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3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新农科国际视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类专业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程安春 曹三杰 +2 位作者 廖鹏 贾仁勇 陈舜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9期164-167,共4页
针对“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与新农科建设发展趋势、与国际视野衔接不够甚至部分脱节”等重大课题,围绕构建“情系人民健康的动物医学特色思政教育体系”“新时代新农科动物医学教育全球化师资体系”“面向社会多元需求关键要素协同育... 针对“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与新农科建设发展趋势、与国际视野衔接不够甚至部分脱节”等重大课题,围绕构建“情系人民健康的动物医学特色思政教育体系”“新时代新农科动物医学教育全球化师资体系”“面向社会多元需求关键要素协同育人体系”“面向全球动物医学教育一体化课程结构体系”“面向生产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训教学体系”和“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经20余年不间断的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新农科 国际视野 动物医学 本科人才培养
下载PDF
四川、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场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2
作者 李燕 唐智慧 +4 位作者 符立发 黄家艳 吴丹 曹随忠 王保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1-2109,共9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牦牛球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牦牛球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8个牦牛场采集2~6、7~12和>12月龄牦牛的新鲜粪样共376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 【目的】调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牦牛球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牦牛球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8个牦牛场采集2~6、7~12和>12月龄牦牛的新鲜粪样共376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样品中球虫卵囊进行定性检查,采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统计球虫阳性粪样中每克粪便中的球虫卵囊数(OPG),了解不同牦牛场、不同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情况。【结果】8个牦牛场均检测出球虫感染,阳性样品共85份,平均感染率为22.6%(85/376),平均OPG为1643。共检出9种艾美耳属球虫,优势虫种为阿拉巴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37.6%(32/85),多呈混合感染。平均感染率最高的是2~6月龄牦牛,感染率为37.9%(11/29);其次是7~12月龄牦牛,感染率为31%(57/184);>12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率为10.4%(17/163)。【结论】四川和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球虫感染,均以混合感染为主。牦牛球虫感染率、感染强度以及优势虫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牦牛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西藏 牦牛 球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才冬杰 左之才 +4 位作者 田斌 邓俊良 任志华 王娅 苟丽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85-90,共6页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运用好课程思政培育涉农人才是农业类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秉持立德树人初心,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为载体,基于课程的特点...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运用好课程思政培育涉农人才是农业类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秉持立德树人初心,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为载体,基于课程的特点和性质,梳理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在兽医诊断学中的实现路径,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巧妙融合,形成课程思政案例库,力求专业课程思政与大思政课同向同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政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职业认同、三农情怀、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服务“三农”的意识等综合素质,实现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最终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养乡村振兴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动物医学 兽医临床诊断学 思政元素
下载PDF
黄芪多糖提取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4
作者 曾致 罗羽欣 +1 位作者 董可 沈留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72-4880,共9页
黄芪属于豆科黄芪属植物,富含多糖、皂甙、黄酮、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其中,黄芪多糖作为黄芪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可通过调节动物机体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已在家禽、猪、反刍动... 黄芪属于豆科黄芪属植物,富含多糖、皂甙、黄酮、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其中,黄芪多糖作为黄芪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可通过调节动物机体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已在家禽、猪、反刍动物和水生动物等养殖生产中广泛应用。本文从黄芪多糖的提取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提取方法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应用
下载PDF
四川省动物性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污染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冬香 刘书亮 +3 位作者 王印 张晓利 居华 张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51-254,共4页
