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28,6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地区政坛新格局,矛盾斗争纷扰不断
1
作者 陈桂清 《今日中国》 2025年第1期19-21,共3页
2024年,民进党与赖清德当局强力运用手中掌握的行政、司法及舆论机构,大肆打压政治对手,削弱蓝白在立法机构的同盟力量,图谋深化对岛内政局社会的掌控。2025年,岛内蓝绿白的政党竞斗将更为激烈。尤其是随着2026年“九合一”选举临近,各... 2024年,民进党与赖清德当局强力运用手中掌握的行政、司法及舆论机构,大肆打压政治对手,削弱蓝白在立法机构的同盟力量,图谋深化对岛内政局社会的掌控。2025年,岛内蓝绿白的政党竞斗将更为激烈。尤其是随着2026年“九合一”选举临近,各阵营的内部提名争夺将日趋白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合一”选举 民进党 立法机构 新格局 岛内政局 台湾地区 矛盾斗争
下载PDF
“台湾400年史”之说的由来、谬误与危害
2
作者 陈思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3期92-102,共11页
所谓“台湾400年史”之说,是将中国台湾“有史时代”的长度界定为400年,将十六七世纪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台湾的“发现”与殖民侵略视为台湾历史的“开端”,是“台独”分子建构“台独史观”的重要基础。虽然该说与连... 所谓“台湾400年史”之说,是将中国台湾“有史时代”的长度界定为400年,将十六七世纪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台湾的“发现”与殖民侵略视为台湾历史的“开端”,是“台独”分子建构“台独史观”的重要基础。虽然该说与连横《台湾通史》的某些表述有表面相似之处,但是内涵完全不同。“台独”分子宣传“台湾400年史”之说的主要目的,一为鼓吹在西方殖民者的影响下,中国台湾历史发展已“脱离中国”,融入世界;二为淡化乃至抹杀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中国台湾与内地之间的长期往来的交流历史。所谓十六七世纪中国台湾与世界“接轨”,不过是当时中国经贸开始与西方接轨这一庞大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自古以来两岸有着密切历史联系的证据,更是中国台湾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为此,应正本清源,与“台独史观”进行坚决斗争,向两岸人民传递正确的中国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 “台湾400年史” “台独史观” 《台湾通史》
下载PDF
台湾地区经济喜忧参半
3
作者 周小柯 宋一婷 《今日中国》 2025年第1期22-25,共4页
2024年,台湾地区经济总体表现相对不错,尤其电子信息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的表现比较亮眼;同时制约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半导体产业“空心化”的风险也进一步增大,可谓喜中有忧。2025年,台湾地区经济增速较2024年... 2024年,台湾地区经济总体表现相对不错,尤其电子信息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的表现比较亮眼;同时制约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半导体产业“空心化”的风险也进一步增大,可谓喜中有忧。2025年,台湾地区经济增速较2024年将有所放缓,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够强劲且缺乏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速 半导体产业 金融保险业 结构性问题 电子信息制造业 台湾地区 喜中有忧 可持续性
下载PDF
台湾光复初期的经济问题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祖基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1998年第4期1-11,共11页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被日本强占达50年之久的台湾重回中国怀抱.饱受日本殖民奴役的600万台湾同胞个个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当祖国的军队和接收官员抵台时,成千上万一的台湾百姓扶老携幼,争先...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被日本强占达50年之久的台湾重回中国怀抱.饱受日本殖民奴役的600万台湾同胞个个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当祖国的军队和接收官员抵台时,成千上万一的台湾百姓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前往迎接,其场面之感人,远非笔墨所能形容,表现出全体台湾人民对祖国政府的热切渴望、期盼与拥护.然而曾几何时,台湾人民的希望变为失望,光复时的欢欣鼓舞也变为不满和怨恨.1947年2月27日终于以台北市缉烟为导火线,引发了令人震惊的“二·二八”事件.事件很快波及到台湾的每一个角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而且其所造成的历史创伤久久未能愈合.为什么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台湾民众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大的剧变,台湾的局势会出现如此大的逆转呢?光复初期台湾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应该是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光复 光复初期 台湾经济 日据时期 台湾人民 国民党政府 台湾民众 二·二八事件 台湾新生报 《文汇报》
下载PDF
统一后台湾地区国际参与制度安排:基本原则与路向依循——关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之探讨
5
作者 杨晶华 《闽台关系研究》 2024年第2期24-32,共9页
