PA6植入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n-HA/PA6复合培养的BMSCs生长良好,细胞增殖未受影响,ALP染色阳性。BMSCs复合n-HA/PA6植入4周时,有较多新骨长入支架孔穴;8周时,材料和宿主骨融为一体,接近正常骨;16周时,材料和天然骨形成骨性结合。单纯n-HA/PA6组植入4周时,新骨形成较少;8周时,新骨明显增加,但骨钙化程度较低;16周时,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多孔n-HA/PA6支架材料对种子细胞BMSCs的增殖和骨向分化无影响;BMSCs作为种子细胞、n-HA/PA6多孔复合体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能够加速界面骨愈合,有效修复颅骨缺损,具有潜在的骨组织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 颅骨缺损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与全身健康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何金枝 徐欣 周学东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第3期139-145,共7页
口腔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口腔的微生物集合。众多研究证实,口腔微生物与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及系统性疾病紧密相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及其他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相关项目的开展,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不断深入。本文基... 口腔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口腔的微生物集合。众多研究证实,口腔微生物与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及系统性疾病紧密相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及其他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相关项目的开展,人们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不断深入。本文基于最新研究进展,就口腔微生物的组成、演替特点、与口腔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及与肠道微生物的交互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 口腔疾病 系统性疾病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