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内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治疗方案研究
1
作者 谷月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7期14-14,16,共2页
目的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出发,寻找优良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病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地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联合化疗,于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结果两组在临... 目的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出发,寻找优良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病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地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联合化疗,于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具有更好的临床综合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内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治疗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rhG-CSF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谷月丽 肖喜春 杨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8-40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rhG-CSF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和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04年1月-2007年1月期间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rhG-CSF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和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04年1月-2007年1月期间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疗方案。将观察组患者随机分为A(rhG-CSF 200μg/m^2)、B(rhG-CSF 300μg/m^2)和C(rhG-CSF 400μg/m^2)3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化疗前后白细胞最低值(WBC_(min))及其持续时间,最高值(WBC_(max))及其出现时间;比较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发生率、rhG-CSF的总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外周血WBC_(min)为(1.30±0.11)×10~9/L,持续时间(3.2±0.7)d,WBC_(max)为(5.14±0.41)×10~9/L,出现时间(26.1±1.8)d;A组分别为(3.14±0.23)×10~9/L,(2.7±1.0)d,(10.08±0.69)×10~9/L及(14.9±1.8)d;B组分别为(3.11±0.32)×10~9/L,(0.9±0.5)d,(10.17±0.75)×10~9L及(10.7±1.5)d;C组分别为(3.15±0.30)×10~9/L,(0.5±0.3)d,(11.95±0.86)×10~9/L及(10.6±1.5)d。与对照组相比,A、B、C组WBC_(min)持续时间缩短,WBC数最小值及最大值均明显升高,WBC最大值出现提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率33.33%,显著高于C组的3.33%(P<0.05);A、B、C组间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rhGCS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剂量的rhG-CSF相比,中、高剂量的rhG-CSF能够明显缩短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 恶性血液病 白细胞减少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白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的影响
3
作者 田颖 王根杰 胡青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806-1809,共4页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4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4个周期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依...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4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4个周期的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依据MM疗效评价标准评定化疗耐药情况,将发生耐药患者资料纳入发生组(16例),未发生耐药患者资料纳入未发生组(108例)。比较两组性别、Durie-Salmon分期、MM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化疗前测得的LDH、ALB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并计算LDH/ALB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探讨LDH/ALB对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的影响。结果 发生组Ⅲ期占比、LDH、LDH/ALB高于未发生组,ALB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LDH/ALB、LDH、ALB与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发生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LDH、ALB、LDH/ALB预测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791、0.780、0.849,LDH/ALB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LDH/ALB可对MM患者硼替佐米化疗耐药产生影响,其值越高,化疗耐药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乳酸脱氢酶 白蛋白 硼替佐米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姬曼曼 陈淑霞 +1 位作者 王根杰 马茉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1:1配比原则选择同期7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T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1:1配比原则选择同期7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并分析不同危险度分层及不同预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凝血指标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D3^(+)、CD4^(+)、FIB均低于对照组,CD8^(+)、D-二聚体、TT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CD3^(+)、CD4^(+)、FIB<中危<低危,高危CD8^(+)、D-二聚体、TT>中危>低危(P<0.05);CD3^(+)、CD4^(+)与D-二聚体、TT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P<0.05);CD8^(+)与D-二聚体、TT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治疗前后CD3^(+)、CD4^(+)、FIB均低于预后良好,CD8^(+)、D-二聚体、TT均高于预后良好(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指标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可有助于临床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凝血指标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伊沙佐米联合标准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韩海娜 王敏阁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08-511,共4页
目的:观察伊沙佐米联合标准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0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标准VAD方案治疗,联合组采用伊沙佐米... 目的:观察伊沙佐米联合标准疗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0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标准VAD方案治疗,联合组采用伊沙佐米配合治疗,所有患者开展为期一年随访,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84.00%、90.00%)均高于常规组(64.00%、70.00%)(P<0.05);联合组肿瘤抑制因子p53、p21水平[(0.92±0.23)IU/mL、(0.88±0.25)IU/mL]均高于常规组[(0.61±0.27)IU/mL、(0.59±0.21)IU/mL](P<0.05);联合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增殖数、骨髓浆细胞(MPC)含量、免疫球蛋白M(IgM)[(1.55±0.61)×10^(-1)、(8.33±1.46)%、(12.44±3.36)g/L]均低于常规组[(2.02±0.39)×10^(-1)、(10.27±2.36)%、(14.49±3.27)g/L](P<0.05);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10.22±2.25)月、(11.36±2.41)月]均高于常规组[(9.35±1.17)月、(10.23±2.24)月](P<0.05)。结论:伊沙佐米联合标准疗法治疗MM能增强患者近期疗效,对改善患者骨髓微环境,延长生存周期均有积极意义,且联合应用此药未明显增加血液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伊沙佐米 标准疗法 骨髓微环境 预后情况
