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地工程多维信息感知与智能建造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茹 吕游 +5 位作者 张泽天 任利 谢晶 张安林 严志伟 米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9-1290,共32页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加速演进,各领域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深地工程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问题,必然面临智能化升级。然而,深部岩体“三高一扰动”的复杂特征给深地工程智能化转型带来严...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加速演进,各领域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深地工程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问题,必然面临智能化升级。然而,深部岩体“三高一扰动”的复杂特征给深地工程智能化转型带来严峻的挑战。为实现深地工程与数字技术的高效融合,研究基于“感知-传送-解译-分析-决策”的智能化实践路径,系统回顾了地下工程中智能感知、实时传输、信息解译、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进展,并针对性提出了“多感知、快响应、大数据、优方法、精模型、强平台、易推广”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发展方向。研究表明:①前沿的深地工程感知技术包括:光纤传感器、MEMS传感器、计算机视觉、自动化机器人等,待数据采集完毕后,通过兼具配置简单、容错能力强、可移动性好等优点的无线通信协议完成数据的实时响应,以实现深地工程监测数据的精准感知与实时传输;②深地工程原位监测技术获取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图像、波、点云等,对原始数据解译及分析的模型众多,采用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技术,可显著提高解译与分析的效率;③智能决策系统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下的不确定性,通过循环自主学习,以进行决策问题的智能解答。当前,我国深地工程智能建造的政策与产业体系已基本建立,大量智能建造系统已应用于实践。基于此,从智能感知与信息解译、围岩评价及安全评估、围岩控制与动态修复、平台开发及应用推广等4个方面展望了数智化深地工程的发展方向,进而构建了基于多源信息的深地工程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与分析系统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人工智能 实时响应 信息解译 数据分析 智能决策
下载PDF
基于热效应的涉水混凝土工程裂缝监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江 熊杰 +1 位作者 李宇驰 熊峰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6-303,共8页
相比于常规混凝土结构,水下混凝土结构开裂对结构安全具有更加恶劣的影响,准确、及时地监测裂缝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保障涉水工程安全、防止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流体–热源–裂缝的热效应耦合作用,提出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监测的温... 相比于常规混凝土结构,水下混凝土结构开裂对结构安全具有更加恶劣的影响,准确、及时地监测裂缝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保障涉水工程安全、防止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流体–热源–裂缝的热效应耦合作用,提出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监测的温度示踪法,并设计3种裂缝监测方案,分别采用监测管–多孔套管组件、监测管–空心套管组件和监测管–灌水管组件实现开裂信息与开裂部位热力学信息的转换。其中:前两种监测方案主要利用热传导原理,使开裂后裂缝周围介质的热力学参数发生改变,从而改变热量传递规律;第3种方案主要利用对流传热原理,通过灌水使裂缝截面产生对流传热效应,从而提高传热速度。针对上述3种监测方案,分别制作了混凝土梁试件,采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陶瓷加热管组成的传感加热单元开展了瞬态传热模型试验,根据热源降温曲线的分段特征,定义了反映热源降温速度的判别指标,利用该指标进行裂缝的识别,并对3种方案的裂缝识别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3种监测方案均能很好地判断是否有裂缝产生;在裂缝定位方面,方案3效果更好;在裂缝宽度定量识别方面,方案1无法识别裂缝宽度,方案2仅可在流动水环境中识别裂缝宽度,方案3可根据渗漏流量识别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裂缝检测 点热源 光纤光栅 温度示踪法
下载PDF
深埋大理岩三轴加卸荷过程能量演化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泓颖 刘晓辉 +3 位作者 肖文根 郑钰 薛洋 桂欣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0-198,206,共10页
