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建峰 许铁欧 +1 位作者 俞松波 沈明荣 《高等建筑教育》 2012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大多数本科生未能透彻理解摩尔一库伦强度理论的现状,提出采用伺服控制系统进行加载和卸载条件下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实验,而后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实验曲线,并以动画形式展现试样在受力过程中剪切面的形成及其贯...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大多数本科生未能透彻理解摩尔一库伦强度理论的现状,提出采用伺服控制系统进行加载和卸载条件下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实验,而后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实验曲线,并以动画形式展现试样在受力过程中剪切面的形成及其贯通。实验教改成果对学生全面掌握摩尔一库伦强度理论实质,增强实验兴趣,提高对课程的认知能力,以及拓展数值分析知识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土木工程 摩尔一库伦强度理论
下载PDF
地下建筑的生态化评价体系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印鹏 彭芳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369-1375,共7页
结合国内外生态建筑评价体系,结合我国国情,结合地下建筑独有的特性,初步建立地下建筑的生态评估体系,从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能和能源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的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防灾性能等七个... 结合国内外生态建筑评价体系,结合我国国情,结合地下建筑独有的特性,初步建立地下建筑的生态评估体系,从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能和能源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的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防灾性能等七个方面,评估地下建筑是否生态,为地下建筑如何生态、怎样生态树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建筑 生态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地下建筑物抗震稳定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健 胡晓燕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92-497,共6页
在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基础上,对上海软土地下建筑物进行抗震稳定分析,主要对隧道位于粘性土层和破性土层两种工况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计算中分别用唐山、苏南核电站、日本宫城冲和台湾Lotung等几种不同的地震波分别50m和280m的... 在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基础上,对上海软土地下建筑物进行抗震稳定分析,主要对隧道位于粘性土层和破性土层两种工况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计算中分别用唐山、苏南核电站、日本宫城冲和台湾Lotung等几种不同的地震波分别50m和280m的2种不同深度输入,研究上海地层在7度地震作用下,隧道、注浆材料以及隧道附近土层的反应加速度、孔隙水压力及其比值、动剪应力及其比值、最终沉降等,并对上述工况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隧道 地震 动力反应分析 地下建筑
下载PDF
软土地下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健 张姣 苏燕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年第3期397-399,421,共4页
提出了软土地下建筑物地震易损性的分析的思路.根据软土结构动力反映理论,建立易损性分析的动力模型,结合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地震设防标准和动力参数以及结构抗震性能参数,进行软土结构动力分析.利用累积损伤模型进行软土地基... 提出了软土地下建筑物地震易损性的分析的思路.根据软土结构动力反映理论,建立易损性分析的动力模型,结合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的地震设防标准和动力参数以及结构抗震性能参数,进行软土结构动力分析.利用累积损伤模型进行软土地基液化概率分析,根据液化概率判断地基液化破坏等级.采用JC拟静力方法进行结构抗震失稳的动力可靠性分析,根据失效概率判定结构抗震失稳破坏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液化 地震易损性 累积损伤 JC拟静力方法 可靠性分析
下载PDF
中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区别与启示——以同济大学和普渡大学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禹海涛 燕晓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5期5-7,共3页
文章以同济大学和普渡大学为例,从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教学模式和科研培养等几个方面对中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水平。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招生方式 教学模式 科研培养 启示
下载PDF
城市地下工程对周围建筑风险评价的价值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雷 袁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98-1103,共6页
参考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模型、安全系统的相关理论以及预警机制的建立等理论的成果,根据国内相关法律及规范,在统计了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引起的部分较大地质灾害事故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地下工程的地质灾害所引起的周围建筑... 参考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模型、安全系统的相关理论以及预警机制的建立等理论的成果,根据国内相关法律及规范,在统计了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引起的部分较大地质灾害事故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地下工程的地质灾害所引起的周围建筑安全事故的特点,确定了三个常见的风险评价的指标:灾害发生概率、价值指数和易损性指数,并给出了风险评价价值模型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外滩通道盾构推进段工程"实例计算得出由于工程建设造成周围建筑的期望直接经济损失,并以此为依据对相邻建筑群划分危险区,根据实际情况分级设立防治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价模型 评价指标 危险性分区
下载PDF
考虑行进波的地下建筑物动力反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健 胡晓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在二维有效应力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基础上 ,提出一种考虑行进波和应力差分量的计算方法 ,并以上海地铁一号线隧道为例 ,对地铁隧道处于粘性土层和砂性土层两种工况 ,分别按不同断面、不同地震烈度、不同的地震波输入方向 ,以及考虑不同应... 在二维有效应力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基础上 ,提出一种考虑行进波和应力差分量的计算方法 ,并以上海地铁一号线隧道为例 ,对地铁隧道处于粘性土层和砂性土层两种工况 ,分别按不同断面、不同地震烈度、不同的地震波输入方向 ,以及考虑不同应力差分量的剪应力计算方法等几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 ,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进波 动力反应分析 地下建筑物 地铁隧道
下载PDF
