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4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踝减压垫在骨科下肢牵引术防止足跟压疮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黄燕 李程 +1 位作者 姜连英 刘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60-762,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足踝减压垫,并讨论其在骨科下肢牵引术防止足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采取牵引术的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2~87岁,平均73岁;其中27例行皮牵引术,13例行骨牵引术。所有行... 目的设计一种足踝减压垫,并讨论其在骨科下肢牵引术防止足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采取牵引术的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2~87岁,平均73岁;其中27例行皮牵引术,13例行骨牵引术。所有行下肢牵引术的患者均采用足踝减压垫预足跟压疮。足踝减压垫的整体结构类长方体(长度为14 cm、宽度为11 cm、高度为9 cm),其上部分沿长轴方向有一个深度为6 cm U型凹槽。在凹槽的底部和内外侧有三个凹陷,分别用于容纳足跟部、足内踝和外踝。减压垫的构成主体材料为泡沫海绵或者记忆棉,其外表面附有一层棉麻布,以提高耐磨度和摩擦力;其内表面及三个凹陷处均贴附有一层绒布以使患者足跟部或足踝部更加舒适。结果 40例使用足踝减压垫的牵引患者中39例未出现足跟压疮及其它不良反应,整体有效率达97.5%。足踝减压垫不仅不影响牵引效果,同时可防止足部内外旋,并且可预防牵引术患者足跟压疮。结论足踝减压垫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它可有效地预防骨科下肢牵引术患者足跟压疮,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它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减压垫 下肢骨折 牵引术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在医院卫生材料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评《材料学概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吕鹏 白雪 白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4-194,共1页
医院的卫生材料一般指在医院为患者治疗过程中所使用或耗费的各种医疗器材。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科技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医院能为患者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生命与家庭被拯救。这其中,医院的各项设备与材料的维护与管... 医院的卫生材料一般指在医院为患者治疗过程中所使用或耗费的各种医疗器材。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科技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医院能为患者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生命与家庭被拯救。这其中,医院的各项设备与材料的维护与管理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普通患病者就诊的日常消耗材料,还是重症患者手术需要的高精密仪器设备,都需要医院方来进行一个合理、科学、有序的管理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消耗材料 精密仪器设备 卫生材料 医疗器材 患病者 医学科技 维护与管理
下载PDF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88
3
作者 周宗科 翁习生 +15 位作者 孙天胜 唐佩福 沈建雄 宋跃明 高忠礼 向兵 郭卫 廖刃 刘斌 黄宇光 韩冰 牛挺 邵宗鸿 张英泽 裴福兴 邱贵兴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骨科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贫血的发生率高。围术期贫血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术后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异体输血存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增加血液资源紧张局面及患者医疗负担。因此,加强骨... 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骨科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贫血的发生率高。围术期贫血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术后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异体输血存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增加血液资源紧张局面及患者医疗负担。因此,加强骨科大手术围术期血液管理(perioperative blood management,PBM)是实施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查阅文献,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数据库大样本数据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针对临床骨科大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液管理达成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围术期血液管理是指在围术期的各个阶段采取多种技术进行血液质和量的保护,以减少失血、降低贫血及输血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医疗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术前术后优化造血、术中减少出血、提高患者贫血耐受性及合理异体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血液管理 加速康复 围手术期医护
下载PDF
6S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4
作者 鲁倩茜 杜蕾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6期169-171,共3页
