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UT-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薛丽 陆凯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74-1078,1082,共6页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TNBC患者79例(TNBC组),另择同期本院乳腺良性疾病(包...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TNBC患者79例(TNBC组),另择同期本院乳腺良性疾病(包括乳腺炎、乳腺纤维瘤等)患者40例为对照(对照组)。留取TNBC组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对照组患者乳腺活检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标本GLUT-1 mRNA表达情况。收集TNBC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12月,其中随访1年时出现死亡、肿瘤复发进展、出现严重并发症(恶病质)等定义为预后不良。比较TNBC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与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GLUT-1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TNBC组患者肿瘤组织GLUT-1 mRNA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TNBC患者术后1年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TNB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不同GLUT-1 mRNA表达水平TNBC患者生存情况。结果TNBC组肿瘤组织GLU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均P<0.05),而TNBC组癌旁组织与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GLUT-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Ki-67指数≥70%、有神经脉管浸润、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Ⅲ期的TNBC组患者肿瘤组织GLUT-1 mRN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直径<5 cm、Ki-67指数<70%、无神经脉管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均P<0.05)。肿瘤组织GLUT-1 mRNA表达水平预测TNBC患者术后1年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845、0.812、0.842,最佳截断值为0.83,有较高的预测效能(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UT-1 mRNA表达水平≥0.83是TNB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组织GLUT-1 mRNA表达水平≥0.83的TNBC患者生存期低于<0.83的患者[(27.9±4.6)个月比(36.5±5.8)个月,P<0.05]。结论TNBC患者肿瘤组织GLUT-1表达上调,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或可作为TNBC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陆建菊 郭文利 +2 位作者 黄建棋 陈彩萍 陆翔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6期1024-1025,1028,共3页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复发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丰富理论依据。方法统计2000年2月至2011年12月789例单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其中TNBC患者共98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时...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复发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丰富理论依据。方法统计2000年2月至2011年12月789例单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其中TNBC患者共98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复发时间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中位随访期101(3—200)个月的随访中,27例(27.6%)TNBC出现复发,与非TNBC组18.5%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位复发时间是20(2-115)个月,2年内发生复发的患者占63.0%,TNBC发生肺部转移的概率高于非TNBC,且更易发生局部复发(P〈0.05),影响TNBC总生存的独立因素为临床分期。结论TNBC和非TNBC相比存在独特的复发转移特征,预后相对更差,需要进一步丰富TNBC个体化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建棋 吕艳蓉 +7 位作者 王磊一 刘振平 马婷婷 江立玉 张凯 高海东 杨其峰 马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190-192,203,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是否存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方法: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定量检测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或乳头溢液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13种高危型HPV DNA的含量。结果:30...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是否存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方法: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定量检测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或乳头溢液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13种高危型HPV DNA的含量。结果: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或溢液中有3例呈阳性(检测值>1),阳性率为10%,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未发现高危型HPV的感染。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中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9例,3例阳性者均为中央型,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HPV阳性率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高危型HPV的感染,HPV感染的来源可能是通过乳管的开口进入乳腺,不能支持高危型HPV感染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发展及癌变有关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二代杂交捕获试验
下载PDF
乳腺癌87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建菊 郭文利 +2 位作者 黄建棋 陈彩萍 陆翔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684-685,共2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晦床病理因素和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2月至2012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手术标本共874例,采用EnVision二步法对...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晦床病理因素和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2月至2012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手术标本共874例,采用EnVision二步法对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ER、PR、CerbB.2检测,并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和服淋巴结转移状况、5年生存率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ER、PR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ER和PR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表达与CerbB-2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表达与CerbB-2表达无相关性(P〉0.05)。组织病理学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与ER、PR、CerbB-2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ER阴性和CerbB-2阳性增加了死亡风险。