目的:为分析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SA)的耐药性,收集菌株,同时分析动物性食品中SA的污染情况。方法:本实验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9月从四川省各地采集猪源、牛源、鸡源动物性食品样品共2560份,利... 目的:为分析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称SA)的耐药性,收集菌株,同时分析动物性食品中SA的污染情况。方法:本实验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9月从四川省各地采集猪源、牛源、鸡源动物性食品样品共2560份,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和生化实验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SA。结果:用Baird-Parker平板初步筛出疑似SA118株,结合国标中规定的涂片染色镜检,溶血现象和血浆凝固酶实验结果,判定SA有108株,而科玛嘉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和TH-16S中的双歧索引鉴定结果均判定SA有113株;依据TH-16S中的16项生化实验结果,118株疑似SA仅有64%(76株)的菌株鉴定为SA。依据国标判定结果,2560份样品中SA的分离率为4.21%,其中生牛奶中SA的分离率最高(10.54%),其次是猪肉(7.11%),鲜鸡蛋中SA的分离率为零。结论:四川地区动物性食品源SA的生化表型复杂且存在一定差异,常规的表型分析具有一定缺陷。各个地方各类样品中SA污染情况有一定差异,与其他报道相比,四川省生肉、生奶和鲜蛋中SA的分离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动物性食品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四川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产β-内酰胺酶及血清型的检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代鹏飞 舒刚 +2 位作者 林居纯 钟钦卿 邓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为了解四川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产β-内酰胺酶以及产酶菌株血清型流行规律。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467株临床菌株进行了2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采用CLSI推荐产ESBLs、AmpC和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检测了所有... 目的为了解四川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产β-内酰胺酶以及产酶菌株血清型流行规律。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467株临床菌株进行了2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采用CLSI推荐产ESBLs、AmpC和碳青霉烯酶检测方法检测了所有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采用O抗原鉴定法对产酶菌株血清型进行了鉴定。结果 467株菌对27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耐药性;菌株产ESBLs、AmpC和碳青霉烯酶检出率分别为36.83%、13.70%和0.00%,产酶菌比非产酶菌具有更严重的耐药性;176株产酶菌共检测出31种血清型,以O131、O107、O78、O9、O127、O20和O157为优势血清型。结论本次检测大肠杆菌ESBLs和AmpC检出率较高,耐药形势严重,血清型复杂,应加强动物源大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及血清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药性 Β-内酰胺酶 血清型
下载PDF
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冬香 刘书亮 +2 位作者 张晓利 夏静华 林居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共3页
近年食源致病菌的耐药性引起重视,为了解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情况,本试验采用NCCLS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对源自四川省动物性食品中的113株SA进行了25种抗生素(组合)的敏感性试验。结果:SA对青霉素G(93.81%)、... 近年食源致病菌的耐药性引起重视,为了解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耐药情况,本试验采用NCCLS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对源自四川省动物性食品中的113株SA进行了25种抗生素(组合)的敏感性试验。结果:SA对青霉素G(93.81%)、氨苄西林(92.92%)、甲氧苄啶(92.92%)和磺胺异噁唑(88.5%)的耐药率很高;所有菌株均对苯唑西林,头孢类(先锋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强力霉素,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敏感;对其他药物不同程度耐药;113株SA对25种抗生素(组合)共产生了47种耐药谱,主要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表现出多重耐药。四川省动物性食品源SA耐药情况与其他地区的差异不明显,没有检测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动物性食品 耐药性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5
8
作者 钟志军 彭广能 +13 位作者 耿毅 龚杰 邓俊良 左之才 任志华 马晓平 曹随忠 余树民 胡延春 沈留红 王娅 石锦江 卿佰春 王英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1-243,共3页
为培养动物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通过在学生培养和师资力量培养与提升中下功夫,通过近5年实践与总结,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势,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经营... 为培养动物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通过在学生培养和师资力量培养与提升中下功夫,通过近5年实践与总结,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势,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经营管理熟悉的动物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其他高校创办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高素质 应用型 人才 培养模式 探索
下载PDF
四川丘陵地区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科技集成与示范——模式选择、技术集成与机制创新 被引量:5
9
作者 蒋远胜 邓良基 文心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8-233,共6页
四川丘陵地区人口、耕地、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大,但是面临着农业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立体污染严重和农业废弃物利用不当等问题,实施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对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的原理分析,根据丘陵地... 四川丘陵地区人口、耕地、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大,但是面临着农业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立体污染严重和农业废弃物利用不当等问题,实施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对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的原理分析,根据丘陵地区的实际情况筛选了"粮-猪-沼-果(菜、药)"和"粮-酒-糟-猪-沼-粮"两种循环农业模式,重点介绍了两个循环链中集成的先进技术,文章最后介绍了项目的组织管理方法和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现代农业 技术集成 机制创新