台湾地区国际参与问题是涉及中国主权、安全的敏感政治议题,是台湾地区在一个中国框架内的政治定位在国际社会的延伸。从有利于台湾地区的发展与治理及回应岛内民众高度期待的角度考虑,探索统一后中国台湾地区国际参与制度安排至关重要... 台湾地区国际参与问题是涉及中国主权、安全的敏感政治议题,是台湾地区在一个中国框架内的政治定位在国际社会的延伸。从有利于台湾地区的发展与治理及回应岛内民众高度期待的角度考虑,探索统一后中国台湾地区国际参与制度安排至关重要。中国台湾地区国际参与制度安排必须确保统一后中国的主权与安全、保障中国台湾地区的繁荣稳定,同时依循“一国一府”、地方性政权、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中国台湾地区特殊性等原则。未来,建议在对外缔约、参与国际组织及其活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互设代表机构、出入境管理及护照与其他旅游证件签发等方面探讨中国台湾地区国际参与制度安排,并注意授权方式的运用、反干涉及分离主义等因素对国际参与制度安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统一 “一国两制”台湾方案 中国台湾地区 国际参与
下载PDF
研究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历史的五点认识——《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导言
6
作者 张海鹏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观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五点认识:第一,日本对中国台湾省的军事占领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第二,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 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观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五点认识:第一,日本对中国台湾省的军事占领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第二,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是甲午战争的延续,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一部分;第三,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可以1915年、1937年为节点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各个时期各有不同特点;第四,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往往以祖国为依靠或者受祖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启发;第五,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始终坚持了中国人的立场。历史昭示现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全部历史和法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中国台湾史 抗日战争 《日据时期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 一个中国原则
下载PDF
义必明雅 辞必巧丽——台湾骚体赋论
7
作者 苏慧霜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台湾骚体赋自清代以降一直是重要的文学课题。台湾赋的整理校注工作始自2005年由许俊雅、吴福助主持编纂的《全台赋》。该书承续传统赋作形式,多记台湾形胜地景、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53篇骚体赋应用“兮”字,间有赋中系诗。赋末乱辞亦... 台湾骚体赋自清代以降一直是重要的文学课题。台湾赋的整理校注工作始自2005年由许俊雅、吴福助主持编纂的《全台赋》。该书承续传统赋作形式,多记台湾形胜地景、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53篇骚体赋应用“兮”字,间有赋中系诗。赋末乱辞亦沿《楚辞》之“歌曰”“辞曰”“和曰”,有简约全篇、收尾之用。《全台赋》作者或为仕台官员或居台文人,其中少数作者具有编纂方志的经验。《全台赋》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惊采绝艳的视角,涵濡之深可见骚学之递嬗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骚体赋 《全台赋》 台湾图像 乱辞 系诗
下载PDF
台湾地区2024年“二合一”选举结果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宜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1期26-40,共15页
台湾地区2024年“二合一”选举在中美战略博弈持续、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举行。各主要政党展开激烈竞逐,打破岛内传统政治生态格局。民进党赖清德以未过半的相对多数票当选,立法机构呈“三党不过半”新局,折射出加速分化的岛内民... 台湾地区2024年“二合一”选举在中美战略博弈持续、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举行。各主要政党展开激烈竞逐,打破岛内传统政治生态格局。民进党赖清德以未过半的相对多数票当选,立法机构呈“三党不过半”新局,折射出加速分化的岛内民意以及多元竞合的政党政治新态势。未来4年,岛内政局将在民进党当局“三重少数”执政下以立法机构为重心展开角力,政局恐将动荡不安。两岸关系的对抗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内地发展进步将持续增强对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民进党继续执政无法改变两岸关系发展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二合一”选举 岛内政局 两岸关系
下载PDF
“共构殖民论”辨析:荷据时代台湾地区的中国内地移民与荷兰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考察
9
作者 陈思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3,285,286,共17页
