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邓小平的“政治-经济不等式”到习近平的“政府-市场”两点论——经济辩证逻辑思想剖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桂起权 沈健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5,共7页
面对经济转型的挑战,究竟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给出了明确的理论指引。从经济辩证逻辑视角,通过剖析习近平的"政府-市场"两点论思想,可以看出这一思想是邓小平"政治-经济不等式"... 面对经济转型的挑战,究竟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给出了明确的理论指引。从经济辩证逻辑视角,通过剖析习近平的"政府-市场"两点论思想,可以看出这一思想是邓小平"政治-经济不等式"之后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基于辩证法所提出的"政府-市场"两点论,必将理顺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充分释放经济潜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不等式 政府-市场两点论 经济辩证逻辑
下载PDF
马里奥·邦格“类比推理”思想评述
2
作者 沈健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0-46,共7页
马里奥·邦格对于类比推理的思索深邃而广泛,他提出的“类比推理乃理论创新之脚手架”之类比入木三分。然而,在批判类比这个脚手架对理论自身消极性影响的同时,邦格的思考让其直接面对科学哲学至今悬而未决的几个难题:理论间的科学... 马里奥·邦格对于类比推理的思索深邃而广泛,他提出的“类比推理乃理论创新之脚手架”之类比入木三分。然而,在批判类比这个脚手架对理论自身消极性影响的同时,邦格的思考让其直接面对科学哲学至今悬而未决的几个难题:理论间的科学革命与继承问题;理论发现中的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纠缠性问题;理论公理化的局限性问题,这三大问题直接制约邦格思想的发展。而桂起权先生提出的“桂转换”、张华夏先生强调的“张结构”和当前弦论哲学研究中的“弦对偶”,相比邦格的思考,应该为类比推理的诠释提供了某种更为完备、更加进步、更加有益的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奥·邦格 类比推理 桂转换 张结构 弦对偶
下载PDF
互补意义模型:弦论“无替代论证”哲学路线的合理选择
3
作者 沈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基于弦论的哲学研究,戴威迪等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推理模型——"无替代论证"。该模型沿袭了最佳说明推理的模式,坚持认识的结构实在论,其"无替代,即合理"的观点超越了黑格尔所谓的"存在即合理"。"无... 基于弦论的哲学研究,戴威迪等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推理模型——"无替代论证"。该模型沿袭了最佳说明推理的模式,坚持认识的结构实在论,其"无替代,即合理"的观点超越了黑格尔所谓的"存在即合理"。"无替代论证"的设计策略是利用贝叶斯概率论,形式化分析了"给定理论的替代者数量"的信念演化,并建构了"无替代论证"的概率模型。基于此,指出了"无替代论证"的重要性取决于科学家的主观判断,从而将心灵引入到知识与世界的关系讨论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新的哲学策略为科学研究前沿中理论所呈现的新变化提供了某种合理的解释。然而,该模型仅是从认知的角度而不是从理论所描述的世界本身去评估科学理论,并且过于强调价值判断、审美判断、科学范式等非经验证据在理论证实中的作用。事实上,依靠贝叶斯概率论并不足以弥合价值判断与理论断言之间的鸿沟。为了消解"无替代论证"所面临的困境,唯有重新思考"经验/理论""价值判断/事实判断""规范性/描述性""实在论/反实在论""心灵/知识/世界"等问题,并建构一种能够巩固"无替代论证"哲学基础的新方案——互补的意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论 戴威迪 无替代论证 互补意义模型
下载PDF
论科学还原与科学革命的新关系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健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4,共6页
科学还原与科学革命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对核心概念。与简单的对立观不同,本文认为,科学还原与科学革命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互斥和对立,而是具有一种新的关系结构。这种新的关系结构具有互补性、互助性和互融性,并且与新近弦论哲学界所... 科学还原与科学革命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对核心概念。与简单的对立观不同,本文认为,科学还原与科学革命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互斥和对立,而是具有一种新的关系结构。这种新的关系结构具有互补性、互助性和互融性,并且与新近弦论哲学界所聚焦的"对偶性"一脉相承。基于这种新理解,我们既可以厘清当代科学哲学的演化脉络,消除认识误解,又可以为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提供某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还原 科学革命 新关系模型
原文传递
实证性与非实证性哲学观下的弦论辩护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君 沈健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2-96,共5页
弦论是当前理论物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长期未获得任何经验证据的证实,其科学性在学界历来是一个难以断定的疑难。弦论具有纯理论性、超经验性的一面,这使得科学哲学现有的实证类科学方法难以胜任评价其理论地位。戴维德将弦论内蕴... 弦论是当前理论物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长期未获得任何经验证据的证实,其科学性在学界历来是一个难以断定的疑难。弦论具有纯理论性、超经验性的一面,这使得科学哲学现有的实证类科学方法难以胜任评价其理论地位。戴维德将弦论内蕴的理论唯一性、理论间解释的融贯度以及与相似确证理论的关联度纳入到评估指标之内,从而揭示弦论在非实证性哲学路线上的可行性。事实上,只有将实证和非实证这两种哲学路线互补整合,才可为弦论这类纯理论性科学提供一种合理的辩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论 实证性哲学观 非实证性理论评估 理论辩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