目的分析6S精细化护理管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抽取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以随机信封法分组,有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 目的分析6S精细化护理管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抽取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以随机信封法分组,有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6S精细化护理管理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心理状况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状况评分(SAS、SDS)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组间对比,观察组相关量表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各项分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6S精细化护理管理用在手术室护理中时,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精细化护理管理 手术室护理 心理状况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即早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朱庆三 尹飞 +2 位作者 郭丽 杨晓钰 刘景臣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7期2390-2391,T001,共3页
目的细胞凋亡是受一些基因控制的,很多因素可激活这些基因而导致细胞凋亡。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的变化和细胞凋亡。方法制作SCII动物模型,采用光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多普勒超声、免疫组化等技术... 目的细胞凋亡是受一些基因控制的,很多因素可激活这些基因而导致细胞凋亡。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的变化和细胞凋亡。方法制作SCII动物模型,采用光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多普勒超声、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SCII后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的变化和细胞凋亡。结果缺血30min,血灌流量平均下降85.37%,再灌流即刻血灌流量迅速升高,再灌流10min左右达到最高点。再灌流30min,血灌流量基本恢复到缺血前的基线水平,以后逐渐降低。缺血的部分再灌注后出现“二次瘫痪”现象。荧光染色发现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神经细胞有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如核固缩、边聚等。实验组动物脊髓神经细胞核中出现棕色c-fos和c-jun的阳性表达产物,对照组仅有轻微c-fos和c-jun表达。结论脊髓缺血一定时间后恢复血液供应,可以发生再灌注损伤。脊髓缺血再灌注后c-fos和c-jun的表达均增加,而且在SCII后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c-fos和c-jun可能参与了I/R损伤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c-fos C-JUN
下载PDF
腰椎椎旁肌间隙至棘突正中线距离的MRI测量及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洋 武汉 +2 位作者 张子言 孙翊夫 李文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测量国人腰椎各节段(L1~S1)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的距离,探讨该距离的分布规律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MRI检查的200例腰腿痛患者,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在MRI上测量每位患者L... 目的:测量国人腰椎各节段(L1~S1)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的距离,探讨该距离的分布规律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MRI检查的200例腰腿痛患者,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在MRI上测量每位患者L1~S1各节段在椎间盘水平多裂肌外缘最凸出一点至棘突平分线的距离,采用频数分析、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在不同节段的分布特征,比较不同性别与该距离的相关性。结果:L1/2、 L2/3、L3/4、L4/5、L5/S1椎间盘水平椎旁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的距离均呈现正态分布,相同节段男女间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距离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L1/2~L5/S1椎间盘水平椎旁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6.17±1.87mm、19.91±2.38mm、24.97±2.96mm、29.85±3.45mm、33.56±3.97mm,各节段平均距离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人腰椎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至棘突平分线距离随着节段的升高逐渐缩小,与患者性别无显著相关性,术前MRI测量可为经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切口的精确定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 椎旁肌间隙入路 MRI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姜睿 王润森 +3 位作者 程晓雷 王洋 李文选 武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5-97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手术中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患者68例,采用传统入路胸腰椎手术患者36例,其中单节段腰椎滑脱症18例,胸腰椎骨折18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手术中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患者68例,采用传统入路胸腰椎手术患者36例,其中单节段腰椎滑脱症18例,胸腰椎骨折18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19~72岁;椎旁肌入路手术患者32例,其中腰椎滑脱症16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16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1~68岁。术中测量T12和L4水平椎旁肌入路间隙距中线距离并观察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比较两种胸腰椎手术入路患者手术效果JOA评分、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前术后有关影像学指标变化(Cobb角和椎体前缘相对高度)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自然肌间隙分离显露关节突和横突非常简便;在胸腰段和下腰椎该间隙距中线的距离不同,男性T12水平为(2.1±0.6)cm,女性平均为(1.9±0.7)cm;男性L4水平为(3.7±1.0)cm,女性为(3.3±0.6)cm。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在手术时间[(94.1±13.7)min]、出血量[(91.6±16.9)mL]、切口长度[(7.6±0.8)cm]等方面均比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手术时间[(141.8±19.6)min]、出血量[(218.7±32.3)mL]、切口长度[(17.4±2.1)cm]明显减少(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Cobb角和椎体高度的恢复上结果相近,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入路组(P<0.05)。椎旁肌间隙入路是从自然肌间隙进入分离显露,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损伤小、显露简易清晰等优点,可用于大部分后路胸腰椎手术,是符合微创理念的一种实用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 手术入路 胸腰椎手术