“共构殖民论”认为历史上中国内地对台移民开发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荷兰殖民者到来后主导推动的结果,宣称中国内地移民与殖民者“相互依赖”,对台湾地区进行了“合作殖民”。这不仅美化了殖民统治,也否定了自古以来两岸之间交流融合不... “共构殖民论”认为历史上中国内地对台移民开发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荷兰殖民者到来后主导推动的结果,宣称中国内地移民与殖民者“相互依赖”,对台湾地区进行了“合作殖民”。这不仅美化了殖民统治,也否定了自古以来两岸之间交流融合不断发展、中国内地对台移民开发逐步深化的历史事实,并将后者和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混为一谈,与“台独史观”实际上有着相似的叙事模式。但是,各种史料记载早已充分证明,引发当时对台移民活动的主要动力来自中国内地方面,当时对台移民活动的主导是中国内地官方与民间,而不是荷兰殖民者。荷兰殖民者与中国内地移民的关系绝非“相互依赖”,当时台湾地区各项产业的开发,均是建立在前者残酷剥削后者血汗的基础之上。后者与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受害者,乃至与台湾地区少数民族联合起来,以各种形式进行着反抗,是荷兰殖民者猜忌防范的重点对象。所谓“共构殖民论”,是对荷据时代的中国内地对台移民开发历史的严重歪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移民 台湾地区 荷兰殖民者 “共构殖民论”
下载PDF
RCEP背景下中国内地对台湾地区贸易壁垒调查的潜在经济冲击研究
10
作者 李月 黄柯达 郑晓雪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9,共13页
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对中国内地产品采取歧视性进口限制,2023年4月12日,商务部就此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基于两岸双边贸易依赖程度,筛选出低—中—高三个强度的中国内地对台贸易反制产品组合,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设定10个不同的情景... 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对中国内地产品采取歧视性进口限制,2023年4月12日,商务部就此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基于两岸双边贸易依赖程度,筛选出低—中—高三个强度的中国内地对台贸易反制产品组合,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设定10个不同的情景,分三步模拟中国内地对台贸易壁垒反制、RCEP效应叠加以及中国台湾当局可能的应对措施等多个情景对两岸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果蔬产品、水产品、饮料及酒、加工食品、纺织品和钢铁产品可作为中国内地对台贸易反制的可行产品组合;(2)中国内地若采取进口限制的反制措施,将对台湾地区纺织品带来深重打击,就业将下降23.6%;农产品出口贸易亦将受到巨大冲击,水产品和果蔬产品的出口额将分别下降31.4%和47.3%,且绿营县市受到的冲击更大;(3)RCEP的生效将放大反制措施对中国内地的积极影响,消解反制措施对中国内地的负向冲击,台湾地区反之;(4)在对贸易壁垒调查的应对措施上,不论对于中国内地还是台湾地区而言,台湾地区取消对中国内地的进口限制均优于加入CPTPP。因此,两岸贸易互动应逐渐走向规范,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努力寻求加入RCEP是台湾地区应对贸易壁垒调查的有效途径,同时台湾地区应充分依托福建新路,积极推进两岸高质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壁垒调查 台湾地区 RCEP GTAP模型 潜在经济冲击
下载PDF
“三大体系”建设视域下台湾地区研究的知识困境与出路探寻
11
作者 王华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1期12-25,共14页
台湾地区研究领域具有知识发现与应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但因现实中存在“市场需求”与“生产供给”两方面的诸多结构性障碍,导致台湾地区研究陷于知识困境,严重影响其知识发现与应用的效率以及实践指导价值的发挥。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 台湾地区研究领域具有知识发现与应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但因现实中存在“市场需求”与“生产供给”两方面的诸多结构性障碍,导致台湾地区研究陷于知识困境,严重影响其知识发现与应用的效率以及实践指导价值的发挥。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建设为契机,通过推动台湾地区研究领域的交叉学科建设和学术体系建设,依托学术期刊推动自主话语体系建设,可望切实提升知识生产能力与知识传播效能,并最终建构台湾地区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研究 知识生产 “三大体系”建设 学术期刊
下载PDF
台湾地区粮食供应安全问题研究:粮食供应自主性视角
12
作者 唐永红 段柏旭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6期79-94,共16页
粮食供应形态是粮食供应安全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台湾地区粮食供应存在的安全问题、成因以及可能的解决路径,可以借助根因分析(RCA)方法从粮食供应自主性视角入手加以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台湾地区的粮食供应面临生产能力萎缩、供应韧... 粮食供应形态是粮食供应安全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台湾地区粮食供应存在的安全问题、成因以及可能的解决路径,可以借助根因分析(RCA)方法从粮食供应自主性视角入手加以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台湾地区的粮食供应面临生产能力萎缩、供应韧性散失、治理能力失灵三大自主性风险,由此可能引发粮食供应自主能力危机。受自然与历史条件、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结构倒逼、功利化的政策举措等因素影响,岛内粮食供应形态固化,粮食供应自主能力危机爆发的概率持续攀升。两岸合作、强化进口来源和种类多样性、优化粮食生产管理方式和重设粮食生产效益目标等可以增强岛内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粮食供应安全,但当前的政治经济条件难以支持上述方案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粮食供应安全 粮食供应自主性 粮食供应自主性风险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地左翼话语中的台湾地区革命探析