为研究深埋大理岩加卸荷全过程的变形破坏特征,利用MTS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锦屏深埋大理岩试样开展25、50、80 MPa 3种不同初始围压和0.01、0.1、1.0 MPa/s 3种不同卸荷速率的三轴加卸荷试验,引入能量转化参数以更好地表征峰前及峰后能... 为研究深埋大理岩加卸荷全过程的变形破坏特征,利用MTS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锦屏深埋大理岩试样开展25、50、80 MPa 3种不同初始围压和0.01、0.1、1.0 MPa/s 3种不同卸荷速率的三轴加卸荷试验,引入能量转化参数以更好地表征峰前及峰后能量转化特征,并据此构建基于耗散能的损伤模型,深入探索大理岩加卸载破坏全过程的损伤演化状态。结果表明:大理岩在卸荷段前主要以弹性能的累积为主,卸荷开始后耗散能占主导地位。峰前卸荷过程中U_(d)耗散速率>U_(3)消散速率>U_(e)储存速率,与常规三轴加载相比,大理岩在峰前卸荷段的应变能转化速率大得多。峰后应力跌落段各应变能转化速率明显较峰前卸荷段大,表明峰后大理岩环向扩容加剧,弹性能在峰后快速释放。随着初始围压、卸荷速率的增大,大理岩由张拉-剪切破坏转变为以剪切破坏为主,峰后耗散能的耗散速率越快,则大理岩剪切破裂性质愈明显、脆性破坏越强、破坏程度越小。高围压可能会抑制岩石的损伤累积扩展,而高卸荷速率下大理岩试样内部裂纹扩展不充分导致其发生破裂时损伤曲线急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大理岩 三轴加卸荷 能量演化 耗散能损伤 初始围压 卸荷速率
下载PDF
科研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开放预约平台建设探索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洋 艾婷 张朝鹏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5期143-147,共5页
大型精密仪器是实验设备中的优质资源,是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该文总结了高校科研实验室大型仪器管理的特点及问题,以促进学科内交流合作、提高设备使用率、推进共享为目的,以专管公用、预约共享、服务社会为理念,探索构... 大型精密仪器是实验设备中的优质资源,是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该文总结了高校科研实验室大型仪器管理的特点及问题,以促进学科内交流合作、提高设备使用率、推进共享为目的,以专管公用、预约共享、服务社会为理念,探索构建了科研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开放预约平台。平台采用模块化构架,功能完备、管理设置灵活、扩展性强,可使用手机APP实现设备预约使用功能及测试定制化功能。实践表明,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科研实验室大型仪器网络化、精细化管理,促进了大型精密仪器的开放共享和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实验室 大型精密仪器 开放共享 预约平台
下载PDF
基于不同开采方式的煤岩采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5
作者 原旭峰 张朝鹏 +3 位作者 凌伟强 张志龙 任利 刘洋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2期19-27,共9页
随着煤炭资源的深部开采,由深部复杂应力环境和开采扰动引发的岩爆、围岩大变形等地质灾害问题愈发频繁,亟需系统性探究不同初始环境下煤岩常用开采方式的采动力学行为及能量演化特征。为此,该文设计了不同开采方式采动试验路径,在常规... 随着煤炭资源的深部开采,由深部复杂应力环境和开采扰动引发的岩爆、围岩大变形等地质灾害问题愈发频繁,亟需系统性探究不同初始环境下煤岩常用开采方式的采动力学行为及能量演化特征。为此,该文设计了不同开采方式采动试验路径,在常规三轴试验仪器上实现了煤岩不同开采方式的采动力学试验,从而揭示了煤岩不同开采方式下采动力学行为及能量演化特征。实验表明,相比常规三轴压缩变形特性,煤岩在采动条件下仅产生少量的体积压缩,扩容现象更早产生也更加显著;按照保护层开采、放顶煤开采和无煤柱开采的顺序,煤岩采动变形逐渐增大,煤岩采动破坏模式从张拉剪切破坏向单纯的剪切破坏发展变化,逐渐趋向于三轴压剪破坏形式,伴随的能量数值也越大,采动影响更加剧烈;随深度的增加,煤岩开采中伴随的能量增加,采动破损程度逐渐增大,煤岩开采的安全稳定性问题随之突出,开采难度也随之提高。这些实验研究结果为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一定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煤岩 开采方式 采动力学 能量演化
下载PDF
施工期铁路隧道软岩大变形快速分级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广泽 贾哲强 +3 位作者 罗良成 王栋 任利 袁传保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研究目的:西南复杂艰险山区等典型构造活跃区的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构造应力显著,铁路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突出,随着构造活跃区铁路隧道工程日益增加,将面临更严峻的大变形问题。在隧道施工开挖过程中,快速判别可能发生的... 研究目的:西南复杂艰险山区等典型构造活跃区的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构造应力显著,铁路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突出,随着构造活跃区铁路隧道工程日益增加,将面临更严峻的大变形问题。