结论乳腺癌患者ER、PR与CerbB-2表达有一定规律,与临床病理因素联合应用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学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三级淋巴结构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其与肿瘤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东东 邬万新 +6 位作者 陈彩萍 左志博 张琳 王振 郭志琴 袁琳娜 汪静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8-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在DCIS浸润和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03例DCIS、3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在DCIS浸润和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03例DCIS、3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和78例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相关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DCIS、DCIS-MI和IDC癌灶内TLS密度,评价TL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DCIS中不同核级组间TLS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核级的增高TLS密度增高。DCIS-MI的TLS发生率为96.9%(31/32),高于DCIS的TLS发生率[78.6%(81/103)](χ^(2)=21.680,P<0.001);不同核级组间TLS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IDC患者组织学分级组间(P<0.001)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P=0.043)TLS的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IS、DCIS-MI和IDC在分子分型组间TLS的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9,P=0.001);在DCIS及IDC中,HER-2过表达型的TLS密度高于其他亚型。结论乳腺DCIS细胞出现高核级、坏死和HER-2过表达时常伴有TLS的形成,且TLS与DCIS早期浸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三级淋巴结构 浸润
下载PDF
lncRNA VIM-AS5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6
作者 陆凯 陆建菊 +2 位作者 郭文利 黄建棋 李志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447-453,共7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VIM-AS5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Lnc2Cancer 3.0数据库分析VIM-AS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生存期的相关性。RT-qPCR...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VIM-AS5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Lnc2Cancer 3.0数据库分析VIM-AS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生存期的相关性。RT-qPCR检测乳腺癌BT-549、MDA-MB-435、MDA-MB-231、CAL-51细胞中VIM-AS5的表达量。通过脂质体分别将VIM-AS5过表达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至CAL-51细胞,依次记为VIM-AS5组和NC组。采用集落形成实验、划痕愈合法分别检测CAL-51细胞的增殖活力和迁移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VIM-AS5与miR-500a的靶向关系。RT-qPCR检测CAL-51细胞中miR-500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L-51细胞中JAK/STAT3分子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VIM-AS5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VIM-AS5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VIM-AS5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VIM-AS5高表达乳腺癌患者(P<0.01)。与乳腺上皮MCF-10A细胞相比,乳腺癌细胞中VIM-AS5表达显著降低(P<0.01)。VIM-AS5组集落形成数显著低于NC组(P<0.01)。VIM-AS5组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NC组(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500a是VIM-AS5的靶基因(P<0.01)。VIM-AS5能够负调控miR-500a的表达(P<0.01)。与NC组比较,VIM-AS5组CAL-51细胞中JAK/STAT3分子通路蛋白JAK、p-STAT3、c-Myc、Bcl-2、CDK3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 乳腺癌细胞中VIM-AS5呈低表达,上调VIM-AS5可能通过靶向miR-500a/JAK/STAT3分子通路抑制乳腺癌CAL-51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VIM-AS5 乳腺癌 miR-500a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DLG相关蛋白1-AS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7
作者 陆凯 陆建菊 +1 位作者 郭文利 黄建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15-119,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LG相关蛋白(DLGAP)1-AS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DLGAP1-AS5表达水平,观察DLGAP1-AS5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LG相关蛋白(DLGAP)1-AS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DLGAP1-AS5表达水平,观察DLGAP1-AS5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4种乳腺癌细胞系:永生化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人乳腺癌细胞(MCF-7、HCC-1937)、人乳腺腺癌细胞(SK-BR-3)、人乳腺管癌细胞(BT-549)中DLGAP1-AS5表达水平。将DLGAP1-AS5过表达质粒或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至MCF-7细胞,计为DLGAP1-AS5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CF-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情况。采用starBase v3.0在线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DLGAP1-AS5和miR-362-5p的靶向关系。qRT-PCR检测MCF-7细胞中miR-362-5p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MCF-7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DLGAP1-AS5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DLGAP1-AS5表达较低的乳腺癌患者比较,DLGAP1-AS5表达较高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较长(P均<0.01)。与MCF-10A比较,乳腺癌细胞系中DLGAP1-AS5表达降低(P<0.01),MCF-7细胞中DLGAP1-AS5表达降低最明显(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DLGAP1-AS5后MCF-7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1)。DLGAP1-AS5能够靶向结合miR-362-5p(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DLGAP1-AS5后MCF-7细胞中miR-362-5p表达降低(P<0.01),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DLGAP1-AS5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相关。过表达DLGAP1-AS5可通过下调miR-362-5p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RNA 长链非编码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下载PDF