下载PDF
异种无机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远鹰 王金成 +1 位作者 高忠礼 朱庆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异种无机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将脱蛋白、脱脂的异种无机松质骨混合自体髂骨骨髓移植 ,用于 2 1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9例 ,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 12例... 目的 探讨异种无机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将脱蛋白、脱脂的异种无机松质骨混合自体髂骨骨髓移植 ,用于 2 1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9例 ,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 12例。其中采用单纯移植 2例 ,并用前路自锁钢板 19例。 结果 术后随访 12~ 36个月 ,平均 2 1个月 ,所有患者术后正侧位 X线片见骨折复位和植骨位置良好 ,无感染等并发症。 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行单纯植骨者 ,术后6个月 X线片显示植骨块塌陷 ,颈椎曲度回复至术前状态 ;其余植骨块形状无改变 ,无植骨块脱出 ,无钢板或螺钉断裂。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术前 A级 10例 ,C级 7例 ,D级 4例。术后 A级中 5例未恢复 ,3例恢复至 B级 ,2例恢复至C级 ;C级 5例恢复为 D级 ,另 2例恢复为 E级 ;D级的 4例均恢复为 E级。 结论 异种无机骨复合自体骨髓可作为移植骨材料 ,用于颈椎前路融合术中 ,但其力学强度需要提高或并用坚强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无机骨 自体骨髓移植 颈椎前路融合术 颈椎前路减压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
下载PDF
rhBMP-2在老年兔后外侧脊柱融合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段兴威 武汉 +4 位作者 谷长跃 于彦 杨小玉 魏君 段德生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和青年兔采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自体骨移植进行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手术实验研究,揭示rhBMP2在老年动物脊柱融合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24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3.5~4.5kg,6月龄(青年)和24月龄(... 目的:通过对老年和青年兔采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自体骨移植进行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手术实验研究,揭示rhBMP2在老年动物脊柱融合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24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3.5~4.5kg,6月龄(青年)和24月龄(老年)各12只。随机分成4组:①青年自体髂骨移植组[ICBG(Y),6只];②青年rhBMP2组[rhBMP2(Y),6只];③老年自体髂骨移植组[ICBG(O),6只];④老年rhBMP2组[rhBMP2(O),6只]。同一天施行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术。rhBMP2和自体髂骨分别植入两侧L5-L6横突间。术后3、6周分别处死一半。结果采用手动触诊,X线摄片,CT三维扫描和组织学评估。结果:X线片及三维CT显示rhBMP2组的融合率均高于自体髂骨移植组,而青年各组融合率比老年组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显示由于rhBMP2是液态,有流动性,成骨范围较大,不局限于计划融合区。组织学显示老年rhBMP2组成骨面积较青年rhBMP2组小,而且骨小梁结构也不如后者密集。结论:与自体髂骨移植比较,rhBMP2可显著增强老年兔脊柱后外侧融合率和新骨生成量,加快融合时间,可以取代自体髂骨移植。rhBMP2促进骨再生能力受年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脊柱融合术 骨质疏松 骨移植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庆三 尹飞 +2 位作者 郭丽 杨晓钰 刘景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9-610,共2页
目的 :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死亡方式。方法 :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 ,采用电镜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死亡方式。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4h后各个时间点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 目的 :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死亡方式。方法 :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 ,采用电镜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死亡方式。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4h后各个时间点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缺血再灌注 4h后各时间点均可见到凋亡及坏死的神经细胞 ,其中以凋亡细胞为主 ,再灌注 2 4 h最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甘氨双唑钠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应用的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铁君 李英普 +1 位作者 王红勇 孙静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1342-1344,共3页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Ⅲ期NSCLC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A组(放疗+CMNa组)45例和B组(放疗+安慰剂组)45例。A组用CMNa...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CMNa)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Ⅲ期NSCLC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A组(放疗+CMNa组)45例和B组(放疗+安慰剂组)45例。A组用CMNa1000mg/次,3次/周(星期一、三、五用药);CMNa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滴完;B组用安慰剂加生理盐水,方法同A组,直至疗程结束。输液结束后30~60min内两组进行3-DCRT,每周5次,每次2Gy,总剂量为60~70Gy。结果:A组CR率和总有效率(CR+PR)均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治疗达到PR和CR时的平均照射剂量均低于B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结论:CMNa对Ⅲ期NSCLC3-DCRT有较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明显提高了NSCLC的近期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甘氨双唑钠 放射增敏