在隧道施工开挖过程中,快速判别可能发生的大变形等级,有利于施工工法的调整和支护措施的制定。研究结论:(1)深入分析构造软岩大变形工程案例,以施工期掌子面开挖揭示围岩分级数据为基准,结合区域地应力、岩层厚度、岩性等大变形关键控制因素,快速判定大变形等级,提出了施工期铁路隧道围岩大变形快速分级方法,并结合典型工程案例对分级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2)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施工期间铁路隧道开挖围岩大变形的快速分级,适用于工程地质勘察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活跃区 铁路隧道 软岩大变形 快速分级
下载PDF
顶板砂岩直接拉伸破坏声发射特征及损伤本构模型
7
作者 孙紫琬 张泽天 +4 位作者 张茹 任利 刘小玲 张安林 张朝鹏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81,共9页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常面临复杂的赋存及采动力学环境,冒顶等灾害事故风险激增。顶板拉破坏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故亟需深入探究顶板岩石拉伸破坏力学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通过开展顶板砂岩单轴直接拉伸试验和全过程同步声发射测试,探究了... 深部煤炭资源开采常面临复杂的赋存及采动力学环境,冒顶等灾害事故风险激增。顶板拉破坏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故亟需深入探究顶板岩石拉伸破坏力学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通过开展顶板砂岩单轴直接拉伸试验和全过程同步声发射测试,探究了砂岩的直接拉伸力学特性和声发射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顶板砂岩与煤的直接拉伸破坏差异性过程规律,同时发展并对比验证了煤岩拉伸全应力应变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1)顶板砂岩平均直接抗拉强度为5.01MPa,约为煤体直接抗拉强度的7.6倍;顶板砂岩直接拉伸力学参数变异性强,反映出砂岩易产生破坏局部化而导致顶板拉破坏。2)砂岩在直接拉伸峰后的弹性能释放速率显著高于煤体,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特征。3)声发射空间定位演化分析揭示了顶板砂岩不同拉伸加载阶段的微裂纹扩展与空间集聚成核过程机制,同时发现峰值应力前仅有少量随机分布的微裂纹产生,主要发生基质的弹性变形;峰值后应力下降20%时,微裂纹局部化,此后宏观裂纹出现并快速扩展,直至破坏。4)构建了基于声发射特征参数的煤岩拉伸损伤本构模型,砂岩和煤的直接拉伸和声发射试验数据的验证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可较好地表征岩石在直接拉伸作用下的峰后应变软化特征。研究成果对巷道支护结构设计优化,以及煤矿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直接拉伸 声发射 损伤本构模型
下载PDF
复杂孕灾环境下隧道进口斜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8
作者 徐正宣 林之恒 +3 位作者 刘云鹏 聂晓芳 任利 张志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8-1077,1085,共11页
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高陡、高寒等复杂孕灾环境下的隧道洞口斜坡,在降雨、强震或人类强烈工程活动影响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探究复杂孕灾环境下隧道进口斜坡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以我国西南某加日山隧道... 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高陡、高寒等复杂孕灾环境下的隧道洞口斜坡,在降雨、强震或人类强烈工程活动影响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探究复杂孕灾环境下隧道进口斜坡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以我国西南某加日山隧道为依托,通过无人机摄影、槽探、室内实验及洞探原位测试等“天空地”一体化勘察技术,实现斜坡工程地质信息精细获取,系统揭示斜坡典型破坏特征,讨论斜坡2种破坏成因与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法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量化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斜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加日山隧道进口斜坡在自然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3种工况下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15,斜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仅后缘表部存在局部变形失稳的可能,成果可为类似隧道的选线规划以及建设运营安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灾环境 斜坡变形 演化模式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岩土力学试验系统传感器密封装置的设计及试验方法