下载PDF
2010-2016年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承霖 舒刚 +2 位作者 赵小玲 王爽 林居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30,36,共8页
【目的】了解2010-2016年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基因的变迁。【方法】以2010―2016年收集的444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鸡源225株,猪源219株)为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其产... 【目的】了解2010-2016年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基因的变迁。【方法】以2010―2016年收集的444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鸡源225株,猪源219株)为对象,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其产ESBLs情况和药物敏感性;采用PCR测序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检测携带ESBLs菌株的基因型特征和部分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444株大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27.7%,其中鸡源菌和猪源菌检出率分别为42.2%和12.8%。2010-2016年产ESBLs菌株从16.9%升高至40.4%,鸡源菌株ESBLs检出率随时间变化比猪源菌更明显;ESBLs阳性菌株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阴性菌株,且多重耐药性问题更严重;产ESBLs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以bla TEM和bla CTX-M为主,并以bla TEM-1(63.3%)、bla TEM-52(32.1%)、bla CTX-M-55(42.2%)、bla CTX-M-65(27.8%)和bla CTX-M-14(21.1%)为主要流行亚型,且检出率及ESBLs基因亚型复杂性呈逐年上升趋势;ESBLs阳性菌株有广泛PFGE谱型,即便携带相同基因型的菌株也不存在亲缘关系。【结论】四川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及其耐药基因亚型的复杂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ESBLs是造成多重耐药性的主要原因,ESBLs耐药基因以水平传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动物源 大肠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基因型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blaCTX–M基因的分子流行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承霖 吴聪明 +1 位作者 王爽 林居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6-460,共5页
2010—2016年,从四川省不同养殖场的食品动物源(猪源、鸡源)中分离和纯化并最终获得123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EC)菌株,采用PCR法,并通过测序检测其blaCTX–M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分析33株不同来源菌株的... 2010—2016年,从四川省不同养殖场的食品动物源(猪源、鸡源)中分离和纯化并最终获得123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EC)菌株,采用PCR法,并通过测序检测其blaCTX–M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分析33株不同来源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23株菌株中blaCTX–M检出率高达91.9%(113/123),其中以blaCTX–M–55和blaCTX–M–65基因型为主;blaCTX–M流行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同动物源菌株中blaCTX–M流行情况不同;12株菌中blaCTX–M基因发生了9种类型的突变,其中有10株菌为有义突变,导致7种类型氨基酸被取代;33株不同来源菌株共有32种PFGE型。可见,四川省食品动物源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blaCTX–M基因型复杂且存在变异,在不同遗传背景的ESBL–EC菌株间广泛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动物源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酶 blaCTX–M 分子流行特征 四川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晓平 左之才 +12 位作者 邓俊良 彭广能 曹随忠 沈留红 王娅 余树民 胡延春 钟志军 石锦江 卿佰春 王英柱 张坤 苟丽萍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25-226,共2页
按照四川农业大学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培养动物医学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依据四川农业大学提出的"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和"大基础教育、宽口径培养、... 按照四川农业大学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培养动物医学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依据四川农业大学提出的"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和"大基础教育、宽口径培养、按需要选课、主辅修结合、强能力训练、重素质培养"的总体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对临床兽医学系各课程教学大纲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了以"启发式"教学结合临床案例、多媒体教学视频(光盘)结合临床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临床操作水平和灵活处理临床各种病例为突破口,夯实基本功,改革教学考核方式,培养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动物医学专业 特色专业课 教学方法 改革 实践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促动物生长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泽茹 赵玉全 +1 位作者 董可 沈留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0-4859,共10页
植物提取物(PE)是提取于植物中且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1种或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天然成分物质,可通过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动物采食量;促进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调节肠道菌群并改善肠道生理形态和功能状态,从而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植物提取物(PE)是提取于植物中且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1种或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天然成分物质,可通过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动物采食量;促进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调节肠道菌群并改善肠道生理形态和功能状态,从而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甲状腺激素(THs)分泌,调节机体生长和代谢;提供维生素D并促进成骨,维持骨组织生长,从而起到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近年来,PE作为天然促生长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而目前对PE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动物机体某一方面或某一功能的单一影响上。因此,本文针对PE促动物生长作用的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为PE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提取物 促进动物生长 作用机制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动物寄生性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利丹 谢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00-4611,共12页