下载PDF
万古霉素骨水泥假体在羊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抗感染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维海 谷长跃 +2 位作者 宋宝东 金景鹏 杨树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7-920,共4页
目的:建立羊股骨假体置换术后感染模型,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抗感染作用。方法:内蒙古绵羊30只,行右侧股骨假体置换术。术毕将含有1×106CF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明胶海绵置入至右侧髋关节内,术后3周时,羊... 目的:建立羊股骨假体置换术后感染模型,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抗感染作用。方法:内蒙古绵羊30只,行右侧股骨假体置换术。术毕将含有1×106CF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明胶海绵置入至右侧髋关节内,术后3周时,羊髋关节置换后感染模型建立。模型建立后清创,实验组15只羊植入万古霉素骨水泥假体,对照组15只羊植入单纯骨水泥假体。间隔5周后,观察两组感染控制率、关节周围软组织病理变化及假体位置。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3周后感染率为100%。间隔5周后,实验组感染控制率为93.33%,对照组感染控制率为3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36,P<0.05)。X线片证实两组假体位置良好。病理切片镜下实验组中性粒细胞<5个(除外被证实感染的1只),对照组可见满视野的中性粒细胞。结论:万古霉素骨水泥假体在羊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万古霉素 翻修术 人工髋关节
下载PDF
两种颈前路术式治疗中老年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忠文 李野 +2 位作者 许宁 周大成 尚东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97-2999,共3页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CF)治疗中老年连续双节段受累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CDF组18例,ACCF组20例。...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CF)治疗中老年连续双节段受累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CDF组18例,ACCF组20例。比较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曲度改善、融合率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两组JOA评分及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颈椎曲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两种颈前路减压手术对中老年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ACDF的优势在于更利于维持颈椎生理弧度,同时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更优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文慧 姜晓薇 姜连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475-477,共3页
快速康复理念是集外科精准操作、现代麻醉、优质护理为一体的集成创新。自2001年提出快速康复理念后,该理念迅速被运用于各个学科,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它能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今后的研究中,快速康复... 快速康复理念是集外科精准操作、现代麻醉、优质护理为一体的集成创新。自2001年提出快速康复理念后,该理念迅速被运用于各个学科,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它能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今后的研究中,快速康复理念也应跨入新的航向,开始关注该理念对人类免疫学的影响,此类研究在国外鲜有人涉及,在国内仍处于空白,故需要更多临床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老年人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急性实验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武云涛 李祎 +1 位作者 朱庆三 刘景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87-148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实验性脊髓不完全损伤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规律,探讨脊髓水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兔急性脊髓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RT-PCR检测脊髓损伤术后6 h、1、3、5和7 d时AQP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 目的研究急性实验性脊髓不完全损伤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规律,探讨脊髓水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兔急性脊髓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RT-PCR检测脊髓损伤术后6 h、1、3、5和7 d时AQP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AQP4及其mRNA表达即开始增加并持续上升,伤后3 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二者的表达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QP4参与了脊髓损伤后水肿的形成过程,AQP4过度表达可能是损伤性脊髓水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免疫组化RT-PCR 脊髓损伤 脊髓水肿