9
作者 尹荣杰 张忠举 +5 位作者 李怡航 张朝鹏 刘洋 张茹 张志龙 高恒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针对目前地球深部原位环境模拟试验中,大尺寸试样内部温度、压力参数测量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岩土力学试验机的传感器密封装置。通过将该装置预制在试样内部并将传感器元件密封引出,避免了传感器及后端导线与高温高压环境的直... 针对目前地球深部原位环境模拟试验中,大尺寸试样内部温度、压力参数测量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岩土力学试验机的传感器密封装置。通过将该装置预制在试样内部并将传感器元件密封引出,避免了传感器及后端导线与高温高压环境的直接接触,可实现试样内部温度、压力参数的实时准确测量。验证试验表明,添加该装置后,并未破坏力学试验机三轴腔内部温、压及油液并存的实验环境,既为大尺寸试样力学实验的稳定测量提供了保障,又明显提升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鉴于该装置良好的密封性以及耐高温高压工况等特点,稍作改进可用于深海深空等复杂环境中作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试验系统 传感器 岩土力学 高温高压
下载PDF
高钛矿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10
作者 杨尊 李碧雄 +1 位作者 张治博 李梁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3-101,共9页
区别于普通高炉矿渣,高钛矿渣中TiO_(2)含量较高、矿物组成差异大、利用率低。高钛矿渣大量堆存会造成资源浪费,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负担,因此亟需实现其固废资源化利用。近年来,基于高钛矿渣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稳定、微火山灰活性、多... 区别于普通高炉矿渣,高钛矿渣中TiO_(2)含量较高、矿物组成差异大、利用率低。高钛矿渣大量堆存会造成资源浪费,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负担,因此亟需实现其固废资源化利用。近年来,基于高钛矿渣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稳定、微火山灰活性、多孔、集料性能优良等特点,研究人员逐渐将其作为矿物掺合料、粗细骨料等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实现高钛矿渣的高效利用以及提高其使用附加值,促进高钛矿渣在混凝土中的工程应用。本文系统梳理了高钛矿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研究应用进展,对高钛矿渣的来源、物理化学性质、在混凝土中的利用方式,介绍了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此外深入论述了高钛矿渣作为矿物掺合料以及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最后,针对现阶段研究中的不足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高钛矿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矿渣 水泥混凝土 理化性质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下载PDF
试样内置传感器密封引出装置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凌淇淞 李怡航 +3 位作者 张朝鹏 刘洋 张志龙 高恒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针对岩石力学领域高温高压环境中内置传感器引出和保护问题,设计了一套传感器密封引出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垫块、限位座、压块、顶盖、套筒和环形卡箍等组成。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试样内部温度等参数的实时测量,保护了传感器... 针对岩石力学领域高温高压环境中内置传感器引出和保护问题,设计了一套传感器密封引出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垫块、限位座、压块、顶盖、套筒和环形卡箍等组成。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试样内部温度等参数的实时测量,保护了传感器及导线不受高温高压环境侵蚀,提高了大尺寸试样力学试验的稳定性及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 传感器引出 岩石力学 三轴试验机
下载PDF