三阴性浸润性导管乳腺癌中CDC25B表达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彩萍 陆翔 +1 位作者 邬万新 陆建菊 《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检测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B(CDC25B)在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92例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石蜡标本中的CDC25B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患... 目的检测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B(CDC25B)在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92例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石蜡标本中的CDC25B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TMN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中CDC25B高表达率为39.1%(36/92);CDC25 B高表达与腋窝淋巴结癌转移情况、TNM分期、年龄、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CDC25B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C25B表达及腋窝淋巴结为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中CDC25B存在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展及预后有关,检测CDC25B对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性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 B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邢丹 司婧 陈彩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0期50-52,5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20年4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2例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两组,其中感染组13例,未感染组5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危险...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20年4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2例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两组,其中感染组13例,未感染组5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危险因素、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危险因素与其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TNM分期、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组BMI、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均低于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均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未感染组患者CA153、CA125、TPS均低于感染组(P<0.05)。未感染组患者CRP、PCT、IL-6均低于感染组,未感染组血CTCs阳性表达率(8.47%)低于感染组的23.08%。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与CA153、CA125、TPS、CRP、PCT、IL-6、CTCs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主要是因BMI、手术时间、置管时间造成的,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为了保证术后患者情况,需要采取良好的术前措施,保证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外周血细胞因子
下载PDF
miR-4715-5p通过靶向MUC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建棋 郭文利 +2 位作者 范伟民 陆建菊 陆凯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分析微小RNA(miRNA,miR)-4715-5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高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4715-5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在miR-4715-5p表达... 目的分析微小RNA(miRNA,miR)-4715-5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高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4715-5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在miR-4715-5p表达水平最低的乳腺癌细胞中,采用体外转染法分别转染对照模拟物(NC)和miR-4715-5p模拟物,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qRT-PCR法检测两组细胞中miR-4715-5p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高表达miR-4715-5p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预测和验证miR-4715-5p的靶基因。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靶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miR-4715-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乳腺细胞系比较,乳腺癌细胞系miR-4715-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CF-7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CF-7细胞中miR-4715-5p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高表达miR-4715-5p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迁移(P<0.01)和增殖(P<0.05)。miR-4715-5p的靶基因可能是黏蛋白1(mucins 1,MUC1),miR-4715-5p可互补结合MUC1 mRNA(P<0.01)。高表达miR-4715-5p可显著抑制MUC1基因的表达(P<0.01)。结论miR-4715-5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高表达miR-4715-5p可通过下调MUC1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RNA 黏蛋白1 细胞迁移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的关系
11
作者 吴晗玥 周元 《中国妇幼保健》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根据活检结果将患者分...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特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1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活检。根据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前哨淋巴结转移,118例)、未转移组(前哨淋巴结未转移,2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分子分型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乳腺癌患者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预测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与转移组相比,未转移组组织学分级Ⅲ级、癌灶最长径>2 cm比例更小[(49.00%vs.67.80%)、(22.50%vs.55.93%)],脉管内无癌栓(96.00%vs.57.63%)、神经未被侵犯(92.00%vs.70.34%)、Ki-67<14%(29.50%vs.11.86%)比例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91、36.507、73.280、25.859及13.051,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癌灶最长径、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及Ki-67是影响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OR=0.247、0.083、0.322及0.634,均P<0.05),且与前哨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r=0.352、0.480、0.285及0.203,均P<0.05)。癌灶最长径、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及Ki-67单独预测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曲线下面积为0.675、0.692、0.608及0.588,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10。结论癌灶最长径、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及Ki-67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是影响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前哨淋巴转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特征
原文传递
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7
12