动物寄生性线虫是动物寄生虫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群体之一,可对人和家养及野生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线粒体基因组是动物寄生性线虫唯一的核外遗传物质,是进行线虫虫种鉴定、遗传进化、系统发生以及防控研究重要的信息载体。随着高... 动物寄生性线虫是动物寄生虫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群体之一,可对人和家养及野生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线粒体基因组是动物寄生性线虫唯一的核外遗传物质,是进行线虫虫种鉴定、遗传进化、系统发生以及防控研究重要的信息载体。随着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动物寄生性线虫线粒体基因被破译,截止2022年2月28日,NCBI的GenBank中收录的动物寄生性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已累计达283条,涉及213个物种,隶属尾感器和无尾感器2个亚纲。尽管如此,目前有关动物寄生性线虫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及其应用仍缺乏系统、全面的归纳、分析和总结。为此,作者总结了现有动物寄生性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与组成、碱基偏好、tRNA/AT富集区变化等特征,提出了动物寄生性线虫线粒体基因新的排列划分(即39种),并在此基础上对动物寄生性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在线虫种群遗传、系统进化、分子流行病学与诊断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动物寄生性线虫病防控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寄生性线虫 线粒体基因组 遗传进化
下载PDF
四川省养殖白乌鳢的暴发流行性溃疡综合征诊断与病理学研究
15
作者 樊威 陈梦竹 +6 位作者 郭向辉 耿毅 陈德芳 欧阳萍 黄小丽 赖为民 吴俊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173,共6页
四川地区养殖的白乌鳢(Channa argus)在2021年秋冬阴雨季节频繁发生溃疡性死亡事件。为确定白乌鳢溃疡性疾病的原因,通过临床观察、分离培养、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了研究。大体病理研究发现,患病鱼主要表现为皮肤脱落并暴露皮... 四川地区养殖的白乌鳢(Channa argus)在2021年秋冬阴雨季节频繁发生溃疡性死亡事件。为确定白乌鳢溃疡性疾病的原因,通过临床观察、分离培养、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了研究。大体病理研究发现,患病鱼主要表现为皮肤脱落并暴露皮下肌肉层,肌肉出现深层溃疡的情况;在光镜下,发现肌肉触片中有直径为10~20μm的无隔膜分枝状菌丝,通过霉菌分离纯化和ITS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侵入性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nvadans)。组织病理学显示,在皮肤真皮层和肌肉中的溃疡边缘包围着成熟的肉芽肿,而这些肉芽肿可侵袭至肉眼所观察到的正常肌肉处,对病鱼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白乌鳢暴发性死亡的原因是侵入性丝囊霉菌引起的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EUS),这是关于白乌鳢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的首次报告。研究结果为侵入性丝囊霉菌的鉴定和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参考,也是侵入性丝囊霉菌宿主进一步扩大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乌鳢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侵入性丝囊霉菌 诊断与病理学
下载PDF
动物寄生性线虫与其共生菌相互关系
16
作者 周璇 谢跃 陈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4-923,共10页
动物寄生性线虫与其共生菌的相互关系是防控该类寄生虫的关键和基础。随着宏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细菌分离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寄生性线虫与其共生菌间的复杂关系正逐渐被人们揭示。研究表明,动物寄生性线虫与其共生菌群... 动物寄生性线虫与其共生菌的相互关系是防控该类寄生虫的关键和基础。随着宏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细菌分离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寄生性线虫与其共生菌间的复杂关系正逐渐被人们揭示。研究表明,动物寄生性线虫与其共生菌群间存在诸如营养互济、免疫互作、生态位效应等密切关系,这些互利互惠关系促进二者在宿主体内的共存。然而受目前试验目的、实验技术、宿主与动物寄生性线虫种类不同等因素影响,有关动物寄生性线虫与其共生菌相互关系的研究十分零散,缺乏系统、全面的归纳、分析和总结。为此,本论文拟结合现有最新文献知识,对动物寄生性线虫与其共生菌关系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增加人们对该领域的认识和了解,并为发现新的寄生虫疾病干预措施提供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寄生性线虫 共生菌 相互关系 寄生-互惠 干预措施
下载PDF
四川省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分析
17
作者 赵梦溪 聂民财 +2 位作者 徐雷 朱玲 徐志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9,共8页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猪源呼吸道疾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菌株生物特性。【方法】采集56份病料进行支气管败血杆菌的分离纯化、药敏及相关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筛选。【结果】分离到10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分离率为17.86%...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猪源呼吸道疾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菌株生物特性。【方法】采集56份病料进行支气管败血杆菌的分离纯化、药敏及相关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筛选。【结果】分离到10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分离率为17.86%。分离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头孢氨苄的耐药率为100%,对新霉素、氯霉素、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共检出耐药基因9种,其中gyrA、sul1和tetC的检出率超过50%;共检出毒力基因6种,其中fla、dnt、prn和fhaB的检出率高达100%。小鼠致病试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论】四川省主要流行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耐药机制复杂,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符合率较低,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对小鼠呈现较强的致病性。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下载PDF