高致密高强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守宁 董江峰 +4 位作者 朱忠平 刘钊 李昂 徐一 刘元聪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考虑深部煤炭开采等深部地下工程的高渗透压以及剧烈扰动的工况需求,对地下混凝土材料韧性和致密性等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基于最紧密堆积模型,完成了高致密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控制橡胶颗粒掺量和粒径,研究了橡胶掺量... 考虑深部煤炭开采等深部地下工程的高渗透压以及剧烈扰动的工况需求,对地下混凝土材料韧性和致密性等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基于最紧密堆积模型,完成了高致密橡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控制橡胶颗粒掺量和粒径,研究了橡胶掺量和橡胶粒径对其养护7、14、28 d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致密橡胶混凝土各项基础力学性能皆优于普通橡胶混凝土,橡胶掺量的增加会导致高致密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抗折强度为先增后减,劈裂抗拉强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高致密的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改善橡胶掺入带来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综合试验结果,20%橡胶粉掺量下的高致密橡胶混凝土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紧密堆积模型 高致密橡胶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力学特性
下载PDF
2022年泸定地震某隔震建筑内非结构构件震害模拟分析
13
作者 陈尉唯 王健泽 +2 位作者 戴靠山 李弢 杨毅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5,共14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地震中,位于震中近断层场地的一栋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内部非结构构件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非结构构件作为整体结构经济价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减小其地震损伤对于建筑震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为此,在介绍该建筑内部...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地震中,位于震中近断层场地的一栋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内部非结构构件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非结构构件作为整体结构经济价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减小其地震损伤对于建筑震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为此,在介绍该建筑内部非结构构件主要震害的基础上,采用二阶段级联方法对非结构件在地震中的具体运动响应进行模拟。第1阶段,在Etabs中建立一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基于实测邻近台站近断层强震记录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拟该建筑各楼层地震响应;第2阶段,以建筑内部文件柜等常见浮放式非结构构件为原型,在OpenSees中建立零长度转角弹簧模型,以上一阶段的结构楼面加速度响应作为输入,模拟建筑内部不同尺寸高宽比非结构构件的摇晃与倾覆响应,并同时考虑水平单向输入与水平–竖向双向输入两种方式,重点考察近断层地震强竖向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隔震层能有效降低上部结构的水平楼面加速度响应,但竖向楼面峰值加速度相比竖向地面峰值加速度被显著放大;水平与竖向激励同时输入下浮放式设备的摇晃角度与倾覆概率大于水平单向激励输入的情况,考虑竖向激励的作用后会增大浮放式设备的倾覆破坏风险。因此,在近断层场地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强竖向地面运动对建筑内部非结构构件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隔震建筑 近断层地震 多维地震作用 非结构构件 摇晃响应 倾覆响应
下载PDF
高耸烟囱风致响应精细化计算方法
14
作者 孙梦然 刘仰昭 +2 位作者 戴靠山 丁志斌 尹业先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高耸烟囱的风致响应可分为顺风向响应和横风向响应,其中顺风向响应以大气脉动风引起的抖振响应为主,横风向响应以Karman旋涡脱落引起的涡激振动为主,准确地预测和评估这两种风致响应对其抗风设计和结构安全性至关重要。在Tamura提出的... 高耸烟囱的风致响应可分为顺风向响应和横风向响应,其中顺风向响应以大气脉动风引起的抖振响应为主,横风向响应以Karman旋涡脱落引起的涡激振动为主,准确地预测和评估这两种风致响应对其抗风设计和结构安全性至关重要。在Tamura提出的二维平面尾流振子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将该模型成功运用在三维结构上,提出可用于实际工程结构的有限元迭代计算方法,为高耸烟囱类结构横风向涡振响应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此外,基于结构的固有模态坐标,建立了适用于高耸烟囱耦合抖振响应分析的有限元CQC频域计算方法,并将频域计算结果与时域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迭代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三维烟囱的涡振响应,烟囱抖振响应频域计算和时域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烟囱 结构风工程 涡激共振 抖振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满足试样内部环境参数测量的试样制备模具设计