对《关于地下建筑物的地下水扬力问题分析》一文的商榷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广运 顾中华 《岩土工程技术》 2003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隔水层 孔隙水压力 渗透系数 地下建筑物 地下水扬力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人防信息系统的设计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长虹 朱合华 +1 位作者 李晓军 彭芳乐 《民防苑》 2006年第S1期56-60,共5页
以提高人防工程管理质量、效益、信息化为根本目的,采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 以提高人防工程管理质量、效益、信息化为根本目的,采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真三维的人防信息系统。文章着重讨论了系统总体结构、技术结构、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系统的功能,并通过一工程实例说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在人防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人防信息系统对城市人防工程设备的承载力、辐射范围缓冲区、人口疏散隐蔽最佳路径、实时监测等空间分析提供支持;对提高人防工程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功能发挥以及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人防工程 信息管理 空间分析
下载PDF
软土地下建筑物的地震响应及动力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鹏 周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20-28,共9页
在软土室内动力试验和有限元有效应力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进可靠度理论,提出软土地下建筑物抗震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对上海地铁一号线位于砂性土层及粘性土层这两种典型地质条件下的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抗震稳定性进行了计算... 在软土室内动力试验和有限元有效应力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进可靠度理论,提出软土地下建筑物抗震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对上海地铁一号线位于砂性土层及粘性土层这两种典型地质条件下的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抗震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中选用国内外6条强震地震记录曲线作为地震输入,计算分析内容包括:隧道、地铁车站、周围土体及注浆材料的动应力、孔隙水压力和震陷;地铁车站和周围土体的动力可靠度。所得结论可为软土地下建筑物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地下建筑物 动力反应分析 动力可靠度分析 抗震性能 抗震设计
下载PDF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数据库模型建设 被引量:17
11
作者 朱合华 王长虹 +2 位作者 李晓军 胡金虎 俞明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98-1102,共5页
针对地下空间与工程的信息化,采用GIS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提出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概念,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一体化的地下空间与工程信息系统,涵盖地表、地层调查、设计... 针对地下空间与工程的信息化,采用GIS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提出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概念,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一体化的地下空间与工程信息系统,涵盖地表、地层调查、设计、施工、监测、检测和运营管理等内容。着重讨论了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数据库模型建设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一工程实例说明了数据库模型的应用。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数据库模型建设对三维空间查询、工程施工模拟、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时监测和数据挖掘等工作提供支持;对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数据分类 数据编码 数据库模型
下载PDF
能源地下工程的概念、应用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63
12
作者 夏才初 曹诗定 王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9-424,共6页
将地源热泵系统的热交换环路管埋入地下结构基坑围护结构内、基础底板下、桩基内、地铁隧道内以及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内,形成能源地下工程。提出了能源地下工程的概念,综合分析了各种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地热能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能源地下... 将地源热泵系统的热交换环路管埋入地下结构基坑围护结构内、基础底板下、桩基内、地铁隧道内以及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内,形成能源地下工程。提出了能源地下工程的概念,综合分析了各种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地热能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能源地下工程技术在奥地利维也纳地铁二号线延伸段的实际应用情况,并简单总结了能源地下工程应用前景和理论研究进展情况。能源地下工程是传统地源热泵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它克服了传统地源热泵系统占地和初始成本高的缺点,在我国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地下工程 地源热泵 地热能
下载PDF
内撑式基坑工程周围地下管线的性状分析 被引量:42
13
作者 李大勇 吕爱钟 曾庆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2-687,共6页
深基坑开挖对周围地下管线影响规律的研究,是基坑环境工程中的重要课题。考虑了土体、围护结构与地下管线三者的耦合作用,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内撑式基坑工程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规律,其中,包括内撑式基坑工程中的土体开挖步骤、支... 深基坑开挖对周围地下管线影响规律的研究,是基坑环境工程中的重要课题。考虑了土体、围护结构与地下管线三者的耦合作用,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内撑式基坑工程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规律,其中,包括内撑式基坑工程中的土体开挖步骤、支撑刚度、地下管线埋设、地下管线距离基坑远近等因素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并把这些因素进行了综合比较,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开挖 地下管线 内撑式基坑工程 有限元法 性状分析
下载PDF
地下工程数字化的概念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晓军 朱合华 解福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75-1980,共6页