作者 沈辉 盛晗 +7 位作者 陆建菊 冯超 姚明 潘欢 徐龙生 沈建芬 郑莹 周玉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分布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嘉兴市第一医院乳腺病科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分布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嘉兴市第一医院乳腺病科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浸润性乳腺癌确诊患者术后肿瘤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将标本沿中心分为两份,一份经包埋、冷冻切片后,采用免疫荧光组织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中PD-1、TIM-3蛋白表达情况及分布特征,另一部分标本经剪碎、消化后,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测定TILs中PD-1、TIM-3的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其蛋白表达量。分析PD-1、TIM-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对PD-1、TIM-3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荧光结果可见相对于癌旁组织,肿瘤组织中观察到了较多的PD-1、TIM-3阳性细胞。qRT-PCR显示TILs中PD-1、TIM-3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淋巴细胞(3.09±0.38比1.26±0.23、3.42±0.31比1.57±0.29,t=4.16、4.37,均P〈0.05)。蛋白水平上,肿瘤组织淋巴细胞中PD-1、TIM-3的表达水平(0.66±0.08、0.80±0.11)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10±0.01、0.26±0.02)(t=6.79、4.57,均P〈0.05)。病理资料分析,在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方面,患者肿瘤组织淋巴细胞PD-1、TIM-3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2.99,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PD-1、TIM3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16,P〈0.01)。结论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PD-1、TIM-3介导的信号通路对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乳腺癌的组合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组合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变化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建棋 郭文利 +1 位作者 陆建菊 陆凯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24期4846-484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变化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5月来嘉兴市第一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8例(观察组)和同期来该院做体检的108例(对照组)妇女作为...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变化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5月来嘉兴市第一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8例(观察组)和同期来该院做体检的108例(对照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检查后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两组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含量水平、外周血CD3+T细胞差异。结果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所在象限、肿瘤直径、病理分型、淋巴转移情况、月经状态、临床分期和术后化疗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趋化因子CCL20、RANTES、MCP-1、IL-8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3+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XCR1和CCR2均低于对照组,CCR6和CCR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外周血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变化用于探讨乳腺癌患者的预测指标效果显著,CCL20、RANTES、MCP-1、IL-8各项指标的升高能够为预测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及病程预测起到重要作用,对外周血CD3+T细胞进行分析,对预后治疗效果更佳,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乳腺癌 趋化因子 受体表达水平变化 乳腺癌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不同ER PR阳性表达/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陆建菊 郭文利 +3 位作者 陈彩萍 陆翔 黄建棋 陆凯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5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ER、PR阳性表达/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4年ER或PR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且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ER+PR+HER2-乳腺癌362例,ER+PR-HER2-乳腺癌36例,ER-PR+HER2-乳腺癌49例。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ER、PR阳性表达/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4年ER或PR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且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ER+PR+HER2-乳腺癌362例,ER+PR-HER2-乳腺癌36例,ER-PR+HER2-乳腺癌49例。结果ER+PR-HER2-乳腺癌相比较于ER+PR+HER2-乳腺癌更趋向于高龄以及绝经后患者,ER-PR+HER2-相比较于及ER+PR-HER2-乳腺癌更趋向于年轻患者,而ER+PR-HER2-相比较于ER-PR+HER2-乳腺癌TNM分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在肿瘤的部位、Ki-67高低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ER、PR阳性表达/HER2阴性乳腺癌在DFS及O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ER2-乳腺癌中,PR的阳性表达更趋向于年轻患者,而ER阳性时PR表达的缺失显示出更高的TNM分期,提示P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潜在意义,但尚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来探索其对于乳腺癌生存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丰富乳腺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R表达 PR表达 HER2阴性
原文传递
手术确诊的乳腺裂头蚴病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文利 陆建菊 +1 位作者 黄建棋 陈彩萍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37-438,共2页
裂头蚴病(sparganosis)是一种少见的寄生虫疾病,可见于人体多个部位.但较少发生于乳腺。本文对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例乳腺裂头蚴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乳腺裂头蚴病的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 乳腺 裂头蚴
原文传递
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翔 陈彩萍 +1 位作者 邬万新 张燕萍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receptor,IGF-ⅡR)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receptor,IGF-ⅡR)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04例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IGF-ⅡR的表达情况,将结果分为阴性和阳性.回顾其年龄、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情况,统计分析IGF-ⅡR表达与上述指标间的关系.并研究IGF-ⅡR表达与患者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IGF-ⅡR阳性率为43.3% (45/104).腋窝淋巴结阳性组的IGF-ⅡR阳性率明显高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组(61.5% vs 25.0%,P=0.000).IGF-ⅡR阳性率与年龄、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ER、PR无关.IGF-ⅡR阳性组的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IGF-ⅡR阴性组(5年无病生存率:62.6% vs 84.7%,P=0.022;5年总生存率:71.5% vs89.6%,P=0.024).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状态是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而IGF-ⅡR不是.结论 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存在IGF-ⅡR阳性表达,预示着预后更差.IGF-ⅡR的表达可能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分泌型乳腺癌一例
17
作者 陈彩萍 邬万新 +1 位作者 姚明 徐龙生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66-167,共2页