动物内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奕君 周璇 谢跃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0-84,共5页
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是一类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蛋白水解酶,参与动物机体的蛋白质代谢、消化、凝血、发育调节和受精等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价值。动物内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参与虫体营养、发育、宿主入侵、... 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是一类以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蛋白水解酶,参与动物机体的蛋白质代谢、消化、凝血、发育调节和受精等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价值。动物内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参与虫体营养、发育、宿主入侵、免疫反应和抗凝等生物学过程,在寄生虫寄生生活及其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目前动物内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的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归纳和总结,拟对动物内寄生虫的丝氨酸蛋白酶研究现状及其在寄生虫-宿主互作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概述,以期为寄生虫丝氨酸蛋白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内寄生虫 丝氨酸蛋白酶 结构 功能 寄生虫-宿主互作
下载PDF
荷斯坦奶牛初乳与常乳代谢物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涛 付力立 +7 位作者 罗正中 马莉 杜振隆 姚学萍 沈留红 余树民 严作廷 曹随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5,共12页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荷斯坦奶牛初乳和常乳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选择年龄、体况及预产期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围产期经产荷斯坦奶牛12头,分别于分娩后1 h和21 d采集乳汁,离心并收集乳清,依次记为初乳组(C_0...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荷斯坦奶牛初乳和常乳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选择年龄、体况及预产期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围产期经产荷斯坦奶牛12头,分别于分娩后1 h和21 d采集乳汁,离心并收集乳清,依次记为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初乳组和常乳组乳清进行分析,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学生t检验,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1,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在荷斯坦奶牛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共筛选到97种差异代谢物,通过聚类热图可以看出,大多数代谢物在初乳组的含量高于常乳组;差异代谢物随机森林图显示,排名靠前的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分别为乌头酸、柠康酸、龙胆酸、泛酸、牛磺酸、氧戊二酸、柠檬酸、6’唾液酸乳糖和精胺。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8条主要的代谢通路分别为酮体的合成与降解、牛磺酸与次黄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三羧酸循环和丁酸代谢。【结论】荷斯坦奶牛初乳中脂质、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物的含量高于常乳,而常乳中糖类代谢物含量高于初乳,初乳与常乳中代谢物水平的差异为后续代谢物机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代谢组学 牛初乳 牛常乳 代谢物
下载PDF
密码子优化的RHDV2双VP60基因重组杆状病毒构建及表达蛋白免疫原性分析
20
作者 于吉锋 谢晶 +8 位作者 黄勇 肖璐 林毅 曹冶 叶勇刚 魏勇 吴学婧 李江凌 康润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8-677,共10页
[目的]试验旨在优化兔出血症病毒2型(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2,RHDV2)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 VLP)疫苗的制备策略,探究RHDV2 VLP疫苗对家兔的免疫原性,为低成本、高产量RHDV2新型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方法]根据... [目的]试验旨在优化兔出血症病毒2型(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2,RHDV2)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 VLP)疫苗的制备策略,探究RHDV2 VLP疫苗对家兔的免疫原性,为低成本、高产量RHDV2新型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方法]根据昆虫细胞的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合成RHDV2 VP60全基因,将双VP60基因插入真核载体pFastBacTMDual,转化携带Bacmid质粒的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构建含双VP60基因的重组杆粒Bacmid-VP60-VP60,转染Sf9昆虫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及透射电镜对重组杆状病毒Bacmid-VP60-VP60进行表达验证;将优化策略制备的重组蛋白抗原与氢氧化铝佐剂按照9∶1比例制备VLP灭活疫苗,通过安全性检验、最小免疫剂量、免疫持续期等评估优化策略制备的RHDV2 VLP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试验成功构建重组杆粒Bacmid-VP60-VP60。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转染Sf9细胞表达出大小约60 ku的RHDV2 VP60蛋白。IFA鉴定结果显示,感染重组杆状病毒的Sf9细胞产生了大量的黄绿色荧光,表明重组杆状病毒在Sf9细胞中大量表达VP60蛋白。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VP60蛋白折叠成VLP,大小为40 nm左右,呈现球形结构,表面光滑。优化策略制备的RHDV2 VLP疫苗对家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最小免疫剂量为0.5 mL/只,免疫持续期可达210 d以上。[结论]试验构建了含有密码子优化的双VP60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RHDV2 VP60蛋白,该蛋白制备的VLP疫苗对家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 病毒样颗粒(VLP) 密码子偏好性 重组杆状病毒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