下载PDF
颈椎后伸过程中黄韧带突入椎管距离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庆三 顾锐 孙焕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各节段黄韧带突入椎管的距离与后伸角度的关系,探讨颈椎后伸过程中黄韧带突入椎管的动态变化.方法:离体正常C2~T1节段成人脊柱标本14具,去除椎管内脊髓及硬膜,在各节段黄韧带内壁处放置自行研制的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探... 目的:观察颈椎各节段黄韧带突入椎管的距离与后伸角度的关系,探讨颈椎后伸过程中黄韧带突入椎管的动态变化.方法:离体正常C2~T1节段成人脊柱标本14具,去除椎管内脊髓及硬膜,在各节段黄韧带内壁处放置自行研制的电阻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探针并将输出信号连接于自动应变仪,在逐渐增大颈椎后伸角度的过程中读取各节段黄韧带突入椎管距离的数据,经统计处理描记出各节段黄韧带突入椎管距离与颈椎后伸角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过伸位黄韧带突入椎管距离:C5-6>C4-5>C6-7>C3-4>C7-T1>C2-3;C2-3至C7-T1六个节段黄韧带突入椎管距离与颈椎后伸角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均为'S'形;曲线上升过程中斜率由小变大的一点所对应的角度约为15°~33°,随黄韧带节段下降角度逐渐增大.结论:过伸位黄韧带突入椎管距离以C5-6为最大,其上、下方节段突入距离逐渐变小;用各节段黄韧带突入椎管距离与颈椎后伸角度关系的'S'形曲线解释了黄韧带在颈椎后伸过程中形态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黄韧带 生物力学 突出 后伸 角度
下载PDF
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令 陈伟 +3 位作者 马宁 王凯 张彦东 姜振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其病理学表现为异常的自身抗原抗体反应以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并发的组织损伤。在活动性SLE中,辅助性T(Th)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在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分泌的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其病理学表现为异常的自身抗原抗体反应以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并发的组织损伤。在活动性SLE中,辅助性T(Th)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在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细胞 发病 免疫复合物沉积 抗原抗体反应 细胞因子 炎症性疾病 病理学表现
下载PDF
Annexin A1、14-3-3 proteinε和Peroxiredoxin 1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颖智 高忠礼 +4 位作者 左建林 金海鸿 杨小玉 应洪亮 田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9-492,共4页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离鉴定与骨巨细胞瘤(GCTB)侵袭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选取5例侵袭性GCTB作为实验组,4例良性GCTB作为对照组,提取全组织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后考马斯亮蓝染色,对差别表达蛋白进行质谱分析。结果:相同条...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离鉴定与骨巨细胞瘤(GCTB)侵袭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选取5例侵袭性GCTB作为实验组,4例良性GCTB作为对照组,提取全组织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后考马斯亮蓝染色,对差别表达蛋白进行质谱分析。结果:相同条件下实验组蛋白质斑点为(506±23)个,对照组蛋白斑点为(468±28)个,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选择其中3个明显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实验组Annexin A1、14-3-3 proteinε表达上调,Peroxiredoxin 1表达下调。结论:Peroxiredoxin 1下调可能与GCTB侵袭性密切相关,AnnexinA1和14-3-3 proteinε上调可能为机体抗肿瘤的反应,AnnexinA1、14-3-3 proteinε和Peroxiredoxin 1可用于GCTB侵袭性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瘤 蛋白质组学 光谱分析 质量
下载PDF
大学生颈椎病2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甘义明 王丽娜 陈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4-614,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病 大学生 临床分析 中老年人 临床诊断 发病原因 临床特点 发病率
下载PDF
中老年稳定性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策略——腰椎非融合内固定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曲扬 赵建武 +6 位作者 董荣鹏 王倩 康明阳 吴立杰 张志华 孙腾飞 吴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520-4521,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非融合K-rod钉棒内固定手术系统治疗中老年稳定性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34例中老年稳定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腰椎非融合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随访超过1年患者15例。术前、术后及1年随访期进行腰椎JOA评... 目的探讨腰椎非融合K-rod钉棒内固定手术系统治疗中老年稳定性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34例中老年稳定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腰椎非融合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随访超过1年患者15例。术前、术后及1年随访期进行腰椎JOA评分,并计算患者症状改善率。结果 1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得以改善。2通过影像学资料测得手术节段及手术相邻节段术后稳定性良好。3部分患者术后1年的MRI检查中可见腰椎退行性变性好转趋势。4测量患者术后腰椎活动度,未见明显腰椎活动受限。结论腰椎非融合K-rod钉棒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手术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更轻、腰椎自身的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非融合 腰椎稳定性 相邻节段退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