15
作者 张朝鹏 李怡航 +4 位作者 刘洋 艾婷 任利 刘小玲 张岚斌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7-12,共6页
随着深部资源开采和深地空间利用等工程活动的日益普遍,岩土工程面临越来越多复杂环境下岩石力学问题和挑战,亟须开展高温高压原位环境下的岩石力学测试研究,要求岩石力学测试具备更为准确和更多维度的数据测量采集能力。为此,该文开发... 随着深部资源开采和深地空间利用等工程活动的日益普遍,岩土工程面临越来越多复杂环境下岩石力学问题和挑战,亟须开展高温高压原位环境下的岩石力学测试研究,要求岩石力学测试具备更为准确和更多维度的数据测量采集能力。为此,该文开发设计了一种满足试样内部环境参数测量的试样制备模具,并形成了一套内置传感器及其信号传输通道的浇筑方法,最终制备出若干内置温度传感器及其信号传输通道的混凝土试样,且内置传感器通过导线信号传输正常,表明该试样制备模具能满足试样内部环境参数测量的试验要求。该试样浇筑模具操作方便简单,预设传感器位置可调,且可配套多种内置传感器使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行性和适用性。该装置的开发和使用将有利于更多高精度多维度岩石力学测试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环境 内部参数测量 试样制备模具 内置传感器 岩石力学测试
下载PDF
锦屏深部大理岩蠕变特性及分数阶蠕变模型 被引量:15
16
作者 许多 吴世勇 +5 位作者 张茹 张泽天 周济芳 邓建辉 任利 吴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56-1464,共9页
为保障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硐室群的长期稳定性,开展2400m深埋大理岩蠕变特性的研究,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系统分析了大理岩蠕变过程中的轴向与环向变形规律及不同围压(5MPa和64MPa)下大理岩蠕变特征差异,... 为保障锦屏地下实验室(CJPL)硐室群的长期稳定性,开展2400m深埋大理岩蠕变特性的研究,在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系统分析了大理岩蠕变过程中的轴向与环向变形规律及不同围压(5MPa和64MPa)下大理岩蠕变特征差异,采用等时应力-应变曲线法确定了大理岩的长期强度,并基于分数阶导数改进了大理岩蠕变模型。研究表明:13,27MPa围压下,大理岩轴向应力应变曲线达到峰值应力后快速跌落,40,53,64MPa围压下,峰值应力附近的应变曲线呈现明显的平台段,表明CJPL深部大理岩变形行为随着围压的增加具有由脆性向延性转化的趋势;无论是低围压还是高围压,相比于低应力水平,高应力水平下大理岩更容易发生蠕变变形且环向蠕变现象更加显著,蠕变过程中的扩容现象也更加明显,试样破坏时64MPa围压条件下的体积蠕变变形为5MPa围压下的16.3倍;在蠕变加载过程中,大理岩变形模量均为先增加后减小。变形模量增加阶段,高围压下增加幅度较低围压小,64MPa围压下试样变形模量增加的幅值为1.8GPa,小于5MPa围压下的3.6GPa,表明试样受高围压作用已经部分压密。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大,变形模量减小,高围压下减小幅度较低围压更大,围压64MPa下试样变形模量减小幅值为9.4GPa,约为峰值变形模量的22%,围压5MPa下试样减小幅值仅为1.8GPa,约为峰值变形模量的4%,表明高围压试样在破坏前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更为剧烈,岩石劣化程度更大;相同偏应力条件下,围压越大的试样蠕变速率越小,但破坏时变形更大且扩容现象显著,表明相同外荷载条件下,深部围岩赋存环境应力水平较高,变形难以收敛,易发生时效大变形破坏;围压为5,64MPa时,采用等时应力-应变曲线法确定大理岩长期强度分别为170,290MPa,为相应围压三轴压缩强度的82%,73%;基于分数阶导数,改进了大理岩黏弹塑性损伤蠕变模型,该模型具有形式简单同时能够很好的描述大理岩蠕变过程中的非线性加速特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 大理岩 蠕变 长期强度 分数阶导数
下载PDF
深部岩芯饼化现象的应力机制探索 被引量:7
17
作者 陆彤 高明忠 +6 位作者 张茹 谢晶 谭强 鲁义强 何志强 汪文勇 彭高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4,共8页
岩芯饼化是深部工程区高地应力现象的典型表现之一,其饼化形貌特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应力大小与方向。依托世界埋深(2 400 m)最深的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现场取样,详细记录不同孔号、孔向的饼化岩芯。基于3维蓝光LED非接触式扫描技术... 岩芯饼化是深部工程区高地应力现象的典型表现之一,其饼化形貌特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应力大小与方向。依托世界埋深(2 400 m)最深的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现场取样,详细记录不同孔号、孔向的饼化岩芯。基于3维蓝光LED非接触式扫描技术,获得了岩饼断面和侧面离散点精准3维数据,重构了岩饼断面和侧面的精细形貌,观察了岩饼的整体形态及端面错台的分布情况。