下载PDF
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张永芬 《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79-82,共4页
目的对比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诊治的62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1,地西他滨联合... 目的对比阿扎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诊治的62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1,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治疗)及实验组(n=31,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缓解率、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缓解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指标高于对照组、骨髓原始细胞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CD4^(+)、CD4^(+)/CD8^(+)指标高于对照组,CD8^(+)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液毒性反应(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以及非血液毒性反应(恶心呕吐、发热、咳嗽)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地西他滨联合维奈克拉治疗对比,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缓解率更高,能有效减少对免疫系统及血液系统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胞苷 地西他滨 维奈克拉 老年急性髓系白细胞
下载PDF
X线和MRI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胡青竹 田颖 +1 位作者 王根杰 陈淑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和MRI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X线检查54例,MRI检查36例,分析68例MM患者累及部分分布,两种影像学检查MM的显像特征比较两者对MM检出率和诊断符合... 目的探讨X线和MRI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X线检查54例,MRI检查36例,分析68例MM患者累及部分分布,两种影像学检查MM的显像特征比较两者对MM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 68例MM患者中54例经X线检查显示,表现为骨质破坏42例,病理性骨折11例,骨质硬化5例,软组织肿块13例,骨质疏松10例,36例经MRI检查显示,弥漫型10例,局灶型20例,弥漫加灶型4例,椒盐型8例。MRI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7.2%,均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61.1%)和诊断符合率(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152和4.051,P<0.05)。结论MRI能够检测MM病变早期骨质破坏和骨髓浸润,与X线比较,MRI技术能够提高MM患者检出率和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MRI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过表达SHIP-1对白血病细胞侵袭、迁移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肖喜春 谷月丽 +2 位作者 陈淑霞 王根杰 袁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4-329,共6页
目的:探讨含有SH2结构的5'肌醇磷酸酶-1(SHIP-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过表达载体p CDNA3.1-SHIP1转染白血病THP-1细胞... 目的:探讨含有SH2结构的5'肌醇磷酸酶-1(SHIP-1)对白血病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过表达载体p CDNA3.1-SHIP1转染白血病THP-1细胞,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未做处理的细胞),空载体组(转染空载体p CDNA3.1-NC)和过表达组(转染过表达载体p CDNA3.1-SHIP1);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 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HIP-1、AKT、磷酸化AKT(p AK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细胞转染过表达载体后SHIP-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空载体组细胞的吸光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过表达组细胞的吸光值显著降低(P<0.05);空载体组细胞的侵袭、迁移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过表达组细胞的侵袭、迁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空载体组细胞中AKT、p AKT和MMP-9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过表达组细胞中AKT蛋白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p AKT、MMP-9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SHIP-1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且降低其侵袭、迁移能力,其机理可能与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从而下调MMP-9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P-1 白血病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 白介素1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谷月丽 肖喜春 杨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白介素16(interleukin-16,IL-1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2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本院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各组均于治疗前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浆白介素16(interleukin-16,IL-1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2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本院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各组均于治疗前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IL-16、Cys-C、LDH和β2-MG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影响MM患者生存的最佳IL-16阈值,Kaplan-Meier法分析影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结果:MM组患者血浆IL-16、Cys-C、LDH和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ISS分期的MM患者的IL-16、Cys-C、LDH和β2-M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Ⅲ期患者IL-16、Cys-C、LDH和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ISSⅠ期和ISSⅡ期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预测预后的最佳IL-16阈值为:当IL-16浓度为171.26 ng/L时,AUC为0.787(P<0.01),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25%和75.80%。IL-16≤171.26 ng/L的患者和IL-16>171.26 ng/L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93%和51.61%(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L-16水平为影响MM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因素(P<0.0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6水平显著升高,且升高的白介素16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6 多发性骨髓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MRI、CT及X线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根杰 田颖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 MRI、CT及X线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MM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CT、X线检查。