1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52岁,已婚,经产妇,母乳喂养。左乳无痛性肿块60d余,无明显增大,于2015年6月23日以“发现左乳房肿块1个月余”入住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乳腺病科。入院查体:
关键词 乳腺癌 分泌型 诊断
原文传递
AR/let-7信号通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增殖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陆翔 陈彩萍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78-382,共5页
目的探讨AR/let-7信号通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增殖的机制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DA-MB-453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对照组不加药。CCK-... 目的探讨AR/let-7信号通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增殖的机制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DA-MB-453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对照组不加药。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检测AR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et-7表达。从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s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TNBC患者数据,分析AR、let-7在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及与患者生存间的关系。结果加入DHT后实验组癌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0.11 vs 2.26±0.23,t=7.065,P<0.05),实验组G1/S比值大于对照组(1.08±0.03 vs 0.68±0.03,t=17.321,P=0.000),实验组AR和let-7a、b、c、d过表达。TCGA数据分析发现乳腺癌组织中AR、let-7a-1、let-7a-2、let-7a-3、let-7c分别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而let-7d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33)。以AR、let-7a-1、let-7a-2、let-7a-3、let-7c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发现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结论AR/let-7信号通路经DHT激活后表达上调,使细胞受阻于G1期,抑制细胞增殖。AR、let-7a-1、let-7a-2、let-7a-3、let-7c高表达患者可能存在更好的总生存,提示AR/let-7信号通路可能成为TNBC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微小RNA LET-7 MDA-MB-453癌细胞 TCGA数据库
原文传递
miR-5787通过靶向HSPG2基因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建棋 郭文利 +2 位作者 陆建菊 范伟民 陆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831-835,841,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5787在乳腺癌组织及多种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过表达miR-5787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5787在47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4种乳腺癌细...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5787在乳腺癌组织及多种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过表达miR-5787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5787在47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4种乳腺癌细胞系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选择miR-5787表达最低的乳腺癌细胞系,分别转染miR-5787模拟物(实验组)和对照NC模拟物(对照组)。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miR-5787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别检测过表达miR-5787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的影响。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预测和验证miR-5787可配对结合的靶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5.05±0.82)相比,乳腺癌组织miR-5787的表达(1.32±0.33)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相比,4种乳腺癌细胞系miR-5787的表达均降低(P<0.05),HCC1937细胞中的表达最低(P<0.01)。转染miR-5787模拟物后,实验组HCC1937细胞中miR-5787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转染成功。过表达miR-5787可抑制乳腺癌HCC1937细胞的侵袭(P<0.05)和增殖(P<0.05)。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5787的靶基因可能是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2(HSPG2),miR-5787可配对结合HSPG2 mRNA(P<0.01)。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5787可明显抑制HSPG2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1),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5787均呈低表达,过表达miR-5787通过靶向干扰HSPG2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癌HCC1937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系 肿瘤 miR-5787 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2 细胞侵袭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CD13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彩萍 司婧 +2 位作者 陆翔 郭志琴 邬万新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67-471,共5页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CD13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70例,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CD133的表达水平,将患者分...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CD13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70例,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CD133的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及高表达组,对临床病理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Cox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获得CD133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并应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患者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差异。结果CD133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膜和(或)细胞质中,阳性表达率为95.71%(67/70),其中,CD133低表达的患者有64.29%(45/70),高表达的患者有35.71%(25/70)。CD133高表达与患者年龄≤50岁(P=0.007)和肿瘤长径>2 cm(P=0.020)显著相关。肿瘤长径(P=0.035)、淋巴结受累情况(P=0.001)、Ki67水平(P=0.005)及CD133表达水平(P=0.014)均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发生复发转移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淋巴结受累情况是其发生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8)。CD133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相较于CD133高表达的患者,低表达CD133的患者有更好的DFS(P=0.002)及OS(P=0.088),但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CD133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相关,其高表达与患者的复发转移事件及不良预后相关,CD133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133 免疫组化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