同时,开展岩饼不同类型形态及不同方向剖面迹线的分形特征研究,并结合数值模型探讨了岩芯残根不同位置应力分布特征对岩芯饼化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岩饼断裂端面有4种表现形态,其中典型的形态为岩饼周边出现错台和岩饼呈现单侧变薄形态;岩饼端面剖面迹线最大分维值的方向与最大主应力分力方向一致。裂纹扩展可分为两种情况,从岩芯径向向内发展贯穿和从岩芯轴向开展,前者产生一侧偏薄、一侧偏厚的岩饼,后者会产生灯盏状破坏并在断面外围位置出现错台;前者反映了处于三向不等地应力条件下的岩芯裂缝将沿较大主应力方向扩展,后者探讨了钻杆钻进过程旋转和地应力共同作用下产生饼化现象的原因,反映了深部岩芯饼化现象的应力机制。研究结论可望为分辨饼化现象的成因及判识所处工程区地应力环境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芯饼化 分维 破坏 应力机制 断面形貌
下载PDF
落锤式冲击动力实验教学装置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楼晨笛 艾婷 +3 位作者 朱哲明 周磊 王蒙 董玉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6-81,共6页
研制了一套落锤式冲击动力实验教学装置,服务于本科教学实践和科创活动。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思路、结构特征,并进行SCT试件动态断裂实验来验证该装置动力学测试可行性。发现该装置可捕捉实验过程的载荷曲线、试件裂纹的扩展路径和速度,... 研制了一套落锤式冲击动力实验教学装置,服务于本科教学实践和科创活动。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思路、结构特征,并进行SCT试件动态断裂实验来验证该装置动力学测试可行性。发现该装置可捕捉实验过程的载荷曲线、试件裂纹的扩展路径和速度,从而准确服务于材料的动态力学实验研究。该装置的研制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结构动力响应、岩石混凝土灾变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锤冲击 实验教学 装置研制
下载PDF
不同赋存深度大理岩应力波传播规律及动态弹性参数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良娟 张朝鹏 +3 位作者 彭媛 艾婷 张茹 任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3,共5页
基于锦屏深部大理岩赋存应力环境,开展了不同深度大理岩应力波传播规律研究,探索了不同深度大理岩复杂动态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赋存深度增加,应力波纵、横波波速整体非线性增长,呈“增长较快—增长放缓—渐趋于0”趋势。可预测当赋... 基于锦屏深部大理岩赋存应力环境,开展了不同深度大理岩应力波传播规律研究,探索了不同深度大理岩复杂动态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赋存深度增加,应力波纵、横波波速整体非线性增长,呈“增长较快—增长放缓—渐趋于0”趋势。可预测当赋存深度增大至某一值后,应力波纵、横波波速将几乎不受赋存深度变化影响,逼近于某一恒定值。大理岩动态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随赋存深度增加总体呈增大趋势,而后趋于稳定,表明岩石材料参数是非常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赋存深度 应力环境 锦屏大理岩 应力波 动态力学参数
下载PDF
深埋锦屏大理岩力学特性与能量演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楼晨笛 张朝鹏 +6 位作者 吴世勇 周济芳 彭媛 艾婷 刘洋 张茹 任利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6,共10页
与浅层岩体相比,深层岩体赋存环境更为复杂,导致其力学特性与常见的浅部岩体存在较大差异。锦屏二级隧洞工程最大埋深超过2500 m,其引水隧洞最高地应力达70 MPa,开展高应力条件下硬岩的力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采... 与浅层岩体相比,深层岩体赋存环境更为复杂,导致其力学特性与常见的浅部岩体存在较大差异。锦屏二级隧洞工程最大埋深超过2500 m,其引水隧洞最高地应力达70 MPa,开展高应力条件下硬岩的力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采用四川大学MTS815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取自2400 m深的锦屏大理岩开展单轴和三轴压缩等系列静态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锦屏大理岩的单轴抗压强度为180.43 MPa,随围压的增长,大理岩表现出“脆-延-塑”力学特征,围压32.0 MPa为分界点;同时,起裂应力、损伤应力和峰值应力均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所定义的脆性指标的下降趋势逐渐趋于平缓;低围压下,弹性能在峰前占主导,而高围压下,耗散能增长更为显著,弹性能峰前峰后差值减小,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塑性特征。研究结果为准确描述深层岩石力学行为、确保深部工程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锦屏大理岩 脆性特征 静态力学特性 能量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