统计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的影像特征,统计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及对不... 目的 MRI、CT及X线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MM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CT、X线检查。统计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的影像特征,统计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及对不同部位骨损害病灶检出率。结果 X线检查中80例患者病变类型最多为骨质破坏型,占比80%;CT检查中80例患者病变类型最多为骨质破坏型,占比87.50%;MRI检查中80例患者病变类型最多为局灶型,占比52.50%;MRI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CT、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CT、X线三种检查方法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在颅骨病灶检出率高于CT及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CT、X线三种检查方式在病灶位于脊椎、盆骨、肋骨及四肢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MM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CT、X线,并在颅骨处病灶检查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
下载PDF
4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影像表现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颖 陈淑霞 胡青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12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影像表现及CT、MR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MRI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其影响学表现,观察病变部位信号特点,对比不同类...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影像表现及CT、MRI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MRI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其影响学表现,观察病变部位信号特点,对比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浸润部位,以脑脊液检查(CSF)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与MRI诊断CNSL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本组病例中,(1)白血病浸润软脑膜3例,CT可见脑沟、脑池消失,内见条状低密度灶,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脑回肿胀,DWI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2)脑实质浸润6例,均为多发肿块,MRI呈T1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无明显占位效应,增强后强化,其中3例合并出血,(3)硬脑膜受累19例,累及额部板障,CT见软组织密度灶,MRI见软组织信号灶,增强后明显强化,余下12例为上述类型的混合型,包括软脑膜浸润、脑实质浸润、硬脑膜受累等同时存在,病灶见混杂短/等T1WI信号及短/长T2WI信号;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各浸润部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CNSL的特异度83.33%、准确度87.50%高于CT 16.67%、67.50%(P<0.05),而灵敏度(76.47%vs 88.2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T与MRI检查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MRI增强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 CT MRI 影像表现
下载PDF
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白血病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珍珍 丁杏华 +1 位作者 张亚芬 刘迎春 《内科》 2020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干预8周。...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出院8周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8周后的癌因性疲乏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8周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感知、行为、认知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出院白血病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延续性护理 微信 负性情绪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淋巴瘤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根杰 田颖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淋巴瘤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并...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淋巴瘤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并分别进行DWIBS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病灶的检查情况。根据淋巴瘤AnnArbor分期标准,分别作出两种影像学方法的淋巴瘤分期诊断,观察各自与临床分期的符合情况。结果 DWIBS和PET/CT检出病灶的总体差异和结内病灶检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к=0.842、0.875);结外病灶检出情况,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中等程度的吻合度(к=0.671)。DWIBS、PET/CT分期与临床分期符合率分别为80.00%(40/50)、92.00%(4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BS和PET/CT对淋巴瘤病灶检出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于分期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且两者差异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分期诊断 DWIBS PET/CT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喜春 谷月丽 +1 位作者 代全德 路文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5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CVST患者56例为CVST组,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并与5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对照。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CVST患者再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 目的探讨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CVST患者56例为CVST组,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并与5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对照。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CVST患者再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对比2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结果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组D-D、Fbg分别为(316.37±14.59)ng/mL、(4.96±1.27)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D-D、Fbg分别为(289.34±22.37)ng/mL、(4.58±1.16)g/L,均显著低于CVST预后不良组。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于CVST的诊断和短期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肖喜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6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0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研究组)和标准肠内营养组(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行鼻饲肠内营养支持10d。检测研究前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炎症反应指... 目的: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0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研究组)和标准肠内营养组(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行鼻饲肠内营养支持10d。检测研究前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75例完成研究。研究结束时,研究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L-6及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的感染持续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精氨酸、谷氨酰胺及ω-3脂肪酸的免疫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预防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危重病患者 细胞免疫 炎症反应 感染
