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3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马克思主义释义
1
作者 吕妍 徐晓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促进其本土化发展,并保持其生命活力。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创新成果、崭新阶段,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模版,体现了守正创新、... 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促进其本土化发展,并保持其生命活力。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创新成果、崭新阶段,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模版,体现了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在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秉承根植中国、胸怀天下的原则;面对“两个大局”的时代主题,发挥着解释世界、引领世界的重要作用。充分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含义,有助于更好地运用与发展该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开放性 两个大局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创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福兴 杨洋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0期33-40,共8页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底层内驱和决定性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形态的重大跃升其本质都是生产力内质的变革更新,即“新质化”。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共同聚焦和集中论述的基本范畴,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创...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底层内驱和决定性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形态的重大跃升其本质都是生产力内质的变革更新,即“新质化”。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共同聚焦和集中论述的基本范畴,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价值的能力,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为革命的因素,始终在通过不断地发现并创造新的功能、方法和技艺来提升生产力的全部要素的系统效率,从这种本质意义上来看,生产力的提升正是不断“新质化”的过程与结果。正如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于新质生产力底层逻辑的奠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论断和战略命题的提出,既是对科技创新强国、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继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内大局的战略布局,又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国际竞争新格局新趋势以及科技创新为人类发展命运赋能助力的深刻洞悉。因而,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高度,立足新质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高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系统内涵与创新机制,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创新驱动”“人才强国”“科技赋能”战略布局的深学思悟,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的投入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科技强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理论内涵及当代发展
3
作者 王一楠 段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7-24,共8页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内含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认为文明产生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发展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指向于“真正的共同体”的共产主义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之于现代中国的实践结果。...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内含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认为文明产生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发展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指向于“真正的共同体”的共产主义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之于现代中国的实践结果。将人类文明新形态置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中可以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主体立场、发展布局和目标指向等方面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深刻意蕴。其中,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以“五位一体”的文明发展布局来调适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指向于“真正的共同体”。作为现代文明的新样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旨在实现人的现代化发展,破解资本主义发展限度,进而推动世界文明交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公共性追寻: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本真面相与价值旨归
4
作者 罗忠锐 李永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超越资产阶级国家观之处在于透过国家的表象揭示了国家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国家的本质在于对公共性的追寻。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虚伪性,它只是打着公共性旗号而已,其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资...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超越资产阶级国家观之处在于透过国家的表象揭示了国家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国家的本质在于对公共性的追寻。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虚伪性,它只是打着公共性旗号而已,其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还探讨了共产主义的国家状态,那是国家统治职能消亡的状态;但国家的管理职能并没有消亡,任何社会都需要管理,这种国家才是公共性的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属性,人民性就是公共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凸显了党和国家的价值追求,亦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创造性发展。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本真面相与价值旨归,有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国家观的重要论断的体系化学理化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马克思主义 国家观 创新 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文明观的哲学思辨及时代价值
5
作者 寇鹏飞 《北方论丛》 2024年第6期5-12,共8页
马克思文明观超越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文明思想,从唯物史观出发,将现实的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作为文明的出发点,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解构现代文明社会的动力,并将文明的价值旨归回归到人本身,强调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 马克思文明观超越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文明思想,从唯物史观出发,将现实的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作为文明的出发点,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解构现代文明社会的动力,并将文明的价值旨归回归到人本身,强调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文明观体现了辩证法原则,在矛盾分析法、系统思维和永恒发展的综合运用中呈现文明的多样性、历史性、实践性等特征。马克思文明观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提供方向指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内涵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文明观 哲学思辨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从马克思异化劳动论看数字时代的劳动异化现象
6
作者 岳峙屹 《党史文苑》 2024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的性质和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一转型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还引发了对劳动者主体与劳动关系本质的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重要理论工具,揭示了劳动者在资本主...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的性质和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一转型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还引发了对劳动者主体与劳动关系本质的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重要理论工具,揭示了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所经历的疏离与压迫。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资本积累模式也随之调整,劳动的异化现象以更为复杂的形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现象 数字时代 劳动者主体 批判资本主义 积累模式 异化劳动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哈尔滨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7
作者 梁建忠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4年第7期104-107,共4页
高等院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既是教育部提出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 高等院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既是教育部提出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为例,通过创新“课内、课外、校外”三个环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逐步形成了“六+一工程”实践教学模式,从而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和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希望能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政课 “六+一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基于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
8
作者 宋杰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9期66-68,共3页
阿尔都塞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理论围绕着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中心力量的概念展开。本文结合马克思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探讨和分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来源。该研究考察了意识形态的唯物主义基础、质... 阿尔都塞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理论围绕着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中心力量的概念展开。本文结合马克思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探讨和分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来源。该研究考察了意识形态的唯物主义基础、质询在主体形成中的作用、通过意识形态再现社会关系以及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重要性。阿尔都塞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特别是融入结构主义和意识形态的物质性层面。深入剖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的理论来源与发展,有助于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提供有力的支撑与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内涵及对新闻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强强 《新闻传播》 2023年第10期27-29,共3页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是基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立场,坚持唯物辩证法是方法,三者有机统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内涵。但由于经济全球化、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部分媒体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观认知不到位,有必要重新领...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是基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立场,坚持唯物辩证法是方法,三者有机统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内涵。但由于经济全球化、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部分媒体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观认知不到位,有必要重新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内涵。具体分析对新闻工作的启示如下:积极投身实践,提高新闻真实性;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媒介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哲学内涵 新闻工作