13
作者 陈忠纯 杨鹏慧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1期107-124,共18页
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人对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地区同胞命运的日益关切,内地报刊发表的涉台文章数量不断增多。这些文章不仅深度有明显提升,形式也更加多样,还出现了不少小说、话剧等体裁的作品。涉台的文学类作品,大多具有明显的左翼倾向... 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人对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地区同胞命运的日益关切,内地报刊发表的涉台文章数量不断增多。这些文章不仅深度有明显提升,形式也更加多样,还出现了不少小说、话剧等体裁的作品。涉台的文学类作品,大多具有明显的左翼倾向,背后还可见中共及左联的影响。中共延续了大革命时期对台湾地区革命的关心,除了指导台共的成立,还体现在左联为首的左翼作家对台湾地区革命的书写上。内地左翼文坛以“阶级斗争”为基调,关注台湾地区工农阶级的命运前途,丰富了中国内地的涉台书写与关注视角。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内地左翼响应中共组建抗日统一战线的号召,淡化话语中的“阶级斗争”色彩,以“弱小民族”为话语桥梁,在阶级与民族之间架起了书写台湾地区革命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左翼 台湾地区革命 弱小民族 联合抗日
下载PDF
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对警察权转型的影响
14
作者 张淑平 刘静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2期18-30,共13页
从1990年至今,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制度在限制警察权和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身自由等基本人权保障方面,“大法官”议决坚持法官保留、正当法律程序、法律明确性和比例原则,使威权时期极度扩张的警察权受到严格规范和制... 从1990年至今,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制度在限制警察权和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身自由等基本人权保障方面,“大法官”议决坚持法官保留、正当法律程序、法律明确性和比例原则,使威权时期极度扩张的警察权受到严格规范和制约,进而实现转型。近年来在警察执法的隐私权保护领域,“大法官释宪”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台湾地区“大法官释宪”制度的升级,将继续影响台湾地区警政制度的发展与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大法官” “释宪” 警察权
下载PDF
大一统视角下“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探索
15
作者 陈先才 唐梓涵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2期68-81,共14页
在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明的过程中,大一统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记忆,并在思想意识、国家建构、治国理政等方面为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和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 在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明的过程中,大一统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记忆,并在思想意识、国家建构、治国理政等方面为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和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台湾问题、完成港澳回归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大一统思想,妥善处理内部问题与外部干涉,积累了和平谈判、稳固政权、实行地方自治的丰富经验,为“一国两制”台湾地区方案构想奠定了坚实基础。把握大一统思想的核心精神,有助于“两制”台湾地区方案在设计和推进过程中超越昔日束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 “一国两制”台湾地区方案 国家统一
下载PDF
我国台湾地区稻米产业业态创新研究
16
作者 周琼 《台湾农业探索》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台湾地区稻米产业业态创新的做法与经验,旨在为促进内地乡村产业业态创新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中国台湾稻米产业新业态的模式,并总结稻米产业业态创新的路径和机理,最后提出其经验与借...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台湾地区稻米产业业态创新的做法与经验,旨在为促进内地乡村产业业态创新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中国台湾稻米产业新业态的模式,并总结稻米产业业态创新的路径和机理,最后提出其经验与借鉴。【结果/结论】中国台湾稻米产业新业态包括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智慧农业和品牌营销等,通过产业链延伸延长和产业功能拓展等路径,融入文化创意,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需求;通过高新技术渗透,促进精准管理和产品多元化;通过培育跨界联合主体,创新业态思维,从而实现业态创新。其成功经验为推广稻米产业文化并融入创意,财政补助推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培育多元主体助力业态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 稻米产业 新业态