下载PDF
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谷月丽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恶性血液疾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统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潜在可疑危险因素与恶性血...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恶性血液疾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统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潜在可疑危险因素与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系,筛选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8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34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9.53%。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在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时间、营养不良、中性粒细胞计数、中粒细胞缺乏时间、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住院季节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时间、营养不良、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住院季节为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住院时间、营养不良、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住院季节为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疾病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白血病合并消化道损害32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淑霞 梅舜喜 李健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消化道损害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β_(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及白细胞介素-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颖 王根杰 +1 位作者 胡青竹 杨硕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2期2529-253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β_(2)-微球蛋白(β_(2)-MG)、乳酸脱氢酶(LDH)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和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31例初诊未治,55例接受硼替佐米+地...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β_(2)-微球蛋白(β_(2)-MG)、乳酸脱氢酶(LDH)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和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31例初诊未治,55例接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BDT)方案化疗。比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与体检者、初诊未治与BDT方案治疗不同临床疗效患者、不同临床分期初诊未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MGB1、β_(2)-MG、LDH、IL-6水平。血清HMGB1水平与β_(2)-MG、LDH、IL-6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MGB1、β_(2)-MG、LDH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诊未治及无效患者血清HMGB1、β_(2)-MG、LDH、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有效患者,无效患者血清HMGB1、β_(2)-MG、LDH、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初诊未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为Ⅱ、Ⅲ期的初诊未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MGB1、β_(2)-MG、LDH、IL-6水平均明显高于Ⅰ期患者,Ⅲ期患者的血清HMGB1、β_(2)-MG、LDH、IL-6水平均明显高于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MGB1水平与β_(2)-MG、LDH、IL-6水平均呈正相关(r=0.902、0.867、0.882,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HMGB1水平较高,BDT方案治疗后可使其显著降低,且与β_(2)-MG、LDH、IL-6水平均呈正相关,临床可联合HMGB1、β_(2)-MG、LDH、IL-6共同作为评估多发性骨髓瘤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β_(2)-微球蛋白 乳酸脱氢酶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不同CYP2C19基因分型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志强 张建平 +7 位作者 路文革 李玉林 杨硕 贺显君 马瑜 徐忠海 代全德 赵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8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不同CYP2C19基因分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CD62P、PAC-1表达和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5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分成3组,经氯吡格雷治疗14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14d的血小板CD62P、PAC-1表达和NIHSS评...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不同CYP2C19基因分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CD62P、PAC-1表达和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5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分成3组,经氯吡格雷治疗14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14d的血小板CD62P、PAC-1表达和NIHSS评分的改变。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CD62P、PAC-1表达和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7d后EM组,IM组的CD62P、PAC-1和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M组CD62P、PAC-1和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EM组和IM组的CD62P、PAC-1和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也低于治疗后7d(P<0.05),PM组的CD62P、PAC-1和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也低于后7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7天和用药第14天PM组的CD62P、PAC-1表达水平和NIHSS评分均高于EM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形态可能是影响氯吡格雷临床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CYP2C19 脑梗死 CD62P PAC-1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9期3552-3554,共3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地塞米松治...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给予观察组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血小板恢复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血小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