下载PDF
李大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赜
10
作者 袁清媛 王春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16-20,共5页
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百年的历史变迁。这一历史进程何以可能,必然有其在中国传播、解构、发展的时代动因,同时也离不开五四时期我国一大批先进分子的推进和探索,其中李大钊居功至伟。他本着对中国革命基... 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百年的历史变迁。这一历史进程何以可能,必然有其在中国传播、解构、发展的时代动因,同时也离不开五四时期我国一大批先进分子的推进和探索,其中李大钊居功至伟。他本着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回应、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其自身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气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革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工智能的利与弊
11
作者 张鑫欣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16期148-151,共4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带来的益弊日益凸显。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生产关系的转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促使失业人口增加、贫富差距拉大,从而导致社会阶级分化、人的主体地位弱化等问题日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带来的益弊日益凸显。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生产关系的转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促使失业人口增加、贫富差距拉大,从而导致社会阶级分化、人的主体地位弱化等问题日益严峻。本文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其中的利弊,并为消解人工智能发展的弊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工智能 唯物辩证法
下载PDF
心里有火眼中有光——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畅谈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
12
作者 安月明 周小丹 +1 位作者 孙瑞琦 黄雪琦 《奋斗》 2022年第1期58-59,共2页
通过在学院几年来的学习,我深知“立德树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通过在学院几年来的学习,我深知“立德树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师范大学 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工作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个意识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整体论的逻辑思想探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妍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28,共6页
整体论是人类认识发展到新阶段的科学产物。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整体论的内涵也不断经历着争论与演进。作为一种整体、系统、注重联系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研究视角,整体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 整体论是人类认识发展到新阶段的科学产物。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整体论的内涵也不断经历着争论与演进。作为一种整体、系统、注重联系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研究视角,整体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科学统一体,在内容上具有整体性,在历史中延续整体性,在实践中反映整体性,在方法论意义上渗透整体性,是思想丰富的逻辑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价值论、方法论以及认识论层面上与整体论形成了契合。因此有必要在整体论的视角下,深入研究与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进而开拓人类社会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论 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载PDF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晓晴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5-167,共3页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哈尔滨师范大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通过科学设置教学体系、认真组织课堂讨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探索改革考核体系,完善相关教学资源配置,探...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哈尔滨师范大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通过科学设置教学体系、认真组织课堂讨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探索改革考核体系,完善相关教学资源配置,探索实施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切实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以及综合能力,努力使研究型教学成为推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践
下载PDF
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婷 王旖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97,共5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的必要前提和现实需要。为此,须从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构建“以生为本...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的必要前提和现实需要。为此,须从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构建“以生为本”的教育方式、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育人环境、完善立德树人的评价反馈机制这四个方面,全面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深度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实效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创新与耦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瑞辉 傅安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7-40,共4页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科技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对象、内容、环境等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不断衍生和发展,创新教育载体并使载体系统形成耦合机制,成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科技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对象、内容、环境等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不断衍生和发展,创新教育载体并使载体系统形成耦合机制,成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路径。总结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载体创新耦合的机遇和条件、探索载体创新耦合的原则及路径,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选择运用载体、实现载体功能协同、达到最优教育效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载体 创新 耦合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理论的辩证维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庆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大众文化研究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前沿。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把大众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但其成员对大众文化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雅明、洛文塔尔充分肯定了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霍克海默、阿...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大众文化研究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前沿。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把大众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但其成员对大众文化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雅明、洛文塔尔充分肯定了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霍克海默、阿多诺对其持激烈的批判态度,葛兰西、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的态度则更加复杂。本文试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对这一现象展开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大众文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异化观与当代社会异化扬弃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元波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7-130,共4页
异化是现代社会中人类面临的一种尴尬处境。技术异化、交往异化、消费异化、大众文化异化等是当代社会异化的主要表现。本文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视角为研究起点,以实践为归宿点,科学诠释当代社会各种主要异化现象之间的应然关系,通过实... 异化是现代社会中人类面临的一种尴尬处境。技术异化、交往异化、消费异化、大众文化异化等是当代社会异化的主要表现。本文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视角为研究起点,以实践为归宿点,科学诠释当代社会各种主要异化现象之间的应然关系,通过实践途径进行社会全面变革,扬弃异化,真正实现人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 扬弃 实践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巍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7期100-101,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对培养大学生哲学素质、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笔者认为可以从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对培养大学生哲学素质、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笔者认为可以从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哲学精神、改革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达到培养全方位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探索自由之源——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思想辨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宝研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6-140,共5页
西方伦理学界对自由概念的探讨久久不衰。马克思主义哲学洞悉了西方现代自由观的困境,即康德式的个人自由无法融入政治伦理社会的构建。虽然黑格尔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将德性伦理学、政治哲学和经济学构建成社会伦理学的传统,将个人自由赋... 西方伦理学界对自由概念的探讨久久不衰。马克思主义哲学洞悉了西方现代自由观的困境,即康德式的个人自由无法融入政治伦理社会的构建。虽然黑格尔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将德性伦理学、政治哲学和经济学构建成社会伦理学的传统,将个人自由赋予社会伦理学背景,但他将个人自由建立在维护私有制基础上的做法使人类的创造变成了对财富的追求。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入手通过对私有制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不平等,从而为社会主义自由思想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伦理学 自由 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