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理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雅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67-75,共9页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型社会确立的最高社会发展价值目标。这一理论思想对于中国在新时代正确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航程、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创造人类文明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原则...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型社会确立的最高社会发展价值目标。这一理论思想对于中国在新时代正确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航程、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创造人类文明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原则。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这一不断深化的光辉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论表述和科学论证,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和“每个人的发展”三个方面的整体不可分割性。中国式现代化把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变为伟大实践,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述了“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道路自信的根本体现、“中国特色”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文化自信的根本体现、“新时代”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历史自信的根本体现。在新时代坚持这“三个自信”要求做到“三个推进”,即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实现和全面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基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生活/生产互构论”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雅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12,共9页
长期以来,具有支配性影响的“马克思学”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做了“生产本体论”的解读,在实践上产生一系列偏颇和失误。实际上,马克思的经典话语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有一个“生活的生产”的重要理论预设和理论命题,即... 长期以来,具有支配性影响的“马克思学”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做了“生产本体论”的解读,在实践上产生一系列偏颇和失误。实际上,马克思的经典话语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有一个“生活的生产”的重要理论预设和理论命题,即在为人们熟知的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等矛盾运动的理论结构层次之上,耸立着一个具有统领地位的“生活的生产”的理论结构层次,据此可以把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诠释为“两结构层次说”。人类生存的两大基本活动即生活和生产活动构成社会的“基本实体”,两者的互动生成过程体现为社会发展中工具与价值、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以及社会研究中行动与结构关系的统一。社会发展研究从“生产本位论”的解构到“生活/生产互构论”研究范式的重构,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行动系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 “生活的生产” “生活/生产互构” 和谐 社会
下载PDF
生活方式研究的社会理论基础——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体系的再诠释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雅林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4,共7页
生活方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课题源于生活、生活世界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因此,要提高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自觉,必须对生活在社会整体系统中的地位有正确的认识。传统的社会学理论没有给我们提供相关的理论资源,真正给我们留下重要... 生活方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课题源于生活、生活世界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因此,要提高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自觉,必须对生活在社会整体系统中的地位有正确的认识。传统的社会学理论没有给我们提供相关的理论资源,真正给我们留下重要理论遗产的是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但长期以来对之存在许多误读和曲解,需要我们重释和重构。在马克思经典话语所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体系中,有一个被人们忽略了的具有统领地位的“生活的生产”结构层次,规定了生活、“生活世界”在社会发展中的本源性地位。我们对社会发展的研究应消解“生产本位论”的研究范式,进行“生活/生产互构论”的重构,从而深刻揭示生活方式的功能和地位。生活方式研究在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改造和创新中将发挥重要建构作用,同时在这种建构中也将提升生活方式研究的学科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马克思社会理论的“两个结构层次” “生活/生产互构论” 生活方式研究的学科建构
下载PDF
“生活型社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呈现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雅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64-71,共8页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新发展阶段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是,以内需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扩大消费政策。针对一些学者提出中国新发展阶段要向“消费社会”转型的观点,指出西方消费社会模式具有两面性,发展到当代体现的是资本垄...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新发展阶段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是,以内需为主“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扩大消费政策。针对一些学者提出中国新发展阶段要向“消费社会”转型的观点,指出西方消费社会模式具有两面性,发展到当代体现的是资本垄断逻辑,奉行的是“经济人”假说,遵从的是“物本”文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道路为在西方“消费社会”模式之外创新“生活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模式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理论遵循。“生活型社会”将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良性运行从发展理念向实践形态转化提供操作平台,预示着人类社会发展将从“物”的最大化追求向人的生活幸福美好最大化的文明形态转型,并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美好生活的实现激发出新的社会动能。在“生活型社会”政策导向上强调,实施扩大消费政策要明确同西方消费社会模式划清界限;重新审视和再建构“蛋糕”理论;防止无度资本追求把中等收入群体视为狩猎对象;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奉行包容性发展,从而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发展任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型社会” 人类文明新型态 美好生活 “消费型社会”
下载PDF
数字化生存"挑战与生活方式的建构性调适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雅林 黄莺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67,91,共6页
技术手段并不能消除自身产生的社会后果,需要进行社会性建构。本文在考察当今社会如何回应"数字化生存"的挑战问题时,提出了一个生活方式分析框架,认为生活方式在解决数字化高科技可能给人们的生存方式带来的意义缺失、"... 技术手段并不能消除自身产生的社会后果,需要进行社会性建构。本文在考察当今社会如何回应"数字化生存"的挑战问题时,提出了一个生活方式分析框架,认为生活方式在解决数字化高科技可能给人们的生存方式带来的意义缺失、"生活风险"等负面影响时,具有重要的建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生存 生活方式 负面影响 吉登斯 人为风险 不确定性 建构性 生活调适 中国 现代化
下载PDF
论“生活方式战疫”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雅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共10页
中国在抗击新冠病毒斗争中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不仅为防控传染性病毒大流行和公共卫生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中华民族的成长和振兴积累了巨大财富,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活方式观和中国抗疫的实践创造,建立了“生... 中国在抗击新冠病毒斗争中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不仅为防控传染性病毒大流行和公共卫生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中华民族的成长和振兴积累了巨大财富,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生活方式观和中国抗疫的实践创造,建立了“生活方式战疫”范畴概念的解释框架,侧重从九个方面总结了抗疫的中国经验。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发展战略目标的“新发展阶段”,突出特点是生活者主体对美好生活实现的参与度和能动性更加突显和重要,为发挥新时代生活方式的社会建构功能,要突出解决三方面问题:用完整科学的生活方式概念指导生活方式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要进入主体性范畴概念生成领域;突出“生活型社会”政策导向,制定和实施生活方式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行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新发展阶段” 生活方式防疫 生活方式战疫 公共卫生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