下载PDF
从台湾大学的文化变迁看台湾闽南文化的发展——兼论两岸关系的新思维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萼 《闽台文化研究》 2006年第2期11-14,18,共5页
一、台湾大学的文化变迁台湾大学始自1928年日本人的统治,是乃日本所属的"台北帝国大学";这是日本文化为主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延至1945年10月25日台湾的光复为止(第一时期)。台湾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尤其是国民政府迁台初期的台... 一、台湾大学的文化变迁台湾大学始自1928年日本人的统治,是乃日本所属的"台北帝国大学";这是日本文化为主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延至1945年10月25日台湾的光复为止(第一时期)。台湾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尤其是国民政府迁台初期的台湾大学深受北京大学西方主义的笼罩和影响。这个时期一直到1980年代中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台湾大学 台北帝国大学 两岸关系 台湾光复 妈祖文化 闽台文化 台湾文化 兼论 台湾人
下载PDF
当代台湾青年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建民 《今日中国》 2015年第2期70-70,共1页
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之后,许多学者开始反思其中的原因。其中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是,青年人或"首投族"的投票倾向成为影响这次县市长选举尤其是台北市长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当今台湾青年人有怎样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 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之后,许多学者开始反思其中的原因。其中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是,青年人或"首投族"的投票倾向成为影响这次县市长选举尤其是台北市长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当今台湾青年人有怎样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是何种因素影响他们的观念与投票行为?这些问题确实是值得思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投票行为 台湾青年 台湾经济 人生规划 台湾社会 台湾民众 蓝绿 恐中 日本殖民统治
下载PDF
台湾三中一青现象研究及其解决之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春源 江和华 魏丽卿 《海峡科学》 2015年第5期105-107,110,共4页
"三中一青"问题被认为是国民党"九合一"大选溃败的主因,也是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变量。该文拟针对"三中一青"现象进行观察,并提出解决之道,以利抛砖引玉,并为两岸和平发展贡献心力。该文虽从认知... "三中一青"问题被认为是国民党"九合一"大选溃败的主因,也是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变量。该文拟针对"三中一青"现象进行观察,并提出解决之道,以利抛砖引玉,并为两岸和平发展贡献心力。该文虽从认知面、结构面与制度面来探讨"三中一青"问题,但两岸"通气"应是重要之药引与活化剂。这应让两岸间的信息传播更流畅,更深入普通百姓之生活。因此,两岸互设办事处、两岸互派记者、两岸媒体互通经营、两岸电信同一价互通、两岸青年学生互通就学、两岸四大证券市场"沪深港台"四地互通买卖等等,应对两岸和平发展与"三中一青"问题之解决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中小企业 台湾中南部现象 台湾中低阶层 台湾青年
下载PDF
两项选举后台湾地区政局的变化
20
作者 杨晶华 《今日中国》 2024年第2期64-65,共2页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民意代表选举结果揭晓后,岛内权力结构发生新变化,政党权力结构也将发生新盘整,并对两岸关系产生新影响。2024年1月1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民意代表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558.6019万票、40.05%的...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民意代表选举结果揭晓后,岛内权力结构发生新变化,政党权力结构也将发生新盘整,并对两岸关系产生新影响。2024年1月1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民意代表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558.6019万票、40.05%的得票率,超过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的467.1021万票与民众党候选人柯文哲的369.466万票成为接替蔡英文的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立法机构选举方面,国民党获52席,民进党获51席,民众党获8席,无党籍获2席,形成三党不过半的格局。岛内权力结构发生新变化,政党权力结构也将发生新盘整,并对两岸关系产生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意代表 民进党 政党权力 蔡英文 两岸关系 立法机构 民众党 台湾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