地下工程数字化是是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当前地下工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总结三维GIS、数字地层、三维地层可视化、地下工程虚拟现实系统等相关概念及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地下工程数字化的明确定义,即地下工程数字化就... 地下工程数字化是是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当前地下工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总结三维GIS、数字地层、三维地层可视化、地下工程虚拟现实系统等相关概念及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地下工程数字化的明确定义,即地下工程数字化就是以数字地层为依托,以信息化手段对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数据进行集中高效地管理,为地下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与防灾提供信息共享和分析平台,最终实现一个地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博物馆。地下工程数字化平台的系统体系应当由数据层、建模层、表现层、分析层、应用层等5个层次组成,并且应当采用组件式的软件开发方法进行开发。最后给出地下工程数字化在实际工程中的初步应用实例,并对地下工程数字化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地下工程数字化 三维GIS 三维地层可视化 三维地层信息系统 数字地层
下载PDF
地下工程砼结构基于碳化作用的耐久性劣化模型 被引量:20
15
作者 潘洪科 牛季收 +1 位作者 杨林德 汤永净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2-178,共7页
碳化作用是地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此造成的结构的劣化程度可以用结构保护层碳化的深度表示。该文设计了室内快速碳化试验,建立了混凝土在不同应力水平和不同水灰比及不同碳化龄期情形下的碳化深度模型公式,并得出结... 碳化作用是地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此造成的结构的劣化程度可以用结构保护层碳化的深度表示。该文设计了室内快速碳化试验,建立了混凝土在不同应力水平和不同水灰比及不同碳化龄期情形下的碳化深度模型公式,并得出结论:混凝土碳化速度系数随时间逐渐减小;拉应力对混凝土碳化有促进作用,而压应力则对碳化起到抑制作用;一定范围内,水灰比越大,则碳化速度越快。通过对耐久性评判准则的假设和建立相应的耐久性极限状态方程,可以很好地分析和预测结构的劣化程度及耐久性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 应力水平 劣化度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寿命
下载PDF
密集高层建筑群的工程环境效应引起地面沉降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唐益群 崔振东 +1 位作者 王兴汉 卢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地面沉降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环境效应诱发的地面沉降已经成为上海地面沉降的新趋势。本文对密集高层建筑群诱发的地面沉降叠加效应及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展开初步研究,为控制密集高层建筑群诱发的地面... 地面沉降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环境效应诱发的地面沉降已经成为上海地面沉降的新趋势。本文对密集高层建筑群诱发的地面沉降叠加效应及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展开初步研究,为控制密集高层建筑群诱发的地面沉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群 工程环境效应 地面沉降 上海
下载PDF
地下水封储油库库址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 被引量:41
17
作者 刘琦 卢耀如 张凤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将石油储存于地下水封洞库是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建设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地质条件、设计和施工的复杂性,为满足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需要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文章考虑了建设地下水封油库... 将石油储存于地下水封洞库是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基地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建设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地质条件、设计和施工的复杂性,为满足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需要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文章考虑了建设地下水封油库的原则和外部依托条件,特别针对库址选择时应注意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储油库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下载PDF
基坑工程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及隧道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37
18
作者 程斌 刘国彬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A03期486-491,共6页
本文以上海地铁二号线基坑工程的实际为背景,从基坑工程施工与其周围建筑物、地铁隧道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基坑工程要考虑环境的影响,分析和总结了现有的一些有效治理措施和解决方案,提出应在勘探和初步设计中就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 本文以上海地铁二号线基坑工程的实际为背景,从基坑工程施工与其周围建筑物、地铁隧道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基坑工程要考虑环境的影响,分析和总结了现有的一些有效治理措施和解决方案,提出应在勘探和初步设计中就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环境影响 建筑物 隧道
下载PDF
邻近建筑荷载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镜培 丁士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53-1557,共5页
为研究邻近建筑荷载对地下给排水管线的影响 ,应用弹性半空间受分布荷载作用的解答 ,得到了邻近建筑附加荷载在管线上的附加应力分布情况 ,并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对附加应力分布进行了拟合分析 .应用文克勒弹性地基短梁理论 ,推导出附加应... 为研究邻近建筑荷载对地下给排水管线的影响 ,应用弹性半空间受分布荷载作用的解答 ,得到了邻近建筑附加荷载在管线上的附加应力分布情况 ,并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对附加应力分布进行了拟合分析 .应用文克勒弹性地基短梁理论 ,推导出附加应力作用下管线的变形、剪力和弯矩计算方法 .结合管道接头处的力学特性 ,提出了管道错位、开裂等地下管道病害的定量化评判方法 ,为进一步评价地下管线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结合工程实例进行的对比分析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荷载 地下管线 弹性地基短梁 变形
下载PDF
岩土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初探 被引量:71
20
作者 李元海 朱合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岩土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GeoMIS)主要以隧道、基坑和边坡工程施工监测为应用对象,运用工程可视化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全新思想,将数据库管理、分析预测与测点图形功能三者无缝集成,实现了以测点地图为中心的查询和数据输入输出的... 岩土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GeoMIS)主要以隧道、基坑和边坡工程施工监测为应用对象,运用工程可视化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全新思想,将数据库管理、分析预测与测点图形功能三者无缝集成,实现了以测点地图为中心的查询和数据输入输出的双向可视化,并提供监测概预算和图形报表等完整的实用工具。系统功能齐全,交互灵活,无需其它应用软件系统支撑,对工程施工设计与科学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施工监测 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